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4期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docx

    • 资源ID:16996300       资源大小:31.7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4期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docx

    1、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4期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2017年中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第4期一、基础小题1【2017年中考山西卷】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爱莲说周敦颐)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左传曹刿论战)C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杂说(四)韩愈)D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见闻,知识。(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2【2017年中考山西卷】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陶潜)(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B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三则)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范仲淹)不因外物而高兴,不因自己而悲伤。D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2017年中考浙江衢州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1)元方入门不顾 (2)两股战战 (3)后遂无问津者(4)至若春和景明 (5)长跪而谢之 (6)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二、【2017年中考北京卷】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环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分) 委而去之 翻译:_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4、)【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7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分)【链接材料】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

    5、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注:“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更”改正。“节”节制。“劝”勉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囿”古地名。“没”古地名。答:_三、【2017年中考广东深圳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6、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陋室铭)【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选自世说新语)7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1)斯是陋室: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_(2)何可一日无此君!_9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两人所处的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3分)_ 四、【2017年中考贵州毕节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

    7、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8、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锦鳞游泳()(2)佳木秀而繁阴()(2分)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5下列句子中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而或/长烟一空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6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4分)五、【2017届中考贵州省安顺

    9、市卷】(17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下列各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吾妻之美我者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徐公何能及君也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11、昳丽。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5)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六、【2017年中考黑龙江大庆卷】(14分)【古诗文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节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12、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注释:拏:通“挠”,撑、划。毳衣:细毛皮衣雾凇沆砀:寒气弥漫(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欣然起行 欣然 :月色入户 户:是日更定矣 是:上下一白 一:(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B湖中焉得有此人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C念无与乐者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3、孟子二章)D相与步于中庭 战于长勺曹列论战(3)选出朗读时停顿更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5)请比较两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写景手法上的异同。相同点:为了突出景物特点(甲文月明,乙文雪大),两文都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不同点:甲文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七、【2017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2125题。(14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14、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

    15、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用事:掌权。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2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亦不详其姓字 详:知道 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C人避之,莫敢诘 诘:质问(责问) D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名气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因以为号焉 故自号曰醉翁也B或置酒

    16、而招之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每题2分)(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2)怒,命卒曵下奴,笞之。2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_”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2)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_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

    17、御史具有_的高尚品格。(3)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八、【2017届中考山东荷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薄暮冥冥 狐裘不

    18、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 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4分) 九、【2017年中考山东滨州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19、,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任:推荐。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 植:立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D将弃官去 去:离开13下

    20、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15【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4分)十、【2017届四川自贡卷】文言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 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

    22、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 许:赞同。B始一反焉 始:开始。C固不可彻 彻:通,贯通。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13句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本在冀州之南 B惩山北之塞C汝之不惠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敢想敢做。苦于太行、王屋山的阻塞,他召集家人商议,提出搬走两座大山。 B愚公谋划周到。面对如何处置土石的问题,他成竹在胸,提出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 C愚公信念坚定。

    23、面对智叟的阻止,他回答,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山终有被铲平的一天。D愚公感动天地。天帝也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他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了两座大山。15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十一、【2017届中考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5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1】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

    24、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何间焉( ) (2)小惠未徧( ) (3)小大之狱 ( ) (4)故克之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12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4期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