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7353779       资源大小:299.56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

    1、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上海市闵行区2019年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卷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2分)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2(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樟脑丸变小 D糖在水中溶解3(2分)首次发现电子,打破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 B卢瑟福 C伽利略 D奥斯特4(2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同时存在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2、的是()A反射角一定为30 B反射角一定为60 C折射角可能为30 D折射角可能为605(2分)黄老师用10牛的水平力将重为3牛的直尺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时直尺受到的摩擦力为()A13牛 B10牛 C7牛 D3牛6(2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秒后,甲、乙两车相距2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甲v乙且v乙0.1米/秒 Bv甲v乙,且v乙0.9米/秒 Cv甲v乙,且v乙0.5米/秒 Dv甲v乙,且v乙0.3米/秒7(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表示数变大,A

    3、1表示数变小 BV表示数不变,A表示数不变 CA表示数与A1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A表示数与A1表示数的差值不变8(2分)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关于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一定等于p乙二、填空題(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秦山核电站发电时,是将核

    4、能最终转化为 能,然后通过 输电的方式输送到用电区。我国家庭电路中所使用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伏。10(3分)某同学在教室内弹奏吉他时,所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 产生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其他同学耳中的。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 是不同的。11(3分)小李用力将足球踢向空中,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小李的脚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足球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2(3分)在各种不同色光中, 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某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将发光体放在该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35厘米处,它经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

    5、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13(3分)重为25牛、体积为1103米3的石块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石块的惯性将 、重力势能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石块全部没入水中后,石块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14(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小灯L不发光,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有示数。如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故障只可能发生在电阻R或小灯L上,则:(1)故障可能是 。(2)请任选一种故障,对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 15(4分)某小组在学习了地磁场知识后,查阅资料发现地球的磁极并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

    6、地方,地磁S极的位置己从100年前的加拿大移到了北冰洋俄罗斯境内,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磁极移动速度加快,正在从原来的每年约15公里上升到了每年约55公里,科学家对地磁S极的预测轨迹如图所示。下表记录了1994年、2001年、2007年地磁S极的实际经纬坐标。坐标年份地磁S极的经度地磁S极的纬度1994年l04W78N2001年110W81N2007年121W84N(1)甲同学认为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在北极点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会发生改变,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下面是小组成员根据相关资料所预测的2021年地磁S极的经纬度,你认为合理的是: 。(A)166W;87N

    7、(B)166E;87N(C)166W;85N(D)166E;85N三、作图题(共8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6(2分)在图中,均匀球体受到绳子拉力F的大小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拉力F。17(2分)在图中,根据凹透镜的性质,完成光路图。18(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填上合适的电表,使它成为正确的并联电路。四、计算题19(4分)将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7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20(6分)如图所示,用拉力F将重为20牛的物体匀速上提,物体在5秒内上升了1米。(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求:(1)这段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2)

    8、物体上升过程中拉力的功率。21(6分)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均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1102米2和0.5102米2现将两完全相同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p甲、P乙如下表所示。求: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放置之前放置之后p甲(帕)9801470p乙(帕)9801960(1)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2)圆柱体乙的质量。(3)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22(9分)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15伏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2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欧2

    9、安”字样。(1)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至电流表示数为1安。求:在10秒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大小。(2)如果用新的电阻R3、新的电源U替换原来的电阻R1及电源,并将一表盘如图(乙)所示的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R3两端,则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为15伏、最小值为7伏: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则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为14伏、最小值为1伏。求电源电压U及电阻R3的值。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23(4分)如图所示的仪器是测量 的工具,它的测量范围是 100在“用电流表测电流实

    10、验中,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 联,此时应使开关处于 状态。24(4分)杠杆平衡状态指的是杠杆处于 状态或绕支点匀速转动状态,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按着如图所示在杠杆的B点挂上钩码,然后可以用测力计在A点施加方向 的动力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杠杆 是省力杠杆(选填“一定“或“可能“)。25(4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到浸在不同液体中的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量h不同,猜测h可能与冰块的质量m、原液体密度有关系。他们取来若干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装入不同的液体后,再将等质量的冰块分别放入其中。经过一段时间,待冰块全部熔化,熔化前后均无

    11、液体溢出。他们将冰块熔化前在液体中的状态、原液体密度液及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量h等数据记录于表一中。接着,他们又换用质量较大的冰块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于表二中。(冰块的质量mAmB,冰块的密度冰0.9克/厘米3)表一冰块mA序号液(克/厘米3)冰块状态液面高度变化(厘米)h(厘米)10.71沉底下降2.0020.80沉底下降2.0030.85沉底下降2.0041.00漂浮不变0.0051.10漂浮上升1.6461.20漂浮上升3.0071.30漂浮上升4.15表二冰块mB序号液(克/厘米3)冰块状态液面高度变化(厘米)h(厘米)80.71沉底下降4.0090.80沉底下降4

    12、.00100.85沉底下降4.00111.00漂浮不变0.00121.10漂浮上升3.27131.20漂浮上升 141.30漂浮上升8.31(1)分析实验序号1、2、3(或8、9、10)中的数据,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2)他们对比分析了表一、表二的数据后发现:将不同质量的冰块放入同种液体中,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变化量h与冰块质量m大小之间存在某种规律。请依据规律,完成实验序号中h的填写, 。(3)若把冰块放在液0.9克/厘米3的液体中,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推出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情况, 。26(6分)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滑动

    13、变阻器(标有“20欧1安”字样)、电流表、电压表、待测小灯泡、开关以及导线若干,他先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然后,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安。接着,又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至中点位置时,小灯恰好正常发光,并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伏。(1)本实验的原理是 。(2)请判断电压表所接位置并说明理由, 。(3)求出该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保留解答过程)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

    14、填涂1(2分)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分析】根据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的定义进行判断:恒星是能发光的星体;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彗星是星际间物质。【解答】解:地球不能发光,围绕太阳这颗恒星运行,所以地球是行星。故选:A。【点评】掌握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樟脑丸变小 D糖在水中溶解【分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

    15、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解答】解:A、花香满园,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尘土飞扬不是扩散现象,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C、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扩散现象的结果,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糖在水中溶解是扩散现象的结果,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由物质的小颗粒形成的现象,还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形成的现象,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很大不同的。3(2分

    16、)首次发现电子,打破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 B卢瑟福 C伽利略 D奥斯特【分析】根据对各位科学家在科学上贡献的掌握分析答题。【解答】解: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是首先打破“原子不可再分”的科学家,故A正确。B、卢瑟福发现了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他还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故C错误。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史的有关知识,了解掌握科学史,可以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4(2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17、时,同时存在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射角一定为30 B反射角一定为60 C折射角可能为30 D折射角可能为60【分析】(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但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1)若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等于906030;故A正确,B错误;(2)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折射角一定小于30,不可能为30,更不可能为60故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光的反

    18、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的概念。5(2分)黄老师用10牛的水平力将重为3牛的直尺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时直尺受到的摩擦力为()A13牛 B10牛 C7牛 D3牛【分析】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一对平衡力满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直尺紧帖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直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直尺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直尺受到的摩擦力fG3N。故选:D。【点评】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关键;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分析准

    19、确哪个力和哪个力是平衡力很关键。6(2分)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秒后,甲、乙两车相距2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甲v乙且v乙0.1米/秒 Bv甲v乙,且v乙0.9米/秒 Cv甲v乙,且v乙0.5米/秒 Dv甲v乙,且v乙0.3米/秒【分析】(1)根据图象求出甲车一定时间所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速度;(2)根据时间和路程以及甲的速度,算出乙车的速度。【解答】解:由图知,t6s甲车所对应的路程是s2.4m,甲车的速度:v甲0.4m/s;甲车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秒后,甲、乙两车相距2米,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v甲t0.4m/s4s1.6m

    20、,若甲乙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同,则s乙ss甲2m1.6m0.4m;乙的速度:v乙0.1m/s,故A错误,若甲乙两车的速度方向相反,则s乙s+s甲2m+1.6m3.6m,乙的速度:v乙0.9m/s;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7(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表示数变大,A1表示数变小 BV表示数不变,A表示数不变 CA表示数与A1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A表示数与A1表示数的差值不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

    21、1和R2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源电压)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R2电流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源电压)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因为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滑片移动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

    2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I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R1支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AB、由以上分析可知,电压表V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和A1表示数变小,故AB错误;C、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1+,I2示数保持不变,I1示数减小,则其比值会变大,故C错误;D、A表示数与A1表示数的差值为通过电阻R2的电流,所以该差值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三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运用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是

    23、关键。8(2分)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关于p甲和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可能小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一定等于p乙【分析】(1)由于甲乙容器内的不同液体体积相同,则根据液体的体积分别得出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甲、乙两容器液体的深度表达式;由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根据pgh得出压强相

    24、等的表达式;据此根据液体的深度判断出小球在乙液体里所处的状态;(2)由于容器是柱状的,根据pgh得出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p甲和p乙的表达式,然后比较其大小即可。【解答】解:设甲乙容器内的不同液体体积均为V,小球的体积为V0;则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浸没),甲容器里液体的深度h甲,乙容器里液体的深度h乙;由题可知: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所以,根据pgh可得:甲gh甲乙gh乙;则:甲g乙g;整理可得:;由图可知:h甲h乙,则根据甲gh甲乙gh乙可得:甲乙;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浸没)下沉,则浮沉条件可知:球甲;所以,球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将小球放入乙

    25、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会沉在底部;由于容器是柱状的,则p甲甲gh甲甲g;p乙乙gh乙乙g,则:1;所以,p甲p乙。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明确液体体积和深度的变化。二、填空題(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3分)秦山核电站发电时,是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高压输电的方式输送到用电区。我国家庭电路中所使用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20伏。【分析】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解答】解:在核电站中,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高压输电的方式输送到用电区,高压输电能减少电能的损耗;电灯

    26、是家用电器,其额定电压是220V,也就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故答案为:电;高压;220。【点评】本题考查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基础知识。10(3分)某同学在教室内弹奏吉他时,所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同学耳中的。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分析】(1)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2)琴声和我们的耳朵之间有空气,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27、3)声音的响度与物体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故前后不同位置的同学听到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传播的条件,关键是知道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的关系。11(3分)小李用力将足球踢向空中,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小李的脚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足球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形状改变的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的改变都表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

    28、施加作用的时候,同时这个物体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这就是力作用的相互性。(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1)小李用力将足球踢向空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小李的脚有疼痛感,表明小李的脚对球施加力作用时候,小李的脚同时受到球对脚施加的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足球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运动。【点评】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

    29、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12(3分)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某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将发光体放在该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35厘米处,它经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照相机(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解答】解: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5cm,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35cm时,35cm2f,即u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答案为:红;缩小;照相机。【点评】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3分)重为25牛、体积为1103米3的石块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石块的惯性将不变、重力势能将变小(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石块全部没入水中后,石块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15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市闵行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