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例.docx

    • 资源ID:17126120       资源大小:78.7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例.docx

    1、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例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例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例发展河乡中学 周凤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学生每组需要:长木板一个带刻度尺、机械停表一块、小车、金属片、小木块一块。同学

    2、们也可以结合生活中骑自行车下坡的情况,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1)S1,t1,(2)S2,t2,2、实验设计【第二步】明确实验步骤:明确了路程和时间的测量,那么做实验的先后顺序又是怎样的?请你把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用PPT展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把S1和以后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用(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端的时间t1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将金属片移到( ),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第三步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你能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吗?试一试。路 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t1=V1=S2=t2=V2=【第四步】明确实验分工和配合一个实验的成功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你们商讨一下,每个同学负责哪一个工作。组内分工建议:一人释放小球并下达计时指令,二人负责记录小车撞击金属片的时间,一人负责记录数据。(设计意图:“可靠”、“准确”、“方便”是我们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根据刚才的讨论,完成空缺的部分:答案:刻度尺秒表v=s/t斜面中部设计表格,完成后提醒学生可以把数据记录到课本23页的表格,但要注意带单位要求小组成员全员行动,禁止个别同学充当“观众”。学生小组自由分工

    4、,相互协作,为实验做好准备3、进行实验【尝试性实验】为了实验测量准确,数据有效,正式实验前老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几次。PPT展示:按下图安装、调整,观察小车的运动特点,试着测两组数据。重点练习秒表的使用:释放小车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同时停止计时(设计意图:排除实验中不成功的各种因素,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正式实验】学生在熟悉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把数据填入表格。1、测全程 2、测上半段3、计算(设计意图: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生按照要求动手实验,各司其职进行演练(建议:如果没有合适的金属片,学生的书立也可以代替,反扣在斜面即可)温馨提示:1

    5、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按照分组,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提醒记录数据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成果展示】找几组同学汇报测量结果,有实物投影,直接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具体以学生记录和算出的结果为准。【典型数据示范】路 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0.6t1=4V1=0.15S2=0.3t2=2.5V2=0.12【议一议】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引导分析】v2和v3大小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这个关系,分析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什么运动?【实验结论】

    6、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设计意图: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提升的能力。)学生展示、汇报学生讨论,得出:根据公式:学生计算后回答:v2v3学生回答: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5、交流与评估【引导启发】请同学们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请大胆提出来。1.操作中出现过什么失误或故障?2.还有什么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3.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设计意图:学生交流与评估,养成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反思能力,学会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学生交流与评估,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见附件1)6、扩展性实验7、科学

    7、世界【播放视频】播放人教社配套的用传感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视频,通过位置传感器B、装有回声挡板的小车,和计算机连接后,可以直观显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变化。【尝试实验】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2测量人行走的速度变化。(设计意图:了解高科技测速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读一读】让学生阅读课本24页阅读“超声波测距”,了解测距的原理。(设计意图:了解测量速度的其它方法,开阔视野。)观看视频,思考测量速度的其它方法同时试着分析计算机上的速度-时间图像有条件的学校可选1-2名学生在传感器前面行走,观察速度变化情况【温馨提示】这里的340m/s和超声波的概念可以简单告诉学生学生阅读课本,交

    8、流测距的原理:S=vt/2三、课堂小结:(2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师生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课件展示,见附件2)学生讨论四、课堂检测师巡视、讲评完成当堂检测见附件3五、布置作业课本P25动手动脑学物理1-4课后完成【板书设计】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实验步骤: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全程和上半段的路程S1和S2,用停表分别测出所用的时间t1和t2,用v=s/t求出平均速度路 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t1=V1=S2=t2=V2=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教学反思

    9、】阅读了大量的素材,发现这节课的内容,人教版注重平均速度的测量,而其他版本还要求学生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其实在拓展性实验中就体现了,但没有直接说明,我觉得老师在上课讲这部分时不妨渗透一下这个概念,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这是一节典型的测量实验课,所以要符合物理实验课的要求。我从自己上课的实际出发,本着常态课的思想来梳理的教学思路。一、案例的“亮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动手,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用视频还开阔

    10、了学生的视野。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次进实验室,学生好奇,个别同学不服从管理,毕竟看到器材就想“动手”,课堂纪律才是这节课成功的保障。如果学生不听指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就会遇到困难。另外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学生的弱项。附件1: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参考答案: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参考答案: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4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

    11、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5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附件2:附件3: 课堂检测1小明为研究蜗牛的爬行速度,他让一蜗牛沿刻度尺爬行。蜗牛由A位置爬行到B位置(如图所示),共用时20 s,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m/s。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方框是小车到达A 、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 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 给信息回答:SAB cm, tBC s, v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

    12、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3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1.5m/s B2m/s C1m/s D2.5m/s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 m/s的速度行驶500 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100 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注意事项

    本文(测量平均速度教学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