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口语交际习作五口语交际》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 资源ID:16972936       资源大小:21.3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口语交际习作五口语交际》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

    1、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口语交际习作五口语交际公开课教学设计1第五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训练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五,辩题是“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正方的立场是“利大”,反方的立场是“弊大”。教材简要地说明了辩论的基本要求:一是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包括搜集论证几方观点和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三是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楚,用事实说话;最后是总结陈词,全面总结本方观点。从话题上看,这是属于“辩论”类的口语交际内容,重在应对技能的训练。教材潜在的互动性因素较多,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因素精心挖掘、巧妙设计,创设适当的交际情境来促进交流互动,层层深入,步

    2、步提高。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平时的表达能力很不错,口齿伶俐,善于表达,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流畅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 课堂上学生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参与状态之中,对辩驳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投入进去,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敢于用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力量所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此次口语交际活动,创设了一种多向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参与状态之中,对辩驳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投入进去,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敢于用口表达自己的

    3、观点,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力量所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形成良好的交际意识,促进语言能力与交际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2.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2.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

    4、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课前准备1出示辩题,根据学生所选辩题和立场组成正反双方阵营。2根据自己所选辩题查找资料积累事实材料为反驳对方做充分准备。3翻阅自己的日记或调查同学、老师、家长,回顾自己的经历,并填写调查表。教学过程一 导入:小时候,老师有一个梦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将近30年了,那个小小的梦早已成了现实。如今呀,科学技术已经全方位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是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件)以此为主题,今天我们举行一场小小的辩论会。二 亮明观点 1、采访 你的观点(3个人)2、师:赞成科技发展利大的同学坐在老师的左手边,是正方。赞成科技发展弊大的同学坐

    5、在老师的右手边,是反方。三 梳理筛选资料 师:科技发展不管利大还是弊大,都要用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这也本单元的重点目标(课件)。请同学们快速交流,谈谈各自的观点,梳理手中搜集的资料,有哪些相应的事例能表明自己的观点(课件)。四、代表陈述观点 1、代表陈述观点:观点及事例。课件:说清楚:我的观点是-,例如-。 认真听:谁说的最能说服你,为什么? 2、展开辩论、适时点评。正方:预设:生1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利大,例如,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优势,我们坐在电脑前轻轻一点鼠标,所需资料进行筛选就可以了,所以,我坚决认为科技发展利大。生2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让我们拥有了电视、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电脑还

    6、能上网聊天,手机让人们联系起来非常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幸福了。师: 是啊,科技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吗?生3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交通方便了,出门可以坐地铁、火车、飞机。 师: 科技发展让人们的出行快捷方便!生4 我的观点是科技利大。是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纵观千古,哪朝哪代不是重视科技的发展?回首过去,看四大发明,独具鳌头;观天文历法,为之惊叹;览赵州拱桥,设计精妙;窥本草纲目,东方巨典;瞻圆周率值,七位小数;眺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端青花瓷器,扬名海外。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 学生依次发言(4个学生)师: 看看咱们的教室里还能列举出来吗? 生4 我的

    7、观点是科技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宽敞的教室,明亮的灯光。 反方: 预设:生1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让环境污染严重了。(师 能具体说说污染表现在哪些方面吗?)生1继续 科技发展带来了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直接危害我们的健康。 师:多么严重的问题啊!改善环境迫在眉睫。 生2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利大于弊,例如:塑料袋的发明属于科技发展方面,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白色垃圾,严重污染了环境。 生3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弊大。例如:有了电脑,才有了网络游戏,使青少年无法自拔,荒废学业;电脑导致了我们近视。生4 我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例。如:空调滋生微生物和细菌,给人类身体带来极大

    8、的危害 生5 我的观点是有了网络也出现了网络暴力。在网上发表一些伤害性、侮辱性的言论、图片等,影响人们生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 生6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师问:刚才这么多同学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谁说的很能说服你,为什么?师: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还要注意(课件): 语言的清楚流畅态度的大方得体事例要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使你的辩论立于不败之地。五、 过渡:科技发展到底是利大?弊大?大家都有不同的认识,请

    9、你用刚才的方法列举相应的事例表明观点,说服他人,下面开始辩论,请正方发表观点。预设:正方(生1): 对方辩友,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家用电器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比如,有了电视我们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可以看动画片,放松一下;还可以不用去现场就能看各种节目表演,比如,看一场足球赛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不用买门票。电脑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方便,我们在盐池发一封信到美国,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还可以在英特网上和各地的亲朋好友聊天、玩游戏、听音乐、读新闻、看电影、听老师讲课、查找资料;还可以足不出户购物、看病。 反方:生2 对方辩友,如果人们成天成天都守在电视前看足球赛、追剧、看动画

    10、片,就会疏远了和亲人朋友的交流;也缺乏户外运动,也导致了许多青少年成为眼镜一族。电脑使有些学生和大人学坏,沉迷虚拟的网络世界。同样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还有手机,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师:反方同学也举出了很有说服力的数据及资料。正反方自由阐述,教师随机点评。正方:生3 我方认为手机能够拉近家庭成员距离,好像他们时刻都在自己身边。比如,早晨一家人不是上班就是上学,也许家里还有老人,可是有了手机,你就可以安心去工作和学习,无论亲人在哪里,只要一个电话,就像在你身边;他们的音容笑貌随着电话里传来的声音,都在向你报着平安。反方:生4 从手机的外形、样式等方面描述智能手机带来的弊端。正方:生5 就反

    11、方辩友郑卓所举的事例举相反的事例进行反驳.正方:生6 举学习和生活中实际发生的身边熟悉的事例进行反驳.反方: 生7 手机带在身上辐射造成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再说了,手机看多了,人们也不喜欢在一起玩耍,交流了。朋友在一起聚会,本来大家应该高高兴兴的大谈阔论,好长时间不见该有多少话要说啊,偏偏有人这时候掏出手机看看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偷菜,打游戏多好的氛围被手机打破了。爷爷奶奶做好一桌子的饭菜,大家都在玩手机,家庭中的那种温馨感觉没了。正方:生8 谁说人们都不交流了,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条信息,我们六年级(3)班的王泽元同学得了重病,有一部分人就是通过朋友圈交流得知后伸出援助之手,帮助

    12、了他。幸亏是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传播快,让我们及时了解信息,及时出手帮助了王泽远同学。师:这是我们身边一个真实的事例。反方:生9 手机信息快也并不是一定是好啊,许多网上出现的信息不适于我们青少年看,技术太发达,有网上暴力,黑客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侵入我们的生活,信息快的话,很容易引起网瘾的。师:听得多认真啊,把你刚才说的都记下来了。一句话,信息传递快并不一定就好。正方:生10 手机之所以能吸引我们,说明有一定的利处,进入科技发展后,就会推出3D去全新技术,也就不会有低头、近视的说法了,现在的3D max已经发展到了非常逼真的地步,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手机也会变成3D技术的了。3、 师:科技带来

    13、的问题也可以依靠科技来解决问题。六 引导过渡预设:正方:生1 对方辩友,我方的观点是科技发展利大。人类文明伴随着科技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自从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被发明出来,人们的出行就变得更加方便、省时、省力了,加快了生活节奏。比如,暑假马上到了,我们一家人自驾车出去旅游很方便,走走停停,一路看风景。(师:事实证明,很多家庭也有这样的经历,对吗?)反方:生2 可是,对方辩友,现代交通工具虽然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但是负面作用随处可见。没错的,生活节奏快了,像你这样出行的人多了,你难道没有发现环境污染这个最直接吗?特别是城市,旅游景点的垃圾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

    14、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塑料约占3%。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况且,塑料袋如果埋在地下要经过大约两百年的时间才能腐烂,会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处理方式,就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危害环境的一大公害。这难道不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吗?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正方: 生3 对方辩友,话可不能这么说,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拿塑料袋来说吧,那不是说明我们的科技太先进,而恰恰证明我们的科技不够先进,要是我们的科技水平足够高的话,人类就不会使用塑料袋,而是发明成本低且环保的购物袋了。正

    15、因为这样,我们更要发展环保科技,怎么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科技头上呢?所以我方坚持“科技发展利大”(师:你直接抓住了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不错)。反方:生4 我来补充,对方辩友,假如人们都像你这样开车出行,还会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一种病。就我们的盐池让我们看到了每天上下班及接送孩子的时间,也成了不大不小的赌城。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课件 堵车图片)师:结合搜集的图片、资料更有说服力。学生评价:预设: 生1(杨皓)能够用事实说话,列

    16、举自己身边的事例表达观点。 生2(罗思雨)运用比较准确的数字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非常清楚流畅。生3(孙嘉琪)能够直接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及时反驳。师:就“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个主题,同学们也和家长交流了,看看他们上传到资料包里的观点。七 教师小结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这节课,同学们各抒己见,都能以事实为依据,大胆进行辩驳,在辩论过程中,做到了口语交际的几点要求:表述清楚有层次;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学会了倾听,在倾听中列举了有力的事实去反驳对方的观点;事例恰当,言之有理。懂得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辩论过程很精彩,大家的收获也一定很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每一样科学技术的发明,既给人们带来喜悦,也能带来困扰,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科技发展要看到利,又要能看到弊,我们要正确看待。八 课后延伸 请你这样做 微视频:孩子们,“灯不拨不亮,理越辩越明”,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回家后,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向家长说一说,听听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老师希望你们能做一个理性的、智慧的人。(和家长的辩论,将辩论视频上传到电子白板的学科资源包里,课堂上打开学习观看。) 九、推荐书籍 :正方反方板书设计口语交际 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 反方 正方 弊大 利大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口语交际习作五口语交际》公开课教学设计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