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7008660       资源大小:134.7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1、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

    2、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1、无机氟化物1)氟化氢HF: 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

    3、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图1:氢氟酸近几年产能、产量情况(万吨)2)无机氟化盐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图2:无机氟化盐产量情况(万吨/年)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预计2013年产量4600t

    4、,需求量约4500t。氟化石墨:国内上海福邦公司、江苏卓熙两家企业生产,产能为52t,产量在10t左右,未来产能将扩大到100t,每年需求约75t;预计2013年需求量达到150t。三氟化氮:中船重工718所、中核红华、黎明院等单位生产4N级NF3,产能约500。由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市场将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六氟化硫:黎明院、福建邵武、中核红华等十余家企业生产,产能最大的黎明院达3500t/a,千吨级以上的有6家企业;2010年国内需求量加出口达8000t以上;4N高纯SF6每年消耗约250t左右;2010年400t左右。2、氟化烷烃及ODS替代品全氯氟烃(CFCs)已于十一五期间

    5、全部淘汰,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有关决议,我国将从2013年起逐步淘汰含氢的氯氟烃(HCFCs),至“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将实现削减10%的阶段目标。现有含氢氯氟烃(HCFCs)和氢氟烃(HFCs)主要产品HCFC-22、HCFC-141b、HCFC-142b、HFC-152a、HFC-134a、HFC-125、HFC-32等,用作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清洗剂和灭火剂等。图3:HCFC-22产能产量 (万吨/年)图4:HCFC-141b产能产量 (万吨/年)图5:HCFC-142b产能产量情况 (万吨/年)图6:2009年HFCs产能产量 (万吨/年)3、含氟聚合物含氟聚合物主要包括氟树

    6、脂与氟橡胶两大类,其中氟树脂主要分为非熔融加工的聚四氟乙烯(PTFE)以及可熔融加工的聚全氟丙烯(FEP),聚偏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可熔融性聚四氟乙烯(PFA),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等均聚或共聚树脂;氟橡胶则包括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的二元氟橡胶和以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三元共聚的氟橡胶以及四氟乙烯与丙烯共聚的四丙橡胶、氟硅橡胶、氟醚橡胶等。我国含氟聚合物产能约8万多吨,约占世界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产量近6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氟聚合物生产国。氟树脂的主要品种是聚四氟乙烯,氟橡胶的主要品种是26类氟橡胶,均占总产量的80%。其他品种的氟树脂和氟橡胶产

    7、量较小,有的尚在研制中。图7:聚四氟乙烯产能产量 (吨/年)图8:氟橡胶产能、产量 (吨/年)4、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有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含氟染料、含氟中间体、氟碳表面活性剂、含氟整理剂、惰性性质和含氟溶剂及其他含氟精细化学品等种类。我国已开发出100多种含氟中间体及多种精细化学品,其中含氟中间体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快速增加。1)含氟中间体产能超过10万吨/年,产量约6万吨,80%以上出口。其中氟苯类产量约8000吨,三氟甲苯类产量约30000吨,其他芳香族类产量约6000吨。四氟丙醇、三氟乙醇 和HFPO类产量分别为2000-3000吨。 2)含氟电子化学品主要有高纯氟化氢(HF

    8、)产量约000吨,高纯氟化铵产量约1200吨,含氟特气产量约1000吨,六氟磷酸锂产量约200吨。3)氟碳表面活性剂氟碳表面活性剂用于灭火剂、感光材料表面处理光亮剂、油墨、半导体工业清洁和表面处理液、航天航空惰性油、电镀铬雾抑制剂、清洗剂、石油开采、玻璃制造助剂、氟乳化剂、脱模剂、织物和皮革整理剂、纸张表面处理剂等。现有全氟辛酸、全氟磺酸类产能共460t,其中全氟辛基磺酸类产量120吨,全氟烷基羧酸类产量80吨,其他品种约50吨。4)氟碳树脂涂料目前国内氟碳涂料总用量已超过2万吨/年,其中PVDF涂料产能2万吨/年,产量8000吨;FEVE氟碳涂料产能在万吨以上,产量8000吨;PTFE涂料有

    9、70多家企业生产,表观消费量5000-6000吨。国内市场氟碳树脂主要依赖进口,但近1-2年开发和应用速度在加快,专用氟碳树脂和高档氟涂料未来前景看好。(二)、行业技术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氟化工行业通过自身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和与国外氟化工企业技术合作等形式,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成就显著。1、氟化氢 氟化氢生产工艺技术和装置已大型化,整套装备完全实现国产化。磷化工产业的副产氟硅酸回收制备AHF已获成功,为氟化工提供了第二氟资源。氟化氢生产过程中副产氟石膏的综合利用获得突破。2、无机氟化盐 干法氟化铝的总体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自主开发氟硅酸钠法制冰晶石联产

    10、白炭黑工艺技术,充分利用磷肥副产氟资源,具有特色。3、含氟聚合物 含氟聚合物的单体生产技术成熟,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了1万吨/年的四氟乙烯(TFE)和聚四氟乙烯(PTFE),1000吨/年HFP,3000吨/年VDF和1000吨PVDF,1000吨/年氟橡胶,单套25000吨/年的HCFC-22,1万吨/年的HFC-134a和HFC-152a等工艺技术,以及8立方米悬浮聚合釜,4立方米分散聚合釜,8立方米捣碎桶等设备,生产规模已接近国际水平,单耗降低,生产设备与控制手段日益进步,质量上升。先后开发出26型等以聚烯烃为主的氟橡胶和羧基亚硝基氟橡胶,全氟醚橡胶及氟硅橡胶等品种。氯碱用含氟离子交

    11、换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推广应用。含氟聚合物合成中开发出连续聚合和后处理生产工艺,其质量、消耗已接近国际大公司水平,品种也逐渐增多。4、氟化烷烃及ODS替代品开发、研究和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地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品生产技术,如HFC-134a。国际上主要的ODS替代品种都已经在我国实现了规模生产,但自主创新品种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较少。5、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组建了国家氟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1)

    12、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约化程度低,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普遍。2)生产技术雷同,产品结构不合理,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档产品仍依赖进口。3)基础研究薄弱,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4)萤石资源消耗过快,影响可持续发展。5)应用研究滞后,开发不力,原料生产与深加工脱节,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6)氟化工产品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节能减排、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水平有待提高。 2、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氟化工基本上处在跟踪和仿制阶段,自主研发、原始创新技术的比例较低,总体上处于初、中级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1)AHF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2)仍有少数企

    13、业以湿法工艺生产氟化铝,产品质量差、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严重,冰晶石产品的品种以中低分子比为主。3)含氟精细化学品、电子气体制备的反应技术、高纯化学分离技术与装备技术等尚未取得大的突破,在高品质、高附加值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4)在ODS替代品研究开发与生产方面,自主知识产权不多,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掌握在跨国大公司,缺少话语权。5)氟树脂开发研究、生产方面的技术、产品质量与国际大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端产品差距更大。6)氟橡胶品种少,在高端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关键技术上差距大。加工技术落后,尚不能以预混胶、混炼胶直接供应用户。 二、

    14、氟化工市场需求情况 (一)、国际(美、欧、日)发达国家需求单位:万吨 产品类别 09年消费量 2015年预测消费量 增长率() HF 56.1 75.4 5.1 氟化盐 29.17 37.5 4.3 HCFC 24.69 30.5 3.6 HFC 26.62 35.29 4.8 含氟聚合物 11.88 18.09 7.3 含氟精细化学品 67.33 140 13 产品类别 09年消费量 2015年预测消费量 增长率() HF 56.1 75.4 5.1 氟化盐 29.17 37.5 4.3 HCFC 24.69 30.5 3.6 HFC 26.62 35.29 4.8 含氟聚合物 11.88

    15、18.09 7.3 含氟精细化学品 67.33 140 13 (二)国内氟化工市场需求 1、各类产品需求预测单位:万吨产品类别 2010年消费量 2015年预测消费量 增长率() HF 65-70 90-95 6.5 氟化盐 55 65 3 HCFCs 49 55 2 HFCs 9.5 25 15 含氟聚合物 5.5 8.18 8-10 含氟精细化学品 3 7.3 15 2、2015年消费需求结构单位:万吨1)HCFCs消费结构 产品 ODS用途 原料用途 合计 HCFC-22 17.2 24.1 41.3 HCFC-l4lb 7.9 0 7.9 HCFC-l42b 1.59 2.87 4.4

    16、6 HCFC-l23 0.05 0.51 0.56 HCFC-l24 0.02 0 0.02 小计 26.76 27.48 54.242)HFCs消费结构单位:万吨 产品 ODS用途 原料用途 合计 HFC-l34a 6 .2 6.2 HFC-32 5.4 5.4 HFC-125 5.2 5.2 HFc-l52a 0.12 2.1 2.22 3)含氟聚合物消费结构单位:万吨产品 化工 电子电器 机械 汽车 涂料 织物整理 其他 合计 PTFE 9439 4442 9433 7417 4997 14230 6830 56794 PEP 944 4407 315 0 0 0 645 6312 PV

    17、dF 572 1145 0 0 5724 0 391 7832 FKM 1336 0 0 5572 0 0 2054 8961 FEVE 1797 0 82 1878 合计 12291 9994 9754 12989 12518 14230 10002 81778 4)含氟精细化学品消费结构单位:吨 产品类别 2015年需求量 含氟电子化学品 35000 含氟表面活性剂和整理剂(折原液) 2000 含氟中间体 18000 合计 55000 三、氟化工产业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氟化工是资源、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总量拉动影响大,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十二五”

    18、期间氟化工产业必须在保持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我国氟化工“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总体目标为:初步建成氟化工产业强国,为在“十三五”全面建成氟化工产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提出如下三大分目标:实现氟资源的有序开发,保障氟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氟化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氟化工产业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一)、我国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1、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行业发展2、氟化工产业链和门类体系健全,产品不可替代3、资源优势明显1)加强萤石资源保护利用,扭转优质氟资源过度出口的局面,实现氟资源

    19、的有序开发2)磷肥副产氟资源利用5、市场空间广阔6、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各项行动促进氟化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7、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推动了技术和产品升级(二)、发展思路与目标1、发展思路我国氟化工随着以资源为基础的通用产品的快速发展,己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粗放型发展,走产能扩张而高速增长的时代已过去,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跨越式地发展。 1)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加大萤石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力度,强化氟化工副产和三废的综合利用,提升以氟资源为基础的中国氟化工产品的附加值; 2)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创

    20、建知名品牌; 3)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联合重组,实现基础原料规模化、中间体产品精细化、新型0DS替代品环境友好化、含氟材料高端化。“十二五”期间,氟化工产业将向规模化、系列化、高质化、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联盟的优势,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形成具有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关健技术,不断提高行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注重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保护环境。2、发展目标抓好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工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产

    21、品结构调整重点要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含氟聚合物及制品、新型环境友好型ODS替代品和含氟精细化工产品。在品质上、纯度上和品种上向系列化、高质化、精细化、差异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通过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抓一批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项目淘汰工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要开发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大型成套氟化工装备、氟化工新产品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争取在“十二五”末,使我国氟化工产业在生产规模、产品品级、技术研发等方面,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形成以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先进的氟化工制造体系,

    22、为实现建成世界氟化工强国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三)、发展基本原则 按照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提高效率、保护环境、自主创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形成氟化工产业特色。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选择重点发展方向,培育重点产业和产品,按经济规模、专业分工、产业配套、上下游一体化的原则,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着重提升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依靠科技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发展为驱动,运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合作的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以发展需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行业和企

    23、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方式,抓氟化工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氟化工生产的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走低碳发展之路。4、合理布局、集聚发展 合理规划区域和氟化工园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联合和重组,促进氟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四)、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走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之路,结合氟化工实际下真功夫,调整结构和技术创新发展。1、调整产业结构1)调整结构涵盖范围调整区域结构:区域和化工园区布局合理,具有优势和特色;调整产业结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联动发展;调整产品结构:由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

    24、产品发展、替代进口,满足内需;调整技术知识产权结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调整、人才、智能(思维观念、创新人才)结构: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形成梯次合理的人才结构和创新带头人。(五)、“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产品和技术1、无机氟化物 1)氢氟酸 a)产业规模:到2015年,氟化氢总生产能力控制在160万吨/年左右,产量110万吨左右。 b)鼓励中低品位萤石采选利用和磷肥副产氟硅酸等制氢氟酸,以及超纯无水氟化氢。 2)氟化盐 a) 产业规模:到2015年氟化盐总生产能力应控制在120万吨/年左右,产量90万吨左右。 b)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磷肥副产氟硅酸产冰晶石和干法

    25、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高活性氟化钾等,淘汰湿法工艺的生产装置以及落后的生产技术。 c)提升技术水平:开发低品位萤石和副产氟硅酸原料干法生产氟化铝的技术和生产装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2、氟化烷烃及0DS替代品 1)产业规模:2015年总生产能力应控制在100万吨/年左右。 2)产品结构 HCFCs应按履约要求,ODS用途的产量到2015年,在2013年冻结的基础上减少10; HFCs到2015年,预测产能将由36万吨增长到50万吨,产量由16.5万吨增长到30万吨左右,增幅在10以上; 3)、主要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 为积极应对HCFCs淘汰和全球变暖对HFCs带来的挑战,加大

    26、对新一代低GWP值0DS替代品的开发力度,加强原料用途的研发和高端用途的开发,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a)万吨级四氯乙烯气相氟化制备HFC-125产业化技术开发; b)万吨级二氯甲烷气相氟化制备HFC-32产业化技术开发; C)万吨级HFC-245fa发泡剂替代HCFC-141b产业化技术开发; d) HFO-1235yf和.HF0-1234ze产业化技术开发; e) HFE(氢氟醚)产业化技术开发。 3、含氟聚合物“十二五”期间我国含氟聚合物要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系列化、多品种、精细化、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 1)、产业规模:201

    27、5年含氟聚合物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3.4万吨,产量达到9.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9.8。 2)产品结构 在“十二五”期间最大品种PTFE的产能占含氟聚合物总比例的72下降到63,产量由80下降到70,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而熔融性氟树脂的产能将由14上升到19,产量将由10逐步增加到16,年均增长率为15; 3)重点技术和产品重点开展六氟环氧丙烷等及系列产品的开发,解决HFPO工业放大中的技术问题,并解决PMVE、PPVE、PSVE、PEVE等全氟乙烯基醚系列特种单体的工业化放大关键技术。开展以改进氟聚合物的特种氟单体如全氟间二氧杂环戊烯(PD)、新工艺六氟双酚AF、双-O-二甲苯AF等的开发,发展

    28、高端含氟高分子材料。重点开发PVDF、PVF、F40膜材料、PCTFE、e-PTFE、全氟磺酸离子膜材料、四氟纤维加工技术,形成配套生产能力,满足太阳能、建筑行业膜结构建筑、医药、氯碱行业电解膜、工业过滤膜和新能源等目前国内急需的含氟膜材料,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 重点发展高性能的共聚改性氟树脂,具体包括改性PTEF、PVDF、PFA、ETFE、PCTFE、高速挤出FEP等含氟功能树脂,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高端含氟材料的需求,替代进口。重点开发不含PFOS的以氟硅单体为核心材料的织物三防整理剂,替代进口及满足国内纺织成衣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发全氟碘代烷合成技术、全氟醚油合成技术、PFOS/PFOA替

    29、代技术的研究。解决高端涂料级PVDF工业放大技术难题,优化生产技术方案,产品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开发环保型氟橡胶、四丙氟橡胶、耐低温氟橡胶、全氟醚橡胶、氟硅橡胶、高含氟耐含醇燃料氟橡胶、过氧化物硫化氟橡胶,大力开发预混胶、混练胶新品种,逐步改善国内以生胶为主的氟橡胶供应模式,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氟橡胶的需求,加速替代进口产品。 4、含氟精细化学品 “十二五”期间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自主创新、仿制和创新相结合,提高整体水平。 1)产业规模 2015年含氟精细化学品总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年,总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销售额超过120亿元,年均增长15; 2)产业结构 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大都

    30、处于中低端水平,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为附加值较低的通用产品。“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在氟化工产品中的比例,加快发展。 对普通芳香族类如氟苯、三氟甲苯,四氟丙醇、六氟化硫等要总量控制,提高准入标准,限制发展。淘汰高污染的重氮化工艺等,向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方向发展。含氟中间体要向脂肪族和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3)技术和产品 a)产品 超净高纯含氟电子化学品:高纯六氟化硫、六氟化钨、四氟化碳、五氟化磷; 锂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 含氟液晶材料及中间体:三氟化氮 替代PF0S/PFOA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和织物整理剂:五氟化碘、氟碳醇 含氟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 其他:氟化石墨、氟化沥青、氟化纤维、氟氯油、氟化剂等; b)技术 全氟烷基碘的调聚技术; 高效分离除杂质技术; 制氟气专用高效电解槽技术; 表面活性剂复配应用技术; 含氟脂肪(脂环)族和杂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技术; 含氟中间体的绿色制备技术。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