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教版科学八学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docx

    • 资源ID:17150959       资源大小:122.4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教版科学八学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docx

    1、浙教版科学八学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溶液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二悬浊液和乳浊液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3.比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质固、液、气被溶解固体小颗粒(不溶解)液体小液滴(不溶解)是否透明透明不透明

    2、是否分层不分层浑浊,久置分层特点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举例高锰酸钾水溶液(紫红色)碘的酒精溶液(棕黄色)泥浆水、石灰浆、血液、钡餐牛奶、肥皂水共同点都是混合物【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 A下沉 B上浮

    3、 C均匀分散 D上浮或下沉【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 C医用酒精 D蒸馏水3实验操作1.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粉末: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 到底部。2.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 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 紧瓶盖,把瓶

    4、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 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D.1.5 物质的溶解一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温度溶剂的量溶剂的种类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

    5、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3.判断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若溶解的量不再增加,则该溶液为饱和溶液。若溶解的量能再增大,则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但 相同温度,同种溶质,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

    6、溶液要浓。【例题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三物质的溶解度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单位:克3.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

    7、6克。分类易溶可溶微溶难容20溶解度10克以上110克0.011克小于0.01克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5.溶解度曲线 【例题8】如图为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A的溶解度为80克 (2)P点的的含义在某一温度下,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N点表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使 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冷却热

    8、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取晶体。 (6)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B,无晶体析出 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WAWCWB 。 (7)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6.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例题9】“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 哪一种是正确的( ) A.100g水溶解36g食盐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200C时,100g食盐饱和溶液里含有36g食盐 C.200C时,把136g食盐饱和溶液蒸

    9、干,可得到36g食盐 D.饱和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例题10】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有确定意义的条件,除“在一定温度下”,还应 该具备( ) A.一定量的溶剂 B.一定量的溶液 C.一定量的溶质 D.不再需要其他条件【例题11】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 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 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10、7 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例题1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图,观察分析后我知道: 70,乙物质的溶解度为 g; 3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0,析 出晶体的质量是甲 乙(填“”、“”或“”)。4溶液的配制1.溶液配置过程:计算(溶质、溶剂的量); 称量和量取(托盘天平称量溶质,量筒量取溶剂); 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装瓶存放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例题13】将一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平均分为2等份,每份溶液中

    11、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其中的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水 g, 若将另一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加入NaCl g。【例题14】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试计算在50下, 在120g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多少克氯化铵? 在25g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克氯化铵? 用10g氯化铵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用30g氯化铵和50g水混合,能否得到饱和溶液?组成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例题15】20时,将80g的某溶液分成二等份,其中一份蒸发掉10g溶剂,另一份加入 4g溶质,此时这两杯溶液恰好饱和,则饱和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1.6 物质的分离一物质的结晶1.结晶:溶液中

    12、无法再溶解的固体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的过。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食盐(NaCl) 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如KNO32.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综合使用:加热使溶液蒸发浓缩(减少溶剂),再冷却结晶二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1.物质分离的方法:结晶法(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2.明矾、活性炭:(沉淀)凝聚剂 活性炭:(过滤)吸附作用,滤去不溶性物质并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3.过滤:(1)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等(2)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中液面

    13、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 烧杯靠在玻璃棒 上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4.粗盐提纯(蒸发结晶、冷却结晶)(1)步骤: 溶解:把粗盐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滤去盐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蒸发:把滤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注:(1)玻璃棒的用途: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蒸发: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过滤:引流。【例题16】室温下,一杯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

    14、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例题17】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 是( ) 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馏法【例题18】将食盐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水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 C.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例题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g乙, 溶液达到饱和.(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_

    15、。(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例题2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_。(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写一种)(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的方法提纯甲。(4)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若将烧杯内溶液温度从30升温到50 (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化的是_。(填序号)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甲物质的溶解度1.7

    16、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1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人类利用较多的是喝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淡水。2.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路径的方式,进行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2水资源的保护1.节约用水。2.防止水污染。(当水中含有对水或水生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任何物质时,就造成水污染。)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注意事项

    本文(浙教版科学八学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