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考点1细胞呼吸练习.docx

    • 资源ID:17270513       资源大小:190.3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考点1细胞呼吸练习.docx

    1、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考点1细胞呼吸练习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正误判断(1)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溶胶高()提示线粒体内消耗O2产生CO2,因此,人体细胞内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溶胶的低。(2)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不同()(3)厌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的生成过程()提示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4)厌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提示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将用于第二阶段丙酮酸还原为乙醇或乳酸的反应,最终没有的积累。2.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的正误判断(1)面团“发起”是酵母菌产生CO2所致(2017浙江11月

    2、选考,8A)()(2)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提示人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提供。(3)干燥和无氧的环境有利于蔬菜的长期保鲜(2017浙江11月选考,8B)()提示蔬菜的保鲜应在一定的湿度和低氧环境下。(4)需氧型细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提示细菌无线粒体,需氧型细菌的需氧呼吸在细胞溶胶中或细胞膜上进行。(5)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2017浙江11月选考,8D)()3.综合应用: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

    3、,结果如下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再通过_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_ h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mg粒1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 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原因是_。答案(1)葡萄糖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4)持续下降萌发种子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1)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利用,为

    4、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因为胚乳减少的干重中有一部分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所以衡量种子的呼吸速率应以种子的干重减少量为指标。由图示曲线可以看出,在7296 h之间,单位时间内种子的干重减少量最大,该时间段(24 h)内每粒种子细胞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mg)。(3)转化速率(胚乳的减少量种子的干重减少量)/单位时间。在7296 h内,转化速率为(161.7118.1)(204.2177.7)17.1(mg粒1d1),96120 h内,转化速率为(118.191.1)(177.7172.7)22(mg粒1d1),因此最大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4)黑暗条件下,

    5、萌发种子只能进行细胞呼吸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120 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将持续下降。一、需氧呼吸、厌氧呼吸过程二、比较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中和ATP的来源与去路项目来源去路需氧呼吸厌氧呼吸需氧呼吸厌氧呼吸葡萄糖和水葡萄糖与O2结合生成H2O还原丙酮酸ATP三个阶段都产生只在第一阶段产生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四种”因素1.甲图:温度通过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2.乙图:(1)O2浓度0时,只进行厌氧呼吸。(2)0O2浓度O2的吸收量,说明此时该植物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需氧呼吸消耗O2的相对值为3,需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3,厌氧呼吸产

    6、生CO2的相对值为5,则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0.5,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所以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需氧呼吸多,B项错误;c条件下,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说明此时该植物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d条件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同,说明此时该植物只进行需氧呼吸不进行厌氧呼吸,此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C项错误,D项正确。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五大方法(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1)产生CO2量消耗O2量需氧呼吸。(2)不消耗O2,产生CO2厌氧呼吸(乙醇发酵)。(3)释放CO2量吸收O2量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乙醇发酵)。(4)不吸收O2,不释放CO2乳

    7、酸发酵或细胞已经死亡。(5)有水生成一定是需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6.如图所示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跑步距离越长,厌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1 500米跑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当C.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需氧呼吸产生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之比为11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跑步距离越长,厌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小。1 500米跑时,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相同,可推知需氧呼吸比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少;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厌氧呼吸产生;马拉松

    8、跑时,主要是进行需氧呼吸,但仍进行部分厌氧呼吸,人体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时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故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与吸收的O2量之比为11。题型四考查影响细胞呼吸因素及其应用7.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是植物种子贮藏的最佳氧气浓度B.氧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C.如果是人体,则该图中的曲线、不存在D.曲线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溶胶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是厌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表示细胞总呼吸量,表示需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二氧化碳释放量最低时,细胞呼吸最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最适于贮藏

    9、植物种子,而氧气浓度为a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不是最低,A错误;当氧气浓度为b时,厌氧呼吸完全被抑制,该器官只进行需氧呼吸,B正确;如果是人体,则该图中的曲线、不存在,C正确;曲线是需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正确。8.(2018温州2月模拟)光照、温度对贮藏的番茄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有促进作用B.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仅与温度有关C.光照、2 条件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D.番茄果实在黑暗、8 条件下呼吸强度大于光照、15 条件下答案C解析在图示3种温度下,黑暗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均比有光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大,说明光照对呼吸有抑制作用,A错误;

    10、根据柱形图分析,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与温度、光照有关,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光照、2 条件下番茄果实的呼吸强度最低,所以光照、2 条件更有利于番茄果实的贮藏,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番茄果实在黑暗、8 条件下的呼吸强度小于光照、15 条件下,D错误。一、选择题1.(2018浙江台州2月模拟)细胞呼吸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只发生在()A.细胞有氧时 B.细胞缺氧时C.线粒体内 D.细胞溶胶中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溶胶中,而不发生在线粒体内,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发生,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发生,故D项正确。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厌氧呼吸

    11、全过程在细胞溶胶中进行B.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后可再生成葡萄糖C.产生的CO2会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D.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答案C解析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均在细胞溶胶中进行,A正确;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后可再生成葡萄糖,B正确;产生的乳酸会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感,C错误;厌氧呼吸只能利用葡萄糖中的一小部分能量,而乳酸再转变成葡萄糖又要消耗能量,因此,人体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D正确。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溶胶中发生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是需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和表示两

    12、种类型的厌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溶胶中;表示ATP的合成,可发生在细胞溶胶中。4.(2018温州中学3月模拟)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推理或分析不合理的是()A.可溶性糖增多的过程可不断产生水B.冷害初期呼吸增强,有利于植物抵御寒冷C.低温不会使酶变性,但会暂时抑制酶活性D.持续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抑制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答案A解析淀粉水解产生可溶性糖的过程不断消耗水,A错误;冷害初期细胞呼吸增强,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有利于植物抵御寒冷,B正确;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变性,C正确;低温会使酶活性下降,从而使细胞呼吸减弱,细

    13、胞呼吸提供的能量减少,使主动转运受影响而抑制根细胞吸收无机盐,D正确。5.(2018浙江吴越联盟二模)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是糖酵解,该过程的产物X为3磷酸甘油酸B.过程是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C.过程是电子传递链,该过程产生大量的ATPD.过程和为过程提供和ATP答案C解析过程是糖酵解,该过程的产物X为丙酮酸,A错误;柠檬酸循环发生在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着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同时也有少量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嵴上,B错误;电子传递链发生在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此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因而产生大量的ATP,C正

    14、确;过程和为过程提供,但不提供ATP,D错误。6.(2018温州中学3月模拟)为研究细胞呼吸方式,取下图装置2组,甲组为A处放一定质量的某种种子、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乙组为A处放等量同种种子、B处放等量蒸馏水。相同时间后,观察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组液滴一定是右移或不移动B.甲组液滴移动的量可代表种子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C.设计乙组装置是为了测定种子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D.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可再设置一个A中为等量煮熟的种子,B中为等量NaOH溶液的丙装置答案C解析乙组中,若种子仅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需氧呼吸,则消耗的O2量和释放的CO2量相等,液滴不移动

    15、;若种子进行厌氧呼吸,则不消耗O2,但释放的CO2使得装置内气压增大,液滴右移;若种子以脂肪为底物进行需氧呼吸,则消耗的O2量大于释放的CO2量,液滴左移,A错误;甲组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其能吸收CO2,所以甲组装置内的气压变化仅由O2量变化引起,B错误;乙组B处放等量蒸馏水,其对装置内气体变化无影响,液滴移动是由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的差值决定的,C正确;本实验是为了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不需要再设置一个A中为等量煮熟的种子,B中为等量NaOH溶液的丙装置,D错误。7.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

    16、关系B.乙图所示物质转运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的CO2全都来自需氧呼吸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答案A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因此ATP的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A正确;由物质转运速率受氧气浓度影响可知,该物质的转运方式是主动转运,呼吸酶抑制剂可使物质转运速率减慢,B错误;丙图中a点时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O2由两种呼吸方式共同产生,C错误;小鼠是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D错误。8.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乙醇生成B.有无水生

    17、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D解析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可以简便、准确地测定,若二者比值等于1,则小麦种子进行的是需氧呼吸;若比值为0,则进行的是厌氧呼吸;若比值在01之间,则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9.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需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需氧呼吸中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氧气,A错误;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不产生氧,B错误;需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不产生氧气,C错误;根据需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18、酸和,含18O的葡萄糖中的18O到了丙酮酸中;再根据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含18O的丙酮酸中的18O到了二氧化碳中。即18O转移的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D正确。10.如图表示的是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过程B.缺氧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发生过程C.乳酸菌无线粒体,但具有与有关的酶D.都产生ATP,为生命活动供能答案B解析由图分析可知,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是在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厌氧呼吸。细胞溶胶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故A错误;缺氧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进行产生乳酸

    19、的厌氧呼吸,故B正确;乳酸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具有与有关的酶,进行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故C错误;这4个过程中只有和能产生ATP,故D错误。11.某同学画了一个人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是()C3H6O3C6H12O6CO2H2OC2H5OHCO2A.、人体内无过程B.、人体内无过程C.、人体内无过程D.、人体内无过程答案D解析需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厌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图中指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乙醇发酵的第二阶段,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是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故能合成ATP的途径,图中有过程。人体细胞可进行需氧呼吸,有时进行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

    20、,但人体细胞不能进行产生乙醇的厌氧呼吸,故一处错误是过程。12.(2018浙江4月选考,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乙醇的气味答案B解析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目的是使酵母菌与底物充分接触,利于发生反应,A正确;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石

    21、蜡以制造无氧环境,利于乙醇发酵,B错误;根据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C正确;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乙醇具有挥发性,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乙醇的气味,D正确。13.如图表示细胞内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主要在线粒体内产生B.图中物质是O2C.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会释放热能答案B解析需氧呼吸中主要是在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图中物质是H2O,参与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物H2O中的氧来自氧气,葡萄糖中的18O最终进入CO2中;图示过程会释放热能。二、非选择题

    22、14.(2018宁波高二检测)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2)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厌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_。(3)在原图中绘出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需氧呼吸释放的CO2与厌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_(填“一样多”“更多”或“更少”),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厌氧呼吸的_倍。(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_。你认为氧浓度调节到_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_


    注意事项

    本文(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考点1细胞呼吸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