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现代设备管理手册doc.docx

    • 资源ID:17284297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1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设备管理手册doc.docx

    1、现代设备管理手册doc第一章 现代设备管理概念及职能机构设置11 设备全过程管理设备全过程管理是指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引进阶段的前期管理,试生产阶段的初期管理,生产现场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 (包括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精度管理、维修管理(包括备件管理)、资产管理(包括台账、档案、资料管理)、技术改造管理等内容。 12 设备管理运行的四维系统结构全系统的概念是由时间维、空间维、资源维和功能维构成的四维空间。时间维代表设备的一生,从规划到报废全过程;空间维代表从车间设备到零件的整个空间,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包含整个生产现场;资源维代表全部的资源要素,由资金到信息,代表系统的物理场;功能维代

    2、表全部的管理功能,是PDCA循环的拓展,从认识到反馈,代表一个完整、科学的管理过程。其四维的系统如图11所示。图11 设备管理运行的四维系统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之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相应的要素。另一方面,每一要素都会在其他的要素维(空间)上得到映像。例如设备的“安装”,它是四维空间中时间维上的一个环节。它在空间维上会有车间、现场、设备、整机、部位,以及零件上的考虑;在资源维上又离不开资金、材料、人工、能源和信息这些要素;同样,从管理功能上,一定有一个认识、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评价,以及反馈的过程。设备管理要求我们在一个四维空间上讨论预防性规范的运作,是最完备的全系统概念。

    3、13我国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管理发展至现代水平,不但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就是重视这一工作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论体系与模式。我国设备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模式叫设备综合管理。我国的设备综合管理理论体系与管理模式,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面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体制,一面继承自己过去的优良传统,并在摸索实践的基础上,于80年代经过“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三次年会与国家经委三次召开的设备维修座谈会,在“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指导下,由这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设备工作者总结提出并完善的。它以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理论为基础,吸取日本“TPM”的体制与做法,接受美国后勤学的先进理念,继

    4、承我国过去行之有效的“以防为主、修养并重、三级保养、三好四会、润滑五定、十字作业”等一系列先进经验;并应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工程与工程经济学等现代管理科学而“融合提炼”出来,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但简单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一生管理、两个目标、三条基本方针、四项主要任务、五个结合的操作模式方法,也就是常说的“一二三四五”。1)一生管理就是要对设备的功能运动、物质运动与价值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全系统、全效率、全员的“三全”管理。这是英国综合工程学的基本要求。2)两个目标就是既要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或系统效率,又要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这也是综合工程学的先进思路。3)三条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依靠技术

    5、进步的方针,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这是我们自己的先进经验和要求。4)四项主要任务就是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既有综合工程学的思路,但更主要的是我们传统的先进经验。5)五个结合就是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这更是融合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经验,包括综合工程学、后勤学、TPM,甚至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的先进部分,也继承了自己的先进传统经验,从而得出这五个结合的操作模式与准则。我国设备综合管理理论体系与管理机制所包括的丰富内

    6、容,正如国内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它具有现代性、完整性、兼容性、改革性四个鲜明的特点。现代性指其立意新颖,有现代鲜明的时代特征;完整性指其结构、体系及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完整、齐全;兼容性指其覆盖面广,可吸收性大;改革性指其冲破过去局限于维修的框架概念向以管理为主的全方位发展。因而得到共识,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及贯彻条例的基本标准中。而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在1992年,为了隆重纪念国务院发布条例五周年,发表加强设备综合管理工作的专题文章,在引用会长马仪同志的讲话“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设备管理的科学概念和实际内容,是对设备一生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

    7、”之后,明确指出“设备综合管理是初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设备管理指导思想和基本模式,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设备管理事业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充分表明且得到共识,那就是要对设备一生进行全过程管理。这不单是设备部门的职责,也不能由设备部门单独完成,而是由上至经理、法人代表,下至各职能部门、每一位员工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事实上,我国的设备管理工作,在这一理论体系与基本模式指导下,经过广大设备管理工作者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已取得巨大的进步。现在已进入21世纪,只要我们遵照江泽民同志“与时俱进”的教导,继续按设备综合管理的要求去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大进步。 14 企业设备管理

    8、的职能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它的设备。生产过程有赖于具有技能的人员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材料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因此设备是生产经营的要素。尤其是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设备日趋复杂化、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柔性化、智能化,使得设备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成分。如何使企业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机械故障,减少事故停车,合理维修等,已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加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课题。由此看来,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在工业企业中,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中是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企业设备管理的职责如下:1)负责企业的设备资产管理,使其保持安全、稳定、正常、高效的运转,以保证生产的需要。2)负责企业的动力等公用工程系统

    9、的运转,保证生产的电力、热力、能源等的需要。3)制定设备检修和改造更新计划,制订本企业的设备技术及管理的制度、规程。4)负责企业生产设备的维护、检查、监测、分析、维修,合理控制维修费用,保持设备的可靠性,发挥技术效能,产生经济效益。 5)负责企业设备的技术管理。设备是技术的综合实体,需要机械、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热工等专业技术的管理与维修,同时还要执行国家部门制定的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卫生、环保等监察规程、制度。6)负责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参加对设备的选型、采购、安装、投产、维护、检修、改造、更新的全过程管理。做出经济技术分析评价。7)管理设备的各类信息,包括设备的图样、资料、故障及检修档案

    10、,各类规范和制度,并根据设备的动态变化修改其内容。 15 企业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与模式企业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可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确定,大致可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机械、电子、交通、铁路、港口、电力、冶金、造纸、石油、化工、通信、纺织等行业,各自生产工艺特点不尽相同,设备管理的特点也就不同。设备管理机构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来设置,以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2)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多,设备管理的机构环节可以简化,采用直接管理设备的形式。大型企业的生产环节多,产品结构复杂,技术和管理专业跨度大,内容繁杂,工作量大。设备管理机构可按分级设立,专职领导和专业技术岗位相应配置

    11、较多的人员。3)社会化协作程度。新型企业一般不设立庞大的设备维修组织,尽量利用社会维修资源。而社会化维修服务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可以大大减轻企业自身设备维修的负担,不必设置企业专业维修组织,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和专业化技术水平。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垂直集中式;矩阵式;精简式。典型模式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图1-2 垂直集中式管理结构简图图1-3 矩阵式设备管理模式图1-4精简式设备管理模式以上的模式只是典型的构架,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具体情况加以确定,并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加以改进和完善。16 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的确立是根据设备管理系统的职能

    12、的总体范围来制定,内容的划分可依照以下原则。1分级管理的原则经理(厂长)层次,部门管理层次,基层生产单元应有各自的管理范围、内容、权限、责任。要严格的界定,不能混淆。2以事设立岗位的原则企业的生产经营内容各不相同,生产规模大小不等,设备种类千差万别。因此要以同类设备的多少,各种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维修工作量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各种岗位及人员数量,并考虑尽量精干高效。3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按照专业技术和层次进行合理的分工,在制定专业技术岗位和各级管理岗位的职责的同时,还要建立协作的机制和协调的部门。4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原则设备的一生是由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全过程。设备管

    13、理部门主要负责设备的运行期的管理工作,而要管理好设备,就必须参与设备的前期与后期的工作。5建立对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设备管理人员承担着生产、安全、环保等重要责任,对设备随时出现的故障或事故做出迅速的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承担着一定的工作风险,因此应给予设备技术管理者相应的报酬。第二章 设备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71 事后维修(BM)事后维修阶段(BMBreakdown Maintenance)是20世纪50年代前主导的维修模式,又称第一代的维修模式。这个时代由两个“阶段”组成,即兼修阶段和专修阶段。在兼修阶段,由于设备比较简单,设备的操作人员也就是维修人员。随着设备技术的复杂系

    14、数不断提高,操作与维修分别成为不同的专门技术,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实践才能掌握,于是就有了专业分工,这就进入了专修阶段。这时,操作工专门操作,维修工专门维修,称之为专修阶段。无论是哪个阶段,其共同特点是,设备坏了才修,不坏不修。对于那些非主流程上,有冗余备份而且故障后果不严重的设备(如系统中的照明器),事后维修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设备的利用时间,往往是最经济的维修策略,所以生产维修体系仍然把事后维修作为四种采用的模式之一。72预防维修(PM)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上有两大体系共存,一个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预修体制,另一个是

    15、以美国为代表的预防维修体制。这两大体制本质相同,都是以磨擦学为理论基础,但在形式上略有所不同,基本上属于TBM(Time Based Maintenance),即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范畴。预防维修制是通过周期性的检查、分析来制定维修计划的管理方法,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和采用。其优点是可以减少非计划的故障停机损失,减少因故障引起的批量质量损失,减少安全事故,避免潜在故障在发展为功能故障过程中产生的多米诺骨牌式连锁损坏,因而可以降低维修换件费用。预防维修可以使设备检修从技术和备件上更有准备,从而大大减少设备停机待修和检修时间。由于受设备检查手段和检查人员经验的制约,预防维修计划仍可能不准确,仍会造成

    16、维修的过剩冗余或不足。73计划维修(PPM)计划预修制(PPMPlanning Preventive Maintenance)是预防性维修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按照计划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修理。包括按照不同设备和不同使用周期安排的大修、中修和小修。一般来说,设备出厂,维修周期基本上就确定下来。如一台设备以1-2-6-9表示其修理的周期结构,意思是一次大修(K),两次中修(C),六次小修(M),还有九次检查调整(O),即KOMOMOC OMOM一(KCOMOMOK。具体的维修周期视不同设备而定。其优点是可以减少非计划(故障)停机,将潜在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缺点是对维修的经济性考虑不够。由于计划固定,较

    17、少考虑设备使用实际负荷情况,比较容易产生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中国在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受前苏联影响较多,基本采用这种维修体制。 74生产维修(PM)生产维修阶段(PMProductive Maintenance)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生产维修体制是以预防性维修为中心,兼顾生产和设备设计制造而采取的多样、综合的设备管理方法。最早被美国的GE公司采用;生产维修由下列四部分内容组成: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2)预防维修(TM Preventive Maintenance)3)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4)维修预防(MP-M

    18、aintenance Prevention)。这一维修体制突出了维修策略的灵活性,吸收了后勤工程学的内容,维修策略注重结合企业和设备实际灵活运用。 对那些故障后果不严重,有冗余的设备,事后维修经济性较好,宜采用事后维修;故障后果严重的多数设备可采用预防维修方式;那些进入耗损故障期的设备,即设备严重磨损、老化、疲劳的设备,应采用修复性的处理,如更换零件或者通过零件表面处理,恢复磨损的几何尺寸等,称之为纠正性维修或改善维修。对大企业而言,不断把设备使用的实际状况反馈给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使新一代的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够避免重复性故障、提高设备的可诊断性和可维修性,甚至导入“无维修设计”思想,称之为

    19、维修预防。75 改善性维修(CM)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又称纠正性维修,主要应用在设备耗损故障期。按照设备的浴盆曲线,设备在耗损故障期,存在着老化、磨损、硬化、变形、开裂、腐蚀、疲劳等各种失效状况,继续运行将造成较严重的故障后果。改善维修通过零件更换、表面改性、精度恢复、重新成型、调直、校准、对中等技术手段,使设备修复到所要求的功能和精度。改善维修所牵涉的技术包括焊接、表面喷涂、电刷镀、镶套、热处理改性、零件更换、对中、平衡、精度恢复、参数调整等。改善维修以设备性能恢复性修复为主,允许小的设备改造或者再制造,可以不拘泥于原有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其指导思想是:

    20、设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76维修预防(MP)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就是把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反馈给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技术改造部门,通过新一代的设计制造使原来的故障问题得到避免,使设备运行更加可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重复性的故障多数是先天不足,即设备的固有故障造成,生产现场把设备重复性故障问题反馈到设备的设计制造部门(企业),在设备的技术改造或下一代的设计制造时通过新的设计方案或者加工工艺加以消除;2)在新一代的设备设计时通过附加“把潜在问题显在化”的手段,如自诊断系统,自带的故障字典等;提高设备的可诊断性(透明性);3)在新一代的设计中

    21、让设备更具有可维修性(Maintainability),如增加透明可视部分,减少拆卸组装难度,易损部分甚至可以采用“弃件法”维修,以减少设备停机损失;4)在新一代的设计中导入“无维修设计”(Maintenance free)思想,即让设备各主要零部件的耗损周期同步,零件报废周期趋近于设备的寿命周期。 77预知维修(PM)预知维修(PMPredictive Maintenance)产生于计划预防维修之后,是最早依赖计算机系统和软件来监视、记录故障,诊断评估系统,视情制定维修策略的方法。预知的主要过程是通过传感器或仪器仪表,来感知或检测设备的潜在故障信息,提取有用信息,通过人工或者计算机分析处理,

    22、对设备进行诊断和故障定位,最后进行维修决策。这一管理模式是向传统的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TBM),即预防维修体制提出了挑战。其目的是减少维修的盲目性,提高维修的准确性、有效性。良好的预知维修体系可以明显地解决维修过剩或者维修不足的问题,有效地提升设备的可利用时间,同时又可以避免设备的非计划停机损失。由于当时的检测手段、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尚为落后,缺乏完整、连续的数据采集系统,常使设备系统的预测不准确,因而影响了预知维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78状态维修(CBM) 随着监测手段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更为完善的体制,即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制,又称状态维修。所谓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

    23、制(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简称 CBM),是相对事后维修和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维修(TBM)而提出的。是在设备出现了明显的劣化后实施的维修策略,而状态的劣化是由被监测的机器状态参数的变化反映出来的。CBM要求对设备进行各种参数测量,随时反映设备实际状态。测量的参数可以在足够的提前期间发出警报,以便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设备从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存在一个P-F间隔期,这个P-F间隔期越短,意味着设备从潜在故障发展到功能故障越急促,越需要采用比较先进的手段进行状态监测,以便采取及时措施,防止设备故障发生。这种预防维修方式的维修作业一般没有固定的间隔期,维修技术人员根

    24、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再确定设备的维修计划。这里,设备诊断技术的应用就十分重要。在CBM体制中,对每一台设备都应有一套监测或状态检查方法。检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连续的,检查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数据表明必须进行维修时才安排维修。由于故障状态是可以预知的,维修是周密计划和有准备的,可以大大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停机时间。 状态检查可以用测量值与允许的极限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维修计划;还可以进行趋向管理,即对测出的数据进行外推,以便预测其可能超出允许值的时间,提前安排维修。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制,在国内通常称为状态维修或视情维修。这种维修体制是随着故障诊断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如果

    25、检查手段落后,设备的劣化不能及时、准确地诊断,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状态维修了。CBM制度一般分以下三个等级:-1)CBM()。这是最简单、费用最低的一种。配备简易手提式状态检测仪器,由检测人员对设备进行巡回定期检查。2)CBM(1)。这是最高级、费用最多的一种。在设备上配备永久性的监测系统,这些系统一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故障检测功能,有相应的报警装置甚至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这种检测系统一般配备在关键(瓶颈)生产线或设备部分上,即那些一旦出现故障会造成重大损失的设备上。3)CBM()。其效能、费用与级别介于上述两个等级之间。状态检测和监测主要依赖于以下诊断技术:1)复杂软件支持下的振动分析,能够

    26、较早发现故障。2)油液分析,能够发现磨损和液体对液压系统的影响。3)热成像技术,可以及早发现电子、电气系统及任何非均匀发热系统的故障。状态维修将成为设备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泛和深远的意义,相关内容请参看本书第8章或其他专著。 79后勤工程学后勤工程学(Logistics)在军事上的定义为:计划和执行军事力量移动和维修的科学。在工业、商业上的定义为:材料流通、产品分配、运输、采购、存储、设备维护及技术服务的科学。在军事上,后勤工程学涉及下列问题: 1)装备的设计、研制、运输、分配、维修、淘汰处理等。2)人员的运送、撤离与送院治疗。3)工厂的接收、施工、维护、经营与处理。4)各种服务的

    27、提供。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后勤工程学是为了满足目标、计划、设计和实施的各项要求,保障资源的供应与设施维护等有关的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当代企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也纳入后勤学的范围。 在军事上应用的传统后勤学强调综合后勤保障、后勤保障分析、全寿命周期的后勤和费用效果,并把维修等级划分为现场维修、中继级维修和基地级维修。从设备的设计阶段就把后勤工程学的思想导入。 710 设备综合工程学综合工程学(Temteehnology)是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丹尼斯,巴克思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其定义为“为使资产命寿周期费用最经济,把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财务及业务加以综合的学科。”综合工程学强

    28、调设备一生管理的思想,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同时认为机器设备不仅是设备部门的事,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关注和配合。英国政府以政府行为积极支持丹尼斯的理论,成立了“机器保健中心”和综合工程学委员会等机构,这一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711 全员生产维修(TPM)全员生产维修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日本,是在生产维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TPM的五个要素1)TPM致力于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的目标。2)TPM在整个设备一生建立彻底的预防维修体制。3)TPM由各部门共同推行(包括工程、生产、维修部门)。4)TPM涉及每个雇员,从最高管理者到现场工人。5)TPM通过动机管理,即自主的小组活动推

    29、动TPM。2TPM的三个“全”将上述五个要素再进一步归纳:第一个要素可以简称为“全效率”;第二个要素简称为“全系统”;三、四、五项从横向、纵向和基层的最小单元描述了(f全员”的概念,因而简称为“全员”。三个“全”之间的关系为:全员参与为基础,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全效率为目标。3TPM的5S活动5S是日语中5个以“S”发音开头的词的简化称谓。QC活动中的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构成4S,TPM加上素养则形成5S(参看本书54节的相关内容)。有的企业加上安全、认真或坚持、使之成为6S、7S。5S的内容如下:(1)整理 取舍分开,取留舍弃。(2)整顿 条理摆放,取用快捷。(3)清扫 清扫现场,不留

    30、污物。(4)清洁 清除污染,美化环境。(5)素养 形成制度,养成习惯。4TPM自主维修的渐进过程员工的自主维修是先从初期的清扫开始的。一步一步踏上了自主维修的台阶。5TPM的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TPM最活跃、最有特色的团队行为。小组活动的环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TPM的领导者、组织者要支持和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小组活动的发展。6TPM推进的组织架构和TPM成功推进的条件因为TPM是一项全员参加的管理体系,其推进的组织架构与公司的原有组织是一致的,也就是原有组织架构的功能拓展。从公司的最高领导人董事长开始,一层一层地建立TPM推进委员会。值得指出的是,在公司设立一个直属最高领导的TPM执行委员会,

    31、TPM领导办公室或TPM事务局,对于TPM的顺利推进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证明,凡是设立专门执行机构的企业,TPM的推进就有成效。反之,凡是缺少一个有力执行机构的企业,TPM的推进力度就会大打折扣,就很难有成效。是否设立这样一个机构,也是检验企业最高领导推进TPM决心大小的试金石。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就是:TPM能否取得成功,最高领导的兴趣、决心和全力投入是关键。对TPM半心半意、犹豫不决的企业,TPM都很难取得成功。712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TNPM(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2、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TNPM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M。1展开TNPM主要环节 1)研究运行现场(现场、现事、现物)。 2)找出规律(原理、优化)。3)制订行为(操作、维护、保养、维修)规范(原则)。4)评估效果(评价)。5)持续改善(改进)。2TNPM规范化的范畴1)维修程序规范化。2)备件管理规范化。3)前期管理规范化。4)维修模式规范化。5)润滑管理规范化。6)现场管理规范化。7)组织结构规范化。TNPM的成功推行,离不开八个要素的相互配合和协力支持。这八个要素如下:1)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设备管理手册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