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笔记大全.docx

    • 资源ID:17259383       资源大小:92.18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笔记大全.docx

    1、语文笔记大全语文笔记大全v 记叙文要素(复述技巧):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情起因;5、经过;6、结果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叙(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倒叙、插叙。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v 人物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尾声)环境正面侧面小说三要素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v 初中虚词:之、以、于、而、其、者。 “之”字用法:1.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3.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4. 结构助词,

    2、定语的后置,不译。5.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6. 结构助词,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7. 音节助词,不译。8. 用作动词,译为“到、去、往”等。 “而”字用法:1. 表转折(却、很)2. 表顺接(承接)前后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起连接作用,可不译(就)3. 表修辞(着、地、的)4. 表并列,前后两部分内容可互换5. 表递进(而且) “者”字用法:1. 结构助词,可译做“的/的人/的地方/的情况/的原因/的事”2. 语气助词,不译,表判断。 “其”字用法:1. 表猜测,大概、也许、恐怕(其恕乎?)2. 表疑问,难道(其真无马耶?)3. 代词4. 指示代词,这、

    3、那5. 加重语气,不译(安陵君其许寡人)v 四大家:儒家:“孔、孟”,“仁”德治道家:“老、庄”,道法自然墨家:墨子,非攻兼爱法家:韩非子,法治v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尚礼易春秋=修辞格=v 顶针的句式特点:上面一句的结尾作为下面一句的开头。v 顶针: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片段、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真),又称联珠、蝉联、联欢。v 对偶: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的语句加强语气效果。v 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他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

    4、(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v 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做“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本体与喻体的词语叫“喻词”。v 比喻的作用:使深奥的事物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v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v 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叫做拟物。拟物分为三种情况:把人当作物来写;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把抽象概念当作物来写。v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

    5、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v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v 对比的运用: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v 对比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v 修辞手法对比的

    6、运用: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应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v 夸张的运用: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v 借物抒情:通过物象的具体描绘,营造出生动的形象和具体画面,从而抒发作者的情感,这样不但能让读者了解更深了,而且还可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v 寓言:寓言

    7、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的寓言故事收录在庄子韩非子v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他(她)们、它、它们v 第一人称的作用:给人译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v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v 多角度描写事物:

    8、运用“五觉法”绘景,就是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受器官的感觉来描写事物。v 意境: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有难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清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有蕴蓄于象内。v 诗歌的划分: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v 诗中的第二人称:使用第二人称,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如同和别人

    9、对话,显得更加亲切。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但一般来说,第二人称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常用。v 过渡句的作用:过渡句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或总领下文。v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v 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例如:渔人甚异

    10、之。(桃花源记);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匪的选罚)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铁锥传)v 神态描写的运用: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更加凸显人物个性,使得文章给人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v 自然环境描写及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

    11、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v 心理描写的运用: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v 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增强事件的真实性,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v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

    12、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v 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v 童话: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v 细节描写的作用: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里、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

    13、的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v 病句判断:1. 滥用介词2. 错用关联词3. 使用两面词不当(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4. 语序不当5. 成分残缺(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6. 否定不当(“防止、勿、忌”等不能与“不”连用;三重否定)7. 搭配不当(现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8. 重复啰嗦(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9. 前后矛盾(我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10. 句式杂糅(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11. 句意歧义(局长

    14、、副局长和其他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12. 用词不当(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v 写作文十字步骤:1、审题;2、立意;3、选材;4、构思;5、表达。= 初中语文考查题型(130分) =1、选择题。(20分)1. 基础知识(拼音,错别字,成语,修辞等)(10分)2. 文言文(5,10,20,25,30课)(实词、虚词,句子翻译,文章内容,写作手法,写作特色)(10分)2、非选择题(10分)1. 古诗默写(课外10首古诗词,要求背诵的课文)2. 综合性活动仿写,言外之意,情景对话等。(5分)3. 现代文阅读(一个课内文段,名著导读)(30分)4. 作文(50分)(命题、半命题作文)5.

    15、附加题(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内容理解、诗歌鉴赏)(10分)=常见修辞手法作用答题格式=v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之情。v 拟人:生动地写出了的情态,表达了作者之情。v 排比:增强语势、句式整齐,表现了,表达了作者之情。v 反复:强调了,突出表达了作者之情。v 夸张:突出了,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v 设问:引起读者兴趣,启发读者对的思考,引出下文。v 反问: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表达了作者之情。=插叙的好处:使文章行文波澜起伏,同时浓缩了时间,增大了文章的容量,增强可读性。如何解答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类考题:读题要细,要明确题目要求,读透所给材料。创意要新,这种题型往往没有客观性的所谓标

    16、准答案,可以展开大胆设想。表述要明,答题语言要准确、得体,有清晰的层次感,不可含混、冗繁。多从生活中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设题的内容基本上都来自我们的生活实践或人文风貌,要学会分类积累。=说明文=1、说明文的特点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2与其他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2、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状态等。二是抽象真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1、从分

    17、析标题入手 2、从分析材料入手。3、理清说明顺序三大序:1. 时间顺序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2.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常用方位词、空间顺序的寓言表方位的词。3. 逻辑顺序包括:(1)从整体到部分;(2)从原因到结果;(3)从特点到用途;(4)从主要到次要;(5)从概括到具体;(6)从现象到本质。4、把握结构形式:总分式;递进式;连贯式。=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形象性。3. 列数字:

    18、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4.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5.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条理性。6. 引用:引用的是名言、格言、谚语,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的是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趣文,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的是诗句,使文章更生动。7.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通俗易懂。8.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加以概括,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特点。9. 对事物特征加以形象化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说明文的语言=1、准确严密表范围、程度(如:几乎、比较、相当、一般、重要、往往

    19、、常常等)起限制、修辞的作用。【答题格式:不能删,该词起作用,若删去,变成,不符合实际,这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猜测:估计(如:可能、也许、左右、大约等)【答题格式:不能删,该词表估计若删去,就变得绝对,这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提示数据来源的词语(如:据说、据统计、专家/小组结论等)【答题格式:不能删去,该词是科学统计的结果,准确地说明了具科学性、可靠性这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生动性判断是否运用比喻、拟人、引用诗句等。【答题格式:修辞手法答题格式这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性。】=七上虚词归纳= 指示代词,这/那:神游其中表猜测,大概,也许:其恕乎。其=初中名著阅读重

    20、点梳理之古典文学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v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v 作品特点: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

    21、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v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猪八戒: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v 启示: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九九八十一难,

    22、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过程,往往孕育着成功。v 推荐理由: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情节,让我们百读不厌。2、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v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v 作品特点: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

    23、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v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

    24、、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v 启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v 推荐理由:一群豪杰人物,一个理想社会,一种反抗精神,一部英雄传奇,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心目中的英雄。3、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v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描写了当时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和冲突,有明显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v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刘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

    25、青梅煮酒论英雄【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人爱民】诸葛亮:火烧赤壁、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星坛借东风、空城计智退司马懿、造木牛流马运粮草【智慧的化身,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妙计无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关羽: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英武神威、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张飞:桃园三结义【刚烈耿直、疾恶如仇、机智勇猛】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阴险、狡诈、专横的一代枭雄】v 推荐理由:它全景式地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百年间历史,描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成功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结构宏伟,故事曲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四、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明末清

    26、初著名小说家。v 主要内容:红楼梦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v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贾宝玉摒弃功名利禄,平等待人,尊重女性,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

    27、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林黛玉: 她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她天性率真,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薛宝钗:在贾府人眼中是“完美”的,因为她不仅遵从封建礼德,并且八面玲珑;但比起叛逆的黛玉和宝玉,她显得过分地世俗了,她虽然举止娴静高雅,却信奉封建仕途,常常因此惹得宝玉生气;人们在谈起她的端庄美貌时,也会同时想起她极深的城府。v 相关故事情节:黛玉进贾府、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香菱学诗v 推荐理由: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魅力,每个人读红楼梦的时候都能找到与自己心意相通地方,引起强烈的共鸣,红楼梦失意人

    28、的心灵避难所。当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红楼梦就成了人们的知己,红楼梦的世界就向你的心灵打开了,你走进了红楼梦就是走进了一个可以倾诉可偃仰啸歌的自由天地,它可以给你受伤的心灵带来慰藉。综 合 性 学 习 课标要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命题趋势:有并入“知识积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中的趋势,答题思路、解题技巧不变。常用题型:1、活动类: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活动步骤等。 对策:语言表述要简洁。主题词要简明、准确、生动;活动过程或计划要点表述要清楚,目的要明确,过程和计划要分项列出。2、提取、概括信息、拟写标题类 对策

    29、:筛选重点词语组成一句话,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考材料的共性,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标题要点概括:A.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B.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C.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3、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类:结合情境,简明、连贯、得体地完成交际任务。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4、语言积累类:对策:积累古诗文、现代诗文、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文学文化常识,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特别是时代性、地域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感悟启示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不能局限于一方面,可以多角度,正反两方面回答。语言精炼,表意准确,抓住关键。一般用第一人称作答。答题方式:论点+论证现 代 文 阅 读 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笔记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