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docx

    • 资源ID:17232384       资源大小:24.0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docx

    1、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篇一:初三化学第一章复习一对一教案】 课前预习 化学是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化学怎么研究,在你们眼中化学是什么样的,这里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化学 知识复习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研究对象时物质。 2.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铁生锈,木材燃烧等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水蒸发,木头做成座椅等 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之间的关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

    2、定发生化学变化! 4. 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即需要一个对应的一个化学变化的性质,如铜易生锈,则对应一个铜生锈的化学变化。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有毒,有腐蚀性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等。 5. 判断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思考:可否用有无颜色气味等来判断? 比如水蒸发产生气体,轮胎爆炸,墨水进入水中,灯泡发光等 注意: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唯一依据就是有无新物质产生 注意“会” “能” “可以” 等表示的是性质,而没有这些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如: 木头可以燃烧 表示木头的化学性质。 木头燃烧表示一

    3、个化学变化。 练习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2、判断下列变化是何种变化 钢铁生锈( )灯泡发光( ) 车胎爆炸( ) 酒精燃烧( )冰雪融化( ) 铁铸成锅( ) 汽油挥发( )煤气罐爆炸( )锅炉爆炸( )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b、有气、液、固三态的变化 c、有颜色变化 d、有新物质生成 4、下列变化中,既包含物理变化,又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矿石粉碎b、木材燃烧 c、酒精挥发 d、家庭自制冰块 5、判断下列性质是何种性质 钢铁易生锈( )木材可以燃烧( )木棍易折断( ) 火药会爆炸( ) 酒精容易挥发( ) 6、判断下列是何种变化或

    4、何种性质 海绵吸水( )铜绿易分解( )铁丝可以弯曲( ) 铝锅导热( )烧制陶器( ) 酒精能燃烧( )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糯米酿甜酒( ) 二、基本实验仪器与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 安全原则(三不原则: 不能直接接触药品 不能直接闻药品,应该用招气入鼻的方法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2. 节约的原则未说明用量时,液体取用12ml(即盖没试管底部),固体盖没试管底部。 3. 防污染的原则 实验后的药品不能倒回原瓶,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位置。 二、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2. 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一般贮存在细口瓶中 a少量 :可直接倾倒或用胶头滴管吸取 【注

    5、意】瓶塞倒放口对口,缓缓倒液签向手,轻刮残液盖紧塞,放回原处签向外。 想一想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 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 瓶子放回原处? a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内壁;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取另一种液体; 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 或腐蚀胶头。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b 定量 : 用量筒量取 量筒: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

    6、事项: 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 溶液。 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 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常用的有10ml,50ml,100ml。 量筒从下往上读数,并且没有0刻度。 讨论:若量取液体时, (量筒水平放置)俯视或仰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仰视:读数实际值 三、托盘天平的使用 1.托盘天平能称准到0.1g 2.称量时先将游码归零,调节天平平衡 3.左物右码(加砝码:先大后小;先砝码,后游码。收砝码:先小后大) 4.称量药品前,在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和质量相同的纸,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

    7、,要放在玻璃皿(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注意:称量固体物质时,砝码与物质的位置颠倒了,对称量结果的影响。 m(物质) = m(砝码) + m(游码) 四、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构造:灯帽、灯身、灯芯 使用方法:用前要检查灯芯,不平烧焦要剪掉(用镊子调整外露灯芯的长短);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身容积的2/3 ,少于1/4要补充(使用漏斗添加酒精);用火柴或细木条点燃(绝不允许用另一只酒精灯去“对火”);熄灯要用灯帽盖(绝不准用嘴去吹);灯帽直放桌面上。(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2.物质的加热 固体物质的加热: 药品平铺试管底,管口略向下倾斜,夹持试管口1/3处,均匀预

    8、热试管后,集中在外焰加热。 液体药物的加热 3、加热的方法:(仪器试管 蒸发皿 烧杯 烧瓶 ) 加热前要先预热:移动试管或酒精灯.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口中上部(试管口1/3处). 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试管不能与灯芯接触 用外焰加热. 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 加热固体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试管内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液体的试管要不时上下移动【篇二: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教学要求: 1、了解化学研究对象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认识学习化学的一

    9、个重要途径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4、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5、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放置的规范化,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单元重点: 1、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2、能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并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 单元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单元教学建议: 课题1

    10、注重实验现象的对比,重视化学变化过程中有能量变化,渗透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概念。 课题2 注重告诉学生,观察化学实验,要有明确的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从种类、颜色、状态方面入手。训练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如实做好记录,学会填写实验报告。 课题3 对学生进行实验目的性和重要性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实验技能和习惯。进行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习为主。 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区别常见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

    11、化还是化学变化 3、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 4、能准确区别物质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 2、能够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育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关注实验1-1、1-2) 实验中观察物质的变化通常要注意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三个阶段的现象。从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归纳: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其

    12、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讨论:举例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木头制成课桌、石料制成地板、瓷器的破碎、车胎的爆裂、汽油的挥发? 2、化学变化(关注实验1-3、1-4) 注意:化学变化的发生是在一定条件下。 在上述的变化中,胆矾和石灰石在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归纳: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讨论:举例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钢铁的生锈、煤气的燃烧、木料的燃烧、燃放鞭炮? 讨论: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关系: 3、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着物理变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也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例如: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融

    13、化-物理变化;蜡烛的燃烧-化学变化两种变化同时发生。 讨论:“物质的变化中不是化学变化就是物理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错误(原子弹、氢弹爆炸),杀猪等生命现象。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 ) a、将纸撕碎 b、用玻璃刀划割玻璃 c、冰雪融化 d、鸡蛋变臭 2、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木材燃烧 d、面包发霉 3、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 a、镁条的燃烧 b、火柴梗被折断 c、干冰升华 d、玻璃砸碎 4、生活中许多变化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c ) a、液

    14、化气燃烧b、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放热 c、电暖器通电发热 d、食物腐败发热 5、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c ) 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不需要加热就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d、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8、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 。 9、下列的变化

    15、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d、e、f),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c)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 c、木材燃烧; d、玻璃破碎; e、冰融化成水; f、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屋外进入屋内是侯,眼镜上出现水雾。 10、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候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蜡烛受热熔化属于( 物理 )变化;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生成二氧化碳、水属于( 化学 )变化。 11、本课自我归纳: 物理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生活中的例子: 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生活中的例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16、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2、写一句鼓励自己学好化学的句子: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举例在生活中,那些性质表现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铁【fe】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fe2o3】; 铜【cu】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cu2(oh)2co3】; 煤和木材中的碳【c】可以在空气中【o2】燃烧生成【co2】; 石灰石【caco3】与盐酸【hcl】反应有二氧化碳【co2】气体生成等 2、物质的物理性质 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可直接被感知的性质

    17、)、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可直接测量的性质)等。 3、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熔点:物质融化温度 沸点: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与气压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沸点越高) 常见物质的熔沸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测的的数据,即101325pa(常常说成是101kpa 33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kg/m、g/cm、g/l、g/ml)在物理学科上要 更加详细的学习。 4、如何正确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描述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认真分析实验“1-5”得出下列结论: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态 化学性质: a、co2不支持燃烧,o2支持燃烧; b、co2能使澄

    18、清石灰水变浑浊,o2不能。 如何区别co2和o2:利用上述化学性质。 所以,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也反应了物质的性质。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课堂练习 1、2006年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材料:化学式c3h8o2 无色粘稠状液体 无味 易燃 沸点245 熔点-6.5 无腐蚀性 可用作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a ) a、 b、 c、 d、 2、“取一小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

    19、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氢气,且立刻融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通过上面对某实验叙述的现象,请归纳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 化学性质: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3、下列物质的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用铁、铝制作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酒精作燃料d、用铜制作导线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a、铝合金用于制作门框架 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5、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中: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在通常情况

    20、下,水是无色、无味液体 ( )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 ( )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4)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5)木材燃烧 ( ) (6)木材能燃烧 ( ) (7)铁生锈( ) (8)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 ) (9)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 ( ) 6、关于该试卷的纸张,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a、可燃b、白色c、不溶于水d、易撕碎 7、把某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使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1)硬度 小;(2)熔点 低 ;(3)密度

    21、 比水小 ;(4)颜色是 银白色。【篇三:上海初三化学第一章:化学的魅力(教案加习题)】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第一节 第二节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参观化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 第2课时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写实验报告 物质的提纯 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第三节 第四节 绪言: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 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

    22、),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 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 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 考点: 考点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考点二: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

    23、重要手段。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燃烧时: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三: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四、实验探究的方法: a、提出科学问题;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 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五、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实验(见实验专题)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三化学第一章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