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9《海滨小城》优质课教案.docx

    • 资源ID:17109915       资源大小:52.3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9《海滨小城》优质课教案.docx

    1、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9海滨小城优质课教案19海滨小城【教材分析】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介绍了家乡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家乡的感情。课文第一部分写海滨的景象。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这部分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文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斑斓:有蓝色、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的美丽。课文第二部分写小城美丽的景色。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美丽、整洁的特点。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更加突显小城的美丽。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加强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

    2、抓住事物特点、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教学策略】1.观赏法:本课目标既是观赏为主,那样教学教程中,我将观赏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从进课堂开始,带领学生观赏海边风光的图片,到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整堂课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与语言中去感受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2.提问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缺点,在教学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以激起学生探究交流的兴趣与信心,接着“顺承”“深化”,带出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逐个击破。希望以此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 3.练习法:本课纵然是观赏为主,运用为辅,但也不能疏忽运用带给学生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

    3、,我设计了两个仿写练习。运用练习法以突破难点和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会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3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1认识“滨、鸥”等11个生字及相关词语,读准多音字“臂”。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4、文,能说出课文第13自然段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教学过程板块一插图导入,解题激趣1欣赏插图。学生欣赏课文插图,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预设:民居错落在绿树之中,红日衬托着海天岛屿,海上点缀着来往的各色船只,空中飞翔着海鸥。2揭示课题。教师提示:这是一座海边的南国小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南国小城迷人风光的课文,课题是“海滨小城”。3读题解题。(1)齐读课题。(2)理解“滨”的意思。“滨”是什么意思?请猜一猜,并说说猜的理由是什么。分别出示海滨、江滨、湖滨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到底什么样的地方叫“滨”?预设:“滨”的意思是水边。(3)再读课题,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预设:海

    5、滨小城在哪里?海滨美吗?海滨小城与普通的小城有什么不同?教师提示: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得走进课文。【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旨在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滨”是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猜字义,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从前面看的图中猜,也可以根据“滨”的构字部件猜,还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猜字义”既是学习方法的渗透,又是对一年级猜读方法的巩固运用。根据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有利于课文的学习。板块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1初读课文,明确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写了海滨小城哪些场景?2认读字词,趣味识字。(1)形声识记“胳臂”,读准多音字“臂”。出示“

    6、肚、腿、脚”,提问:这些字的月字旁表示什么意思?相机出示“胳臂”“胳膊”,提问: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学生手指身体相应部位。指导读准“胳臂”中“臂”的轻声。出示“手臂、臂力”,指导“臂”在这里读b。相机指导读句子: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2)出示汉字,对比识字。采睬登凳皇凰容榕宾滨区鸥载栽说说发现了什么。预设:加点的字都是熟字加偏旁组成。“载”是用交通工具装的意思,所以有“车”;“栽”是种植的意思,所以有“木”。相机读词语:理睬凳子凤凰树榕树海滨海鸥满载栽树(3)猜一猜,辨析“鱼”和“渔”。出示“鱼”和“渔”的甲骨文进行对比,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教师点拨:“

    7、渔”表示捕鱼。相机读“渔民”“渔翁”,学生说意思。【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很有特点,要么是熟字加偏旁或部件构成,要么与熟字字形相近,而且很多字是形声字,本板块设计就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途径识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板块三整体感知,厘清脉络1课文写了海滨小城哪些场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预设:海上、海滩、庭院、公园、街道。2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3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抓住表示地点的关键词语,能很快地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由远及近,分别描绘了海上远景图、海上日出图、渔船归来

    8、沙滩图、小城庭院图、小城公园图、小城街道图。因此引导学生抓表示地点的词语,找出课文写了海滨小城哪些场景,能很快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厘清文章的脉络,也能提示学法。板块四聚焦海滨,感受美丽1聚焦“海上”颜色美。(1)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海上有什么?你觉得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哪里?(2)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3)比较句子。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以及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读一读,你觉得哪种说法好?预设

    9、:原句“镀上了也镀上了”描写更加生动,更能表现朝阳下美丽的海景。2聚焦“海滩”的美丽。(1)迁移学法,自主阅读第3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场景中什么美?怎么美?(2)课件相机出示海滩贝壳图片,填一填。海滩上的贝壳真美啊!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都有,让人眼花缭乱。(3)课件相机出示出海捕鱼船队归来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你仿佛看到海滩上的人们忙着搬运鱼虾,仿佛听到他们在说笑着、赞叹着。说后读,读后又说,指导学生读出捕鱼船队归来时的热闹状态。(4)用波浪线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5)小结:贝壳的“寂寞”突出了贝壳的多和孩子们见得多,不足为奇。它们与喧闹的船

    10、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海滩特定时间的繁忙、热闹和人们的欣喜。【设计意图】海上和海滩两个场景作者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都突出了景物的颜色美。因此教学时重点指导阅读“海上”场景,教给学生通过找景物,圈画表示颜色的词语,展开想象的方法感受大海的美。“海滩”部分则迁移学法,自主学习,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后面适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话,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助力。第2课时 课时目标1会写“滨、灰”等13个字及“海滨、街道”等16个词语。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3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

    11、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板块一聚焦庭院,感受美丽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13自然段,谁能说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哪些美丽的场景?这节课我们将感受海滨小城的庭院美、公园美和街道美。2学法回顾。谁还记得在第18课第5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预设: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小结:是的,我们先读懂自然段中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想想这些句子是围绕哪一句写的。3任务驱动。(1)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每一句话写什么。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学生默读,圈画。学生交流。难点处教师适时引导。第2句引导学生抓“有还有”体会这一句写树的种类多。“开得那么热闹”中“热

    12、闹”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红云”体会到凤凰花红,联系下文“一片片”体会到凤凰花多。联系“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体会到小城中到处都是凤凰花,开得红艳,红得可爱,这就是开得“热闹”。这个词语的运用,让我们觉得句子具有新鲜感。我们读书要多关注这样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梳理:这一自然段第24句分别是写树的种类多、桉树叶子的香味浓、凤凰树开花热闹三方面的内容,都是在写树,不仅写了树很多,也写了树很美。(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3)小结: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设计意图】本板块的教学主要是巩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前一课的学习经验,找到关键语句,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领

    13、悟学习方法。板块二迁移学法,赏公园、街道之美1运用学法找关键语句。(1)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6自然段。要求:找出每一段的关键语句,画上横线。(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关键语句,说说为什么是这一句。2品读句子,进一步感受公园、街道之美。(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读一读。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一句写出了榕树的什么特点?预设:“绿绒大伞”“密不透风”“遮”“挡”写出了榕树的生长茂盛、形态之美及在公园给游人带来的方便。作者为什么能把榕树写得这么美?预设: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榕树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再读,感受榕树

    14、给公园带来的美。(2)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读一读,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咯吱咯吱”指什么声音?你还知道哪些写声音的词语?再读,读出踩在街道上的独特的感觉。小城的街道除了踩上去有舒适的感觉,还有什么特点?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会说些什么?带着这种感觉,齐读第6自然段。3关注自然段之间的联系。(1)课件分别出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2)读一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3)从“更”“也”二字,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组分别读这三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自然段之间的紧密联系。【设计意

    15、图】课文第56自然段结构与第4自然段一样。教师“扶”着学生学习了第4自然段,小结了学法,本板块的教学是实现学习的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运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同伴互助,可以较好地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精准落地。教学要聚焦核心目标,也要落实一般目标,所以后面设计优美句子的品读和关注段落之间联系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实践强化,习得能力。板块三回归整体,品优美词句1快速默读全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1)画一画:你觉得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找出全文的中心句。(2)说一说:中心句中哪两个词是中心词?(3)想一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再次默读全文,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句子写得

    16、特别好?为什么?(1)引导关注构词有特点的词语。预设:来来往往银光闪闪提问:能说说你见过的“来来往往”或“银光闪闪”的景象吗?(2)分享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指导品读。品一品:为什么好?预设:有新鲜感、语言生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背下来。【设计意图】本板块安排学生品优美词句,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关注表达有特点的词语、句子的意识,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板块四指导书写,摘抄积累1归类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按结构归类。(2)左右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有笔画变形的“躺”“踩”和易错的“洁”。范写“躺”:左右结构,左边的“身”最后一笔撇右边不能出头。范写“

    17、踩”:左边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范写“洁”:右上部分是“士”,不是“土”。(3)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横画较多的“靠”“夏”。范写“靠”:上边“告”字得写扁,“非”的横画间距要均匀。范写“夏”:上边部分里面有两横。(4)半包围结构的字两个:“灰”“载”,重点指导“载”。范写“载”:笔顺不能错,“十”要写得小,第三笔横要写长;“车”字紧靠竖中线,第四笔横变提;斜钩足够长,最后一点不能丢。2学生书写汉字,每个字写两个。3抄写词语。海滨街道交界来来往往渔民遍地远处汽笛船队满载银光闪闪靠岸初夏散发除了整洁提示格式,抄写时,一个词语空一格,注意词语之间的间隔。看一个词写一个词。4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18、。【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但有的字不易写好,有的字容易写错,因此,写字教学要针对学情,重点指导,有效地突破难点。抄写词语、抄写句子是积累表达的有效手段。 板书设计19海滨小城【教学反思】语文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指导,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教学时我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

    19、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如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后,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优美的句子;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是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的要求。又如:总结全文后还设计了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

    20、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用部首查法查下面的字。“靠”查( )部,再查( ),共( )画,组词( )。“除”查( )部,再查( ),共( )画,第13笔是( )“遍”查( )部,再查( ),共( )画,第5笔是( )。二、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早晨 机帆船 军舰 海鸥 云朵 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 军舰上的战士 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阅读能力大提升三、课文整体梳理。这篇课文分 、 两部分,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第一部分写了 、 、 的景色;第二部分描写了 、 的景色。四、重点段落品析。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21、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1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1)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 (2)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A第1句B只有第2句C第2、3、4句D第1、2、3、4句(3)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 (4)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

    22、)A凤凰树的枝叶B凤凰树的花C小城D火烧云 (5)“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 。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 (1)把这句话缩到最简: (2)“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3)“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A数量多B颜色绿C树冠大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的家乡有什么美景?用几句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靠”查(非)部,再查(7)画,共(12)画,组词(依靠)。“除”查(阝)部,再查(7)画,共(9)画,第9笔的笔画名称是(点)“遍”查(辶)部,再查(9)画,共(12)画,第5笔的笔画名称是(竖)。二、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三、海滨 小城 从远到近 海 海面 沙滩 庭院 街道 四、1.(1)花草茂盛,色彩明丽,美艳可爱(2)A(3)满院都是(4)B(5)凤凰花茂盛、繁多2.(1)榕树就像伞。(2)不可以,因为重复可以表现出着重的意思,有加强意思的作用,本句重在表达榕树的多和枝叶繁多。(3)A五、略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9《海滨小城》优质课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