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16865087       资源大小:253.6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x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第1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思维导图考纲解读以某区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等)为例,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危害并提出治理措施。微专题一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成因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位置及围2水土流失的危害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形成基础)自然要素特性及表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地理位置过渡性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

    2、弱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由较细的粉砂粒组成,土质疏松黄土极易受流水的侵蚀气候及降水不稳定性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多发性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突出。(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开矿、工程建设破坏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加剧。(2)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考向黄土高原的原因分析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12题。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轮荒制度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过度樵采

    3、,破坏植被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A BC 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A B C D答案1.C2.A解析第1题,黄土土质疏松,易遭受流水侵蚀,该地区夏季多暴雨,对地表的冲刷力很强,同时又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加剧了水土流失。第2题,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和属自然原因。反思归纳原因分析型原因分析型问题,在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1方法技巧(1)明确考查方向是分析自然原因

    4、还是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侧重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为原因突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理清因果联系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3)多角度综合分析依托宏观或微观的区域地图,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人地关系”多角度综合分析,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4)由果溯因搭建线索首先弄清题中已知信息与所设问题的在联系,由果到因搭建思维线索;最后再由因到果,正向综合形成答案。2思维模型(1)地形成因力作用外力作用。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板块碰撞或裂、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角度分析;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5、,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2)气候类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所决定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决定因素;局部地区气温和降水发生改变是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子影响的结果。(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地形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气候决定河流的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及长短;流域的植被状况影响河流的含沙量的大小、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4)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和植被)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5)自然灾害成

    6、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微专题二水土流失的治理1原则(1)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2)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3)治理与开发相结合。2措施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3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工程措施(见效快)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修筑梯田(拦蓄坡面径流)打坝建库(贮水拦沙)生物措施(治根本)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技术措施(是关键)采用喷灌、滴灌技术,选育良种,轮作套种,深耕改土等反思归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1)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影响,从

    7、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如河流上游水土流失导致当地表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功能减弱,旱涝威胁加重。(2)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多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原因分析要结合区域特征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照搬模板。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在不同地区其主要人为因素是有差异的,过度垦殖、农牧争地是农牧交错地带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度放牧、开矿是草原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过樵、水资源利用不当是西部绿洲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因素。(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

    8、药找出应对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等。考向水土流失的治理读图,回答12题。1为解决当地生态问题,在四处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A种草护坡 B打坝建库C平整土地 D修筑梯田2“平整土地”可以减少()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C下渗 D蒸发答案1.D2.A解析第1题,根据四处的位置可知,处较平坦可以平整土地,处是陡坡应种草护坡,处为沟谷,应打坝建库,处坡度较缓可修筑梯田。第2题,平整土地可减小坡度,降低流速,增加下渗,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微专题三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形成原因整治措施东北地区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

    9、林破坏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林木超采,毁林开荒,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距地表近;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发展立体农业;发展沼气,发展节能炉灶,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解决生活用能问题云贵高原水土流失导致的“石漠化”降水多,流水侵蚀强;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层薄;人类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保护

    10、地表植被,禁止陡坡开垦 思维拓展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对比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共同点:人为滥砍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2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南方丘陵区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3治理措施不同:黄

    11、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牧;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1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持续干旱会加速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

    12、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考向石漠化的成因石漠化景观是喀斯特环境恶化最直接的标志。下面是“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地表坡度对石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坡度15以下地区无石漠化景观B地形坡度20以上地区只存在轻度石

    13、漠化景观C地形坡度越大,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越高D潜在石漠化景观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的分布概率高2最为严重的石漠化景观出现在山地的南坡,这是因为()A南坡地形坡度大B南坡是迎风坡和向阳坡C南坡降水少D南坡植被覆盖率低答案1.D2.B解析第1题,读图1可以看出,地形坡度1015之间地区有极强度石漠化景观,故答案A错误,地形坡度2025之间地区除了存在轻度石漠化景观外还存在极强度石漠化景观,故答案B错误,极强度石漠化景观主要存在于坡度1030之间的地区,并不是地形坡度越大,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越高,故答案C错误,潜在石漠化景观在地形坡度35以上地区的分布概率高,故答案选D。第2题,最为严

    14、重的石漠化景观出现在山地的南坡,南坡是迎风坡,迎风坡由于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加之南坡为向阳坡,一旦发生石漠化,植被减少,暴晒,蒸发旺盛,造成水分不足,植被更难恢复,所以最为严重的石漠化景观出现在山地的南坡。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12题。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

    15、是()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答案1.C2.A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截留能力越强。第2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雨水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示意图,完成34题。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A BC D4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

    16、述,正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答案3.D4.C解析第3题,“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第4题,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台风暴雨袭击的作用。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某县20世纪7090年代末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56题。5据图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

    17、利用6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B实施人工降雨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D发展立体农业答案5.B6.A解析第5题,图中所体现的是人口、耕地与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关系图,根据图息分析,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人们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所以由图息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B项正确。第6题,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故治理荒漠化主要采取的措施也从恢复植被入手。能力提升练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下图,回答78题。7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AP BQ

    18、CM DN8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答案7.C8.B解析第7题,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故M地区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第8题,P地区年降水量约200 mm,为热带干旱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结合降水量及所处温度带可知,Q地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性明显,旱涝灾害频繁,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M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易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现象导致的荒漠化,故应退耕还牧;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次

    19、生盐碱化,加剧荒漠化。N地区降水较丰富且气温较低,属湿润区,而土壤盐渍化主要出现在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下图是“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区域()A自然带差异由热量决定B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10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人口大规模外迁D侵蚀严重促使该区调整农业结构答案9.B10.D解析图示地区是黄土高原。第9题,该区域自然带差异由水分决定,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大部分属于中部经济带。第10题,侵蚀强度与植被、降水、人口密度等有关,

    20、侵蚀严重地区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1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类型比重(%)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646.126.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68.527.71.02.8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67.033.0(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答案(1)降水量小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45

    21、0 mm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解析第(1)题,主要是读懂图中的信息。降水量小于450 mm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侵蚀快速增强;降水量超过450 mm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侵蚀反而减

    22、弱,只能是由降水量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造成的。第(2)题,从表中可看出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比重高,而该地降水较少,则植被以草地为主,易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同时重工业(采掘业)比重高,易出现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12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图”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干旱程度_。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的退化。(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

    23、我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答案(1)干旱递减增强(2)土地生产力土地(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4)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由于地处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由于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故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递减;干旱程度则不断增强。第(2)题,根据“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来看,荒漠化的发展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而实质是土地的退化。第(3)题,本区荒漠化扩展的主要从人为原因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和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第(4)题,治理措施针对原因入手,从恢复植被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学案 鲁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