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镇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7054315       资源大小:52.7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镇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1、江苏省镇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2018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一)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811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 她在这次的数学奥赛中得了一等奖,大家都觉得她太厉害了。她却_,笑笑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还要继续努力。(2) 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各具特色与风格的优美歌声在音乐厅内_,久久回荡在大家的耳边。(3) 国庆节,商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A. 求全责备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B. 虚怀若谷交相辉映不绝如缕C. 虚怀若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D.

    2、求全责备交相辉映不绝如缕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文章的专栏。B. 与此同时,一个传承红色传统、励志精武建功为主题的“学旅史、唱旅歌、铸旅魂”活动也在部队蓬勃开展。大力宣扬部队光荣历史,用红军精神引领、感召和激励新一代官兵。C. 所谓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一种德。它既是体现个人品行修养的“私德”,又是彰显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价值目标的“大德”,更是体现社会精神追求的“公德”。D. 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他的专业能力、知识技

    3、能,还取决于他拥有正确的“三观”。3.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D.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4. 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 昨日本人手机遗落在图书馆,如有拾获,速速交还,必有重赏。(寻物启事)B. 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C. 感谢阁下当初的鼎力相助,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D. 哥哥把他最重要的手表给了我,我一定惠存。5. 对右面这幅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3分)()A. 教育呼唤公平,要有教无类,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B. 教育不能固守教条,要与时俱进。C. 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D. 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学,不能人云亦云。二、 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

    5、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时梁兴等略吏民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上党

    6、太守。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

    7、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郑浑传)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举:生养,养育B. 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等到C. 租入倍常,民赖其利 赖:获得D. 榆皆成藩 藩:行列7.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郑浑治理政绩的一组是(3分)() 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山贼皆平,民安产业。 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A. B. C. D.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A. 郑浑带领哥哥的小儿子在淮南避难时,受到袁术礼待,但考虑到袁术最终必败,他就渡江投靠哥哥的好友华歆。B. 郑浑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在平叛梁兴等人的劫掠时,他既能力排众异,又亲率吏民前往鄜城,斩杀梁兴及其党羽。C. 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D. 郑浑之所以能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是因为他不仅治理有方,政绩突出,而且具有“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 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3分)_(2) 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

    9、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3分)_(3) 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3分)_三、 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篠:即“筱”,细小的竹子。裛:即“浥”,滋润。10. 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5分)_1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6分)_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1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2) 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3) 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5) 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6) 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7) 察己可以知人,_。(吕氏春秋)(8) 流水不腐,_,动也。(吕氏春秋)五、 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祁茂顺汪曾祺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跟真

    11、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围,紫红软帘,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后来订烧活越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去?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纸糊的顶棚很容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住钢筋水泥楼房的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祁茂顺只好改行。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祁茂顺每天一早蹬车接馆长上班,中午送他回家吃饭,下午再接他到馆里,下班送他回家。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12、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你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这会见得空不得空?”“没事,交给我了!”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旗人见面时还称他为“四贝勒”,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栈房。他只保留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13、”祁茂顺说:“行!星期天。”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子,一大沓大白纸。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蹭蹭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也就

    14、是个熟。”“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那倒是。”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元的双窨香片?”“喝惯了。”祁茂顺告辞。“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金四爷,你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大酒缸没有了?”“没有喽。”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13. 文章对祁茂顺糊顶棚的描写有何作用?(6分)_14. 祁茂顺这一形象

    15、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_15. 文章的标题是祁茂顺,但用了很大篇幅来写金四爷,有何用意?(4分)_16. 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质朴而凝重”,请结合本篇小说简要分析。(6分)_六、 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长篇小说的边缘化沈敏特进入新世纪,评论界的基本共识是:数量上有“井喷”之势,质量上大面积滑坡,长篇小说进一步边缘化。长篇小说边缘化的原因复杂。上世纪80年代文学很“火”,原因是它给长期处在封闭状态中的读者带来了新信息、新观念,成为思想解放的推动力。但其中多是政治原因,文学的本体并没引起充分关注。如今,可以传播新信息、新观念的媒体纷至沓来,在传播的覆盖率

    16、和快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纸本的文学。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从各种媒介看,文学不占优势。再加上一种非规范的市场经济,以强大的物质诱惑催生着人们的“暴富欲”,由此而来的贫富差距又使太多的人陷入谋生的紧张中。一种浮躁的、低道德的、低人文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泛漫开来,直接影响着文化的接受方式。广大的人群不可能沉下心来进行纸本阅读,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作家也有生存之虞,为了适应现实,相当一部分作家走上了媚俗之路。这真是悲剧中的悲剧,因为媚俗恰是文学本体的丧失。本体,是指一个物种的不可替代性:丧失了本体,也就丧失了它的价值,丧失了它发展的空间,长篇小说亦是如此。就我个人的偏见,高贵应该是长篇小

    17、说不可替代的特性,它不能失去这个本体。长篇小说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透视人的心灵,从而最深刻、全面地展示人的命运。哪一种艺术品种可以直接透视和描述人的心灵状态和历程?只有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我们知道,只有语言文字,才能保存和表达人类最精密的思维活动,才能承载和显示人类最细腻的感情变化,提供人类最高级的审美方式。语言文字不直接提供图景、人像、声音,它要通过阅读,融入读者自身的经历、感受、思索、联想,转化为读者自己创造的图景、人像、声音,延伸出读者相同而又各自不同的感情的波澜、人生的感悟、思维的成果。这是一个美妙、丰富的审美大餐,在这样高级的审美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之为人的骄傲和自豪。一部小说能

    18、不能坚持文学的本体性,必须看语言是否具有调动读者在阅读中进入再创造状态的张力。长篇小说在发挥语言文字应有的审美功能上无与伦比,它的高贵就在于充分使用了没有可以替代的人类最高级的传播手段语言文字。无论中外,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一个人类共同的迫切任务: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规划。“娱乐至死”正在被反思和理解替代,这种趋势反映在文化消费领域,就是高贵的审美需求的苏醒。愈来愈多的人对过度娱乐化的痴迷逐渐厌倦,开始意识到通俗和低俗、喜剧和搞笑、幽默和无厘头的区别。换句话说,愈来愈多的人需要多一些经得起回味、咀嚼、思索,能在孤独中品味、反思一切,包括品味、反思自己的高贵的文化享受。新的需要开拓

    19、着长篇小说重生的新空间,我们听到了长篇小说走出边缘化的鼓声。虽是隐隐约约,但我想,只要世界在进步,文化在更新,这鼓声就会响亮、会清晰。17. 试简述长篇小说边缘化的原因。(6分)_18. 文章说,“高贵应该是长篇小说不可替代的特性”,请根据文意指出长篇小说的高贵本体是什么。(6分)_19. 作者在文末表达了对长篇小说重生的信心,他的依据何在?(6分)_七、 作文(70分)20. 根据下面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桥梁是使行人等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亦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2018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

    20、一)语文附加题(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一、 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21.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干枯者,所在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选自苏轼评陶韩柳诗)22. 在所评的诗人中,哪两个人的风格比较接近?作者是喜欢的是谁?(2分)_23. 材料中引用佛语“如人食蜜”有什么作用?(4分)_二、 名著阅读题(15分)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

    21、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哈姆雷特中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之子波罗涅斯急于报父之仇的心态,挑唆他与哈姆雷特决斗,并准备了毒剑毒酒,准备置哈姆雷特于死地。B. 茶馆共有三幕,以北京城中的一个茶馆串起所有故事,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的社会发展片段。C.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后,短时间内三次火攻曹操,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这三把火便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D.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罪恶,对行将就木的腐朽封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小说同时还通过朝代更替与家族兴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和斗争。E. 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是巴

    22、尔扎克笔下具有“美好感情”的理想人物,她对父母有深挚的孝心,对查理有无私的爱意,对宗教有虔诚的信仰。25. 简答题(10分)(1) 简述红楼梦中“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和“贤宝钗小惠全大体”这两回里薛宝钗是如何为人处事的。(6分)_(2) 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走后,老葛朗台为何要监禁欧也妮?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主意,把欧也妮放出来?结合情节谈谈原因。(4分)_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首先是一个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处理的是客观的数据和材料。如果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

    23、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成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正如刘慈欣诗云里举的例子,唯有从整体来看,一个美女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古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一味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的要义在于“选”,是一门“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这就要求我们浸润式地细读、辨别与体味。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作品的内涵和义旨。通过对“归来”一词的统计,的确能够指向苏轼被贬这一事实,但只有通过揣摩“嗟予潦倒无归日,令汝蹉跎已半生”(侄安节远来夜坐)这样的诗句,我们才能深入体会苏轼彼时的心境和况味:同样,通过大数据固然不难得出苏轼的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的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26. 结合文本,谈谈诗词欣赏研究的两个误区和最该注意的两个方面。(4分)_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镇江市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