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docx

    • 资源ID:17201269       资源大小:44.34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docx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是由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和做一片美的叶子四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纵观这单元的内容,会发现它们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活。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的是对生活的赞美,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和所得,而习作也是要求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产生的想法。(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单元总体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古诗两首要求会背诵。2、会认、读本单元53个生字及生字

    2、组成的新词,其中37个生字及新词要求会写。3、学会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如:连词成句、结合插图理解、查阅资料等,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5、能把自己做过的、看见到、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能背诵有关的诗词和成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4、学写作文。难点:1、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3、学写作文。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

    3、串联成一段比较通顺、连贯的话,并把它们写下来。(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篇目名称训练点让我们荡起双桨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学会查“无字词典”结合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想象画面,练习表达古诗两首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连词成句和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方法。做一片美的叶子结合课文中描写四季叶子的句子,想象表达。二篇目教学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1、 文本解读“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那首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歌曲,让我们读起这篇课文时产生了特别的亲切感。轻轻地哼唱,一幅美丽的画卷,在眼前渐渐展开,绿树红花、碧水清波,船儿摇曳,歌声飞扬,多么快乐的童年,多么幸福的生活!如果仅仅是一首歌曲,这样的领会足矣,但作为课

    4、本中的教材,仅仅让学生体会到童年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显然不够,它承载着新的使命。2、 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体会词语:推开、倒映。(3)、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少先队员们碧波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 教学资源运用(1)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2)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3) 新补充阅读乔羽和刘炽(4) 语文补充习题4、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 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

    5、初步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倒映。教学构想:一、导入,揭题(突破体裁),听歌,铺垫情感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识字“桨”,介绍: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媒体播放歌曲)2.听歌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过渡: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

    6、儿童的心。2.检查:读后,脑海中留下了哪些词语,哪些画面,相机板书相关词语,读词语,并指导读通课文,读出意思:景美、人乐、情深(预设板书的词语:倒映 美丽的白塔环绕 绿树红墙迎 洒 望 听 愉快歌唱尽情欢乐 幸福生活)三、读课文,感受反复1.指名3名学生分小节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的3个小节,你发现什么了吗?(每小节的最后一句都是一样的)是的,这就叫反复,它能让我们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有强调的作用,同时我们读起来也更会感觉琅琅上口。 四、完成作业。课时作业设计1、 课后生字描红。2、 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根据拼音写汉字。当堂练习,当堂反馈,根据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再重点指导个别生字。第二课时:

    7、教学目标:1、 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背诵课文。2、 体会词语“推开”的精妙。3、 借助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少先队员们碧波泛舟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构想:一、 复习词语,导入新课。首先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读出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双桨 波浪 轻轻飘荡白塔 环绕 绿树红墙二、精读悟情,训练语言感受景美(1)动作演示,多么美的景色啊!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船带着我们驶进了美丽的北海,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2)借助插图,想象表达课文所描绘的情景。(3)出示

    8、“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解读“轻轻”,为什么小船儿不走了,任由船儿轻轻飘荡,凉爽的风儿带来我们怎样的心情?指导读好悠闲地享受眼前美景的那份雅兴。(轻声地赞美地读第一节)(4)小船儿在少先队员的轻划中前进着,课文中说它是(推开波浪),从“推开”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可结合生活实际推开门,来体会船儿在水中前行时的轻柔、悠闲。)(5)看着图,看着板书,再读北海公园荡舟所见美景。2.感受人乐(1)绿树红墙 碧波荡漾 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孩子自由读2节体会。(2)提出疑问的地方(解读红领巾 阳光的含义 )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

    9、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借此解读歌声里的内容。(3)尽情地享受,再出示“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任由心中的快乐与鱼儿分享。3.感受情深(1)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再自由读3节体会。联系文本,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说话训练: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幸福来自于 (预设:当学生理解不出来时,补充材料,对比感受幸福生活:说说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板书 问 谁 (党 祖国)(2)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

    10、兴,自豪)四、美读品味,引导背诵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指导背诵.(1)根据挂图,看着板书尝试背诵(2)歌曲背诵让我们荡起双桨,再次感受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五、推荐阅读补充读本乔羽和刘炽课时作业设计:1、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孩子泛舟北海的情景或是荡舟划船的所见景色。2、完成补充习题。3、背诵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1、 文本解读这篇课文是讲述的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

    11、游时的途中发生的一个小片段,课文主要以爸爸和聪聪的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浅显,学生自己就能够读懂,课文的难点应该就是课文最后爸爸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那么对于这样学生自己能够读懂的课文,我们老师上课教什么?仅仅就为了教给学生一个道理吗?我想,这是不够的,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发掘能够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点,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上。2、 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学习两个多音字“假”“似”。 理解词语“意味深长”“山崩地裂”。(3)想象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4)理解课

    12、文最后爸爸的话的含义,懂得“无字词典”的意思。学习查“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方法,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3、教学资源运用(1) 语文补充习题(2) 新补充读本我在观察中学词学句(3) 练习1处处留心第二部分。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5、 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学习两个多音字“假”“似”。 理解词语“意味深长”“山崩地裂”。教学构想: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出示 “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认读,查字典学习多音字“似” 生字“涛、岸、查”,读准字音。知道它们的

    13、意思吗?如果不知道怎么办?揭题,学会查“无字词典”,学习生字“词”,实物理解“词典”;认识引号的作用;设疑:无字词典怎么查?(激起阅读的期待)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你能读准吗?出示:暑假 词典 词语 情景 波涛 岩石 突然 强烈 声音 意味深长2、学习多音字“假” 3、读顺课文,课文讲谁和谁干什么?爸爸和聪聪的对话。同桌先练读,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相机指导纠正。(分角色读中知道引号和单引号的作用)三、尝试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1)课文有那些词,你不理解,请用横线划下来。(2)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句子

    14、划下来。3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四、学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导“聪”的记法。“用耳去听,用眼去看,用嘴表达,用心去记”这样才是“聪”明的学习方法。 2、其余生字学生刚才的识字法自学。 本课时作业设计(1)课后描红(2)语文补充习题第一题,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根据学生情况具体指导书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想象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所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3、理解课文最后爸爸的话的含义,懂得“无字词典”的意思。学习查“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方法,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教学构想:(教案推荐)一、再读课文,引导探究 1、指名读课文2、

    15、再读课文最后一节爸爸说的话,说说爸爸话的意思,相机理解“意味深长”(是联系文章理解词语的方法)3、爸爸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么一段话的,默读2-5节,边读边想,你理解“骄阳似火”吗?4、指导读好生活中描述骄阳似火的句子5、 说话训练:你还能用生活中的现象来描述骄阳似火吗?(“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狗热得受不了,在树脚下伸舌头散热”)6、分角色读2-5节,知道怎样理解词语了吗?(词典和生活)7、同法学习理解“惊涛拍岸”(6-8节)8、对比读,比较“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先提出词语,引导聪聪通过观察身边的食物去理解;后者是先引导聪聪观察事物,在

    16、提出描述这种景象的词语)小结: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更好、更方便地理解词语。9、指导读好“只见声音”,读出“惊天动地的声音”。指名读聪聪的话,说说,聪聪现在会想什么?二、意味提升,升华主旨1.出示最后爸爸的话,理解“有字词典”、“无字词典”分别指什么?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记在心里。三、拓展思维, 举一反三 1、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来解释。阶梯训练:烈日当空 连 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同学们喘气的声音都听得见。 2、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我在观察中学词学句本课时作业设计1、夏天真热,用生活的现象来描述“骄阳似火”。2、语文补充练习3、完成练习1处处留心第二部分,连

    17、一连。古诗两首1、 文本解读这两首诗分别是唐代诗人杜牧和张继写的,皆为千古名篇,都是写秋景,都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竞赛,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诗人能于一般文人为之伤感叹息的萧瑟秋景中,观赏胜于二月春华的火红枫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颇有一种独得之乐。这是一首秋天的赞歌,抒发的是一种“喜”情。古人说,“诗中有画”,枫桥夜泊就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立体的秋夜图。首先是全诗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远景和近景:残月、山寺、霜天,这是远景。江枫、渔火、客船,这是近景

    18、;其次是运用了“设色”之法:霜天的透明,渔火的鲜艳,二者交相辉映,从而营造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氛围;再者是诗句调动了听觉效果,使本来就已经成画的意境更富生机:特别是远处传来的钟声。不但把近景、远景联系到了一起,交织成章,而且这穿夜空,传到客船上的钟声,也使整个的意境更加清幽、凄楚。那一声一声传到客船,敲击在旅客心头的钟声。怎能不引起旅客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愁思呢? 2、 教学目标分析(1) 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2) 学习8生字,用钢笔写好生字。(3) 能理解重点词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4) 学会理解古诗的基本方法,如:连词成句、结合插图理解、查阅资料等。3、 教学资源运

    19、用(1) 语文补充练习(2) 课文插图4、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山行。2、 理解诗意,感受山秋宜人的秋色,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3、 学习2个生字词, 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4、 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连词成句,借助插图,查阅资料。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2、理解诗意,感受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感受诗人淡淡的愁绪。3、学习6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4、能运用所学方法自学古诗。5、 教学构想或建议教学古诗一般来说有个比较常规的模式,所以这两首诗的教学步骤也较类似,都可以从图入手:一、理解诗意1、

    20、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哪些景色,你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2、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一下标记。3、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查查字典,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4、在理解了诗句中一些难点词语后,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诗的意思吗?5、小结理解古诗的方法:连词成句、借助插图、查阅资料。有了第一课时学山行时的方法的教授,第二课时学习枫桥夜泊时教师就可以适当放手,可以按照教学山行的方式进行。二、由情及景 领悟意境疏通了诗意,和诗人的距离近了,在学生理解了两首诗后,可利用两首诗的异,使诗人的情感通过景色的不同再度升华。1、我们再来看一看两幅插图,同

    21、是秋天的枫树,色彩和形态一样吗?(前者红叶似火、激情涌动,后者枯枝老树昏鸦)2、请同学们将两首古诗都来读一读,能不能在诗中找一找原因。(一爱一愁)3、心境的不同,同样的景色也有了不同。我们再来读一读山行,作者的喜爱还表现在哪里?你能用朗读表现吗?(小径通幽、白云飘渺、红叶似火)4、我们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找一找诗人淡淡的愁还体现在哪些景色之中?(寒鸦老树、月落凄清、夜半钟声)也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5、怎样将这一爱一愁读出来,自己试一试;找一位同伴,把一爱一愁表现给大家。三、再度利用 倾诉衷肠1、 再次看图,创编故事。一天, 唐朝的大诗人杜牧在书房里读书,时间一久,感觉太闷了,于是他叫书童备车,

    22、要到郊外玩一玩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继这一天正好在返家的船上,他已经在途中好久了,怎能不想念家中的妻儿老小,月亮渐渐落下去了2、 虚拟相遇,互诉衷肠教学时间充裕,可以在课内安排如下表演:杜牧和张继这一天竟奇迹般地相遇了,他们互致问候完毕,就把自己所见所感向对方说了起来如果时间有限,可安排课下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不管是说是写,总之会达到借诗人之口表心中真情的目的。四、延伸推荐 体会表达心境影响所见所思。为了进一步对此有所体会,适当向学生推荐几首古诗,来验证和加深此方面的理解。课时作业设计(1)、完成语文补充练习(2)背诵推荐的古诗。(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人杜牧在山行所描绘的美丽秋景。做一片美

    23、的叶子1、 文本解读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文的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2、 教学目标分析(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形态各异、飘零、茁壮、葱翠”。(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4) 背诵描写叶子四季变化的句子,积累语言。并根

    24、据课文句子想象叶子四季的样子,练习说话。3、 教学资源运用(1) 课件:叶子四季样子的图片(2) 语文补充练习(3) 新补充读本我是阳光4、 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教学目标见教案)5、 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的教学构想: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 3检查初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

    25、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五、作业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课时作业设计 (1) 课后生字描红(2) 语文补充练习第一题,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重点指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词语“形态各异、飘零、茁壮、葱翠”。(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叶子四季样子的句子,积累语言。并根据课文句子

    26、想象叶子四季的样子,练习说话。(3) 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我的教学构想:我的教学设想:分三步走一、 感悟大树的美,读文章,找找读读二、 感悟叶的美,外在美,抓住“形态各异”,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来描述叶的不同姿态;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叶子四季的样子;抓住奉献,描述春夏秋冬如何支撑着大树的美。对这样的叶,你想说些什么? 抓住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理解“整体”和“位置”,体会叶子的在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理解中反复读前文中相关树与叶的句子,体会叶与树的关系。三、 感悟人

    27、美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称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你的位置在哪?你能为这个整体做些什么?(比如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等)在此基础上读第9节,理解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茁壮、葱绿,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最后读文章末尾两节,联系课文题目,点出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四、推荐阅读新补充读本我是阳光。课时作业设计:1、 完成语文补充练习2、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叶子四季的样子。练习11、 文本解读处处留心部分,原来我们称为学用字词句,这部分内容和学查“无字词典”紧密联系,以达到巩固和积累的目的,但形式活泼,在趣味中自然掌握所谓的枯燥的词语教学。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学用字词句”中的6个词语

    28、,能结合插图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实际中运用。(2)能背诵读读背背中的4个成语及古诗夜书所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3)学会在“小小读书交流会”中介绍自己看过的一本书,培养阅读课外书的兴趣。(4)学会写左右结构的钢笔字,学写毛笔字的基本笔画:长横和短横。3、教学资源运用关于叶绍翁的资料及他的代表诗。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三课时第一课时: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教学目标:(1)学会“学用字词句”中的6个词语,能结合插图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实际中运用。(2)学会写左右结构的钢笔字,第二课时:读读背背、学写毛笔字教学目标:(1) 能背诵读读背背中的4个成语及古诗夜书所见,能用自己的话说

    29、说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2) 学会写毛笔字的基本笔画:长横和短横。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学会在“小小读书交流会”中介绍自己看过的一本书,培养阅读课外书的兴趣。5、教学构想或建议我的设想:第一题:1读准词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承接了二年级的查字典的基本技能 2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并用语言描述 3在揣摩了词语所表现的意境后,在情景交融中有感情地读词语,并鼓励今后能适当地运用。第二题:学习第二课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这一题,这节课上可以描让学生描述图的意境。第三题:1.综合图,观察图中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 2.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可以用那些词来描述。 3.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积累的词语。

    30、参考词语:烈日当空、垂柳鸣蝉、满头大汗、清澈见底、喜出望外等。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图意,在说图中学习成语 2按韵文读成语 3看图,说图意,读古诗,理解诗句,感情读诵,改写成现代文口语交际1 小小读书交流会 就暑假读的书进行交流,学生比较熟悉,能互相补充,收益可能更多。本次交流简单提纲:读了什么书,作者,主要内容,最感兴趣的部分,最精彩的语段。6、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用一段话来描写处处留心中第三部分的图。第二课时:背诵成语和古诗,用毛笔书写长横和短横。第三课时:从同学们推荐的课外书中借一本来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单元)教材分析执笔:西阳小学吴桂香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二单元编排了三篇课文:西湖为描写人文景观的,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描写的是自然景观,令人向往。通过学习:一是间接观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受到美的熏陶,增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二是在语言的品味中提高语感;三是学习作者观察的角度和表现的方法;四是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进一步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