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复习材料.docx

    • 资源ID:16930367       资源大小:44.79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复习材料.docx

    1、历史复习材料 历史复习材料 1时间范围:18401949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1时间范围:194990年代2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十年文革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考:每个时期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每个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情况中国近代史上册知识点理解第一章 第一、二节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状况:封建制度衰落(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政治腐败;

    2、(3)外交闭关政策:含义限制交往。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发动侵略战争根本原因市场、原料2、正当中英贸易中国出超原因自然经济;英鸦片走私目的扭转贸易逆差。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林则徐禁烟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3、战争经过(18401842)1840珠江口天津附近白河口;1841英点香港岛、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南京江面,清求和。4、不平等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割香港岛领土主权;(2)五口通商(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3)赔款(4)协定关税最能反映英侵略要求。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1)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

    3、(2)“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相互援引(3)“租地、造屋、居住”租界。1844年望厦条约:“巡查贸易”领海航运权;“教堂、医院”;1844年黄埔条约自由传教。5、鸦片战争影响:近代史开端(1)社会性质变化最重要标志(2)主要矛盾变化(3)革命任务及革命性质变化(4)思想界变化。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工业革命进展是侵略内在驱动力)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导火线英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借口“马神甫事件”2、经过:1856年英袭击广州开始;1857年英法占广州,出现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占天津,签定天津条约(四国俄美英法)。1860年再占天津,占北京,火

    4、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签定。3、结果不平等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公使(2)十口通商沿海最北:营口;最南:琼州;长江沿岸:南京、汉口(3)军舰航行内河航运权(4)内地经商、传教(5)赔款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谐音:准许天天赔酒。沙俄:1858爱珲条约割六十万(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1860北京条约割四十万(乌苏里江以东);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四十多万(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沙俄获利最大。4、影响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1)政治:领土、主权;清开始沦为工具;中外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经济:外国侵略势力扩展至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

    5、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答案:(1)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经济上,战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所以说(2)19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法等不满足于原来取得的特权,为了扩大侵略权益(或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就加紧寻找借口,对中国以动新的侵略战争。其目的和性质与鸦片战争相似。因此说第四、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原因: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激化2、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

    6、推翻清政府;思想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理论实质要求平等自由。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山区传教。3、进军天京:爆发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天朝田亩制度: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太平天国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心思想平均主义。主要内容分田和产品的原则及方法。评价:革命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封建性。空想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落后性维护小农经济。(没有真正实施不等于一点都没有实施)5、前期军事斗争;北伐(失败孤军深入)、西征、东征(成功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领导人、目的。6、转折:天京变化: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影响由盛

    7、而衰。7、后期领导集团: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8、后期军事防御战:1858后陈、李合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1860合破江北大营。李至上海近效英法撕下“中立”伪装,开始镇压。9、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原因:(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教训受时代、阶级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10、功绩:性质:反侵略反封建农民运动。(1)打击了清王朝。(2)打破了外国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最高峰(4)新特点:反侵略和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是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依据(列

    8、出)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情况,并据此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答案:中国社会变化:(1)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3)人民革命任务由以前的反封建变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中国近代思想界也发生了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爆发时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阶级矛盾;革命任务既反封建又反侵略;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洪秀全、

    9、洪仁玕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1、旧思想:政治思想程朱理学(儒家思想);学术思想乾嘉学派(考据);新思想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原因:封建统治危机加重、民族危机出现、鸦片战争(英船坚炮利直接原因); 思想基础经世致用;3、代表人物及思想:林则徐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最详实历史地理著作)“师夷长技以制夷”。姚康、徐瀛。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抵抗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道。4、资政新篇目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振兴太平天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缺乏可行社会条件。 第二章 第二节 洋务运动1、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清政府出

    10、现分化。相同点:都要维护清王朝统治;不同点:要不要向西方学习。2、洋务运动:(一)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二)机构:总理衙门 (三)代表人物:奕、曾、左、李 (四)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内容(活动)(1)、军事企业(安庆江南福州天津)(2)、民用企业(李轮船开平张汉阳湖北)(3)、近代三支海军(北洋、南洋、福建)(4)、新式学堂;(5)、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六)破产:标志甲午战争惨败。原因:(1)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2)缺乏有力的领导核心(3)顽固派阻挠(4)没有变革封建制度(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等)失败根本原因。 (七)作用: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

    11、;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外资本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客观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军事工业主要用来镇压人民反抗;民用企业主要为了满足军事工业需要;依附洋人;经营管理腐败等。 回答有关洋务运动方面的内容:(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如何?(2)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他们进行了哪些重大的活动? (3)洋务运动的开展有何积极作用?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造成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围绕如何解决内忧外问题出现分歧,形成洋务派和顽固派。慈禧暂时支持洋务派。(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2、”) 内容:举办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创办近代海军,培养各种人才(或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3)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起到促进作用。(4)标志: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变更封建制度。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1)外资侵略一方面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客观条件。(2)外商企业的刺激;(3)洋务运动的诱导。2、产生:(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创办者:一些地主官僚、商人、地主(3)早期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

    13、、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4)主要特点:民族工业受外资和本国封势力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革命性;民族工业对它们有依赖民族资产阶级有软弱、妥协性。3、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主要指机器生产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队伍增多)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5、初步发展:(1)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2)原因A、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导致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创造了条件B、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重大政治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6、进一步发展(1)时间:“一战”期间(2)原因A

    14、、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客观创造有利条件。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市场)D、“实业救国”思潮和利润的驱使,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役资近代工业。(3)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7、无产阶级产生:(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2)最早产生地外商企业。后随着洋务企业、民族工业的产生也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3)特点:A比资产阶级产生早(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造成)B、身受三重压迫(外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革命性最强。C、来源于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D

    15、、集中程度高,便于组织、宣传。第五节 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制定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战争,来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问题。侵华的必然性。(2)西方列强默放或纵容态度。英想利用日本牵制俄。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3)1894年,日本利用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4)清腐败,不认真备战,奇希望于各国“调停”。2、经过:(1)爆发:丰岛海战。清宣战,但奉行避战自保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2)战役:A、平壤战役:左宝贵(回族)牺牲,叶志超逃跑B、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牺牲。C、辽东战役:聂士诚抵抗,日本旅顺大屠杀。D、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

    16、履没。3、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反映帝国主义侵略要求: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李鸿章伊藤博文)内容:(1)割台湾、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俄企图侵占东北和朝鲜、德想借机侵华、法履行与俄同盟义务。(2)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内地最深(3)赔款:二亿两。(4)工厂,免收内地税。最大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化程度。4、反割台斗争:(略) 第七节 戊戌变法1、背景:(1)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历史使命:救亡图存。(原因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重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朽统治。(2)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历史使命:发展资本主义。原因见前。(3)民族资产阶级

    17、登上历史舞台(标志1894年“公车上书”)(4)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时间:19世纪60年代后;原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人物:王蹈、郑观应。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展开商战;文化上学习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2、康有为思想特点: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思想相结合。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动摇顽固派恪守祖训基础、孔子改制考论证变法合理性(寻找历史根据)3、梁启超主笔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抨击顽固派因循守旧,阐述变法道理。4、维新活动:(1)1895“公车上书”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2)强学会第一个维新政

    18、治团体。(3)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维新派施政政纲领(4)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5、近代史上几次论战(1)洋务派与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向西方学习而论战。 (2)19世纪末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内容A要不要维新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焦点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性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高涨。 (3)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派别之争)内容:A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要实行民主政治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作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是第二

    19、次思想解放运动。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主要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6、百日维新:促使光绪帝变法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严重;他变法的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法令内容及意义:(1)政治: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材料)有利于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政。(2)经济(内容略)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军事(略)(4)文化教育:京师大学堂、废八股(即改革科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戊戌变法变法的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新政内容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

    20、特别要注意的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是康、梁。他们不反君主统治,但反君主专制统治,不主张推翻清王朝,但反对清封建专制统治。7、失败:标志: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袁世凯出卖)囚光绪、废法令(只保留京师大学堂)杀害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不在)。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妥协(表现为改良、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寄希望于袁和外国侵略者);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和镇压。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帝国主义不允许、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软弱)8、意义:(1)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要发展资本主义和实行君主立宪,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进步的。(2)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变法首要

    21、目的是救亡图存,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3)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大的意义。简要说明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新的经济成份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答案: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随之诞生。90年代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并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同之处:第一:思想基础不同:太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人间天国的革命理想;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第二:经济基础不同:太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戊戌变法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第三:领导阶级不同:太是农民阶级;

    2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第四:运动的任务不同:太是推翻清政府,建立平等的理想社会;戊戌变法是改革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五:运动的作用不同:太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兴起: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直接原因:洋教活动猖狂标志:1898年赵三多 口号分析:“扶清灭洋”反映民族矛盾为最主要矛盾,朴素爱国意识。“扶清”有利争取官军,但易放松对清警惕。“灭洋”能动员民众反帝,但带有笼统排外(说明对帝国主义没有科学认识) 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镇压。2、1900年义和团发

    23、展到京津地区高潮;清改镇压为“招抚”:目的企图控制利用3、八国联军侵华:1900,英法德意 俄日奥美 廊坊、杨村;天津聂士诚阵亡(都统衙门)北京义和团抗击:东交民巷、西什库教堂。(联军司令部)4、1901辛丑条约八国加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内容:(1)赔款(最多)(2)“使馆界”“国中之国”“太上皇”(3)“拆炮台”、驻兵武装监督清政府(4)严禁反帝最能反映清沦为列强工具。(5)外务部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标志(6)修商约便于资本输出。 危害: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5、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双半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加深双半社会程度;甲午中日战

    24、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双半社会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以下简称前者)和义和团运动(以下简称后者)的异同点:答案:同:(1)背景:列强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参加力量和斗争形式:农民阶级;武装斗争(3)斗争规模:声势浩大,发展迅猛(4)历史作用:均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5)失败原因和教训: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镇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胜利。 异:(1)组织领导水平:前者有统一领导、革命纲领、建立政权;而后者没有。(2)斗争目标和性质:前者始终反封建斗争,同时抗击外国侵略者,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运动。后者斗

    25、争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是反帝农民爱国运动。(3)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前者领袖主张与外国通商,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后者则笼统排外。第三章 第二节 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同盟会成立条件:可能性(1)革命思想传播(2)革命团体建立(3)各地革命活动开展必要性:各革命团体分散起义失败。2、成立概况:1905年东京 三个团体(兴、华、光)组成 孙中山为总理民报机关报3、同盟会纲领4、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见前)5、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刘道一)第一次大规模起义;秋瑾(浙)徐锡麟(皖);孙中山、黄兴镇南关;1911孙中山、赵声、黄兴(直接领导)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 起

    26、义失败共同原因未发动人民(反映资产阶级软弱性)第三节 清朝统治危机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1、武昌起义发生成功原因:(1)革命党骨干(2)群众基础(3)文学社、共进会在湖北新军的工作(4)革命党人的主动精神最主要原因。2、武昌起义:1911、10、10 熊秉坤、金兆龙 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联合政权)黎元洪为都督当时革命党人的最大失误 革命政权潜伏失败危机立宪派、旧官僚控制大部分政权第四节 中华民国成立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原因革命形势发展迅猛。实际扶植袁世凯为新代理人。目的维护在华利益。“南北和谈”代表:南方伍廷芳;北方唐绍仪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 孙中山为总统

    27、;黎元洪为副总统;五色旗为国旗。民国纪年(问公元多少年是民国几年时,则用减1911得出。如问1917年为民国几年时,则为1917-1911=6年,反之则为加1911) 性质: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3、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颁布 参议院制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质意义:否定君主专制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规定实行内阁制 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根本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原因:(1)帝国主义的帮助(帝对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2)立宪派、旧官僚的进攻(3)袁世凯权术和阴谋(4)孙中山妥协退让。 标志:袁世凯在北

    28、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5、辛亥革命功绩:性质: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帝制(或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说推翻封建制度或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大功绩。(2)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为资本主义发展客观创造条件。(4)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6、失败原因:(1)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如纲领不彻底;政党不坚强;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没有发动人民)。(2)客观: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袁世凯有实力和耍阴谋。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共和国道路行不通。 失败的实质没有

    29、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原因。对此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态度和反映如何?你从中有何认识? 答案: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清政府反动统治。态度(反映)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进行反帝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地主阶级:镇压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自救运动。认识: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农民、资产阶级,还是地主阶级都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只有无产阶

    30、级才能救中国。第四章 第一节 袁世凯的统治1、袁世凯专权:(1)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 (2)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2、二次革命(1913年):(1)背景:1912年,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目的:组成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权力。(辛亥革命后初期,革命派主要进行议会斗争)袁刺宋(暴露袁世凯专制独裁,镇压革命的真面目)(2)概况:领导人: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江西湖口)政党国民党领导。(3)失败:主观国民党力量涣散;客观北洋军强大。根本原因资产阶级软弱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袁世凯称帝:开始步伐镇压二次革命后,强当大总统;过程:1913年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代之中华民国约法(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暴露他想当皇帝野心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民国名存实亡)1915年底,改民国为帝国1916年当皇帝。4、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1915年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五九国耻)5、护国运动(19151916年):1915年孙中山讨袁宣言,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领导人:孙中山、蔡锷、李烈钧、唐继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袁称帝胜利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失败没有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复习材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