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精选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

    • 资源ID:17313155       资源大小:977.91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精选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

    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精选教案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童年”为主题,包含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安慰”“习作:记一次游戏”和“语文园地”。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来表现童年的美好。教学本单元课文时,主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有关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过程,感悟人生哲理。“记一次游戏”是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捕捉精彩的游戏镜头,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游戏过程和人物的内心感受。“语文园地”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及心得;了解常

    2、见的蔬菜的名称,以及学会认识这些蔬菜;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不同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八字格言。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牛和鹅2课文记叙了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被鹅袭击,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事,作者由此改变了对鹅和牛的态度,悟出了“要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认识7个多音字。会写相应的词语。2.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3.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2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但最终演出失败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年少的天真和求

    3、真的精神。陀螺2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玩陀螺的美好回忆,作者的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战胜了大陀螺。作者从中悟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口语交际1安慰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安慰;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习作2记一次游戏1.能把游戏写清楚,并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2.写好后,给习作拟一个题目,最好能反映自己的感受。3.学会用修改符号改正其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语文园地1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交流作批注的方法及心得。2.了解草字头的字大部分与植物或蔬菜相关,认识常见的蔬菜及其名称。3.了解一些词语、俗语的含义,会用合适的动作、心理

    4、等描写方法表达心情。18 牛和鹅1.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甚至、故意、扑打”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3.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4.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5.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重点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2.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难点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5、,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不是很多,但部分字需要多加注意,比如“跪”,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识记,教师实时点拨。从而达到多方面快速识记的效果。词语教学,本课的词语偏于口语化,可以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注意与口语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2.阅读教学本组单元的重点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教学中,要适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标注在文中的空白处,从而养成作批注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拿笔记录自己的所悟所感。3.情感教育关于情感教育,应结合实际生活,

    6、让学生明白不欺负弱小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保护自己,爱护同学,推己及人。1.预习提纲(1)熟读生字表、词语表。(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甚至、故意、扑打”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著名作家冰心曾说:“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你的童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令你记忆深刻的事情呢?设计意图:点明本单元的主题,为本单

    7、元的习作做铺垫。由身边的事情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童年的你有没有害怕的人或物?你是怎么处理的?预设:我害怕狗,因为我被狗咬过。每次见到狗,我都会远远地躲开。3.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多媒体呈现牛和鹅的图片):牛和鹅。(板书课题)4.对于牛和鹅你有什么了解?预设:牛:体型庞大、老实、任劳任怨。鹅:与牛相比,体型较小,傲慢、聒噪。5.那么牛和鹅你更害怕哪一个呢?原因是什么呢?(生答)6.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中是怎样写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课文先记叙“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接着写了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8、从此再也不怕鹅的故事。2.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1)课件出示词语:甚至 顽皮 故意 脖子 扑打忙乱 大概 助威 昏乱 结实汉子 可笑 无缘无故 平白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2)课件出示生字:摸 甚 跪 捶 绕 顽 脖 脱概 惹 昏 握 摔 凭 掐找同学读生字,及时评价、纠正读音。预设:“甚、捶、摔”是翘舌音,“凭”是后鼻音。同学之间说一下哪些字容易写错,应该怎么记。预设:“捶”用加一加的方法记,提手旁加“垂”,注意:“捶”的右边“垂”有四横,每个横的长短不一,末横最短。“掐”注意右边下面“臼”的写法。设计意图:生字词教学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9、,可以不必那么详细,但是对于一些难写的字也需要做提示、做示范,使学生养成认真识记的习惯,生字可以在课堂上记住,提高学习效率。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浏览课文,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在小组里交流、汇报。1.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却怕鹅。2.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我”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3.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的态度和做法都改变了。设计意图:课文内容相对较长,分段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使得学生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四、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

    10、.抄写生字词。3.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第2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2.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4.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导易错字,争取一次通过,需关注中等偏下的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督促、改正错字。2.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的,作者是怎么对待它们的呢?3.同学们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之前的课文有所不同?预设:课本的侧面出现了一些红

    11、色的标注。4.是的,同学们真会观察,课本的侧面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标注,这叫什么?这叫批注,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让我们在读书时多作批注,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叙述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学习在适当的地方作批注的阅读方法。二、深入文本,研读品悟课文中“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鹅对金奎叔和“我”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1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学着书中批注的样子在书旁写上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能运用一些阅读技能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读、自悟、勾画、批注、交流、评价

    12、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积淀。这篇课文中的批注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阅读实践的更好的历练机会。(一)抓住“我”与“鹅”的不同态度。相信同学们在认真品读课文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那难忘的经历中,“我”对鹅抱有怎样的态度呢?(怕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1.“我”怕鹅。(1)读课件出示的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害怕的心理。课件出示: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预设:从“远远地”“绕个大圈子”可以看出“我”十分害怕鹅。(2)课件出示句子,说说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我”怕鹅。课件出示:我们马

    13、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预设:“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词语,可以看出“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请大家找出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可以表现“我”怕鹅,从这些词语中能体会到当时的“我”是怎样的心情?课件出示: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预设:“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语可以看出“我”怕鹅。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4)再来看看这段话,哪些词句写出了“我”的狼狈?这段话中的两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

    14、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预设:“掉”和“脱”两个字写出了“我”的狼狈,而且“我”还“又哭又叫”。两个感叹号表现了“我”被鹅咬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5)小结:在鹅面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狼狈样。预设: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6)过渡:那么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而导致“我”十分害怕呢?设计意图:这篇文章虽然故事的确是浅显生动,但文章并没有具体阐释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太多的分析,也没有直接揭示出道理,学生必须联系上下

    15、文,找到重点、关键、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重点词句,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2.鹅不怕“我”。(1)指名学生读课件上的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鹅?你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教师提示:抓住表示鹅的动作、神态、声音的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鹅”的神气十足、目中无人。)课件出示: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预设:这是一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鹅,还可以从老公鹅咬住“我”的衣襟感受到。(2)第67自然段中也有描写鹅不怕

    16、“我”的语句,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找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讨论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抓住“跑、赶、张开、咬、拉、拖、啄、扑打”一系列动词及“吭吭、啪嗒啪嗒”两个拟声词来体现鹅的嚣张气焰。(3)学习到这里,大家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它。预设:目中无人、傲慢、嚣张。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作批注,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3.找原因。在我们看来,鹅的体型并不大,但它为什么胆子这么大?“我们”又为什么惧怕它呢?(1)师引入:原来大家都说课件出示第12

    17、自然段,学生齐读。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的确信吗?预设:大家都知道牛是怕人的,而鹅不怕人;深信不疑(3)“我们”为什么会“深信不疑”?预设:因为大家都说,所以“我们”都很相信。设计意图:这里写“我们”怕鹅的原因,与下文金奎叔不怕鹅的原因形成对比,从而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二)抓住“金奎叔”与“鹅”的不同态度。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呢?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1.金奎叔不怕鹅。课件出示:1

    18、.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2.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1)引导学生抓住金奎叔的动作与前文“我”的害怕进行比较,来体会在金奎叔的眼里,鹅就是一种小动物,根本不需要害怕。(2)提问: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金奎叔对待鹅的态度吗?找学生读,教师指导,尤其注意读出金奎叔不怕鹅、干脆、利落的语气。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金奎叔不怕鹅的表现。2.鹅怕金奎叔。(1)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教师指名学生回答。(2)这时,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落荒而逃)(3)鹅在“我”和金奎叔面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对“鹅眼看人小”这

    19、种说法金奎叔是怎样看的?(引出金奎叔的话)3.找原因,进行对比。为什么金奎叔不怕鹅呢?(1)先出示第12自然段中金奎叔说的话,思考:读这一段话,你读出了金奎叔为什么不在乎鹅是怎么看人的了吗?再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2)认真读读这两段话,想想金奎叔说的话和大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这不同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自己没有去思考。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3)小结:我们不能一味地听信他人的说法,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所以说,鹅有什么可怕的!课件出示句子,教师引读: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

    20、。设计意图:文章一波三折,令读者读起来也充满了趣味,在这里做个小对比,对于后文的理解有更好的铺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从多角度看问题”这一说法。(三)“我”态度的转变。1.学生齐声朗读第13自然段。2.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3.再读读这句话,这就是作者听了金奎叔的话后悟出的道理。那么作者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变了吗?(不,对牛的态度也转变了。)4.如果把这一句话放牛身上,应该改为: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5.小结: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

    21、不要站在牛和鹅的角度去看待人,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聪明的人往往会从生活中的小事悟出大道理,而这些道理最终指引着他的人生道路。作者任大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信请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为什么小时候金奎叔的话作者至今还会记得呢?6.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完成练习。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因为_。生1:金奎叔的话告诉作者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生2:金奎叔的话让作者在童年时期不再害怕像鹅一样的事物,不再欺负像牛一样的事物。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做引导,积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22、主旨,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三、深化主旨,拓展延伸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生活中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2.就这一篇课文来说,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课件出示:从金奎叔的话中,我明白了_。从劝诫鹅的角度,我会对鹅说_。从告诫牛的角度,我会对牛说_。预设:从金奎叔的话中,我明白了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害怕像鹅一样的事物,更不能欺负像牛一样的事物。从劝诫鹅的角度,我会对鹅说不要欺负害怕你的小动物和人。从告诫牛的角度,我会对牛说不要默默承受别人对你的欺负。3.课外拓展:推荐课外阅读丰子恺的白鹅。四、作业设计作者的童年真的是与众不同啊,你的童年又是怎样

    23、的呢?相信你的童年也有不一样的精彩,选取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仿照课文中动词的运用,写一写。设计意图:课文故事生动,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是对学生进行习作思维训练,仿写语言的好教材。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很有特色。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小细节:一、自主识字,重点指导。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总结识字方法,从而扩大识字量。在书写方面要注意提醒学生们注意框架结构,尤其是一些笔画的长短。二、细读文本,作好批注。文中记叙了“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的样子,以及“我”狼狈不堪、慌忙逃窜的场面,全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

    24、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可以借助文中的批注,多加提醒学生们作批注。三、读中悟情,积累好词好句。课上,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考中感悟,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1.认识“囊、羡、殷”等9个生字,会认读“露、角、啊、哄、唉”4个多音字,会写“段、俩、练”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读准轻声的词语。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景,仿照写一写。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3

    25、.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4.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真的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景仿照写一写。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难点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1.生字词教学生字词教学中要求认读的词语中有几个多音字,多音字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境,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多音字。2.批注阅读首先,在本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划分段落;然后结合上下文

    26、揣摩人物心情;通过展开合理想象来进入课文情境的方法去学习语言,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在课文的空白处,教师要多加督促。3.抓住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读书伊始,指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全文,将“一只大老虎”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两个标题进行对比,使学生既理解了“窝囊”一词的意思,又在“窝囊”这一词的影响下阅读课文。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标注出难写的生字、难读的字音。(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囊、羡、殷”等9个生字,会认读“露、角、啊、哄、唉”5个多音字,会写“段、俩

    27、、练”等12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文艺、表演”等15个词语,读准轻声的词语。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1.(多媒体呈现老虎的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被称为什么呢?预设:威武、凶猛、威风;老虎是森林之王。2.老虎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威武,可是本文中有一只大老虎,他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请学生汇报预习认读生字的情况。囊 露 羡 角 殷 豁 撇啊 霉 亏 哄 拙 唉 砸(1)学生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如“撇”是三声,“拙”是翘舌音。

    28、(2)本课多音字较多,需要学生多加注意。“露”是多音字。读“l”时可组词“揭露、暴露、露水”等;读“lu”时可组词“露马脚、露面”等。“角”是多音字,读“ju”时可组词“角色、旦角”;读“jio”时可组词“角度、视角”等。“哄”是多音字,读“hn”时可组词“哄堂大笑”等;读“hn”时可组词“哄人、哄骗”等;读“hn”时可组词“起哄、一哄而起”等。2.多媒体呈现要求写的生字。段 俩 练 裤 逃 罩亏 挖 撤 堂 砸 锅(1)教师提醒学生书写“锅”和“砸”要注意“呙”和“匝”的笔顺。(2)“裤”字的“衤”不要写成“礻”;“段”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3)形近字比较:“堂”与“棠”,“练”

    29、与“炼”,“逃”与“桃”。(4)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纠错。3.多媒体呈现本课词语。文艺 表演 角色 期待 排练危机 通情达理 充分自信 提示 撤换 紧张 哄堂大笑砸锅 至今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比划 将就(加点字为轻声,指导轻声的读法)学生朗读词语,教师相机讲解“豁虎跳”:一种类似虎跳的动作,常用以形容欢跃。(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应图片,帮助理解。)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易错的笔顺和易读错写错的字都很多,多音字也很多,有的读音易混淆,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读准字音,从而促进学生读音的巩固。三、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线索1.课文围绕着“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写了哪些内容?预设:一只窝囊的

    30、大老虎是作者回忆他童年的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2.那么这篇文章分为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预设: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依次是:第一部分(12),写“我”一直想上台表演;第二部分(319),写“我”上台扮老虎,演出没成功;第三部分(2021),写“我”演出失败后寻找失败的原因。四、作业设计书写本课生字词,小组间互相听写,并改正。第2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2.结合文中描写“我”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3.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真的窝囊,可以怎么开导“我”。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指名展示上节课听写的生字词,相机纠正。同学们的生字掌握得不错,那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呢?预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作者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二、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1.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


    注意事项

    本文(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精选教案人教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