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六校联考热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7163398       资源大小:139.1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六校联考热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六校联考热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六校联考热身历史试题24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 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 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25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理学影响有限,文化教育落后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

    2、移,文人弃北趋南26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秦统一后,确立新的体制,又是对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否定。这种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由此,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摒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27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

    3、。他这样做 A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 B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 C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D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28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29(中国)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这表明人民公社A组织军事化 B行动战斗化 C贸易自由化 D生活集体化30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

    4、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D中美对外政策的差异 31罗马法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2)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3)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4)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由此推断,此时期的罗马法应是A习惯法 B自然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3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

    5、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33下面是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及其增长速度的演变趋势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的影响是A促使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 B促使世界各地交流密切,矛盾不断缓和C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性调整 D推动全球普遍推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341939年,罗斯福政府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国际问题上。凯恩斯说:“你们的战备,远非一种牺牲,而是提高个人消费和生活水平的刺激,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

    6、”他认为A罗斯福新政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改善民众生活B美国在战争中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罗斯福建立军事经济体制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D罗斯福新政没有起到彻底缓解经济危机的作用35经过长时间的迟疑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豪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由此可见,该组织A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 B推动了欧洲国家一体化C制定了关税壁垒政策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形成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

    7、“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中国古代外交实践形式有文武两类。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这些形式的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外交体制为天下体系,即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

    8、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摘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

    9、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简要评价。(15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片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对下图内容进行解读并评价。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

    10、与实践材料一 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材料二 会长为全体之公仆,非为一部分或一人而服务,是故彼虽为一会之长,而非一会之主人翁也。彼以事体之秩序,而纠率会众,使一切皆循公正平等而行。彼维持秩序及额数,如遇秩序紊乱之时,当立呼“秩序”。会员之义务,在能以竭助会长维持秩序。而维持之道,则当从自己始。如在会场,须戒出声,戒旁语,戒走动,并戒一切之能扰乱会场而阻人言听者。材料三 以动议及表决而处事,重要之步调有

    11、六,其秩序如下:一、会员起立而称呼主座。二、主座起立而承认会员。三、会员发动议而坐。四、主座接述其动议。五、主座畀机会以讨论。六、呈动议以表决,并宣布表决之结果。大多数者,即过半数也;较多数者,即半数以下之最多数也。一切社会之职员选举,最少须有一票过半乃能当选,庶几合大多数之常例。 摘选自孙中山民权初步(1)据材料二、三,概括国民集会应遵循的规则。(不得摘抄原文)(6分)(2)根据上述规则,概括民主的内涵。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认为“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的原因。(9分)参考答案24【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周朝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B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

    12、知识的联系能力。提炼材料关键信息 “变礼易乐者为不从”、“革制度衣服者为畔”。这体现出西周礼乐制制度性的特点, “不从者君流”、“畔者君讨”又体现出西周礼乐制强制性的特点。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25【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A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

    13、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26【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A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准确解读材料中“合”的含义是解答本体的关键。材料认为“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其中隋唐末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庞大,而宋代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属于“正”、 “反”,作者认为元行省制相当于“合”,即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

    14、出正确的阐释。27【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利玛窦为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完全是为了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28【知识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答案解析】B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性内阁,按照中华民国建立者的理念:中华民国是人民的国家。约法的“约”字,是双

    15、方或多方商讨的意思。因此,约法必须由人民商讨才有法律效力。当时各省还没有选举出民意代表,无法商讨。在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通过,因此只能是临时性质的。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29【知识点】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D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0月底,全国农村实现公社化。原有的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为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既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

    16、组织,又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材料信息“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这充分表明人民公社生活集体化的特点。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0【知识点】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答案解析】A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结合时间可以判断,当时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因此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关系格局

    17、的影响。故选:A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31【知识点】古代世界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材料详细描述了物品交易的过程及其条件,对物品交易的规定极为详细,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程序,并结合材料“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 判断出此时期的罗马法应是公民法。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2【知识点】近代世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答案解析】D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托克维尔

    18、比他同时代的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有更清醒的认识。他在书中多次提到他认为民主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结合材料信息:“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这就说明,在托克维尔看来,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3【知识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答案解析】A从图表材料可以看出,1820年至1870年国际贸易额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并加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据此可判断,这一演变趋势的影响

    19、是促使世界文明融合程度的加深。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34【知识点】现代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这种刺激既不是新政的胜利,也不是新政的失败”说明新政中这种刺激对于经济危机的彻底缓解没有作用。A并不是他强调的中心意思。B、C理解错误。故选:D【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35【知识点】现代世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解析】A欧盟的建立有利于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排除C;B与事实不符,欧洲一体

    20、化加强不足以说明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政府;D错误,标志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A符合题意,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协同合作,降低了民族主义情绪。故选:A【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40【知识点】古代中国 近代中国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 (1)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注重文化感召;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没有正式外交机构。(10分)(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

    21、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9分)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开始接受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的进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6分)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2)根据

    22、材料信息“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再根据材料信息“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做简要评价。【思路点

    23、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41【知识点】现代中国 现代世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解析】: 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中国观点不一。(2分)唱红脸者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抛出高帽,溢美不断,仿佛中国真成了世界经济的“救世主”,实质是要要求中国承担超出实际能力的“责任”。(2分)唱白脸者将国际金融危机归咎于全球失衡,又将失衡主要归到中国头上,由此要求中国“转变政策”,承担更多责任。(2分)西方国家的本质意图是想借此转移视线、推卸责任、缓解压力、掩盖矛盾,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牵制中国的发展。(4分)世界各国应

    24、该建立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2分)(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12分)解析:该题属于主观论述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文字组织与表达的能力。首先,准确理解“红”脸和“白”脸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谓“红脸”即“捧杀”,夸大中国的在经济危机中的能力和义务,实质是要要求中国承担超出实际能力的“责任”。所谓“白脸”即“棒杀”,抨击中国是引发经济危机的全球失衡的力量,要求中国“转变政策”,承担更多责任。其次,还要分析出西方国家的本质意图即维护本国利益,牵制中国发展。最后,要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对这一观点作出回应。【思路点拨】 解答本

    25、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46【知识点】近代中国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解析】: (1)会长的职责是维持会场秩序:会长应该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会员要协助会长维持会议秩序:会员要保持文明的举止;会议要依照既定的程序来进行;会议的结果要过半数人同意才能通过。(6分)(2)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服从多数;按照规则办事;尊重合法的权威。(答三点即可6分)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中国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开会;中国人不懂得如何在开会中实施自己的权力。(3分)解析:(1)本问的答案从材料所给信息中提取,但要注意答题要求:不得摘抄原文。可分别从会长的职责及应坚持的原则、会员的义务、会议的进程及结果的达成等角度说明。(2)“内涵”的解答依据(1)的答案:即开会应该遵循的规则出发,可从平等的角度、少数与多数的关系、对规则、权威的遵守和尊重等角度回答。“原因”可从中国人对民权的认识层次分析回答;其产生背景可从国内、国外两角度回答。【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顺德李兆基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六校联考热身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