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名校模拟试题22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docx

    • 资源ID:17171089       资源大小:26.3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名校模拟试题22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docx

    1、高考名校模拟试题22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2010年高考名校模拟试题(22)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0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参差(c) 差(cha)遣 歃(sh)血为盟 力能扛(kn)鼎 B霁(j)月 对峙(zh) 汗流浃(ji)背 济(j)济一堂 C场(chn)院 提供(n) 畏葸(x)不前 怙恶不悛(jn) D纰(p)漏 毗(p)邻 载(zi)歌载舞 虚与委蛇(sh)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

    2、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房价。尹伯成表示,全国房价总体上应该下降15%20%左右才是一个合理的区间,才能调动消费需求的回升。 B之前发生的苏丹红、结

    3、石宝宝、OMP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广大市民是非常熟悉的,而近日发生的广州瘦肉精中毒事件又使市民忧心忡忡,大家再一次将的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法上。 C世界上第一艘大型专业医院船866岱山岛号日前已交付使用,该船的使用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大型制式医院船的历史。 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像力,他说: , , , 。 。 而想像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因为知识都是有限的 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A. B

    4、C D 二、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58分) 5.下列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相:互相 B.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相:容貌,貌相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辅助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引盲人行走的人 6.下列对加点词谢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阿母谢媒人 谢:感谢 B.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诫 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要没有、要不是 B.书不能悉意 悉:全 C.望陛下亲之信之 信:信任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5、 兴:兴起 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余嘉其能行古道 行:实行,施行 B.张良出,要项伯 要:需要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赠送、给予 D.作师说以贻之 贻:送给 9.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径造庐访成 造:到去 B.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了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达到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质:质地、底子 10.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治:处理、处治 B.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质:典当,抵押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1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

    6、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奔向、趋向 B.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左: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C.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犯罪、牵连治罪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坐着 1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爱:形容词,心爱的 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爱:动词,爱护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动词,喜欢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动词,喜爱、爱好 1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本:名词,重要的地方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 本:动词,推原、考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形容词

    7、,本来的、原来的 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本:副词,本来、原来 1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兵:名词,士兵 B.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兵:名词,军队 C.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兵:名词,士卒 D.左右欲兵之 兵:动词,用兵器攻击、刺杀 1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察:动词,观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察:动词,明察 C.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察:动词,了解、明白 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动词,观察 1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介

    8、词,趁着,凭借 B.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C.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乘:动词,驾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乘:介词,凭着、趁着 1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谢客就车 就:动词,上 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动词,就着 C.臣请就汤镬 就:动词,走近、靠近 D.连辟公府不就 就:动词,赴任、就职 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动词,攻下、占领 B.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动词,举起、抬起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动词,举行、发动 D.是以众议举宠为都督 举:动词,推举任命 1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

    9、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大王来何操? 2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儿寒乎?欲食乎? B.技盖至此乎? C.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

    10、能及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2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若是,孰能御之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2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道

    11、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谨食之,时而献焉 2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哀吾生之须臾 B.顷之,执一象笏至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知东方之既白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0.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沛公军霸上 火尚足以明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 B. C. D. 3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几句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世之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甚矣,汝之不惠 多于南亩之农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梁,吾仇也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其势弱于秦 痛哉斯言

    1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A. B. C. D. 33.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且相如素贱人。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戍卒叫,函谷举。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 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38题。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

    14、: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

    15、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3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16、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厉布衣之节 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 擢:提拔。 C南州晏然 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 侈:夸耀。 3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 乃譬之曰 B思以爵禄相荣 婴复据郡以反 C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 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 D民行为盗 而不暇为国谋也 3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今诚祸为福之时也 A.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 B.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 C.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D.见义不为,非勇也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纲年轻时

    17、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命运担心,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也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积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38.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4分) 天 子 嘉 美 征 欲 擢 用 纲 而 婴 等 上 书 乞 留 乃 许 之 纲在

    18、郡 一 年 年四 十 六 卒 百 姓 老 幼 相 携 诣 府赴 哀 者 不 可 胜 数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3分) 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岂能得哉?(3分) 3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 !(诗经卫风氓)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离骚) (3)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四、本大题1小题,60分。 40阅读

    19、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完成作文。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这条新闻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有的人表示,这条规定让人觉得有点奇怪:难道教师批评学生的权力也需要发个文件加以确认?或者全中国的老师都不知道自己有批评学生的责任,需要教育部来提醒?批评教育学生不是班主任工作的题中之义吗?还有人感到这条规定很可笑,言外之意是班主任批评学生在规定之前本不是班主任的权利。有人甚至直呼: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进步还是悲哀?此外,对于适当二字,也有人指出: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恰当的呢? 但也有人表示,这条规定是针对一些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

    20、、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而制定的,有现实意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于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的有关经历或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高三级第一次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1.B【A力能扛(n)鼎;C.怙恶不悛(qun);D虚与委蛇(y)】 2B【A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近义词】答非所问、前言不搭后语、风马牛不相及。名不副实: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近义词】徒有虚名。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B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两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换。C画虎不成反类犬:比

    21、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D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两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换。】 3.C(A.15%20%与左右重复,删去左右;B.食品安全事件对广大市民是非常熟悉的主客体颠倒,应为食品安全事件对广大市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句式杂糅,应改为原因是装饰家居或是出于装饰家居需

    22、要。) 4D(概括题干中提供的主要内容,横线上的句子应该是表达想象力的重要作用,所以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放在最前面,起一个总括作用比较恰当,然后再通过比较,说明原因) 二、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58分) 5.A(动作偏指一方,她) 6.A(谢绝) 7.B(动词,详尽叙述) 8.B(通邀,邀请) 9.B(主持,管理) 10.D(横渡) 11.D(介词,因为、由于) 12.C(动词,吝惜) 13.A(名词,树木之根) 14.A.【兵:用兵策略,战略。原句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15.D(动词,举荐) 16.A(动词,登上) 17.B(动词

    23、,担任) 18.B(举:动词,举出、提出) 19. D (D项表因果;A、 B、C项均表修饰。) 20. D (D项作宾语,前置;A、 B、C项为代词,均作谓语。) 21. D(D项为助词,用于疑问句末表反诘语气,呢;A、 B、C项均为助词,疑问语气,吗、呢。) 22. B (B项为副词,表出乎意料,竟然;A、 C、D项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注意:A.副词,译为于是,就;B、D项加点词为副词,译为才。从意义的角度来说,A和BD项也不同。】 23. D (D 项活用为第一人称,其余A、B、C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 24. D (D项为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其余为连词,表递进,况

    24、且,再说。) 25. C (C项为动词,像,好像;其余为代词,你、你们。) 26. C (C项为名词,处所;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27. A (A项为动词,是;其余为介词,表被动,被。) 28. D (D项为代词,之;其余作状语,在哪里、从哪里。) 29. D (D项前者为动词,到;后者为代词,他。A项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均为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C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0. B 31. A(形容词作动词,其余为形容词作名词。) 32.A( 句为主谓倒装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句为被动句,其中句为动词本身表被动;句为判断句

    25、;句为宾语前置句。) 33.A(与同为判断句,为被动句主谓倒装。) 三、文言文阅读(共5题,共18分) 34.A(厉,磨砺,激励) 35.C(而,连词,表折;A,乃,副词才;副词就B,以,介词,介凭借手段,用;连词来D,为,动词做;介词替) 36.D(D项同例句都是判断句。A 状语后置B 省略句C 省略句) 37.B(得不到重用不是因为得罪高官耆儒) 38.(1)(4分)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 (2)(1) 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用文德劝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来,想给你们爵禄使你们荣耀。 (关键词 叛、相、荣各1分) (2)况且让

    26、他受到恩宠,得到荣耀,期望他悔过自惩而不再萌生反叛的意向,怎么做得到啊? (关键词抑且、异志、岂.哉各1分) 四、写作 本次考试所采用的作文题的形式同2009年高考广东卷的作文题一样,并不是考试说明中列举的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这三种题型中的其中一种,而是一个给出了既没有明示标题,也没有标明话题,又与我们常见的所谓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很不同的作文题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写作的本质,不要过于注重作文命题的形式。这道作文题所涉及到的材料为前段时间引起较大争议的一则新闻,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写作要求清晰明了,目的是为让学生有话可说。 认真审读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这道作文题目是由两

    27、个部分组成:材料和要求语。其中材料部分包含两层意思:有关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的新闻;有关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这一新闻所引发的议论。人们所议论的内容从有的人表示开始,到下一段但字引出的也有人表示的内容结尾为止,明显从两个角度传达出新闻引发的主要议论。 要求语则明确要求考生谈谈你生活中与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的看法。可见,考生可以记叙描写自己生活中有关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或以继续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也可以谈自己对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或以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总之,考生只要能围绕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来写作,均不难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作文。但无论怎样,都不能离开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考生可能容易简单写成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等,甚至简单写成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等。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名校模拟试题22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