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常见癌症复发高危表现.docx

    • 资源ID:17019631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见癌症复发高危表现.docx

    1、常见癌症复发高危表现常见癌症复发高危表现说明无论是肿瘤的形成,还是肿瘤的转移,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般来说,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早期都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或体征,即使不够明显,但也是属于可以提供早期诊断肿瘤的重要线索。对于这些早期信号,应该及时发现并引起高度的警惕。为了提高我们的客服人员在为顾客(患者)的服务过程当中能够做到专业化地去与顾客沟通,有效的取得顾客信任,我们特编制这份资料,供给大家学习参考。目录(一)、肺癌(二)、直肠癌(三)、肝癌(四)、乳腺癌(五)、前列腺癌(六)、胃癌(七)、鼻咽癌(八)、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九)、非霍奇金淋巴瘤(十)、卵巢癌(十一)、子宫体癌(十二)、宫颈癌(十三)、

    2、食管癌(十四)、甲状腺癌(十五)、膀胱癌一、肺癌概述: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城市多于农村。年龄多在岁以上,少数病人在岁以下。绝大多数的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支气管肺癌。肺癌是它简称或通常称呼。肺癌的发病部位一般有以下规律,即右肺多于左肺,肺上叶多于肺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根据肺癌发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将肺癌分为中央型肺癌、周围

    3、型肺癌及弥漫型肺癌三类,其中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起源于细支气管或肺泡,位置弥漫分布于两肺者为弥漫型肺癌。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者称为原位癌癌肿,可向支气管腔内或者是向临近的肺组织侵润性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癌瘤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的情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绝大多数肺癌都属于恶性上皮细胞肿瘤。根据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组织学上的大小和外观,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16.8%)和“非小细胞肺癌”(80.4%)。非小细胞肺癌(N

    4、SCLC)主要有三类: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和大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占肺癌的25%,通常起始于气管。在肿瘤中常发现有空腔和细胞凋亡。可以充分分化,鳞状细胞癌要比其他类型的癌生长的慢。在各种类型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由于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肺腺癌占肺癌的40%。通常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

    5、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大多数肺腺癌和吸烟有关;但在从不吸烟者中,肺腺癌也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肺腺癌中还有一类,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又称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部位在肺野周围,在各型肺癌中发病率最低,女性比较多见。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肺泡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肺泡细胞癌在形态上有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前者可以是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后者形态类似肺炎病变。范围局限的结节型

    6、,手术切除疗效较好。在女性从不吸烟者中很普遍。小细胞肺癌(SCLC):属于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最差。Sclc也叫“燕麦细胞癌”,不太常见。 这个癌常在大的呼吸道(主要或分支气管)里并发展迅速,很快就长的很大。小细胞里有神经分泌细胞颗粒球 (内含内分泌荷尔蒙的囊泡), 因此会和内分泌-副癌综合症有关。虽然开始对化疗比较敏感,但最终预后效果不佳,通常远端转移。小细胞肺癌分局限期和广泛期。这类肺癌很大程度上和吸烟有关。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高危预警:1. 刺激性咳嗽、多为乾咳、呛咳,可有白色泡沫痰。2. 有时

    7、会出现血痰,常为痰中带血点或血丝。3. 胸闷、哮喘、气促。4. 发热。5. 消瘦、体重减轻。6. 胸痛,但定位模糊。当癌瘤侵及胸膜、胸壁时,疼痛加剧,定位较前明确、恒定。夜间明显,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一般止痛药不起作用。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造成的。7. 声音嘶哑。肿瘤侵及纵隔左侧,使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声嘶便产生了,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状。8. 出现局限性哮鸣音:为局限性哮鸣音,多为吸气阶段出现,咳嗽后并不消失。 9. 上腔静脉综合症:包括头面、颈、上肢水肿,上胸部静脉曲张并水肿,伴头晕、胸闷、气急等症状。 10. Horners综合征:肺尖癌压迫或侵犯颈交感神经节

    8、时,出现患侧眼球凹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患侧上半胸部皮肤温度升高、无汗等。 11. 肩臂疼痛:肺尖癌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出现该侧肩部及上肢放射状灼热疼痛。 12. 膈神经麻痹:膈神经受侵时出现气急胸闷 13. 吞咽困难: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管所致,压迫气管可致呼吸困难。 14. 心包受侵:心包受侵时出现心包积液,气急,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15. 胸膜转移:可见胸痛,癌性胸水等。 16. 肺癌转移:肺癌的血行转移常见部位依次是骨、肝、脑、肾、肾上腺、皮下组织等,另外肺癌内转移也较常见。临床随转移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症状、体征。 17. 肺外体征:常见有四肢关节疼痛或肥大、杵状指

    9、,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病、男性乳房增生肥大、高钙血症、精神异常等。18. 痰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19. 胸部X光:通常可在X光片上发现。20. CT: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大淋巴结及是否有转移,是肺癌诊断与分期的重要依据。21. 支气管镜:在肺癌的诊断方面非常重要。22. B超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准确性高达96。23. 肝、脾、骨脑等部位的扫描检查:可检查病人是否有转移。 24. 肿瘤标记物检测,检测肿瘤细胞分泌的一些特有的化学类物质。在人体正常时不存在,只有当细胞发生癌变时才会出现。包括如下检测内容: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50(CA50)/

    10、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2微球蛋白(2M)/细胞角蛋白 19 ( CK19)片段(对于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诊断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标志物)。二、直肠癌目前早期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已经很不错。按照美国统计数据,一期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二期的80左右,三期的也有60左右,但如果到了第四期,也就是晚期,比率就只剩下不到10。概述: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大肠癌中的最常见的一种(占60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随着生

    11、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有报道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癌症发病率的第三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早期症状可以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直肠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普遍认为与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直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直肠癌也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其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

    12、,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 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 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直肠癌分为1、乳头状腺癌:占 7.86%,癌组织呈粗细不等的乳头状结构,乳头中央为中心索。根据生长方式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腺癌组织向粘膜表面生长呈绒毛状;另一种则为肿瘤深部腺腔扩大呈囊状,囊内呈乳头状增生。乳头状腺癌预后较好。2、管状腺癌:在直肠癌中腺癌占多数,占67.22%,癌组织呈管状结构,根据分化

    13、程度,分为三级,高分化腺癌,癌组织由大小不一的腺管构成,癌细胞分化较好,呈柱状或高柱状,排列整齐。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分化差,大小不甚一致、呈假复层,细胞核大,排列不整齐,常直达胞浆顶端。低分化腺癌,癌组织中仅见少量不规则腺管样结构,癌细胞分化差,多形性,大小不一。核大,胞浆少,容易找到核分裂。可形成不规则的细胞条索和癌巢。多见于菜花型、溃疡型癌。3、粘液腺癌:此型癌肿组织中出现大量粘液为特征。粘液成分占全部癌组织的60%以上时,方能诊断为粘液腺癌。以此为诊断标准,粘液腺癌占结直肠腺癌的10%20%。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最差,含有大量黏液,年轻者多。又称胶样癌,恶性程度较高,术后易复发,预后差。其中

    14、印戒细胞癌:细胞浆内充满黏液,细胞核偏于细胞一侧,似印戒形状,预后最差。4、未分化癌:肿瘤内癌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团块状,呈圆形或不规则排列,细胞分化差。不形成腺管状或其他组织结构。5、腺鳞癌:腺癌与鳞癌见于同一肿瘤内,两种成分充分混合。6、小细胞癌:癌细胞体积小,稍大于淋巴细胞。癌细胞常呈紧密镶嵌状排列,胞浆少。7、鳞状细胞癌:由鳞状细胞组成,癌肿呈结节生长破溃呈边缘隆起的溃疡。高危预警:通常来说,大肠癌头两年的复发率最高,因此病人需要每36个月就复查一次,这样的频率起码要坚持两年。两年过后,可以改成半年一次,坚持三年。检查内容有大便隐血检测、肠镜检查、胸片检查、血液检查等1、 腹胀、腹痛,恶

    15、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2、 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或脓血便3、 肿瘤侵犯膀胱、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4、 肿瘤侵犯阴道时可出现直肠阴道瘘。5、 肿瘤侵犯骶骨及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及会阴部剧烈疼痛;6、 远处转移(肝脏、肺等)时,相应脏器可出现症状。如转移至肺时可出现干咳、胸痛等7、 肿瘤侵犯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胀痛;8、 肿瘤压迫髂外血管出现下肢水肿。9、 乏力、体重下降。10、 贫血11、 肛门坠痛12、 腹水13、 肿瘤标志物检查:针对大肠癌的标志物主要有两个:CEA 及CA-199,特别是CEA,手术前的阳性率约为30%,术后复发时阳性率约为70%。14、 盆腔CT或磁共振

    16、(MRI)检查了解肿瘤浸润情况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15、 胸透或胸片:排除有无肺部转移/肝脏超声检查或腹部CT检查:排除有无肝脏转移三、肝癌概述: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中有95程度属于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中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国是乙肝大国,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17、目前中国肝癌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至今未能完全阐明,但已证明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高10倍之多。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断迁移演变的三部曲。近来研究表明,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2、酒精:俗话说“饮酒伤肝”,饮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和进展。有长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诱发肝癌。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

    18、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会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肝癌的发生。3、肝硬化: 大部份乙肝病毒帶菌者是於出生時受母體感染。一般而言,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到演變成肝癌約需50至60年的時間:感染到乙型肝炎的人約在10年後才會出現慢性肝炎;再過20年後會演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約20-30年才會引起肝癌。病情的惡化速度視乎肝炎病毒的活躍程度,研究發現病毒的活躍性高時,肝細胞被破壞的速度會更快,所以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會較快出現。丙型肝炎

    19、同樣會引起肝硬化,其他肝硬化患者也有機會演變成肝癌;4、饮食相关因素:肝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长期进食霉变食物、含亚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黄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证明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在潮溼炎熱的氣候下,就可能會出現黃曲霉毒,這種毒素在動物實驗中証實可導致肝癌。另外当摄食大量的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亚硝酸盐在体内蓄积不能及时排出,可以在体内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以烟熏或盐腌的肉制品为著,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同时肝癌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相关。5、長期吸收污染物:如吸入製膠廠使用的聚氯乙

    20、烯;亚硝胺、有机氯杀虫剂、偶氮芥类等均为值得重视的致癌因素。6、中华分支睾吸虫刺激胆管上皮,也可产生胆管细胞癌。7、肝內結石、膽管炎或先天性膽管囊腫可引致膽管細胞癌。分类:按照组织学类型,肝癌可以分为:1.肝细胞肝癌 由肝细胞起源,最为多见,约占原发性肝癌的95%。分化较好者癌细胞类似肝细胞,异型性小,可分泌胆汁;分化差者癌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瘤巨细胞或大小较一致的小癌细胞。2.胆管上皮癌 由肝内胆管上皮起源,较为少见。癌细胞与胆管上皮相似,常呈腺管状排列,间质较多。3.混合性肝癌 具有肝细胞性肝癌和胆管上皮癌两种成分。肝癌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其恶变程度很高。高危预警1、食欲明显减退:腹

    21、部闷胀,消化不良,有时出现恶心、呕吐2、右上腹疼痛:肝区可有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有时可因体位变动而加重;3、感覺疲倦及虛弱乏力、消瘦、发热及浮肿;4、黄疸、腹水、皮肤瘙痒;5、鼻出血、皮下出血、皮下瘀斑等6、蜘蛛痣、肝掌7、腿、足及腹部腫脹8、尿液呈深色9、食道及胃靜脈曲張出血,引致吐血,大便有血或變成黑色10、腹水細菌感染引致急性腹膜炎11、出现肝昏迷,神志不清12、B超结果:原发性肝癌时B超多显示为边界较为清楚的强光团或暗区,且在其周围尚可见一圈典型的声晕;而继发性肝癌B超常显示增强回声。13、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值(AFP):原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多呈阳性,且阳性率在70%左右,且碱性磷酸

    22、酶及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增高;而继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90%以上呈阴性,但少数来自消化道、胰腺和生殖腺的癌肿肝转移后可测得低浓度AFP阳性。14、CT结果:原发性肝癌CT增强扫描的动脉相常显示增强效应,但静脉相增强效应减弱,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而继发性肝癌CT表现为混合不匀等密度或低密度典型的呈现“牛眼”征,多不伴有肝硬化声像。15、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全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肿瘤转移情况,更能全面判断肿瘤分期及预后。16、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侵入性检查,因肝癌富含血供,以肝动脉供血为主,因此选择肝动脉造影可以明确显示肝脏的病灶及肿瘤血供情况,四、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

    23、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有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乳腺癌属于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2011年美国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排名为美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乳腺癌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

    24、1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却不断下降,其原因不仅得益于女性乳腺癌筛查和早诊制度的建立,更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综合诊疗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

    25、。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尤其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

    26、,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身体组织液酸化,身体细胞处于酸性体液中,进而形成身体正常细胞溶氧量下降,造成细胞的活性下降,代谢循环减慢,下降到正常值的65%时,正常细胞就无法生存,但也有不惜改变染色体采取主动变异的细胞,细胞的表型发生改变,肿瘤性状得以表达,这些细胞迅速扩增,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 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乳腺癌主要可以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重庆市中医院乳腺科吕钢非浸润性癌表示癌细胞只局限在乳腺导管或乳腺小叶、乳腺腺泡内。是乳腺癌最早阶段,病变未突破基底膜。包括有1)小叶原位癌:起源于小叶导管及未梢导管上皮

    27、的癌,约占乳腺癌的1.5%。切面呈粉红色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病变大多呈多灶性,癌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一致,但排列紊乱,导管周围基底膜完整,常累及双侧,发展缓慢。2)导管内癌:发生于中心导管的原位癌,病变可累及导管范围广或呈多中心,散在分布,切面呈颗粒状带灰白或淡黄色小点,犹如皮肤粉刺样内容物。乳腺癌从非浸润性癌到浸润性癌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需要经过早期浸润阶段,根据形态的不同,分为二类。1)早期浸润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穿过基底膜,向小叶内间质浸润,但尚未浸润至小叶范围之外。2)早期浸润导管癌:导管内癌少量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浸润范围小。浸润性乳腺癌表示异常的乳腺癌细胞已经突破导

    28、管或小叶扩散到周围的间质。癌组织向间质内广泛浸润,形成各种形态癌组织与间质相混杂的状况。浸润型癌又分为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根据癌组织和间质比例多寡分为:单纯癌、硬癌、髓样癌。单纯癌:较多见,约占乳腺癌一半以上。癌组织主质和间质成分接近,癌细胞常集聚成小巢,片状或粗索状。硬癌: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0%左右,癌主质少,间质多为特点。体积小,质地硬,切面瓷白色,癌边缘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髓样癌:约占乳癌总数1020%,癌组织主质为多,间质少。瘤体可达巨大体积,切面灰白色,中心部常有坏死。根据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个亚型:淋巴细胞浸润少

    29、的为非黄型髓样癌,浸润多者为典型髓样癌。后者预后好,常划入特殊型浸润癌内。2)浸润性特殊型癌乳头状癌:大导管内癌,极少由大导管内乳头状瘤演变来。多见于5060岁妇女,肿块单发或多发,部分有乳头溢液,大多血性,溢液涂片可找到癌细胞。切面呈棕红色结节,质脆,结节内有粉红色腐肉样或乳头状组织。此癌生长缓慢,转移也较晚。当癌实质一半以上表现为腺管样结构时,可诊断为腺癌。粘液腺癌:又名胶样癌,较少见。发病年龄大,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切面半透明胶冻样物,癌组织中含有丰富粘液,恶性程度较低,腋下淋巴转移较少见。湿疹样癌:又称乳腺派杰氏病。此癌形态上特征为:乳头、乳晕皮肤呈湿疹样改变和表皮内出现一种大而有特征

    30、性的派杰氏细胞。此癌多数合并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等。高危预警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术后5年内是复发高危险期,以术后1至3年风险最高,所以术后1-3年最关键。乳腺癌一旦出现复发或转移,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可能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有数据表明,乳腺癌发生转移后,患者的生存率将明显降低,如骨转移5年的生存率为16%左右,肺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12%左右,而肝转移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乳腺癌的复发一般在三个部位首先出现复发:原处、周边和淋巴结以及远处转移。原处:在原来乳房复发,或在原乳房部位的表皮或皮下组织出现肿块,疼痛等。周边:在乳房四面的。远处以及淋巴结移动:在身体的其它部位,比如肺

    31、、肝、骨、脑,或者乳房的淋巴结上。1、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2、部分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3、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4、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5、乳腺癌复发也可以出现在与首次病发部位没有直截关系

    32、的位置上,通常在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如淋巴结、肺、肝、骨头,或者脑。这就是所谓的“转移”,癌变可以不止一处,这些都叫做“转移”。如果是曾经患有乳腺癌,再次出现乳腺癌复发症状,并且或者还检查出骨、肝、肺、脑或其它部位也长了肿瘤,这或许不是骨癌或肝癌、肺癌,而是原来的乳腺癌扩散到了骨或肝、肺脏。很可能是一种再生的或复发的乳腺癌,而不是另外一种新癌症。这很重要,由于乳腺癌即便已经扩散也通常要比骨癌或肝癌更轻易治疗。6、手术区域的皮瓣下、腋窝和患侧锁骨上窝处为多见淋巴结肿块7、肺及胸膜转移:开始可无任何症状,当转移较大或累积的范围较广式,可出现咳嗽及呼吸困难、咳血、胸痛等,少数可表现为癌性淋巴结炎,即使肿瘤细胞沿血管和支气管周围及胸膜和淋巴管道扩散到肺。此类型的肺转移主要症状为呼吸


    注意事项

    本文(常见癌症复发高危表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