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

    • 资源ID:17273157       资源大小:33.1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

    1、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引子:从日本9.0级地震看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镜头一:在商场里人们坐在电梯两边,把中间空出来方便人们通行。镜头二:在街道上人们坐在绿化带里,把马路空出来,离开后绿化带里没有一点垃圾。镜头三:电话亭前人们有序排队,并自觉留出一米线。问题:为什么日本人能在这么大的天灾面前,而且是政府管理缺位的情况下,能够遇灾不慌,从容有序呢?并不是日本人的素质有多高多高,而是与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据有关统计日本每年的有感地震次数在1000次左右,所以日本人从小就接受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的养成教育,这才是日本人能够处乱不惊,从容有序

    2、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第一部分: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2、养成教育与习惯的关系1、什么是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如:起床要洗脸,开门要先拿钥匙。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种需要,不做不自然,是不需要别人提醒的一种自觉性的行为。2、习惯的四个层次1)最低层次:被动性行为 。没有主动性,需要外力的监督如:老师在场遵守纪律,不在场就不遵守2)自发性行为:需要自己的意志力,外部的提醒和

    3、监督,会有反复性。这时学生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外部给予一定的提醒和督促3)自觉性行为: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主要靠内部的自我监督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看到别人在课堂上说话,也想说,可又一想,好学生应该自觉守纪律,虽然老师不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控制了自己的行动。4)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外部监督,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

    4、动,这就是习惯。3、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1、当前独生子女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前独生子女存在的“六小”问题小霸王表现为孩子在家里特别霸道,说一不二,听不进去父母和长辈的话。比如一家人看电视,看什么频道不是由家长定而是由孩子定,否则孩子就不让父母看,甚至发脾气。“小懒虫”表现为孩子在家里不干活,根本没有做家务劳动的意识。小学生让父母给穿衣服、中学生起床不叠被子、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的例子俯拾即是。父母要想让孩子做点家务,简直比登天还难。“小馋猫”表现为孩子特别馋,喜欢吃零食,听不得更见不得“好”东西,不给吃就乱发脾气,直到父母让他吃才罢休。其实他们要吃的东西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吃进去对身体健康发育没

    5、有什么好处,反而会造成挑食、偏食甚至厌食的毛病。孩子的饮食应该营养搭配适宜,最好是“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小犟牛”表现为孩子特别任性,执拗,一意孤行,想怎样就怎样,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还表现为孩子说话爱跟父母强嘴。“小磨蹭”表现为孩子特别拖拉,做事情没有计划,不懂得珍惜时间。往往十分钟能做完的功课要半小时甚至更久,去什么地方办事情也是慢慢吞吞,一点儿也不着急。“小马虎”表现为孩子做事马虎,不认真,爱凑合。比如做作业常常抄错题目,考试时常常忘记检查,等等。除了这“六小”以外,孩子们还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如花钱大手大脚、爱攀比、虚荣心强,等等。归根结底,这都是一个习惯

    6、的问题。乌申斯基说过:“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而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及从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孩子们之所以在人格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实际还是因为没有养成好习惯。2图片展示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这些不文明现象产生的根源就是从小缺少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而不良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改正,是很困难的,所以有人说如果早期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花费一公斤的力气,那么要矫正一个坏习惯就需要就需要花一吨的力气。所以在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阶段开展养成教育是刻不容缓的。4、开展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 1、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养成不良

    7、习惯贻害无穷,坏习惯就像病魔缠身一样,让你成为习惯的奴隶。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习惯是一种顽强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197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的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

    8、表了到会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对他们终生影响最大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习惯不同人生际遇不同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背井离乡去了深圳,他决定不闯荡出点名堂来就不回家乡。但激烈的竞争让他到达深圳后屡屡碰壁,终于有一天,他在层层筛选后和另外两人进入一家公司试用。 试用期中,他尽显自己的聪慧、勤奋、热情、友好,但他的另外两名竞争对手做的和他一样出色。一天夜里,我已经睡着了,突然被他的电话吵醒,能听得出来,他喝醉了,边哭边对我说,下班的时候老板告诉他进行工作交接,三天后他将结束试用期,被淘汰出局。他告诉我,那个职位虽然很一般,但他很喜欢,并且也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9、,他以为他会成为最后的留用者,看来他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漂泊了我语塞,不知道什么样的安慰能够给他带去温暖。 接下来的两天,每天傍晚时我都会给他打一个电话,想给他一份安慰和鼓励。当我询问他一天来都做了什么的时候,他告诉我,除了对交接工作进行准备,还是像以前一样,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工作之余一如既往代替不是很尽职的清洁工打扫办公室,和同事们说笑话 我好奇地询问他,另外两名竞争对手谁可能留用,他告诉我,另外两名竞争对手也在做善后事宜,他们颓丧的表情和慵懒的态度感觉,似乎也都没有被留用。我不由得脱口说道:“都要走了,还这么认真做什么!”朋友却淡然:“习惯了,做事情总要善始善终吧。” 第三天傍晚,当我再次

    10、给朋友打电话时,他却兴奋地告诉我,他成为最后的留用者了! 原来,他和他的另外两名竞争对手同时接到了“被淘汰”的通知,这是公司对他们进行的最后一次测试。他留用的理由很简单:“一个能够一如既往、善始善终的人一定是一个对事情和自己都有很强责任心的人。”别忽视好习惯作用,也许它会成为你事业成功的基石案例:在鼻子上的臭袜子2、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养成教育关系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知识没教养,有文化没修养,有学历没信仰。3、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位置德育为什么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

    11、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案例为了演讲让妈妈洗脚5、养成教育的关键期1、什么关键期案例:小灰天鹅认妈妈小灰天鹅从蛋壳中爬出来后,会把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如果是母鸡孵化它出壳,它就把母鸡当妈妈;如果出壳时是人在身边,它就把人当作妈妈。如果出生时不接触任何动物,它就只会自己吃和玩,几天后再接触别的动物哪怕是它真正的妈妈,它也不会认了。 经过多次实验,洛伦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动物早期的发育过程中,动物的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如果错过这一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叫“关键期”。 当把动物实验引申到早期儿童发展教育研

    12、究中时,现代科学家发现,人的智力、能力、习惯的发展,“关键期”同样存在而且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也把它称为“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人们所熟知的“狼孩”卡玛拉姐妹的悲剧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 1920年10月,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现了两只人形动物住在狼洞里。正在当地传教的辛格夫妇历尽艰辛终于抓住了这两只动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年约八岁和一岁半,姐妹俩被取名为卡玛拉和阿玛拉,并送到孤儿院接受人类的教育。 辛格夫妇以无限的耐心和超人的爱心,想把她们俩培养成正常人。可是婴儿时代受狼抚养的姐妹俩却改不掉狼的行为。她们用四肢走路,常常向人

    13、飞扑过来,白天在屋里睡觉,夜晚大声嚎叫,吃的也是腐肉和活鸡。经过辛格夫妇的艰苦努力,两个月后,妹妹阿玛拉终于说出了“不”字,可惜一年后就死去了。姐姐卡玛拉经过3年的培训才能用脚走路,但做出本能反应时仍改不了四肢走路的习惯。直到她17岁死去时,智商只有3岁半孩子的水平,只能讲45个单词。人们虽然对她实施了良好的教育,但人应该具备的习惯却始终没能很好养成。 而另一个广为流传的事例又从反面印证了“关键期”对于人的重要性: 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找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迷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把人的一切习惯甚至日本话都完全遗忘了。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

    14、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重新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还结了婚。虽然他过野人生活的时间比狼孩卡玛拉多了20年,但对他的教育和训练却比对狼孩容易得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其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可见,“关键期”不仅存在于人的身上,而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有自己的关键期。教育的关键期(也叫关键年龄、最佳年龄、敏感期),是指人生中学习的最佳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孔子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第二部分、养成教育的内容

    15、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一、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等 做人的习惯1.爱心2.诚信3.责任心4.自信心做事的习惯1.规则意识2.效率观念A做事有条理B按规律办事C追求效益3、合作意识4、合理消费的观念学习的习惯1、认真预习的习惯;2、专心听讲的习惯;3、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4、勇于提问的习惯;5、乐于研讨的习惯;6、阅读的习惯;7、自学的习惯;8、总结的习惯9、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全国世纪父母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同志严肃地讲了这样一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16、?”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我们的“听话教育”、“包办代替”、“题海战术”、“标准答案”、“扼杀好奇”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变得不会思考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等于没学。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教会孩子学会思考。终身教育的立身之本是独立思考精神。一个孩子,只有成为一个思考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有可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应怎样来培养孩子思考能力呢?1) 要培养孩子思维的独立性;(一)不过早下结论对于孩子的问题尤其

    17、是科学问题,不要过早的下结论,给出标准答案,这样会使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戛然而止, 俗语说:借来的火,照不亮自己的心灵。不是自己体悟到的真理,不属于自己,所以应鼓励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探索得出结论.几个学生在争论一道数学题:一个正方形纸板,用剪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有的说3个,有的说5个,孩子们争论的非常激烈,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到了老师那里请老师评判,显然是想让老师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老师说:你们的图都画得很好,能自己动脑动手画出图来,真不简单。你们可以再试试,到底剩几个角,我想你们会明白的 最后孩子们又一起找到老师说:老师我们明白了,应该是5个角.说着还演示给老师看,他们用纸制作了1个正方

    18、形,把其中的1个角轻轻地剪掉了一小块,这样还剩五个角,然后又拿出了1个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剪去了一半,这样剩下3个角,但是要求只去掉1个角。这样就把另外那两个角也给去了一半,所以应该是剩下5个角” 结论是思考停止之处,不要只重结果,而轻过程.(二)别让思考成为学生的负担思考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思维活动,强迫不得,我们在一些公开课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流于形式的思考讨论,学生们往往表现得很被动,完全就是为了迎合老师,跟着老师思路走,缺乏独立的思考.(三)重演示轻说教百闻不如一见”亲历的东西远比书本和说教中学到的知识印象深。与其向他们描述霉是什么,不如让他们看在一片面包上生长的霉;与其给他们解释水的蒸发

    19、,不如将水烧至沸点,让他们看着水位因蒸发慢慢下降。因此,如果你想要孩子思考某方面问题,不妨先让孩子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把事物的本来面貌呈现给孩子,这比给孩子讲抽象的道理更重要。(四)善待孩子的发问(五)善用反问对孩子的问题,除了鼓励孩子自己寻求答案,让他独立思考外,亦可反过来问孩子,再让孩子自己思考,发现答案。如:为什么吃饭前要洗手?可以反问孩子如果不洗手就吃饭,会怎么样。这时小孩会开始想出种种可能发生的答案,并加以总结,自己归纳出“会肚子疼”“要打针,吃药”等等(六)不必有问必答人的思维也是有惰性的,就像对孩子有求必应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习惯,助长孩子的惰性一样,

    20、对孩子有问必答会助长孩子的思维惰性,是孩子变得不愿意思考有一个剧作家,小的时候,有一天,被庙会夜市上出售的魔术玩具深深吸引住了,于是就央求旁边的妈妈给自己买,妈妈却对他说:“这种玩具你还不能玩。”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可是这个孩子对玩具喜欢得不得了,无论如何想得到,就不停地缠磨妈妈。最后妈妈终熬不过孩子,把玩具买了下来。回家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玩具非常难,根本就没法玩,孩子就想让妈妈教自己,妈妈却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是你死乞白赖地让我买的,你自己琢磨去吧!我不会教你的。”没有办法,从此他就开动脑筋,开始一个人拼命琢磨,终于揭开了该玩具的秘密。后来,这位剧作家自己说:“当时的喜悦之情简直是难以

    21、言表。”让孩子独立思考相当重要。就拿上例来说,如果他妈妈当时答应了他的要求,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他就不会自己去独立思考;而且发现秘密时的喜悦之情也定会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位母亲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了不起的心理学家。2) 培养孩子的思维的深刻性;(一)启发和引导 培养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培养他们发现本质的能力,要通过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才能达到目的。 有位幼教专家是这样培养儿童思维的深刻性的: 我拿两张图,一张是沙漠,图上除了广阔的沙丘外,只有很少的草,一只动物也没有;另一张是原始森林,有各种动物,各种植物。我问孩子:“这两张图上都有什么?”孩子说:“这张是沙漠,除了沙子,只有一点草

    22、。这张是大森林,有好多动物和树。”我问:“沙漠上为什么草少了呢?”孩子回答:“因为没有水。”我问:“海里都是水,为什么海面上没有长草呢?”孩子答:“因为没有土。”我又问:“植物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孩子答:“有水又有土才行。” 这时我才向孩子说明我的目的是让他懂得:生物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下才能生存。经过几次训练,孩子们的思维深刻性就明显加强了。 后来我又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动物都有各种颜色。比如,蝴蝶与花的颜色差不多;海里的很多鱼与海底沙石的颜色很相似;变色龙到不同的地方就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它们的颜色是为了好看吗?”孩子们立即回答:“不是,动物的颜色是一种伪装,就像解放军叔叔的军装。”我又

    23、问:“动物为什么要伪装呢?”有的孩子说:“以免被别的动物吃掉。”有的说:“让别人不易发现它!”我又问:“让别人不易发现,以免被别的动物吃掉,又为什么呢?”孩子回:“为了活命!”可见孩子们已清楚地知道动物的颜色与生存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正确的启发和引导,是培养孩子思维深刻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研究性学习 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好自己的作业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深刻性的重要方法。讲这个故事的是一位带着儿子在美国学习的父亲。故事讲的是“美国小学生的家庭作业”。 当我把9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进美国小学时,我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保管一样,整天忧心忡忡。 儿子放学后,常去图书馆,背回一大书

    24、包的书,边看边打电脑。当我问他,借这么多书干什么用时,他头也不抬地回答:“作业!” 一看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简直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的题目,就是博士论文也未必敢用这么大的口气啊!我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言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是来自不同国度的人组成的社会。每一个同学要写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不仅要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还要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最后还要说明自己对它与美国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和精神都没有了,“这也叫作业?”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一本二十多页的打印出来的小册子。这里面写得可谓是热热闹闹;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

    25、星红旗这时的我有点发蒙,一是看到他把作业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还列出了参考书目。这不是我读了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吗? 儿子上六年级时,老师布置过一次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业,一连串的问题居然让我也有些意外呢!“你认为谁该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看着12岁的儿子为完成作业而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到当年我学战争史的情形:按照年代、地点,硬背下发生的事件和书中的有关结论。明知是迂腐而无益的,但为了通过考试,又怎样能不这样做呢?

    26、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与我们平时完全不同的做作业的方式。那就是:通过思考来完成所做的作业,并且是深度思考才能完成。经过思考完成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这种培养孩子深度思考的好方法可以借鉴。3) 培养孩子的思维的灵活性;4) 培养孩子思维的敏捷性;5) 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性;6) 培养孩子思维的系统性;7) 培养孩子思维的批判性;8) 让孩子养成思维的习惯。10、 观察的习惯观察力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案例 青霉素的发现 美国科学家弗莱明在研究导致肺炎的葡萄球菌时,观察到试管口长了绿毛,绿毛附近的葡萄球菌都死去了。他没有放过这个司空见惯的情况,深入研究,从绿毛中提炼出一种药品,就是现在的青霉素

    27、,给人类战胜疾病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弗莱明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孩子无论将来在哪个领域里寻求发展,观察力都是他首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对于孩子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对学校中的“差生”进行了研究,发现“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较差。这些孩子虽然也瞪大眼睛去看事物,但所见到的东西却不一定很多,甚至还会出现好多错误。这样,“差生”掌握知识的能力逐渐降低,求知欲望也慢慢下降,以至最后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

    28、。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发展他们的智力,不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是不行的。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培养观察力的方法第一,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多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方法。如课堂观察,课外观察,生活观察,专题观察,瞬间观察,长期观察,静态观察,动态观察,也可以让学生种些植物,饲养些小动物等,以便让学生系统观察,逐步养成观察习惯,激发观察兴趣。第二,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才不会漫无目的,无所收获。第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步骤和方法,观察前要求学生对观察对象做好认识准备,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系统观察。要指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

    29、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提醒他们注意,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细节。第四,要启发学生在观察时积极思维,引导他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进行必要的比较,分辨事物之间的异同,掌握其变化规律。文涛对观察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只要有空就跑到外面去观察蚂蚁的情况。一天,他正在外面玩着,忽然像发现了什么奇闻似的向爸爸高喊:“爸爸,爸爸,要下雨了!要下雨了呢!”爸爸不由地抬头望了望天空,万里无云,心想:“这孩子,怎么胡说。”但表面还是装作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文涛拉着爸爸的手,让爸爸去看看,蚂蚁正在搬家。“蚂蚁搬家要下雨。”文涛又重复了一遍。“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书上是这么说的。”文涛很肯定的样

    30、子。蚂蚁像运输大军,排着长长的队伍,很有秩序地,接连不断地往返奔忙。爸爸问文涛:“看见了吗?”蚂蚁要搬到哪里去?文涛早观察清楚了,他指指原来的那个蚂蚁窝,指向现在要搬的那个蚂蚁窝,然后告诉爸爸:“是从那上边搬到这下边来的。”“噢!是从高处往低处搬的。”爸爸把这种现象有意加重语气告诉文涛。爸爸知道像这样的蚂蚁搬家的现象是不会下雨的,但爸爸没有说出。过了两天,还没有下雨,文涛着急地说:“天怎么还不下雨?什么时候下?”“你经常去看看那些蚂蚁,如果它们再忙着搬家,那可能就要下雨了。”爸爸继续鼓励文涛自己去观察。“真的吗?”文涛半信半疑地问他。“我想是真的,你可以自己去证实一下。”爸爸再一次鼓励他。只有

    31、教他通过不断地观察,才能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道理与规律,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结论。过了几天,文涛告诉爸爸,蚂蚁又搬家了。“这回真的要下雨了吗?”文涛继续追问这个问题。“你再看看,蚂蚁搬到哪里去了?”“往高处搬了。”文涛很有兴致。不久,天果然下雨了。“为什么这次蚂蚁搬家就下雨了呢?”文涛迷惑不解地问。爸爸向文涛解释道:“这是因为地势问题。地势的高低,决定着地气,也就是地面的温度、湿度。蚂蚁要找一个适宜的地方生活。蚂蚁往低处搬是因为高处干燥,向低处找一个较湿润的地方。向高处搬,是因为它们已感觉到低处的气压低,太潮湿,于是要往高处搬。根据这个自然现象,我们才得出蚂蚁搬家要下雨的结论。有的人不注意观察

    32、,认为蚂蚁搬家就下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其实只有向高处搬才预示着要下雨。观察要细致,要全面,还要动脑筋进行科学分析!”第五,在观察时,应尽量使孩子的多种器官协同活动。用眼看,鼻嗅,手摸,耳听,脑想。使之对观察对象的了解更深刻,更全面。二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一些学校忽视了教育的“序”。社会上搞文明礼貌月,我们就抓礼貌习惯的培养,社会上学雷锋活动,我们又赶紧抓助人为乐习惯的培养。突击性、运动式打乱了教育的序,如同“一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问题:那么学校如何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