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docx

    • 资源ID:17167589       资源大小:41.9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docx

    1、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摘要:自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7%, 毋庸置疑,外商直接投资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1160.11 亿美元,连续21 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都令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然后分别从外资国别结构、行业结构、投资方式结构、地区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最后对各阶段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做了一个概括

    2、和总结。关键字: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历程;特征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紧接着,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里程碑。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外资的规模从小到大、进而蓬勃发展。在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所使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外资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1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外商直接投资(FDI)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

    3、) 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1。我国利用外资30 年发展迅速,已经进入利用外资东道国的前列。自1993年,我国利用外资流量长期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世界第二的位置,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利用外资的世界奇迹。2010 年,我国新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27406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1057.35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16% ,占世界的 4.4%。截止20

    4、11 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1160.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9.72%;全球最大的500 家跨国公司均已来华进行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已超过 1200 家2。我国连续 21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表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年份外商直接投资额(亿美元)1979-198441.04198519.56198622.44198723.14198831.94198933.92199034.87199143.661992110.081993275.151994337.671995375.211996417.26199745

    5、2.571998454.631999403.192000407.152001468.782002527.432003535.052004606.302005603.252006630.212007747.682008923.952009900.3320101057.3520111160.111979-201111643.92图1.1 1979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从上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大胆利用外资是我国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一项全新的事业后全国掀起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

    6、始大规模地进入我国。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据上图可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3。2.1 萌芽与开始阶段 (19791986年)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允许外国投资者与国内企业组建合资企业。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帷幕。随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外商独资企业法的颁布取消了对外资所有权的控制。这些探索性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我国利用外资初级阶段的政策基础,也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工作进入探索和试验性阶段。此时,外资来源主要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偏小,增长速度较慢。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加工工

    7、业区。2.2 小幅增长阶段(19871991年)1986 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明确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在所得税、土地、水电、用工费用、利润汇出、进出口配额、关税减免、外汇调剂等方面给予优惠,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享有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这一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1980年代中后期我国沿海地区吸收利用外商投资的小幅增长,从而进入了以市场换资金、以资源换技术外资使用阶段。1989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开始超过对外借款,逐步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首选方式。不过,这一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还主要是以点、线的形式在沿海和开放城市展

    8、开,尚未在全国全面铺开。2.3 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4 年)1992 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大胆利用外资是我国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一项全新的事业。于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体制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全国掀起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投入生产。全球 500 强大型跨国公司开始纷纷来华投资,制造业成为这些大公司进军的主要领域。此时,欧洲、美国、日本等成为这一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外资的区域以沿海和开放城市为中心在全国迅速扩张,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吸引外资进行加工生产的开放区。仅1992 年,全国新批合同外资金额超过前 13 年的总

    9、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增 152%。1993 年实际吸收外资比 1992 年增长一倍多,达389.60 亿美元。从 1992 年开始,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流方式。从 1993 年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得到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流向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 50%3。2.4 低速增长阶段(19941999年)1994 年以后,伴随国际投资环境以及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化,我国使用外资金额有所下降。特别是1997 年爆发了席卷整个亚洲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我国在这一年取消了3000万元美元以下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减

    10、免税政策,并对有关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致使当年来华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了30%。但是,即便是 1997 年,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还是占到了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 11.31%,约占整个发展中国家的1/33。2.5 持续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进入 21 世纪以后,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正式成为 WTO 成员国以及投资软、硬环境的日益改善,从而迎来了外商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发展阶段。2003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随后5 年,我国每年新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都在300至400万个左右,年均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00亿美元。从存量看,到2010年底,我国

    11、累计使用外资1094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境内金融资产总量的14%,当年社会总资产存量的12.7% ;从流量看,2010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34%4。国际直接投资联动形成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并以其自身特殊的行为模式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成长,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外资政策发生变化,外商投资目录和发展规划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导向性文件,引导着我国所使用外商投资重点由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外资经济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3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3.1 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结构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

    12、资金一直占较大比重,在90年代以前,港、澳、台投资约占8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其他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明显增加,港、澳、台资金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外商直接投资中,来自港、澳、台的资金占有较大比重,原因是很明显的。港、澳、台投资者与中国大陆在血缘关系、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亲近性,特别是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关系一直十分密切,1988年大陆颁布了鼓励台湾同胞来大陆投资的规定后,台湾投资也增加较快。90年代初期以后港、澳、台投资比例逐渐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日本、美国和欧盟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长较快,另一方面,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港、澳、台投资能力有所下

    13、降。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地主要为亚洲。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总计1160.11亿美元,其中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投资共计895.1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77.16%。这些亚洲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的投资共计705亿美元,占亚洲国家/地区投资总额的78.76%,占全国外资总额的60.77%。其次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投资金额分别为63.3、61、25.5亿美元5。3.2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外商在华投资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此后,工业领域的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外商实际投资额中占主要份额。90年代初期,投资于房地产业的外资增加较快

    14、,个别年份占到外商实际投资额的1/3以上。累计看,投资于工业的外资仍然占最大的份额,约占60%。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7,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作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是外国投资者愿意投资的领域。第二,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一直在很小范围内试点,对外资的限制较多,影响了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第三,农业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业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受到限制6。2011 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部分仍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者分别为521、269亿美元,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额的比例为68.1%;其次是批发和零售

    15、业(7.26%)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23%);其他行业所占比重很小5。3.3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结构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期,在华投资的外商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两种方式。90年代以来,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自1997年起,新设立项目中,外商独资经营的项目数超过中外合资经营的项目数,自1998年起,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中外合资经营项目的合同金额。但以累计数计,中外合资经营仍然是占最大份额的投资方式,占实际投资额的近一半,外商独资经营所占比例不到l/3。对外资开放初期,中国不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但很快制定和修改了有关法律,允许外商在华设立独资企业。此后较长时期内,在华

    16、投资者仍然主要采取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的方式,是因为大陆刚刚开始体制改革,外国投资者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不得不借助中方合作者,以适应传统计划体制的许多特点。90年代以来,外国投资者更多地采取独资方式,原因主要有:第一,大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加较快,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较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第二,随着国内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正在形成之中,外商在华独资经营的环境明显改善。第三,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出于技术保密要求,愈来愈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希望采取能控制企业的股权结构。目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采取外商独资的方式,2011年,外商独资的方式占了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78.6

    17、%,外商合资经营的方式占比约为18.5%,两者占比为97%左右。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很小,约为 3%左右5。3.4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结构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在整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投向沿海地区的占90%以上。各个省份的FDI水平是高度不均衡的,在80年代,广东省吸收的FDI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90 年代初,这种地区差距表现得更加突出,东部地区FDI占比高达 93.9%,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分别为 3.8%和2.2%7。整个 90 年代,FDI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逐级推进的态势。90年代以后,在沿海地区的投资,累计仍占全部投资额的88%,这一比

    18、重略有下降,但总的趋势没有明显改变,外商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在整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主要在沿海,这些开放地区政策优惠,投资环境较好,是外国投资者的首选区域。第二,来中国的投资者中,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比例较高,因此倾向于选择在出口方便的沿海地区。第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投资者及其他国家的华人投资者,绝大多数祖籍是广东 、福建等沿海地区,有在其祖籍优先投资的愿望。第四,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在沿海地区建设的国有大企业较少,计划经济的遗产较少,容易形成利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的环境。目前,外商投资仍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 2011 年外商投资企业

    19、注册资本外商出资额计算,利用外商投资最多的地区依次为江苏(19.14%)、广东(15.12%)和上海(12.6%)。该三省合计占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50%左右,东部地区10省市(指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占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78.38%,而西藏、青海、宁夏、贵州、甘肃和新疆六省/自治区合计为0.87%,还不到1%5。表3.1 各年份各地区外商投资总额地区各年份外商投资总额(亿美元)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全 国9818.9311174 13112 14640170762108

    20、823241250002705929931东部地区 江 苏1254.84 1500 2170 2657324338204159444450815729 广 东2363.54 2413 2610 2889314335073726393942134525 上 海1279.64 1508 1722 2007225525702940308433943774 浙 江432.02 612 834 1019125714571583164018322019 辽 宁664.08 735 679 81594510881248131814761660 山 东470.87 597 694 78688596310121

    21、12012451434 北 京454.95 463 532 607697876983106611921344 福 建594.00 661 689 75387810271121117512481369 天 津365.29 416 470 56868682993897710961148 河 北154.77 175 201 219247291338370403457 广 西104.44 104 127 147180219258272280299 海 南98.51 89 86 92118941967903259221中部地区 湖 北158.54 177 227 25828031334037742951

    22、9 江 西98.69 137 163 185232290335369439491 河 南118.16 126 149 206233257293347379424 湖 南86.81 102 119 158213243266280324350 安 徽96.22 116 129 155183238255279303329 山 西57.69 61 69 77111178180205229319 内蒙古24.23 38 108 126148171222240232255 吉 林179.12 183 194 207308313175193223233 黑龙江74.68 81 95 110137145162

    23、181196209西部地区 四 川119.98 136 140 166199269421461544574 重 庆68.93 65 72 8093198238278349452 云 南60.55 73 79 84107118141159179206 陕 西106.25 116 125 137149165137162180199 甘 肃21.66 22 31 32283138496364 贵 州18.91 21 22 23262832364157 新 疆11.44 13 14 19263146485256 宁 夏22.60 39 41 45442224254044 青 海7.00 8 10 72

    24、02433282331 西 藏3.49 4 3 445565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tjsj.4 总结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发展经历了萌芽、小幅增长、快速发展、低速发展和持续发展五个阶段;其在华产业流向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状态,产业投向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从而加剧了我国世界工厂的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在华区域分布也是非均衡的,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大大低于东部地区,这种吸收外资的差异也是造成中国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从来源上看,我国所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对内地的投资为主发展为外资来源地日趋多元化。同时,毋容置疑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迅速增加了我

    25、国的资本量,弥补了资本缺口,在推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增长、税收增长、促进出口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现将各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总结如下:表4.1 各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阶段时间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年均利用外资额(亿美元)重大事件投资国别投资行业投资方式投资地区萌芽与开始阶段19791986年83.0410.381979 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主要以港、澳、台为主,占80%左右主要在旅游宾馆和中低档加工贸易型制造业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区小幅增长阶段19871991 年16

    26、7.5333.511986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工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有较快上升,但中外合资经营仍然是占最大份额的投资方式以点、线的形式在沿海和开放城市展开,尚未在全国铺开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3 年385.23192.62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港、澳、台比例逐年下降,但累计仍占近60%以沿海和开放城市为中心在全国迅速扩张,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吸引外资进行加工生产的开放区低速增长阶段19941999 年2440.53406.761997 年爆发了席卷整个亚洲的东南亚金融风暴持续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数据截止于2011年)8

    27、567.59713.972001年我国加入WTO亚洲国家 / 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的77.16%主要采取外商独资的方式参考文献1 王慎行.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J. 经济师.2012(11):3334.2 崔新建中国利用外资30年:历程、成效与挑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 01) :35 373 陆亚琴.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经济效应分析J. 兰州商学院报.2011(08):26-31.4 江小涓.中国吸引外资30年利用全球资源促进增长与升级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12) :5125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M . http: / www. stats. gov. cn/ t js j.6 彭继民.外资怎样影响了我们的产业结构J经济师.2008 ( 07) :32 357 邓利华.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特征及评价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03):78.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