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气候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7141050       资源大小:39.4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气候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气候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2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学习重点】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2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学习难点】温度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30页图2.12景观照片,再联系自己所在地方春节期间的活动景观,激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由此导入新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页图2.13,运用所学等温线的有关知识,独立依次完成以下任务:(1)依次观察并读出下到城市1月平均气温值。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漠河(2

    2、)估算1月海口平均气温与漠河平均气温的差值。_约50_(3)找到0等温线,对照地形图,说出它经过的地方: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折。(4)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1页图2.14,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依次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值。(2)读出7月份漠河平均气温与海口平均气温差值。(3)读出拉萨7月平均气温值,描出8等温线、16等温线。(16等温线经过青藏高原边缘)(4)比较1月等温线图与7月等温线图,哪幅等温线图的等温线稀疏?(7月份等温线图)(5)总结

    3、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1页图2.13、2.14,合作找出:(1)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北极村。(2)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2合作讨论:(1)1月份0等温线沿秦岭淮河线突然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弯曲,为什么?(2)7月份16等温线沿青藏高原边缘分布,为什么?教师点拨:主要是地形因素影响,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一)自主探究:1阅读课本P32页图2.17,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名称:从北到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青藏高原区。2对照图2.17,分析我国温度带的

    4、分布,完成下表。温度带主要分布地形区主要界限寒温带大兴安岭北段中温带_准噶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_暖温带_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_亚热带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除热带地区外)_热带_西双版纳、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海南岛_,_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与秦岭淮河线一致_(二)合作探究分组合作,搜集资料,结合课本P33页活动,讨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例,完成下表。温度带作物熟制主要粮食作物寒温带_一年一熟_春小麦_中温带_一年一熟_春小麦、玉米_暖温带_两年三熟_冬小麦、玉米、谷子_亚热带_一年两熟到三熟_水稻、冬小麦_热带_一年三热_水稻_(三

    5、)拓展探究:1学生上网查询:青藏高原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一年可种植几季?青稞,一年一熟。2展开讨论:为什么塔里木盆地与内蒙古高原纬度差不多,却属于暖温带?教师点拨:内蒙古高原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塔里木盆地四面环山,冬季风影响相对弱化。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理解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认识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理解干湿地区的分布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学习重点】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学习难点】1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干湿地区的分布对农业

    6、布局的影响。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重温降水柱状图等降水量图的知识,为通过读图分析我国降水特征与干湿地区的划分打下基础。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34页图2.18,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依据分层设色降水量图的颜色渐变趋势判断: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在图上,依次找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教师点拨:800 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北京兰州拉萨西侧附近。(3)结合课本P34页阅读材料,记住我

    7、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2学生阅读课本P35页图2.20,图2.21,完成以下任务:(1)图2.20四城市中,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差异?相同点:降水集中在59月,而且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不同点: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教师点拨: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一般来讲夏秋季多,冬春季少。(2)图2.21反映了降水在时间上的什么特征?降水年际变化大。(二)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给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教师点拨: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干旱显著,南方

    8、雨季长,易发生洪涝灾害;降水年际变化大,农业生产旱涝灾害频繁。(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35页内容,归纳以下知识:(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为四类: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2学生阅读课本P36页图2.22,完成以下任务:(1)看一看各干湿区之间的分界线,想一想与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有什么关系?(2)结合中国地形区分布图,判断各干湿分布的主要地形区。(3)干湿状况影响植被的分布,结合课本内容,说明各干湿区对应的典型植被或地貌景观。教师引导:可引导学生将获取的信息填入下表中。干湿区年降水量分布地区植

    9、被或地貌景观湿润区800mm以上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半湿润区400800mm之间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森林、草原半干旱区200400mm之间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东部、天山山脉草原干旱区200mm以下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沙漠、戈壁、少量绿洲(二)合作探究:学生合作讨论干湿状况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完成课本P37页活动1、2。教师点拨如下:1降水少平顶屋;降水丰富斜顶屋、吊脚楼2湿润区水田农业区;半湿润区旱地农业区半干旱区畜牧农业区、灌溉农业区;干旱区灌溉农业区、绿洲农业区3湿润区水稻;半湿润区小麦(三)拓展探究:

    10、阅读课本P36页图2.22,想一想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降水在400 mm800 mm之间,为什么属于湿润区?教师点拨:原因是由于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多雪,河流较多,蒸发量小。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第3课时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熟记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认识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3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重点】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难点】利用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的特点。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活动导入:电子白板展示“一山有四季,

    11、十里不同天”,“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三条地理现象,让同学们猜一猜各反映了哪一个地方的哪一种气候类型。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38页图2.24,完成以下任务:1我国分布有哪几种气候类型?我国有五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2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两大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3图中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到秦岭淮河一线。(二)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本P39页活动1。教师点拨:气温曲线图,要首先读出最冷月平均气

    12、温、最热月平均气温看温差大小;降水量柱状图,一看降水的季节分配,二看年降水量大小。气候类型的特征要结合气温与降水因素综合描述。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一般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降水丰富。高原山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三)拓展探究:1学生尝试归纳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看谁归纳的最多。教师点拨:1月0等温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2比

    13、较温带大陆性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在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上的异同。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高原山地气候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课本P40页内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2学生阅读课本P40页图2.28,结合课本内容,认识我国季风气候下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季风名称风向性质夏季风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温暖湿润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吹来的偏北风寒冷干燥(二)合作探究:1学生展开合作讨论,完成课本P4041页活动1、2。教师点拨: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一般思路是,纬度相同时,考虑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同时,考虑地形因素。2讨论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师点拨: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三)拓展探究:1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总结夏季风来临时,我国雨带的推进规律。教师点拨:5月份,夏季风在沿海登陆,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份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7、8月份雨带北移到华北地区、东北地区,9月份冬季风南下,夏季风南撤。2比较沿北纬30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阿拉伯半岛的气候差别。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气候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