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docx

    • 资源ID:16841825       资源大小:42.69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docx

    1、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节 概述 1908年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普通心理学公认是1879年诞生),美国罗斯社会心理学、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等。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 (P,E) B-行为

    2、;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关系。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在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学会学习等。 (二)在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三)在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四)在社会层面:主要研究内容有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哲学思辨阶

    3、段 这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但在这一阶段,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思想是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混杂在一起,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这一阶段对人性的争论,不能用经验方法证明其假设,因而不具有科学形态。但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具有启蒙作用。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扎鲁斯);(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达尔德);(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5)奥地利

    4、的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 (始自20世纪20年代) 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经验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1)瑟斯顿、李科特的态度测量 ;(2)谢里夫 “游动效应”研究 ;(3)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 ;(4)勒温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莫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1)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的方方面面;(2)开展了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3)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

    5、与预测行为。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原则 。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 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调查法 又称询问法。传统的调查法有口头调查和

    6、纸笔调查、口头调查即访谈,纸笔调查即问卷。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接近被访谈者;应对拒绝的技巧:应尽快搞清对方拒绝的原因;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谈话和提问的技巧:开始访谈时要有寒喧之词以调节情境气氛;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访谈时应与被访谈者保持交流,认真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并避免诱导;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追问技巧 2、问卷法 (1)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二是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问卷的构成:题

    7、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一些人口学数据的记载;结束语;计算机编码。 (3)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适度规模原则。 (三)档案法 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 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档案法的优点:(1)对研究对象心理干扰小;(2)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3)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度”一直受到质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效度”问题 第四单元 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

    8、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特斯)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二、 学习的机制 1、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 2、强化,就是把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3、模仿,人的言语习得过程就是通过模仿进行社会学习的典型事例。 三、观察学习 指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形成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其基本观点有: 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

    9、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得到的奖赏越多,重复的频率就会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就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不意的处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 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米德) 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

    10、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份。(社会学家乌尔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二)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4、行为不是全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5、个体行为受其自

    11、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四、精神分析论(心理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 2.“力必多”(性本能);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5.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12、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会给个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的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安全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的概念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社会化也就是个体从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

    13、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早在公元328年,亚里士德就指出:“人类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素质的内含:素质就是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基本品质与能力;素质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综合;素质是可以度量的,一般以行为依据。素质有八大外延: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环境素质。) 三、社会化的

    14、基本条件 (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大致持续1325年。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的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绝大多数不是合格的老师) (二)学校 (三)大众传播媒介 (四)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和条件)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上的的差异;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的态度、角色和行为方面的期待。) (三)道德社会化 (包括道德观念与道德判

    15、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四)政治社会化 (包括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三个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二)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三)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四)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

    16、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要素。 (一)角色期待 (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 (二)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三)角色实践(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一)角色冲突 :有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同一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比如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角色内冲突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例如教师的社会角色国家期待教师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下功夫,而家长和管理部门要求做提高升

    17、学率的工作,经常会发生矛盾。 (二)角色不清 ; (三)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现象; (四) (四)角色失败: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比如官员由于渎职下台,就是角色失败。 教师的角色属于(成就角色、表现型角色、规定性角色)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话题,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已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与客我: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 ; 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18、(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 ; 5.反思自我: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 3.决定期待 。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1、生理自我(8个月-3岁) 2、社会自我(3岁-13岁) 3、理想自我(青春期到成年,约10年时间)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置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社会地

    19、位所决定的身份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置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二)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三、自尊 (一)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詹姆斯自尊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以下行为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 (1)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参与; (2)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 (3)给予一定的自由;

    20、(4)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2、行为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 (三)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行为和原因的知觉也属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

    21、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对象的认知会有不同的结果。用“图式”来解释。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自己的信息。) 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

    22、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 图式的作用:(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3)影响记忆 ;(4)影响自我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有所不同。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

    23、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一般来说,近因效应一般出现在熟悉和亲密的人的之间)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例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

    24、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一)加法模式:各种品质评价分的总和; (二)平均模式: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

    25、不好的总体印象; (三)加权平均模式: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 (四)中心品质模式: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期待。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在人际

    26、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一个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 :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自己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就叫(抬高自己)。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 归 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是业余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经验归纳出来的,关于行为

    27、原因与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和观念。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行为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的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 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

    28、行为主体、刺激客体的原因。) (二)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如果行为原因不可控,表明个体通过努力也有可能无能为力。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 罗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事情及其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态度与行为方式更符合社会期待。 四、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海德) 寻求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

    29、原因间的不变联系。 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 (二)折扣原则 (凯利1972年) 凯利发现,如果也存在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由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三)协变原则(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凯利1967年提出,人们的归因总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所以以叫三维理论。)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

    30、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第一种情况,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归因;第二种情况,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可能作出内部原因的归因;第三种情况,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归因于情景。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 ; (二)自我价值保护; (三)观察位置; (四)时间因素。 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

    31、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少他人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瞬息万变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偏信差。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可以看动机的源泉性、直接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二)指向功能;(三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