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1课美美与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17077826       资源大小:197.4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1课美美与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

    1、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1课美美与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第11课美美与共(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费孝通(19102005),汉族,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80年费孝通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获大英百科全书奖。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评价世界级的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二)人物轶事1935年,费孝通通过清华大学毕业考试;次年,考取公费留学资格,前往英国留学。1939年春,他写成了论文中国农民

    2、的生活,将其作为博士论文提交给伦敦大学专门的考试委员会。那次,考官只有罗斯爵士一人,考试地点是费孝通的博士生导师马林诺斯基家里,考试过程就是喝酒。为此,马林诺斯基特地准备了好几种酒。答辩一开始,罗斯爵士首先举杯向马林诺斯基道喜,祝贺他的学生在学术上做出了贡献。随后话题很随意,扯得很远,只是喝酒不断:到了最后,还是马林诺斯基想起该办的手续,于是请罗斯爵士在一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背景链接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先生80华诞贺寿。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这一主题进行演讲时

    3、,费老总结出了极具美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004年8月,费老在“北京论坛”上作了题为“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的书面发言。本文为其中的节选部分。 (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谦逊(xn)2.糟粕(p)3.截然(ji)4和睦(m) 5.收敛(lin) 6.相得益彰(zhng).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模 (2)处(3)率 (4)菲2语境辨析法(5)教(jio)师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jio)书匠”,要努力做一个教(jio)育专家,用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来教(jio)化学生。(二)写准字形1. 2. 3. 4. 5. 6. 7. 8. (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纷至沓

    4、来:纷纷到来;连绵不断地到来。2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3妄自尊大:狂妄地自高自大。4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5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6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的人。7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好处。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不想要的结果或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9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现多含贬义。语境运用(辨析正误)面对全班各种形形色色的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王老师遵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处理班级事务,力求完美无缺。辨析:“己所不欲

    5、,勿施于人”“完美无缺”使用正确。“形形色色”运用不当,一是与“各种”重复,二是该成语多用于贬义,形容“学生”不当。 .易混辨析轻率vs草率课本原句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辨析同为形容词。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都是贬义词。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可以说“草率从事”。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常用来形容说话、行动以及对人的态度。即境活用要学会尊老爱老,在老人面前态度不可轻率,老人安排的事更不能草率。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展开的?答:明确:本文是就如何对待

    6、人类不同文明展开的。2作者认为对待人类文明应持怎样的态度?达到怎样的境界? 答:明确:对待人类文明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从而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分析课文的论述思路、论证方法。2理解作者的大同社会理想。 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答:明确: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2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境界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摒弃怎样的心理?答:明确:需要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方面

    7、发展中国家需要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闭关排外的心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需要克服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的心理。 3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今天的“信息爆炸”和形形色色的“异文化”?答:明确: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心态来“欣赏”它。任何一种文明,都有其精华和糟粕,所以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4为什么要“美美与共”?答:明确:这是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文化心态,是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对人们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提出的精神要求。5本文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答:明确:(1)举例论证。如举唐朝的时候,日本善于“美人之美”,达到了双赢

    8、的结果,很好地支持了作者“美美与共”的主张。(2)引用论证。如倒数第二段引用孔子的哲学思想,告诉人们应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异文化。(3)对比论证。如第三段通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待不同文明的态度的对比,论述了达到“美美与共”这一境界的困难。怎样运用对比论证写法领悟对比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但本文所用的对比论证更有特点。本文所用的对比论证有不同文明的对比,有古今的对比,有中外的对比,有正面反面的对比。这些多角度多侧面的对比,使文章说理更透彻明白。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二是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三是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四是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请根据以上方法,

    10、围绕“勤能补拙”进行对比论证。答:参考答案:(正面举例)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反面举例)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其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在众人的赞美声中,仲永便不思进取,疏于学习,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论证分析)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

    11、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却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教授的发明,说的是多元文化和谐相处之道。每个民族都会有一套自以为美的东西,对于别的民族来说,这些东西初看也许不美,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家同住在地球村里,经过一番你来我往的平等交往和碰撞,就会发现别人的东西也很美。常人都有追求美的冲动,创造

    12、美的激情,占有美的欲望,一番番碰撞之后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美与共了。2从现实中积累“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的这句话曾走红网络。从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入内阅读,至今已经10年。“进图书馆不要任何证件,借书也免费。”管理人员说,“也许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看书,但他们在休息的时候,哪怕随手翻报纸,也比在外面没事干要好吧。”记者了解到,在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和拾荒者开放之初,有读者无法接受,他们找到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我们图书馆一向坚持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和拾荒者进门阅览,他们也是读者,我们无权拒

    13、绝他们看书。10年来,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副主任何妨说,“现在,每天至少有8 000人入馆阅读,其中有不少是农民工,也有拾荒者、乞丐。”3从名言中积累(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2)你缺少的不是美丽,而是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3)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4)谁用全身心去执着地寻求美,美就会悄悄地飞进他的心扉。宋征时(5)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种种形式。纪伯伦 4从佳

    14、作中积累秋风瑟起,落叶飘零,“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一种美;雪花纷纷扬扬、肆无忌惮、淋漓尽致地落下,万物萧条,寒风凛冽彻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是一种美;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百花争妍,万紫千红,花团锦簇,风和日丽,微风乍起,水面波光粼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又是一种美;骄阳当空,晴空万里,烈日炎炎,惊涛拍岸,蝉鸣蛙啼,交互错落,纵横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更是一种美!(二)这样运用素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老先生用简单的十六个字,表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其实,相较于发现美的眼睛,社会

    15、上真正缺少的是承认他人的优秀的胸怀。倘若让一个人竖起大拇指赞美别人,哪怕这两人再亲密,那人也会有所迟疑;但若让他帮助一个苦命的陌生人,他又能毫不犹豫地变身善良的天使,伸出友善的双手。不愿比赞,那是不够自信,怕自己比不过他人;遇到比自己苦命的弱者,自信心恐怕早已“爆表”,少了心中的那层担扰,扮演起善良的角色,自然是轻松极了。其实,真心地发现他人的美并没有那么难,与其极力掩盖住他人的光芒,阻碍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倒不如真心接纳他人的美,尽心尽力地向他人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大家一起到达自己的巅峰。何必贪心地想要当山顶的唯一呢?那时你会发现不曾给过他人肯定的你,即使站上云端也有一份失落。领悟首先引用费

    16、孝通老先生的话提出观点,然后从“相较于发现美的眼睛,社会上真正缺少的是承认他人的优秀的胸怀”和“真心地发现他人的美并没有那么难”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论”的观点,核心内容便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韵,共同绽放于世界的百花园里。既然如此,那么何必要输出价值观来证明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大、文明有多先进呢?文明本无分贵贱,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去侵害、销蚀他人的文明史是不道德的行为。通过输出自己的观点,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以经济的糖衣炮弹、政治的威逼利诱,将他人之精华化作自身的附属,不仅使他人文化蒙受巨大损失,也

    17、使自己蒙上骂名,遗臭万年,更使文化多样性不复存在!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绵里藏刀,口蜜腹剑,与纳粹德国的种族屠杀、军国主义日本的文化毁灭又有何异! 撒切尔夫人与希拉里关于输出价值观才能强国的观点,正是她们自身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极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并命名为“奢世价值”,不断输出文化产品文化观念,她们以为这叫强国,但实质上却是文化侵略;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阐述了战争的根源是在于文明的冲突。而如今美国等世界强国不断将自身价值加诸他国身上,干涉他国人权问题,殊不知引起国家争端不正是在挑起战争吗?君不见昔时阿拉伯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间的战争便由此而引起,如今的中东矛盾也与此有关。可见,输出价

    18、值观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崛起,是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崛起,一个国家若真强大起来,别人自会前来学习,何必自己苦心孤诣地输出?中国古代汉唐文明璀璨夺目,不需输出,便有使者不远万里学习参观。这并不叫价值观输出,而是个人魅力的体现。因此强国的标注是经济政治自立于世界之林,文化魅力使人叹服,自觉吸引,而不是所谓的价值观输出。中国欲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尊重各国文化,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发展本民族文化,坚定不移。我自美我之美,和平地发展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梦,绝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佳作赏析本文论点明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相结合,有理有据,层层深入的分析,恰到好处。写作借鉴1.学开头 开头

    19、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名言进而提出观点,很有力度。2.学论证第二段从反面论证,批评了“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去侵害、销蚀他人的文明史”的不道德行为。3.学举例第三段在第二段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举出事例进一步论证观点。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原文: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出处: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人间世注释樊:樊笼,指名利场。入:谏言被采纳。毒(do):通“”,累积土石用作保卫门栏的土台,比喻索求门径的载体。宅:心灵寄托的地方。几:近,意思是做到了这一步就差不多符合“心斋”的要求了。翻译如果能够进入名利的樊篱中遨游而又不为名利所动,那么

    20、国君能接受你的观点就说,不能接受你的观点就停止。不去找寻仕途的门径就不会受害,使心思得以专一而寄托在无可奈何的境域,就会与“心斋”的要求相差无几了。明理知义庄子在这里阐述了达到“心斋”的要求所需要的状态,即无心而为、顺势而行,则该做的事情自然就能做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强迫别人,更不能强迫自己。强迫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别人就会心生怨恨,甚至会报复自己;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事情不仅会办不好,反而会自讨苦吃。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做到“安之若命”。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生怒,欲亲赍付

    21、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注孝廉:“举人”的别称。投缳:上吊自杀。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译文:(2)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译文:参考答案:(1)不用怕,我以前在山东某地捡到一个金手镯,可把它典当了来作

    22、为路费。(2)罗先生急忙赶回京城,考试的时间已经到了,他慌慌忙忙地参加考试,竟然考中了状元。参考译文: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孝廉的身份进京参加会试。他的随从在途中捡到了一个金手镯。又走了五天,罗先生担忧路费不够了。随从说:“不用怕,我以前在山东某地捡到一个金手镯,可把它典当了来作为路费。”罗先生很生气,想亲自把金手镯送还(给遗失人)。随从听后跪下磕头(劝他),弯着手指数着说:“送还手镯一往一返一定会耽误考试日期,不行啊!”罗先生说:“这金手镯一定是奴婢仆人所遗失的,万一他的主人拷问盘讯他而致使他送了性命,是谁的责任?我宁可不参加会试,也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最后罗先生寻找到失主家里,果然是

    23、主妇遗忘在洗脸盘里,而婢女无意中倒在地上。主妇怀疑是婢女偷了,用鞭子打得她流血,婢女几次寻死。主妇的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不停地辱骂她。妻子也气愤地上吊自杀,幸好被人解救。罗先生到后,拿出金手镯还给了她,她们一家都很感激。罗先生急忙赶回京城,考试的时间已经到了,他慌慌忙忙地参加考试,竟然考中了状元。李叔同,又名李息霜,1880年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人物,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成就最杰出的一位高僧,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1918年披剃于

    24、杭州虎跑定慧寺,法名演音,号弘一,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1942年10月,在泉州温陵养老院的晚晴室中,沉疴缠身的弘一大师在弥留之际挥毫作书,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之后,安详圆寂,走完了他辉煌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学高身正,怎一个“认真”了得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并非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一片光明,清政府被推翻了,却代之以军阀统治。社会的黑暗腐败、理想抱负的难以实现,使李叔同深感苦闷和孤独。在这种心情之下,李叔同应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聘,担任音乐、美术教师,实践他早年确立的“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教育救国理想。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是当时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学校,师生中英才辈出。在同事、学生心目中,李叔同是怎样一

    25、个人呢?一言以蔽之:认真。他上课前总是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第一次上他的课,铃声响过,以为先生没有来,嘴里胡乱唱着、喊着的同学都会吃一惊。所以,凡是上李叔同的课,铃响前学生就已到齐。铃声一响,李叔同站起身,深深一鞠躬,便开始上课。上课前,他都要做认真细致的准备,比如,课前他会把要讲的内容逐条写在黑板上。他上课时常常看表,精密地依照教案推进课程,一分一秒也不浪费,足见他备课之精心。碰到学生犯错,他也总是和颜悦色地指出来,说完还要微微鞠躬。这和颜悦色和鞠躬,很多学生是吃不消的,他的一位学生曾说,先生这样做时,自己羞愧得总想哭。人生教益李叔同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青年时,他是一个翩翩公子,英俊博学

    26、;后来留学日本,他又全面研攻西洋艺术;成为教师后,他布衣布鞋,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修养影响着学生。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奔走,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种认真吗?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议要求,各单位要继续狠抓落实,正确认识绿色工业,立足发展实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做好招商引资等各项相关工作,推动工业不断向前发展。B广泛地学习是提高艺术水平不可或缺的,练琴也是这样。在苦练的同时,应该多到现场听听音乐会,并通过网络看看知名钢琴家的演奏录像,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C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发扬56个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优良传统。只有守望相助,才能促进各民族

    27、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D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历史街区保护、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开发如何相得益彰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解析:选DD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语境不是双方而是多方。A项,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妄,胡乱地。菲薄,小看,轻视。B项,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的人。C项,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2(全国卷甲)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

    28、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解析:选C本题从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结构混乱,可将“成功发射”提到“自从我国”后。B项,成分残缺,可在“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后加“的要求”,在“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

    29、指定范围内销售”后加“的规定”。D项,结构混乱,一面对两面,可将“的雄厚”去掉,并在“当地”后加“的”。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_;_。_,_。_。_,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从而在文化上表现为多样性,经济上表现为不平衡性,政治上则表现为追求统一性经过凝结升华后,又从中原散发到东、西、南、北各方位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就一直存在所谓东西南北中的问题正是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不断丰富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表现不一,便不断酝酿出种种社会矛盾各地先民创造出绚烂的

    30、文化,随后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传播,进而汇聚在中原A BC D解析:选D中的“又从中原”承接中的“进而汇聚在中原”;“这种持续的文化交流”指代内容,所以在其后;中的“从而”承接句,由“便”“于是”两个关联词可以确定顺序。故正确顺序为。4在下面文段末尾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做到前后语意贯通,不超过15个字。由某一种文化教化出来的人,因为对“他文化”不习惯,出现这样那样的误解、曲解,对“他文化”产生偏见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作为一个研究者,则必须具备更高的见识、更强的领悟力,能够抛弃这种偏见。我特别提到一个“悟”字,这个字在跨文化的研究中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要求研究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当中,乃至他们的思想中,能设身处地地像他们一样思考;同时,又要求研究者能冷静、超然地去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在一种“进得去,出得来”的心态下,去真正体验我们要了解的“跨文化”的感受。我认为,在讨论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具体的研究方法等技术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参考答案:最要紧的还是研究者的心态5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1)给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答:(2)给漫画配一段文字,以彰显漫画的主题。要求:精练蕴藉,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解析:读图是解题的关键。图中二人对门而居,把门前公共地段一分为二,用“楚河汉界”隔开,各守自己的地盘。看清画面上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第11课美美与共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