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3 人民版必修3.docx

    • 资源ID:17029559       资源大小:34.3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3 人民版必修3.docx

    1、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3 人民版必修3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3 人民版必修3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色。通过阅读,观察,练习,

    2、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或举办文学作品欣赏会等方式,从历史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在积极

    3、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使他们理解和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教学建议:1、整体教学思路: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各种形式著名的文学作品学生在语文课上大都学习并深入分析过,所以课上可引导学生先谈谈对每种文学形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赏析文学作品,分析归纳每种作品的特点。2、导入:可设问:你知道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能否举例说明其特点?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以

    4、其已有知识来说说对古代文学的认识。3、关于“诗的经典”一目,建议教师:(1)建议教师先简洁地介绍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2)从四方面分析诗经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文,适当引用伐檀、七月或硕鼠的诗句加以说明;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5、,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4、关于“楚辞的魅力”一目,建议教师:(1)了解楚辞及其特点。 “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的一种诗歌新体裁。引导学生结合诗经对比得出楚辞的特点:一,是浪漫主义的,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丽、风格绚丽、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二,句式较为灵活,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2)了解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讲解中可引导学生看屈原像和屈子词的图片,以加深印象。突出点出屈原的爱国精神。(3)介绍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屈原的离骚,学生已在语文课中学过,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离

    6、骚中的诗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5、关于“汉赋的风采”一目,建议教师:(1)使学生了解赋这一文学形式。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赋讲究文采、韵节,兼具散文、诗歌的性质,后来逐渐向骈文、散文两个方向发展。(2)列举西汉、东汉时期赋的成就。西汉代表性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可适当介绍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为辞,用对话的形式,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作品情节跌宕,铺陈起伏,视野广阔,气魄宏大。东汉成就: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3)引导对比西汉、东汉时期赋的代表作品,分析两个时期赋的特点。西

    7、汉特点: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东汉特点: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6、关于“李杜诗篇万口传”一目,建议教师:(1)先使学生了解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如下归纳: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2)补充

    8、介绍唐代诗歌的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依据教材着重介绍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李白、杜甫及其作品特色。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

    9、,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还可通过大家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石壕吏来说明。7、关于“宋代词苑”一目,建议教师:(1)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词的发展历程,以及宋词的基本概况。然后讨论宋词繁荣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为三点: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此,进一步引导学

    10、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讲述两宋具有代表性的词人及其代表作品时,可从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入手,评析和鉴赏宋词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比较两派不同的风格特点。婉约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可举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明婉约派词人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豪放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要结合其代表作进行具体说明。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可举出他们的

    11、代表作品和名句,总结豪放派词人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教师最后还应指出:许多词人的作品往往兼具豪放与婉约两种不同风格,并不截然分开。如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8、关于“元曲和市民社会”一目,建议教师:(1)了解广义元曲的含意,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引导学生结合了解散曲和元杂剧含义及特点。散曲,是北方民间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篇幅短小的小令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的套数(套曲或大令)。特点:在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句子长短参差,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

    12、性。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2)元杂剧成就,关汉卿与窦娥冤,马致远与秋思。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建议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东西方文学比较,如将关汉卿及作品与同一时期英国的莎士比亚及作品作比较,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3)引导学生分析元杂剧日益兴盛的原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一是为适应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二是(主要的)为满足广大市民阶层日益强烈的文化需求。9、关于“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一目,建议教师:(1)对此部分内容学生们比较熟悉,不但初中历史课学过,很多小说高中语文教材也分别选讲过其中著名章节。学生也读

    13、过这些小说,或观看过相应的影视片。建议教师突出两方面:一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二是几部著名小说的特点。(2)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市民文学蓬勃发展。(3)通过活动课加深对明清小说特点和成就的理解。如:举行明清小说故事会;或放映根据明清小说改编拍摄的相关电视

    14、剧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设计探究性的问题。由学生去组织参与,合作探究,既立足课堂、课本,又延伸到课外、社会,既依托历史学科知识,又借助了语文学科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0、本课小结:建议教师先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再要求学生将本课内容概括为“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一览表”(应包括历史时期、文学体裁及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4 人民版必修3【重难点突破】 本课学习,要求全面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各个时代最突出的文学成就,熟悉若干种文学形式的名著名篇。重点

    15、: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中国的古代文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散文,诗,词、曲,赋,传奇,杂剧,小说等多种形式。中国的古代文学表现形式虽然表现多样,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色,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所以对中国古代文学要结合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去记忆和理解。加深对文学形式的了解和把握。难点: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了解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一定时代发展的特点。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从而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先秦时期:( 一)诗的经典诗经: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1诗经作品的时间:西周初年春秋中叶(公元前11

    16、一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2诗经的内容构成及特点 (1)风:是诗经的精粹,民间歌谣: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直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语言生动活泼,其中也揭露了阶级压迫和剥削。著名篇章有相鼠、伐檀硕鼠等。 (2)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贵族宴饮时的乐歌;分为小雅和大雅两部分,主要是反够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也抒发对社会不公及黑暗腐败现象的忧虑和不满情绪。著名篇章有生民、公刘、绵等。 (3)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3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地位: (1)特点: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

    17、,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创作风格:现实主义(2)地位: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它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二)楚辞的魅力1、楚辞:(1)产生: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创造(2)特点: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句末常带“兮”字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3) 意义: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提示:可以从句式、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二)伟大的诗人屈原 1、创楚辞2、主要作品:政治抒情长诗离骚:文学史上常以“风”(诗经)、“骚”或“诗”

    18、、“骚”并称;“骚”与“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组诗九歌、九章、天问等3、政治抱负:对内: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对外:力图实现联齐抗秦,进而统一中国 (三)诸子散文:二、两汉:汉赋的风采 1赋的艺术特点: 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赋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西汉时期的赋(1)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枚乘的七发,开汉武帝时代长篇赋之先河。(2)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艺术特征:气势恢弘、词藻华美,反映了当时文人气度的宏阔广大,时代精神的豪迈勇进,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鲁多彩

    19、。主要代表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扬雄。3东汉时期的赋(1)主要赋作家:班固、张衡。(2)风格变化:东汉后期长篇赋渐少,各种抒情写物的短篇赋兴起,从而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更为清新活泼。 三: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一)唐诗繁荣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物质基础2、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3、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4、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二)主要代表人物:1“诗仙”李白 (1)风格特点及原因:“诗仙”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他所抒发的“行路难”、“多歧路”的怀才不遇的愤

    20、懑,与唐代社会崇尚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风气有关;其歌咏祖国的壮美山水,名篇名句迭出,这与当时文人学士漫游天下的风气有关。(2)代表作:主要有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月下羞酌、静夜思等 2“诗圣”杜甫 (1)风格特点:诗风具有凝重与沉郁,充满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等特点;同时还具相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特点。 (2) 原因: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离乱和漂泊(3)代表作:三吏三别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 四、宋代:词苑(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朝辉煌 宋代著名词人: 词 人 艺 术 成 就 名 篇

    21、名 句 柳永以切身的感受、市井风光、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人词,用白描的笔法与文人的意趣,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诗作在民间流传最广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表达的内容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开拓了词的境界。其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两宋之际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其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辛弃疾其以高超的艺术功力、强烈的爱国情怀和

    22、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派的集大成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宋词兴盛的原因 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阶级关系: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 诗、词、曲的关系) 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则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则可庄可谐,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词、曲都是从诗发展演变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五、元曲与市民社会1散曲(1)兴起: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

    23、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它包括篇幅短小的小令和套数(套曲、散套或大令)两种主要形式。(2)特点:与词相比,散曲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题材广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手法多样。(3)影响: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元杂剧(1)艺术特点: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因此又称北曲或北杂剧。(2)名家名剧: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3)兴盛原因: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24、F、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成就: 作品 作者成书时间 内容特点 体裁特点和价值 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叙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典型人物最早的长篇章回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写北宋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东周列国冯梦龙明朝叙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历史小说封神演义 许仲琳 明朝 描述商末政治纷乱和武王伐商的历史故事 神魔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以民间唐僧取经故事为题材, 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的精神 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明朝 描写明朝日常生活、人情世俗 长篇白话世

    25、情小说“三言” “二拍” 冯梦龙 凌濛初 明朝 明朝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令人耳目一新 短篇白话世情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朝 真切描绘了知识分子、官僚及乡绅的生活、心理 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封建社会败落的历史命运 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朝 借花妖狐魅的故事,艺术地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 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官场现形记李宝嘉清朝运用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揭露封建统治的腐败,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 清朝 孽海花 曾

    26、朴 清朝老残游记 刘鹗 清朝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1)经济:大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队伍壮大,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蓬勃发展(2)政治: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批判现实的力作。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师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经历的阶段1、先秦诗经、楚辞 2、汉朝汉赋3、唐朝唐诗 4、宋朝宋词5、元朝元曲 6、明清小说一、先秦时期:(一)诗的经典诗经: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1、时间: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共计305首诗歌。2、内容: 风:是诗经精粹,民间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活,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名篇:相鼠、伐檀硕鼠等。

    27、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分为小雅和大雅两部分。名篇:生民、公刘、绵等。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 3、特点: 句式: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才感染力极强创作风格:现实主义4、地位: 是中国最古老诗歌总集,对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二)楚辞的魅力1、楚辞:产生:继诗经后,在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屈原创造。特点: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奔放。句中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意义:风骚

    28、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2、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地位:战国时期楚国伟大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政治抒情长诗:离骚。组诗:九歌想象丰富,文辞清婉.探索精神,九章大胆怀疑精神,天问描绘流放经历。政治抱负:追求“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离骚的地位人们称楚辞体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诗经),“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二、两汉:汉赋的风采1、特点:赋是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2、西汉时期的赋西汉早期: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等都借物抒怀,意境深沉;枚乘的七发,开汉武帝时代长

    29、篇赋之先河。汉武帝时: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艺术特征:以气势恢弘、词藻华美为主要特征。主要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扬雄。3、东汉时期的赋主要作家:班固、张衡。风格变化:东汉后期长篇赋渐少,各种短篇赋兴起,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意境清新活泼。三:唐诗:李杜诗篇万口传1、繁荣原因政经基础: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文化政策: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实行,“以诗取仕”的推动。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2、总体情况:数量多、内容广、流派多、体裁全。2300多诗人,5万多首诗歌。3、代表人物:盛唐时期“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行路难”、“多歧路”抒发了他的怀才不遇的愤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透射出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他被称为“诗仙”。由盛转衰“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七律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凝重工整,对仗整,堪为律诗典范。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四、宋代词苑1、产生: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朝辉煌。2、发展:唐朝五代:唐朝白居易,晚唐五代“花间派”词人、西蜀词人韦庄,南唐李煜。北宋时期:词发展走向辉煌,是宋代文学的标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教案3 人民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