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0篇.docx

    • 资源ID:17249651       资源大小:71.83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0篇.docx

    1、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0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概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人间真情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前两行被称为“千古丽句”,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似写是眼前景象,实则表达一片深情。本课需要一个课时的学习时间。通过学习,让学生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之中,体会挚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进一步丰厚学生的语言积累。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

    2、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想象补白、观察插图等方法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了解李白、孟浩然的生平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3)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想象补白、观察插图等方法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感悟诗歌朗读的几个层次要求;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

    3、继续积累诗句的愿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另一首送别诗赠汪伦,具有初步的学习送别诗的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感受诗歌描述的情境和表达的情感。但因为古诗毕竟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而且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久远,因此,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营造宽松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饶有兴趣地走入文本,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1.以诵读为主的教学策略遵循“读准读出节奏停连读出内在情

    4、感”的主线,在反复的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朗读中走近文本2.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朗读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板书演示、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中,自主解决问题3.自主学习策略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搜集整理材料,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语言上得到积累。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2.资源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的资料、教学PPT、自制教学图片、自制的板书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理解诗题1.揭题 师:画面中这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就是生:黄鹤楼。师: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这座楼可不是一般的楼,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

    5、唐朝它就成为旅游胜地,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停留,留下一首首诗,一个个故事,一段段情。师:今天,我们要穿越历史的隧道,回到1200多年前的唐朝,去感受一场感人的送别。师:谁来读题目?(两生个别读)(相机评价: “孟”、“陵”的后鼻音读法这么长的题目,要注意停顿)(全班齐读)2.解题师: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提醒:谁送谁?)生1:李白送孟浩然。(师板书:李白、孟浩然,提醒:“孟”第一笔是横撇;“浩”字左小右大) 师:孟浩然去哪儿?生3:孟浩然要去(到)广陵。(师板书:广陵“陵”字右下角是折文。)师:广陵是地名,在今天的江苏省。诗题中哪个字是去(到)的意思?生:之。师:借助注释,我们已经弄懂题目的意

    6、思。3.分享资料师:你了解这两位诗人吗?用简单的一句话或两句话把你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生交流)课件出示:(头像)人物档案: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或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师:我们学过孟浩然的春晓、以后还会学习他的过故人庄等诗篇,他在世的时候名气就相当大了。课件出示:(头像)人物档案: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传世诗作有3000余首。有“诗仙”之称。师:李白,这人名气更大,我们学过他的生:静夜思、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师:课文说他俩是(故人)也就是生:老朋友!师:

    7、对,会用注释,好得很! 课件出示:李白赠孟浩然师:你们知道吗?李白比孟浩然整整小了12岁,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知己,忘年交,李白仰慕孟浩然,孟浩然欣赏李白,他们一见如故,一起游山玩水,一起饮酒作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白的一段美好的姻缘,还是孟浩然撮合的,李白曾写诗,表达他对孟浩然的的仰慕。你看这句,多么直接地表白啊!(课件出示: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4.再读诗题师:好友就要出门远行了,李白于是作诗(全班齐读题目)(二)读准诗句 把握节奏1.读准诗句师:李白用四行诗二十八个字,记录下这“千古一别”。自由朗读,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生自由读)师:请几位同学来展示展示。(3生

    8、个别读)(相机评价:“辞”平舌音读得特别好!字正腔圆,吐字归音特别清晰!放得很开,颇有几分李白潇洒的气质)师:朗读古诗,第一重境界就是要努力做到字正腔圆。(贴板书:字正腔圆)一起来一遍。(生齐读)2.读出节奏师:诗词的朗读和一般的课文不太一样,讲究节奏停连。像这样七言的古诗可以这样根据这样的划分停顿,斜线部分表示要稍稍停顿。故人西辞黄鹤楼,谁接着往下读? (课件出示:4/3)(生1读)师:1、2组齐读。(1、2组齐读)师:注意声音对了,气息不要断。3、4组读。(3、4组齐读)师:对,慢慢的,缓缓的,脑袋可以随着节奏而晃动。师:很有意思哦!其实还有一种节奏划分。像这样,故人西辞黄鹤楼,谁接?(课

    9、件出示:2/2/3)(三个学生逐一接读,每人一句)师:接下来我和你们一起读,我一句你们一句。(师生接读)师:全班一起按这样的节奏读。师:相当不错,朗读古诗,你们已经达到第二重境界读出节奏停连(贴板书:节奏停连)(三)整体把握 确定“教点”1.弄清大意师:朗读古诗,还有更高的境界,你们猜?是什么?(生猜测)(贴板书:内在情感)师:情在何处,情在诗中,只有想办法弄懂每句诗大概的意思,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师:刚才读了这么多遍了,我来考考你们!诗的前两行写什么?后两行写什么?生:前两行说老朋友在烟花三月要去扬州。师:前两行叙事,交代送别的对象、地点、时间、目的地。后两行写什么呢

    10、?生:后两行写李白怎么送,写李白站在江边看到的景物。师: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同意吗?2.提出疑问师:读书就是要这样,一边读一边思考着一边概括着。还有什么字或词,注释中没有解释,你不太明白,需要大家帮助吗? 生:“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师:是啊!这几个词语确实不太好理解。除了注释,我们还可以怎么弄懂这些不懂的字词?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猜测、看图想象师:接下来就运用你们说的这些方法来进一步弄懂这首诗的内容。(四)潜心涵咏 体验情感 课件出示前两句诗1.直观理解“西辞”师:我这里有两张图片,谁来给他们找到合适的位置?给个小提示,黄鹤楼在长江的中游,扬州在长江的下游。(学生上台贴图)师:

    11、贴对了吗?(对了!)为什么这样贴?哪边是东,哪边是西? 师: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生齐:西辞 2想象理解“烟花三月”师:老朋友向西辞别黄鹤楼,乘上小船,就要往扬州去了。扬州这座城市,在唐朝,可是国际大都市,热闹非凡,李白也曾和友人在那儿流连许久。李白用什么词形容三月的扬州?生:烟花课件出示:“烟花”的注释师:齐读。花儿繁茂,如浮动的烟云,你的脑海里有画面吗?请大家认真地、小声地读读这两句诗,揣摩一下。(生自由小声读诗句)师: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样的画面,你想起什么描写花多花美的词或者诗句?生1: 繁花似锦、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芬芳扑鼻生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12、来江水绿如蓝”。生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师:请你们一起走进三月的扬州。(课件出示)师:多么清新明亮的画面!一起读这个词(齐读词语)师:眼中要有画面,把美读出来!(生再读词语)师:古诗语言简练,咱们朗读的时候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把一个个简单的词语读成一幅幅画面。3.个性解读诗句师:孟浩然就要到扬州去了,李白的内心生1:回忆起过去在扬州游玩的情景。师:呵呵!勾起美好的回忆,好想再去!羡慕的语气。你读。(生1个别读)生2:好友要到远方去了,他很舍不得。师:是啊,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生2个别读)师:浩然兄就要走了,李白的内心还想些什么?生3:希望你在扬州一切都好。师:深深的

    13、祝福。你读。生3个别读。师:带着自己的感受,全班一起读。(全班齐读)师:我感觉你们已经一步步走进李白的内心了。学习后两句诗1.针对“孤帆”质疑解疑师过渡:载着孟浩然的船只,顺流而下,李白伫立搂头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1200年前的唐朝,长江是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每天来来往往的船只不可计数。 课件:千帆板画孤帆师:看完这个画面,再回到诗句来,你心里有疑问吗?生:江上明明有无数的船只,李白为什么说“孤帆”?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李白是不是搞错了?生1:我的眼里只有你!生2:诗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生3:李白的全部心思都跟着那只船。师: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视,一

    14、心只送孟夫子。2.创设情境读板画:越去越远的小船引读:船儿越去越远了,他在目送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要读出越去越远的感觉)版画:一点帆影引读:船儿只剩下一点帆影了,他在目送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要读出更远的感觉)擦去帆影师:船儿已经消失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他还在目送(齐读诗句)师:李白送了多久?生:很久很久3.利用插图内化感受师: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李白身上,你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生1:微风吹拂着李白的衣服,他的衣衫被风吹起来了!师:看得仔细。你呢?生2:李白的身子往后仰,太抬得高高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孟浩然的小船。师:你看看看他的手,他在干嘛?生3:

    15、他的双手向着船儿消失的地方作揖,好像在说:保重啊!浩然兄。师:你真会想象,这画面被你说活了。师:课文的插图多重要,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不可小看哦!师:此时的李白,犹如一座雕像,目驻神驰,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追滔滔江水,定格在孟浩然消失的地方。读(女生读)(男生读)师:祝贺你们,达到第三重境界,读出内在情感。师:整首诗只写眼前的景,无一个字直接写别情,但我们分明能感受到李白心中涌动的别情,李白果然是“诗仙”啊!(五)学以致用 提升能力1.自由诵读师:古代交通不便,往往一别难再会,有诗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古人重离别,因此留下了许多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个千古传诵的名诗。这篇

    16、课文还有一首送别诗(板书:送别):送元二使安西。请你尝试按这三个步骤自己学习这首诗。(课件出示)(学生自学)师: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生1:都讲送别。生2:都写了景物。师:有什么不同之处?比如送别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生:李白用目光送别孟浩然,王维用美酒送元二师:多么伟大的发现,你有一双慧眼。2.总结提升师:是的,送别的地点在变,送别的对象在变,送别的方式也在变,不变的是一颗真挚的心,一份真挚的情!今天的黄鹤楼更美,更迷人,有机会去走走。最后,让我们在动人的黄鹤楼送孟浩然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七、教学评价设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具体内容评价方式知识与技能1朗读A读音准确、流利B读音准确,流利、读出节

    17、奏停连C读音准确,流利、读出节奏停连、读出内在的情感A三颗星B四颗星C五颗星 2.感悟A能够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大致内容2.能够在诵读中质疑3.能够通过词典、图片、多媒体等辅助信息进一步了解诗句内容,自主解决问题A三颗星B四颗星C五颗星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A能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B能够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思考;C围绕问题,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向老师或同学表达;A三颗星B四颗星C五颗星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内化与外化A能够体验挚友间的深情厚意B能够产生进一步积累送别诗的愿望A四颗星B五颗星 八、帮助和总结在本课的教学中,生字教学方面侧重抓住难点字,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避免面面俱到的负面作

    18、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方面,侧重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惑进行教学,较好地遵循了“以学定教”这样的教学原则。另外,在教学前师生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了解黄鹤楼、两位诗人的交往经历、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学生走入文本深处做了充分的铺垫。多媒体的运用恰当好处,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朋友之情,感受诗中蕴含的韵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理解字义。 2、 理解诗意,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

    19、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谁能背一首你学过的古诗?再背一首李白的古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白的古诗。 二、介绍诗人 李白,号太白(公元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人们称他“诗仙”。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三、自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2、按节奏读古诗(齐读、男女生读、小组读) 四、品读古诗,理解诗意1、词语解释“故人”就是“老朋友”,指孟浩然。“辞”就是“辞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方,所以说“西辞”。“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下”是顺流直下,可见船走得很快。“碧空”就是湛蓝的天空。“天际”是天边。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的意

    20、思是: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五、情感升华1、这是一首什么诗? 送别诗。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情感?(表达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六、拓展练习你知道的送别诗有哪些?送元二使安西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21、比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激发兴趣,介绍作者。(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因此李白被人称为诗仙。除了写诗厉害,他喝酒也非常厉害。和李白同时代的伟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还被人称为酒仙。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板书:读懂诗题)1.读准诗题,学习生字。2.个性读题,联想题目。(1)“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2) “送”,标明是送别诗。(3)“广陵”是朋友的目的地。(4)“之”是去、到的意思。课题: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3.感性读题,理解题意。三、自主学习,读通

    22、诗句(板书:读通诗句)1.自由读-普及学习。2.指名读个性指导。3.有节奏读-方法引路。4.找特点读-重点强调。5.全班齐读-加深巩固。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板书:理解诗意)1.对照注释,自学领悟,。2.小组讨论,沟通交流。3.各抒己见,分享汇报。4.相机指导,加深理解。 “故人西辞黄鹤楼”:辞?何谓西辞?老朋友辞别了西边的黄鹤楼。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所以说西辞。“烟花三月下扬州”: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当然用下。从“西”和“下”看得出来作者用词特别准确。“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有很

    23、多帆船,可以说是“千帆驶过”, 可是在李白的眼中,却只有那一艘船,因为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帆船。“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有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看不到烟花三月美如画,看到的只有这(孤帆);看不到长江上来来往往的船,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这小小的 “孤”“维”二字,就把诗人的离愁别绪(内心孤独)表达得淋漓尽致。5.述说心语,体验情感(学生答案不一)。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李白想说: A,老朋友,我真想陪伴你坐船,将你到广陵;B、好朋友,我

    24、真舍不得和你分开啊;C、老朋友,你在他乡一定要过得好好啊;D、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E、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6.知识回顾,学以致用(送别经典诗句荟萃)。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五、展开想象,体验诗情(板书:体验诗情)1.找关键词,体验感情。 “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友情、惜别、离别、不舍、伤感2.品味阅读,理解诗情。借景抒情-景: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情:情藏景中,情寓景中全诗没有一个字直接写情,但在字里行间却分明看到了诗人的这颗心,感受到了这份情。景为情而设,情在送

    25、别中。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六、举一反三,知识拓展。1.情感延续,融会贯通。一年后李白再写送别诗江下行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2.再读诗句,体会情感。练读两首诗,巩固学习。3.作业设计,综合运用。课后把课堂学习内容讲给父母,角色互换。人教版第七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 ,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中的一首。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

    26、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学情分析:本次执教对象是农村四年级学生,借班上课,平时与学生没有接触。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孩子能收集相关语文学习材料,但面不广,收集材料较散。平时能积极发言,但公开课上表达欲望和自信心不稳定。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城镇孩子较弱,在语言感悟方面深度不够,语感一般。平时缺少不断总结学法

    27、,培养自学能力的意识。设计思路:1、根据学情,放弃原先上组诗的想法。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之中选学色彩明丽、语浅意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显象得意。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3、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读懂诗题、读通诗句、理解诗意、体验诗情”四个步骤做成卡片,每个步骤结束

    28、时及时总结并贴在黑板上,成为板书的一部分。4、注重氛围的创设,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2、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背景音乐:高山流水2 热身活动:分两队,小队长领着赛背李白的诗。(启用哪种背景音乐,确定什么课前活动内容,是经过了考虑和挑选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李白诗篇万古传。“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前的一切准备都只为了让学生进入和谐的感性

    29、氛围。)一、谈话激趣:1、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2、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他是(课件李白图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本人课件的设计:窗外一轮皎洁的明月把酒问青天的狂放身影镜头推进后李白半身头像写真,四幅颇具概括性的图片缓慢推出,意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进李白的诗歌世界。)3、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课件呈现的除课题,底色是古香古色的明黄,背景是一唱一和的两个吟诗人。看似无意,实则有心。)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1、读准题目 题目中有生字(出示卡片“广陵”),谁来读一读? (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陵”的后鼻音读法)大家一起读。 (出示卡片“孟浩然”)谁来读一读?( 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孟”的后鼻音读法)全班一起来. 孟的第一笔是什么(横撇)。我们一起写写这个字(板演)(读懂题目第一层要求:读准音。)(先个体后整体,四年级的语基训练既不放松也不刻意。不放松是因为对方言区的孩子来讲,正音要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不刻意是因为不能因技能训练而影响了情感熏陶。)


    注意事项

    本文(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0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