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框架结构计算书文本.docx

    • 资源ID:17175019       资源大小:27.82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框架结构计算书文本.docx

    1、框架结构计算书文本 - 总信息文件 - 工程名称: 工程代号: 设计人: 校核人: 软件名称:盈建科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版本:1.9.3.1 计算日期:2020/04/11 - * 设计参数输出 * 结构总体信息 .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结构材料信息: 钢筋混凝土 结构所在地区: 全国 地下室层数: 0 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 0 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 0.000 裙房层数: 0 转换层所在层号: 0 加强层所在层号: 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施工模拟一 风荷载计算信息: 一般计算方式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是否计算吊车荷载: 否 是否计算人防荷载: 否 是否考

    2、虑预应力等效荷载工况: 否 是否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否 是否计算温度荷载: 否 竖向荷载砼墙轴向刚度考虑徐变收缩影响: 否 是否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 否 上部结构计算考虑基础结构: 否 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 1 计算控制信息 .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0.00 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混凝土规范取值: 是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2.00 边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1.5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 0.7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 1.00 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4.00 连梁材料强度默认同墙: 是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 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

    3、短墙肢自动加密: 是 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 平面导荷 膜单元类型: 经典膜元(QA4) 考虑梁端刚域: 是 考虑柱端刚域: 否 是否输出节点位移: 否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是 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 否 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 是 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 否 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 否 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 否 刚性楼板假定 : 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其它计算非强刚 地下室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是否自动划分多塔: 否 计算现浇空心板: 否 增加计算连梁刚度不折减模型下的地震位移: 否 地震内力按全楼弹性板6计算: 否 求解器设定内存: 0 自动

    4、计算现浇板自重: 否 二阶效应信息 . 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否 风荷载信息 . 使用指定风荷载数据: 否 执行规范: GB50009-2012 地面粗糙程度 : B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m2): 0.20 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0.20 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0.20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 0.050 承载力设计时的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1.0 考虑顺风向风振: 是 多方向风角度: 舒适度验算用基本风压 (kN/m2): 0.10 舒适度验算用阻尼比 : 0.020 水平风荷载体型分段数: 1 分段号 最高层号 X迎风 X背风 X侧风 X挡风 Y迎风 Y背风 Y侧风

    5、 Y挡风 1 4 0.80 -0.50 0.00 1.00 0.80 -0.50 0.00 1.00 自动计算结构宽深: 是 考虑横向风振: 否 考虑扭转风振: 否 地震信息 . 按地震动区划图GB18306-2015计算: 否 设计地震分组: 二 地震烈度: 8 (0.2g) 场地类别: 特征周期: 0.40 阻尼比确定方法: 全楼统一 结构的阻尼比: 0.050 周期折减系数: 0.80 特征值分析类型: WYD-RITZ 振型数确定方式: 程序自动计算 自动计算振型数时,振型参与质量系数需达到总质量的百分比:90% 自动计算振型数时,是否指定最多振型数量: 否 自动计算振型数时,最多振型

    6、数量: 150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 否 框架的抗震等级: 1 钢框架的抗震等级: 3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3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不改变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是 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逐层降级及抗震措施4级: 是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是 X向偶然偏心值: 0.05 Y向偶然偏心值: 0.05 偶然偏心计算方法: 等效扭矩法(传统法)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 否 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作用: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0 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0.50 使用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否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

    7、160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900 地震作用放大方法: 全楼统一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1.00 减震隔震附加阻尼比算法: 强制解耦 最大附加阻尼比: 0.25 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 1.00 地震计算时不考虑地下室以下的结构质量: 否 连接单元的有效刚度和阻尼自动采用直接积分法时程计算结果: 否 性能设计信息 . 是否考虑性能设计: 否 设计信息 .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 是 是否扭转效应明显: 否 是否自动计算动位移比例系数: 否 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 0.50 第二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 0.5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0.85

    8、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 0.50 非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 0.33 梁扭矩折减系数: 0.40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1.15 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 高规和抗规从严 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 否 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 否 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 否 是否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 是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1.25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层号: 0 与柱相连的框架梁端M、V不调整: 否 0.2V0 调整分段数: 0 分段号 起始层号 终止层号 0.2V0调整规则: min(0.20V0,

    9、1.50Vfmax) 0.2V0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 0.20 0.2V0调整时各层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 1.50 0.2V0 调整上限: 2.00 框支柱调整上限: 5.00 支撑按柱设计临界角: 20 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 否 位移角小于此值时,位移比设置为1: 0.00020 剪力墙承担全部地震剪力: 否 零应力区验算时底面尺寸确定方式: 质心到最近边距离的2倍 考虑双向地震时内力调整方式: 先考虑双向地震再调整 剪力墙端柱的面外剪力统计到框架部分: 否 活荷载信息 .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是 计算截面以上层数 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

    10、70 6-8 0.65 9-20 0.60 20层以上 0.55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 0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1.00 楼面梁活荷载折减: 不折减 构件设计信息 . 柱配筋计算原则: 单偏压 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 否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是 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 否 按简化方法计算柱剪跨比(Hn/2h0): 是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否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否 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 是 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 是 梁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 0.40 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0-节点,1-支座边): 0.00 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按重力荷载代表

    11、值计算柱轴压比: 否 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 否 梁保护层厚度 (mm): 20 柱保护层厚度 (mm): 20 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依据: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执行高钢规JGJ99-2015: 否 按叠合柱设计的叠合比: 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否 底部加强区全部设为约束边缘构件: 否 面外梁下生成暗柱边缘构件: 全都生成 归入阴影区的/2区最大长度: 0 边缘构件合并距离 (mm): 300 短肢边缘构件合并距离 (mm): 600 边缘构件尺寸取整模数 (mm): 10 构造边缘构件尺寸设计依据: 高规JGJ3-2010

    12、 第7.2.16条 约束边缘构件尺寸依据广东高规设计: 否 按边缘构件轮廓计算配筋: 否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0.85 X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 是 Y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 是 按钢规自动判断强弱支撑: 否 门刚规范用GB51022-2015: 是 执行门规GB51022附录A: 是 执行门规GB51022附录A.0.8: 否 执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是 按宽厚比等级控制局部稳定: 是 截面宽厚比等级: S3 支撑杆件截面宽厚比等级: S3 按钢规6.2.7验算梁下翼缘稳定: 是 钢梁按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 0.10 组合梁施工荷载(kN/m

    13、2): 1.5 防火验算 . 进行承载力法防火验算: 否 包络设计 . 是否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并取大: 否 自动取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模型计算大值: 否 是否与其它模型进行包络取大: 否 鉴定加固 . 是否鉴定加固: 否 装配式 . 是否是装配式结构: 否 材料信息 . 混凝土容重 (kN/m3): 25.00 砌体容重 (kN/m3): 22.00 钢材容重 (kN/m3): 78.00 轻骨料混凝土容重 (kN/m3): 18.50 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 1800 梁箍筋间距 (mm): 100 柱箍筋间距 (mm): 1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15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

    14、筋率 (%): 0.30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号: 0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 0.60 钢筋强度 . HPB300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270 HRB335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300 HRB400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360 地下室信息 . 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 10.00 扣除地面以下几层回填土约束: 0 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 35(mm) 回填土容重 (kN/m3): 18.00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0.50 室外地平标高 (m): -0.35 地下水位标高 (m): -20.00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

    15、(kN/m2): 0.00 基础水工况组合方式: 叠加 地下室侧土约束施加方式: 顶板双向弹簧 按反应位移法计算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 否 荷载组合 .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恒载分项系数: 1.30 活载分项系数: 1.50 活荷载组合值系数: 0.70 活荷载频遇值系数: 0.60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0.50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 风荷载分项系数: 1.40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0.60 风荷载频遇值系数: 0.40 风荷载是否参与地震组合: 否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1.30 * 楼层属性 * 层号 塔号 属性 4 1 标准层4 3 1 标准层3 2

    16、1 标准层2 1 1 标准层1 * 塔属性 * 塔号 1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结构X向基本周期(秒): 0.20 结构Y向基本周期(秒): 0.20 水平风荷载体型分段数: 1 分段号 最高层号 挡风系数 迎风面系数 背风面系数 侧风面系数 1 4 1.00 0.80 -0.50 0.00 0.2V0 调整分段数: 0 分段号 起始层号 终止层号 0.2V0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 0.20 0.2V0调整时各层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 1.50 * 各层质量、质心坐标,层质量比 * 层号 塔号 质心X 质心Y 质心Z 恒载质量 活载质量 活载质量 附加质量 质量比 (m) (m) (m) (

    17、t) (t) (不折减)(t) (t) 4 1 18.833 8.131 11.700 80.2 0.9 1.8 0.0 0.16 3 1 29.329 5.085 8.700 495.7 7.3 14.6 0.0 0.96 2 1 29.306 4.888 4.800 476.3 48.0 96.0 0.0 3.01 质量比1.5 不满足高规3.5.6 1 1 29.399 5.988 0.900 174.1 0.0 0.0 0.0 1.00 合计 - - - 1226.3 56.2 112.4 0.0 活载总质量 (t): 56.214 恒载总质量 (t): 1226.272 附加总质量

    18、(t): 0.000 结构总质量 (t): 1282.486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活载质量 = 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活载等效质量 总质量 = 恒载质量+活载质量+附加质量 *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 * 层号 塔号 梁数 柱数 支撑数 墙数 层高(m) 累计高度(m) 4 1 7 6 0 0 3.000 11.700 3 1 51 21 0 0 3.900 8.700 2 1 45 21 0 0 3.900 4.800 1 1 32 21 0 0 0.900 0.900 - 保护层: 层号 塔号 梁保护层(mm) 柱保护层(mm) 墙保护层(mm) 4 1 20

    19、 20 - 3 1 20 20 - 2 1 20 20 - 1 1 20 20 - - 混凝土构件: 层号 塔号 梁数 柱数 支撑数 墙数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混凝土/主筋) 4 1 7(C30/360) 6(C30/360) - - 3 1 51(C30/360) 21(C30/360) - - 2 1 45(C30/360) 21(C30/360) - - 1 1 32(C30/360) 21(C30/360) - - - 箍筋(墙分布筋): 层号 塔号 梁数 柱数 支撑数 墙数 边缘构件 (箍筋) (箍筋) (箍筋) (水平/竖向) (箍筋) 4 1

    20、7(360) 6(360) - - (270) 3 1 51(360) 21(360) - - (270) 2 1 45(360) 21(360) - - (270) 1 1 32(360) 21(360) - - (270) * 风荷载信息 * 层号 塔号 风荷载X 剪力X 倾覆弯矩X 风荷载Y 剪力Y 倾覆弯矩Y 4 1 6.9 6.9 20.6 10.4 10.4 31.2 3 1 17.2 24.1 114.6 43.0 53.4 239.5 2 1 14.9 39.0 266.8 37.3 90.7 593.4 1 1 2.4 41.4 304.1 7.2 97.9 681.6 *

    21、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Floor No : 层号 Tower No : 塔号 Xstif,Ystif : 刚心的 X,Y 坐标值 Alf : 层刚性主轴的方向 Xmass,Ymass : 质心的 X,Y 坐标值 Gmass : 总质量 Eex,Eey : X,Y 方向的偏心率 Ratx,Raty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剪切刚度)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Ratx2,Raty2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

    22、度90%、110%或者150%比值。110%指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1.5倍时,150%指嵌固层 RJX1,RJY1,RJZ1: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剪切刚度) RJX3,RJY3,RJZ3: 结构总体坐标系中塔的侧移刚度和扭转刚度(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29.0480(m) Ystif= 5.9752(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29.3991(m) Ymass= 5.9877(m) Gmass(重力荷载代表值)= 174.0700( 174.0700)(t)

    23、 Eex = 0.0011 Eey = 0.0325 Ratx = 1.0000 Raty = 1.0000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atx1= 25.3808 Raty1= 24.3641 RJX1 = 5.6702E+007(kN/m) RJY1 = 5.9121E+007(kN/m) RJZ1 = 0.0000E+000(kN/m) RJX3 = 6.1822E+006(kN/m) RJY3 = 5.5029E+006(kN/m) RJZ3 = 2.1006E+009(kN*m/Rad) -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29.0373(m)

    24、 Ystif= 5.8093(m) Alf = 45.0000(Degree) Xmass= 29.3056(m) Ymass= 4.8883(m) Gmass(重力荷载代表值)= 572.3544( 524.3413)(t) Eex = 0.0850 Eey = 0.0250 Ratx = 0.0123 Raty = 0.0144 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atx1= 1.6676 Raty1= 1.8246 RJX1 = 6.9684E+005(kN/m) RJY1 = 8.5353E+005(kN/m) RJZ1 = 0.0000E+000(kN/m) RJX3 = 3.4797E+005(kN/m) RJY3 = 3.2266E+005(kN/m) RJZ3 = 5.8778E+00


    注意事项

    本文(框架结构计算书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