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687816       资源大小:23.2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度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项目编制依据 51.3项目背景 51.4可行性研究结论 7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0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143.1项目选址 143.2项目建设条件 14第四章 建设内容 22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224.2建设内容 22第五章 施工组织设计 235.1施工条件 235.2施工进度 23第六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56.1估算说明 256.2资金估算 256.3资金筹措方案 25第七章 综合效益分析 267

    2、.1经济效益 267.2社会效益 26第八章 实施和运行管理 278.1组织机构设置 278.2实施管理 278.3运行管理 28第九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299.1环境现状分析 299.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299.3对策及措施 29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 3010.1可行性研究结论 3010.2问题与建议 30一、总论项目名称:绿春县戈奎乡核桃产业发展项目。项目主办单位:绿春县戈奎乡人民政府建设规模及内容:人工种植云南大泡核桃2000亩。建设地点:绿春县戈奎乡哈鲁、俄马、加梅、埃倮。建设年限:1年。建设性质:新植。投资估算:500000元编制的主要依据:中国农村(20012010)年扶贫纲要、

    3、云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通知、绿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报告编制承担单位:绿春县扶贫办戈奎乡人民政府二、项目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关于加快扶贫产业开发的通知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导思想,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突出生态调结构”的林业发展思路和“绿色产业富县”的目标要求,坚持“因地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和“科学规划、科学经营、持续发展”的方针进行编制。2.编制的原则(1)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群众自愿的原则;(3)坚持适度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4)坚持良种壮苗的原则;(5

    4、)坚持科技兴林,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6)坚持战略上总体规划,战术上分步实施的原则;三、项目区基本情况(一)项目乡概况。戈奎乡位于绿春县位于绿春县东北部,东南面与元阳县沙拉托、俄扎两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大兴镇相依,北面与红河县阿扎河、洛恩两乡隔河相望,地处元阳、绿春、红河三县交界点。全乡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最高海拔2291.5米,最低海拔850米,年平均气温17.3,无霜期350天,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属亚热带季风气侯。全乡辖8个村委会,5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705户,人口20242人,人均耕地面积0.97亩。世居哈尼族和彝族两种民族,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98%、

    5、彝族占0.15%,人品密度每平方公里117人,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乡。通过历届乡党委、政府的努力,目前,全乡生物产业、林业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近几年年发展的核桃等林业产业后期管理良好。(二)项目村概况。俄马村委会位于戈奎乡政府驻地南部海拔1620米的山腰上,雨量充沛,属高寒山区,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辖俄马、新寨、格马、单东、布腊咪6个村民小组,439户1999人,均为农业人口,居住着哈尼族。耕地面积2020亩,其中:水田554亩,旱地199亩,梯田1068亩。人均耕地1.1亩。过去,俄马村发会由于地处高寒山区,粮食产量极低,且山区资源开发力度不大,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群众吃粮困难。改革开放

    6、以来,俄马村委会结合村情,粮食生产良种良法,培植产业,调整结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全村土地面积30平方公里,占全乡的12.1%,境内最高海拔2021米,最低海拔1480米,年平均所温16,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2,年降雨量1670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棕榈、草果。哈鲁村委会位于乡政府驻地南部,海拔1650米的山腰上,和俄马村毗邻,属高寒山区。辖哈鲁、轰马东巩、牛德、次东、阿库、哈托、阿核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47户3588人,均为农业人口;世居哈尼族。耕地面积3400亩,其中:水田1064亩,旱地163亩,梯田2173亩。人均耕地1亩。是全乡国土面积最大、

    7、人口最多的村委会。全村土地面积26.23平方公里,占15.6%,境内最高海拔1850米,最低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3,年降雨量1532毫米。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棕榈、草果。埃倮村委会隶属绿春县戈奎乡,地处戈奎乡东北边,距戈奎乡政府所在地19.81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相对方便。辖旧寨、作格落马、新寨、盘独、达普、格卡、虾巴、阿松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41户,有乡村人口2868人,其中农业人口2868人,劳动力21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20人。全村国土面积25.16平方公里,海拔133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451毫米,适合种植花生、荞子等

    8、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376.72亩,人均耕地1.18亩,林地11353.8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加梅村委会隶属绿春县戈奎乡,地处戈奎乡东南边,距戈奎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戈奎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辖加梅、迷丕、格波、梅东、普朵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28户,有乡村人口2369人,其中农业人口2369人,劳动力18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54人。全村国土面积22.82平方公里,海拔133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451毫米,适合种植花生、荞子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178.3亩,人

    9、均耕地0.92亩,林地12274.97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2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通过开展实地调研,选定俄马、哈鲁、埃倮、加梅村委会的相对连片集中的高寒山区为今年新植核桃的基地。四、项目背景及必要性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戈奎乡的绿色支柱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大部份群众还处在温饱线上挣扎,群众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单一。为此,乡党委、政府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理念以及“产业富乡”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以开发核桃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大片

    10、山区的绿色产业开发,促进我乡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山区群众经济收入,加快戈奎乡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1.项目背景(1)通过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山林权属政策和“谁造谁有谁受益”政策,进一步明析了产权,实现了“耕者有其山,务林有其权”的宗旨,群众吃下了“定心丸”,调动了广大林农造林、护林积极性,造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管好自家树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为我乡发展核桃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2)省、州、县都在大力支持核桃产业发展期间,积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我乡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项目支撑,为推动我乡绿色产业开发带来了千载难缝的发展机遇,要这样的背景我乡不失良机,今年也继续新植发展2308亩核桃

    11、产业。2.项目建设必要性、目的、意义从戈奎的自然经济条件看,戈奎属100%的山区乡,其资源优势在山,发展出路也必然在山,发展特色经济林更是戈奎乡林业产业的必然选择。为此,戈奎乡党委、政府确立了“绿色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决心把绿色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来抓。核桃生命周期长,核桃园一旦建成,不易改变。戈奎乡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水热条件,适合发展多种经济林木,核桃是本地较适宜的树种之一,经济效益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按照现行的行情,如果按一亩10株,亩产150公斤计算,每公斤按平均价100元计算,亩产值达15000元,是传统种粮收入的10倍左右。同时,核桃树种又具有较好的生态防护效能,是

    1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较好的树种之一。戈奎乡由于森林资源缺乏,降雨量高,因而泥石流、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展核桃可以一定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既是一项产业建设工程,又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因此,围绕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要求,大力发展核桃绿色产业,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土地附加值,才能真正做到既绿山又富民,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突出表现在:一是项目实施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需要;二是做大做强林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增长的需要;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五、项目建设规模、布局与进度1.建设规模人工种植云南大泡核桃2

    13、308亩。2.布局(1)布局原则项目布局于交通便利、辐射广、相对集中连片,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块;造林地块立地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的坡耕地、台地内种植。土壤厚度为中、厚层,海拔1200米以上,坡度36度以下;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项目布局与工程造林相结合。(2)项目布局按照上述布局原则,通过实地调查规划,确定项目布局于戈奎乡俄马、哈鲁、埃倮、加梅的一些自然村的较连片的高寒山区。项目区土地相对连片集中,海拔在1200米1300米之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坡度在2040之间。该区域内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常年无霜,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具有适宜核桃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 3.项目实施年

    14、度安排 造林地块年度安排按照造林由近及远、由易到难,采取连片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一)2010年9-12月完成实施地点的所有整地、打塘、基肥准备工作,综合技术服务两次。(二)2011年2月前,完成所有苗木定植及核桃丰产示范林基地建设,综合技术服务及培训4次以上。六、造林设计(1)林种与树种选择林种:经济林造林树种:核桃(2)造林方式植苗造林(3)造林模式核桃单独种植或核桃+茶叶(4)整地按照集约经营要求,考虑水土保持因素,整地方式为块状整地,整地规格1.01.01.0米。(5)造林密度造林密度每亩10株,株行距88米。(6)造林方法植苗前先回填表土,将苗放入坑内扶正,回填心土,并踏实,使

    15、苗正、根舒,用细土将根系分层按紧踏实后浇透定根水,定根水的量以浇后微渗出地表为宜,最后在上面覆一层松土。浇透定根水后要覆盖一层薄膜以利于保水。回填施基肥方法:底肥与回填土要充分拌均后分层回土踏实,最后起成高约15厘米的垄,回填时要表土在下,心土在上并充分踏实。七、品种、种苗标准及种苗数量1.品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商品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的云南大泡核桃。2.种苗标准以嫁接苗为主的无性繁殖苗。所有种植苗木必须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即:苗高30-60厘米,地径1.0-1.2厘米,主根长15-20厘米,侧根条数15条以上,严防弱苗、病苗、虫害苗上山。3.需苗量总需苗量30000

    16、0株。八、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总投资估算(1)种苗费:以每亩15株,每株8元计,2000亩共计投资24万元,申请财政补助20万元。(2)水利设施。2000亩核桃产业发展共需投入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解决。(3)肥料费:以每亩投资高效复合肥10公斤,每公斤1.2元计,2000亩共计投资2.4万元,群众自筹。(4)农药费:以每亩投资8元计,2000亩共计投资1.6万元,群众自筹。(5)整地费:以每亩一个工日,每个工日50元计,2000亩共计投资1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解决。(6)定植费:以每亩0.4个工日,每个工日50元计,2000亩共计投资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解决。(7)管抚费:以每年每亩投资

    17、20元计,2000亩一年共计投资4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解决。(8)购农用工具费:3000元,群众自筹。2.资金筹措经估算,以上八项共需投入资金5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其余自筹。九、管理技术措施1.幼树期管理定植后至第3年为核桃的幼树期,管理的重点为提高成活率、促进树体生长、培养合理的树形为成年期建设成高质、丰产的核桃园作准备。(1)栽植当年的管理水:栽后从3月至6月雨季到来之前进行浇水抗旱;雨季及时清沟排渍,防止根系发病死亡;肥:6-9月期间施一次尿素,施肥量每株50克(1两),10月每株施磷钾肥复合肥100-150克(2-3两);整形:待苗木长到80厘米时摘心(对于栽植时已定

    18、干的苗不需摘心。(2)第2-3年的管理第2-3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树木生长,促使尽快成形,为今后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让树少量挂果。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整形修剪和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的两个方面:一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再培养一个侧枝,使每个主枝有两个侧枝,一个延长枝,全树就成了“三枝九头”。肥水管理重在施肥和排水。施肥一年4次,在树冠外环状埋施,并注意作好排水工作。2.结果期的管理措施(1)肥、水管理追肥时间掌握在发芽前、落花后及硬核期进行。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施肥量一般按每平方米冠幅施纯氮50-60克、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各25-30克,有机肥(农家肥)5千克。追肥每年进行

    19、4次。肥料施放的位置,一般在树冠边缘开始至树冠半径1/2处进行施肥。(2)结果期的整形修剪核桃是喜光性树种,尤其是进入结果期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树形一般采用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两种,干性强的品种和立地条件好的采用疏散分层形。反之,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3)土壤管理核桃园的土壤管理至关重要,是保证能否丰产稳产的重要一环。通过采取合理间种、盖草、深翻等措施做好土壤管理工作。(4)病虫害的防治加强对核桃主要病害和虫害的防治,促使农户得到高产、稳产、优质的核桃。十、工程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将促进戈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林农的经济收入,直接受益农户达1356户5420人。2.社会效益大

    20、力发展核桃产业,是促进贫困山区加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按当前的市场作分析,如果项目实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产业来抓,做到户均有1亩以上核桃经济林,将会加快我乡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对稳定林区社会秩序、促进项目区林农脱贫致富具有较大意义。3.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将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降尘减噪、优化环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生态功能。对李仙江两岸生态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极大地促进山区综合开发,使山区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十一、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1.组织管理(1)经营管理体制经营管理是为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经营活动提供组织上的

    21、保证。戈奎乡2010年所有新植的核桃产业发展项目采取模式为“政府组织,乡林业站提供技术指导,农户投工投劳,村社集体统一管理”的方式。成立项目建设专门机构,领导分片挂钩负责的形式。推行主要领导分工联系村组和挂钩领导分片包干村组的工作机制。同时安排1名林业员分片区巡护,层层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和奖惩办法,并严格执行,不流于形式。(2)经营管理形式项目建设主要以农户为建设主体,积极吸引企业和大户牵头经营,经营管理形式将采取“谁种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3)项目管理计划管理:对每年安排的造林面积及早作出施工设计,按建设进度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建设、生产和经营,造林前与造林户签订造林委托合

    22、同,严格执行计划管理。工程管理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先设计后施工。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坚持层层负责制,严把工程质量关,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期。资金管理投入项目建设的资金实行专户储蓄,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的办法。其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办法以及上级有关项目开发、建设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2.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保障措施政府鼓励农户、企业参与核桃项目建设,实行“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保障种植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和林业主部门提供科技服务和组织领导,帮助解决种苗,协调规划设计等相关问题。(2)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采取扶持种苗、肥料、科技培训等,农户投工投劳的资金筹措方式。(3)施工组织保障措施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苗木供应、工程监理、管护、管理等各个工序,充分发挥各级组织机构的职能,层层负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技术要求,确保工程技术质量。十二、建议本项目所需资金较多,而戈奎是属贫困乡镇,自身投入能力低,财力十分困难,恳请各级财政部门、扶贫部门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注意事项

    本文(核桃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