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17333202       资源大小:25.0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1、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A颁(bn)发 翘(qio )首 仲(zhn)裁 殚(dn)精竭虑B荒谬(mio) 箱箧(ji) 肃穆(s) 脂粉(zh)C溃(ku)退 轻盈(yn) 桅(wi )杆 眼花缭(lio)乱D要塞(si ) 镌(jun)刻 遗嘱(sh) 重岩叠嶂(zh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呈报 头衔 澄清 静谧 B纳凉 霎时 惊惶 瞭乱C宽恕 笑柄 荡漾 贪婪 D忙碌 祷

    2、告 妥当 柳絮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抵挡) 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 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 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 殚精竭虑(尽)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C从20

    3、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7下列句

    4、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二、情景默写8古诗文默写。(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_,_;_,_。(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_(4)_ ,一夜征

    5、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5)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三、语言表达9将“河水”、“天空”、“人们”三个词语组合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生活画面。(不超过30字)四、文言文阅读阅读郑人买履, 完成小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0给加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宁信度1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_)同

    6、_ )(2)反归取之(_)同_ )12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何不试之以足?(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13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14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15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足(_)五、现代文阅读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7、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6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17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18“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

    8、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19“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0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描写质地的: 描写色泽的:描写生长旺盛的:21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作文22请以“我敬爱的老师XXX”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9、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有误,应为翘首(qio);B项有误,应为荒谬(mi),箱箧(qi),脂粉(zh);D项有误,应为要塞(si),遗嘱(zh)。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读字音的能力。这类题属于语文基础题,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2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解答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字形即可。B.“瞭乱”应为“缭乱”。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10、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掌握词语的意思。仔细辨析四个选项,理解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便析出错误的解释。A项中“朽”指腐烂的草木。4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C项中“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用于队员之间是不合适的,属于对象误用。点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11、我们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D项中“功在当代”与“利在千秋”两个短语之间的顿号应为逗号。6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小题1抒发诗人有家不能回的哀怨心情。7D【解析】【详解】A.“本着”“作为”句式杂乱;B.“加大”后句中缺少宾语“力度”;C.“描写感悟”动宾搭配不当;故选D。8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12、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不知何处吹芦管 杨花落尽子规啼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解析】【分析】【详解】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涯”“雁”“芦”“杨”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9河水泛着微光,天空蔚蓝而辽阔,人们三三两两在树下歇息,好不惬意。【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几个词语很好理解,首先确定一个语境,可以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再写出人物的具体

    13、活动和感受,语言要流畅,同时也要注意字数的限制。10du 测量 ch 拿 xn 相信11 坐 座 反 返 12(1)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2)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13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14告诉人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15 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到去,往。 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代词,代鞋。 【解析】【分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读音和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度

    14、”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du;“持”在这里是“拿”的意思。1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坐”通“座”,意思是“座位”;“反”通“返”,意思是“返回”。1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以”“反”“罢”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

    15、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3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积累。寓言通常是一篇含有道德教育或者警世智慧的短篇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常以简洁有趣的故事呈现,常隐含作者对人生的观察和体验。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有很多,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任选两个作答即可。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而不相信

    16、自己的脚,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15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而置之其坐”的意思是“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之”指代量好的尺码;“至之市”的意思是“到了集市”,“之”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到去,往”;“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中的“之”都是代词,指尺码;“何不试之以足”的意思是“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之”指代鞋。选自韩非子 作者:韩非 年代:战国参考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

    17、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6写人的活动和感受 从侧面烘托春草的可爱17草色遥看近却无18不好。“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侧面写出了春花的多、艳、甜的特征。而“叫”只能表达“发出声响”之意,感情色彩不浓。19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

    18、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20嫩嫩的,软绵绵的 绿绿的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21“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是虚写,作者展开联想,由花及果,想象出一片丰收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解析】【分析】1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描写的是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的是人的感受,这些都烘托出人们对春草的喜爱之情。17本题考查对文章语句和相关诗句含义的分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说明小草刚刚从土里挤出来,具有脆嫩、短小、少的特点;“春风又绿江南岸”所写到的草,绿色太浓;“浅草才能没马蹄”写草

    19、已淹没马蹄,可见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见牛羊”可见草的长势茂盛;“草色遥看近却无”形容草远看绿色一片,近看却没有几棵,画面最接近。18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先要区分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然后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进行揣摩分析。首先明确不能换,因为“叫”只是突出了声音,而“闹”还写出了蜜蜂的动作,内涵要丰富得多,更能引起人们的想象。19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和“赶趟”两处把这些树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的情景,表现了春天的旺盛生机,抒发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点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

    20、+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20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认真研读第一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来填空。描写质地的:嫩,软;描写色泽的:绿;描写生长旺盛的:到处都是。21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作者的联想,属于虚写,已经闻到了花香,就能感受到树上结满果实的景象。22我敬爱的老师张老师苗条的

    21、身材,一头乌黑光亮的长发下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就是我敬爱的老师张老师。张老师是我转学过来,第一位担任我班主任的老师。我记得刚转来的时候是默默无闻的,别的同学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也是小声回答。在这个陌生的班级中,我没有朋友,不敢与周围的同学交谈,再加上自己非常胆小,使我变得自卑、没自信。在我转过来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上台做自我介绍,那时的我紧张的要命,周围同学们的目光,都“刷刷”地往我这看齐,使我更加紧张、惊慌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慢慢地抬起头来,与老师那宝石般的眼睛对上了目光,它似乎在说:“来,鼓起勇气,大胆点!没关系

    22、的!”顿时我感到体内流动着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我鼓起了勇气来,走向了讲台,结束了一场精彩的自我介绍。还有一次张老师生病了,语文课迟迟没有来。此时我的心里十分焦急,恨不得立刻飞到老师面前,看看老师怎么了?是生病了,还是遇到了麻烦?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张老师的背影突然出现在班级的门口,紧接着,张老师走进了教室。坐在第一排的我清楚地看到:老师的脸色有些苍白,嘴唇上没有一点血丝:还有平时那黑宝石石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光彩。但老师却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来面对我们,是想让我们不要为她担心吧。在这节课上,同学们没有了以前的喧哗、吵闹,只是在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我正认真地听着老师那绘声绘色的课时,

    23、忽然发现老师的额头角边渗出了几颗豆大的汗珠,接着讲课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在黑板上写字的手也不停地颤动着。突然老师双手撑着讲桌上,好像在看教材,但我清楚看到:老师眉头紧皱,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很担心张老师过些日子,张老师的病渐渐地好了起来,还与我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当老鹰,我们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鸡”。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您就像一朵纯洁的百合,默默开放。既没有茉莉花那浓郁的芳香,也没有水仙花那潇洒的风韵;既没有牡丹那华贵的盛装,又没有菊花那飘逸的气质。但您以自己独特的美姿,创造了我心中一道最亮的光芒!【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敬爱”是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意思是“尊敬,热爱”。“老师”的内涵比较丰富,既可以指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具有教师资格的人,也可以指非教师身份但对“我”有过影响的人,如父母、陌生人等。写作时要把重点放在“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上,可以运用细节描写等方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注意事项

    本文(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四中学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