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docx

    • 资源ID:16863598       资源大小:96.1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docx

    1、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试说明】1、了解“一五”计划 2、理解三大改造3、了解中共八大 4、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教学重

    2、点】1、重点:一五计划、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中共八大;2、难点: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法 阅读法【知识梳理】新中国历史分期及经济重大事件时期时间经济重大事件过渡时期4956(4952年恢复时期,5356年改造时期)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5666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革时期6676严重困难,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新 时 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78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 A、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3、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特点: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1、一五计划(19531957年)背景: 外:帝国主义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内: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19531956年)方式:农业: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中共的创举)结果:1956年底,基本完成。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到公有的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十年探索(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发展生产力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大跃进运动(1958年)背景:A、 我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急于求成。B、 58年中共八大二次

    5、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概况:中心工作是大炼钢铁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教训: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要协调发展。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78年)特征: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教训: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年)主要原因:我党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决: A、1960年农村纠左B、1962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十年探索时期总评:虽走了

    6、一段弯路,但仍取得了巨大成就。(两头好,中间差)【课堂练习】B 1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C 2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巨大的,有顺口溜称:“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是在()A1950年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D 31952年7月,在陈云的主持下,“一五”计划第一草稿完成

    7、。该计划书洋洋十余万言,但其核心是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156项工程)。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被称之为“中国工业化奠基之役”。关于该计划表述不正确的是()A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将国家安全放在首要地位B充分考虑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情况C既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又考虑到备战和地区布局平衡D其不足之处是一切以重工业为核心而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同步发展C 4“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

    8、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B 5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道:“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时在()A进行三大改造 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A 6曾在四川出现的一首歌谣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时代特色()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D 7“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

    9、“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的通俗注解()A“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A 8右图是国营呼和厂庆丰收(人民公社好)烟标的烟盒。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推断,这种香烟的生产日期不会早于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B建国以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时期D国民经济停滞徘徊的两年时期C 9.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始,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卫星”字眼,其意在于 ()。A祝贺盟友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 B庆贺中

    10、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代指全国各地上报的工农业高产量 D要与苏联在太空领域竞争C 10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该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1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三八大

    11、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4分)(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6分)(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意义: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3)材料三

    12、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8分)(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试说明】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理解“南方谈话”5、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3、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认识这次会议的意义了;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2、过程与方法:课上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阐述历史、分析问题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

    14、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教学重点】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2、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法 阅读法【知识梳理】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背景:“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中国开始出现安定团结局面,国民经济初步恢复。2、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3、意义:它是新中国历史上

    15、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转折)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新时期)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 (新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新理论)二、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改革概述(1)前提: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目的:解放发展生产力(3)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背景: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农业的发展。试点:78年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四川试行,然后推广

    16、到全国。(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作用: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使农业大发展,农村开始大变革。使农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3、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开始)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计划经济的弊端,企业缺乏活力,严重压抑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措施:管理体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变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为宏观调控为主所 有 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84年开始分

    17、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年以后) 92年开始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的高速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含义: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最根本的转变),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过程:、南方谈话(1992年):1 背景: 国际: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国内: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内容:(围绕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是非

    18、标准:三个有利于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他们都是发展经济手段。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意义:打破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思想束缚,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思想基础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共十四大(1992年):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

    19、;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1997年):内容: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1世纪初(2000年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堂练习】C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C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A 2右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这一发展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20、广泛开展 D政企分开政策的实施与推广A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 B C DA 4上海某企业因为夏天天气很热,为了不影响生产,决定购买风扇、鼓风机来降温。但需要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一个章盖完了,夏天也过去了。这个例子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 A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死 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C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C 5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新时期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

    21、特点是 从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由农村到城市由试点到推广A B C DD 6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C 7中共十五大被称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是因为 ()。A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B提出三个代表思想C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作出新的论断D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C 8.下列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有关的是(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ABCDB 9 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A B C DD 10右图所示著作描述的三次重大思想交锋,分别发生在1978、1991和1997年。其中1997年的交锋最有可能是关于 A香港前途的争论B澳门问题的争论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D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争论11. 根据下列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3、: (1)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1)图一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种商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价格都由中央统一制定,由于商品供应严重不足,日常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购买。图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商品种类丰富多彩,人们可以在商场随意选购商品。(2)图一反映的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2)特点:以行政审批资源配置为主,以指令性计划资源配置为主,甚至有时可以凭长官意志配置资源。消极影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3)建立过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24、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确立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全面开放粮价等。到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试说明】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创立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

    25、过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综合,培养和提高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树立向伟人学习的志向和为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做贡献的决心。【教学重点】1、重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难点: 对外开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法 阅读法【知识梳理】一、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二、过程:类别开放时间、地区目的、意义、特点经济特区80年开放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88年开放海南省。“特”在:特殊的经济政策,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意义:特区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

    26、的排头兵,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提供宝贵经验沿海开放城市(沿海港口城市)84年开放连云港、南通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发地带,促进本地区发展,带动内地开发浦东开发开放1990年,上海浦东浦东成为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20XX年,加入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三、格局及特点:格局:到90年代,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2 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面结合。 【课堂

    27、练习】B 1.某智力竞赛节目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的是()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A 2.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词“开发区大有作为”。下列关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沿海开放城市 B.以引进外资为主C.人才、知识、技术密集 D.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A 3.(20XX年连云港模拟)20XX年,全国百强县出炉,江苏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四县市并列全国第一,本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江苏数量最多,有28个。下列对

    28、外开放的举措,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是()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浦东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A. B. C. D.A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A. B. C. D.A 5.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A 6.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

    29、可判断这座城市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较早地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D 7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上海和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C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D开发开放浦东C 8上海浦东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政府的开发开放政策A B C DB 9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内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