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经典诵读1社团活动记录朱静灵.docx

    • 资源ID:17001043       资源大小:56.34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典诵读1社团活动记录朱静灵.docx

    1、经典诵读1社团活动记录朱静灵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弟子规1时间9月4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总序、入则孝。2、教孩子孝敬父母的做人规范。教学重点:“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弟子规总序、入则孝1、诵读弟子规总序2、诵读弟子规入则孝二、讲解总序、入则孝三、吟诵重点语句“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2、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四、讲名人典故 李密辞官 陆绩怀橘 杨震拒贿 汉文帝亲尝汤药五、联系自我谈感受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弟子规2时间9月6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出则悌、谨。2、教孩子关爱兄弟、尊敬长辈的做人规范。教学重点:吟诵重点语句,并讲解。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弟子规出则悌、谨1、诵读弟子规出则悌2、诵读弟子规谨二、讲解出则悌、谨三、吟诵重点语句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长呼人 即代叫人不在 已即到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对饮

    3、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用人物 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四、讲名人典故 张良拜师 郑人不更衣 与狐谋皮 小错成大恶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弟子规3时间9月11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信、泛爱众。2、教孩子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规范。教学重点:吟诵重点语句,并讲解。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弟子规信、泛爱众1、诵读弟子规信2、诵读弟子规泛爱众二、讲解信、泛爱众三、吟诵重点语句凡出言 信为先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

    4、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 当自砺闻过怒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 直谅士渐相亲 四、讲名人典故 七擒孟获 孔子拜师 唐太宗闻过则喜 曹操割发代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弟子规4时间9月13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学目标: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2、教孩子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基本的生活规范。教学重点:吟诵重点语句,并讲解。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诵读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1、诵读弟子规亲仁2、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二、讲解亲仁、余

    5、力学文三、吟诵重点语句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 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 四、讲名人典故杜甫自幼苦学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李白补书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三字经1时间9月18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 :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4、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

    6、文,理解文章内涵。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又因为什么?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言简意赅,内容丰富。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复习已学语句 1、2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游戏规则: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

    7、4、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8、 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三字经2时间9月20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9、。教学目标 :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重点)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4、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涵。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学文晓理:(一)、自读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二)、新授1、出示新授语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5、指导学生朗读

    10、经文,背诵经文6、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二、扩展活动: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三、总结(1)朗读今日所学。(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 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板书设计: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三字经3时间9月25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

    11、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涵。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今年举行了第七届读书节。谁知道这届读书节的主题吗?(亲近中华母语,诵读百家经典。) 这次活动,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

    12、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 师生接背: 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知道哪些呢?(作者、书的内容等) 师随机评价,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有意思的是,我们浙江和广东两省还为三字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起了争执。 今天这节

    13、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读读三字经。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三字经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 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出示填空: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_,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就是那个成语“五子登科”的出处呢。)_,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_,能让梨。

    14、弟于长,宜先知。(我想问问孔融,你怎么会这么做呢?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3、让我们再读读他们的故事。指导读。书可以怎样读呢?指导配乐个性化朗读。齐读。 4、小结: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处事做人。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三、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我们读三字经,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

    15、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2)稻粱菽(sh),麦黍(sh)稷(j)。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此六畜,人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知识: 这两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两队进行PK,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段话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 宣布比赛规则:分两队竞答,答对一题得十分,答错就给对方加上十分。答题之后,再为对方选题。给对方选题的时候要有礼貌,“请问,什么是?” 比赛之前,咱们先来热热身,用朗读来给自己鼓鼓劲,看哪一队士气更旺。(两队读课文,比谁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16、)胜者决定自己先答还是先给对方选题。 比赛过程中随时点拨知识要点: 什么叫三才?什么叫三光?(天空中有日月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我们人又是万物之灵。) 三纲?(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这跟我们现在提倡的构建合谐社会的做法不谋而合哪。) 四时?(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四方?(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猜猜,老师由这想到了了什么?提示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我们

    17、的老祖宗真了不起。) 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可真复杂,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算出来的,真了不起。现在知道闰土名字的来历吗?) 六谷?(稻粱菽麦黍稷,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五谷杂粮,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这所谓豕的是什么东西呀?)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知识。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两段含金量极高的话背下来。 试背,指名背(老师学生合作背,生生合作背),齐背。(不能背的可以跟着读。) 这些知识还比较浅显易懂,三字经里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 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三字经4时间9

    18、月27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涵。课前准备:小黑板、挂图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读三字经,明勤学道理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民族,至今流传着许多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请仔细看图,你知道图上说的是谁的什么事呢? 逐一出示名人勤奋读书图片,请学生说故事。 (路温舒披蒲编、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悬梁、苏秦刺骨) 师随时点评引导:哪一点令你特别受感动? 车胤囊萤:就

    19、着萤火虫的光看书,能看清吗?(这样微弱的亮光,看书时间一久就会眼睛发酸,甚至会头昏脑胀的。) 孙康映雪:他不冷吗?(天寒地冻,别说跑到屋外边了,即使在屋里头也是很冷的,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哪来别的取暖的东西呢?)多冷啊!得受多大的罪啊!可没有苦,哪来的甜呢? 路温舒编席抄书:为了读书,真是绞尽脑汁。 孙敬悬梁:这倒真是一个克服困意的好方法。可惜我们男孩子没有机会了,老师倒是可以一试,女孩子也可以试试哦。 苏秦刺股:那是尖锐的锥子啊,疼吗? 2、这么多感人的故事,老祖宗用了最精练的语言,记录在三字经里。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出示)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zhu)刺股,彼不教

    20、,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chu)。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自由读。在这些话里,找到刚才我们讲的故事了吗?还有什么故事没有讲过?你知道吗? 学生不了解的故事点击课件,听录音。 没有书读,就借来抄在蒲席上,刻在竹简上;没有灯油,就抓萤火虫照明,就着雪光读书;读书困了,头悬梁锥刺股,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没有时间读书,就在打柴、放牛的间隙,利用一切时间读书。他们的故事感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怀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敬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的故事。(齐读。) 3、如今我们不再需要囊萤映雪,也不用学悬梁刺股,这样的方法显然已经过时了,但什么是永不过时的呢?(勤奋学习的精神) 学

    21、生交流。 4、同学们说得真好,虽然表达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声音是一样的,那就是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老师这儿要送你们一份礼物,借用三字经中的两句金玉良言送给你们。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指名读。齐读。 二、背诵经典结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虽然只是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有那么多的史地知识,那么多名人故事,那么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板书设计: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

    22、。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稻粱菽(sh),麦黍(sh)稷(j)。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此六畜,人所饲。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zhu)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chu)。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石灰吟时间10月9日辅导员朱静灵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2、了解学习作者要赞颂的精神。3、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2、理解咏物颂人的写作目的。课前准备:搜集诗人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

    23、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谁能说一下石灰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1. 板书:题目,作者,诗文;2. 释题:石灰吟,吟诵,赞美石灰的诗。3. 作者简介:(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先后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大理寺少卿、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二、小故事:成语两袖清风

    24、的来历: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三、概括讲解: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代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必须经过山中千锤万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化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

    25、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练、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垒落刚正的英雄之气,具有很强的思想感染力。四、大家都知道,读诗要会断句,断句得当,才能将诗读出感情和气势,谁能上来试着断一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断句的同学按照你的方法来读一下试试,然后按照这里的断句来一遍体会,然后大家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注意抓字眼、明诗意。五、请一名同学来讲一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基本意讲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

    26、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烈火焚烧”,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六、想意境,悟诗情。石灰

    27、有什么特点?找出诗句。(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要留清白)“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颂了什么精神?(不畏艰险磨难,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朗读这首诗该用什么语气?(慷慨激昂、豪情满怀)背诵诗歌。七、总结。这首诗是只写石灰吗?学了后你有什么感受?(诗的3、4句看似写石灰,实则在写人,写人的精神。诗人赞颂的是石灰不怕牺牲,不怕艰险、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拓展:岳忠武王祠匹马

    28、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表面写对岳飞的赞颂,实则写了对奸臣的痛恨,同时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的愿望)天宝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经典诵读1活动课题悯农时间10月11日辅导员朱静灵德育目标: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 (皿字底);读写锄禾、辛苦,会用辛苦写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单音节词和锄禾、粒粒的词义。2识记餐。3懂得许与禾之间的联系。4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如何爱惜粮食。课前准备:投影片,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你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年级学过一篇课文,是讲白米饭怎么来的,谁来背背? (指名背、齐背)2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古诗写农民伯伯是怎样辛辛苦苦种粮食的:出示课题,锄:金字旁,右边一个助:锄就是锄头,一种农民劳动用的工具;禾:是禾苗,庄稼的苗苗。3谁知道锄


    注意事项

    本文(经典诵读1社团活动记录朱静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