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5.docx

    • 资源ID:16840983       资源大小:25.6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5.docx

    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5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5第三册文言文(一)一、基础字词 (一)通假字 六国论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 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石钟山记 南声函胡 (函胡,同“含糊”,模糊不清) 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六国论 非兵不利 古义:不锋利。 今义:没有好处。 其实百倍 古义:实际情况 ( 两个词, 代词, 名词)。 今义:副词, 实际上。 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至于颠覆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情况,引出下文的

    2、结果。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智力孤危 古义:智慧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先例, 旧事。 今义: 真实或虚构的有关人物或事情。 游褒禅山记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目,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今义:合用为连词。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古代是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进行为的处所。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伶官传序 岂

    3、非人事哉 古义:是名词“人”与动词“事”组成的主谓词组。 今义: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等事宜。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属官、属吏。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或指(按规定)处理。 石钟山记 空中而多窍 古义:中间是空的。 今义:天空上。 自以为得其实 古义:那事情的真相。 今义: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六国论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兵器,军械)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兵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不如因而厚遇之,

    4、使归赵(使,让)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有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相当“有的,有的”) 一食或粟一石(有时,偶或) 或 或未易量(也许,或许) 贱贼公行,莫之或止(用在动词前,加强不定语气)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如果) 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或者)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忧虑,担心) 为操后患(祸患)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害,灾祸

    5、) 患 愈膏肓之患难(疾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讳忌) 茜有眼患(病)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 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厌恨) 时有患疟疾者(生病)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大致,一般) 率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将率不能(主将)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顺着、沿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规格、标准)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吾得兄事之(应该) 得 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莫非,

    6、岂不是)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此言得之(对、合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引申为揩拭) 善 先主曰“善” ( 表示同意的答词,可译为“好”“对”)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善才:唐时著名琵琶师,后也作以指琵琶师或曲师) 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固请,

    7、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游褒禅山记 有碑仆道(道路,名词) 道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何可胜道也哉(说,动词)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有,动词) 为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是) 于人为可讥(是,动词) 非常之观(平常,寻常,形容词) 常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常常) 常在于险远(常常,副词)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 当其欣于所得,暂得于已,快然自足(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

    8、然而,连词) 伶官传序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末易量(轻易) 易 以乱易整,不武(代替) 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凭借,介词, 以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用,介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关系)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归依)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归 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 (归聚,汇聚)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返回)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 告 项伯乃夜驰之沛

    9、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上报,报告)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祷告) 石钟山记 微风鼓浪(振动) 鼓 噌迫缰庸牟痪(锣鼓) 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弹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鼓) 有大石当中流(挡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当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在)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对着)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连词,表承接) 余固笑而不信也(连词,表并列) 而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连词,表转折,可是)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

    10、因而) 吾恂恂而起(连词,表修饰 )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连词,表假设如果)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日、月,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有泉侧出(侧,从旁边)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夜、东,在夜里、向东) 负而前驱(前,向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小船) 事不目见耳闻(目、耳,亲眼、亲耳)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 2名词活用作动词 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 (义,坚守道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遇)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

    11、名之也(名,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识其本名)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 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微风鼓浪(鼓,振动) 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 3动词活用作名词 盖失强援 (援,援助) 秦以攻取之外 (攻,进攻的手段) 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 桴止响腾(响,声音)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流传的文字)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险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令人迷乱 ) 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

    12、微小的事情)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谋有勇的人物) 5.形容词用作动词 不能独完 (完,保全)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乱者四应(乱,作乱) 6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却, 使退却,击退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错)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兴、使亡)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 (五)成语积累 【披荆斩棘】p jng zhn j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例句:为了早日修好这条镇连结路,塘河镇的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切实把道路改建工程

    13、当作自己的事做,为塘河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抱薪救火】bo xn ji hu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薪:柴草。 例句:但有业内专家却认为,光伏企业资金充裕、产能扩大后,又陷入新一轮争抢原料和市场的怪圈中。这不仅无法化解行业危机,反而是抱薪救火,适得其反。 二、文言句式 1判断句 赂秦则力亏, 破灭之道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斯用兵之效也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此余之所得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此三者,吾遗恨也 燕王,吾所立

    14、所在皆是也 噌普撸周景王之无射也,U坎镗O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2.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盛以锦囊 系燕王父子以组 智勇多困于所溺 得双石于潭上 3.宾语前置句 并力西向 4.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5被动句 泊牧以谗诛 日削月割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智勇多困于所溺 6.省略句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然力足以至焉 盛以锦囊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扣而聆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三、名句名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

    15、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16、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

    17、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18、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

    19、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文学常识 1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章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皆列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有嘉v集。 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人,封荆国公,也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已学过其作品伤仲永,有临川先生集。 3欧阳修(1007-1072),宇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有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 4.苏轼(1037-110

    2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五、作文素材 1.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封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吗? 使用角度:团结合作。 2.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绩,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业的顶峰,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日梦。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21、,常在于险远”。朋友,不要在平地观望了,到“险远”处去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吧。 使用角度:努力。最好的风景。更上一层楼。 3.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也有过一次令他十分后悔的盲从,他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在生活中,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令人后悔的事吗? 使用角度:自信。盲从。 4.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有远大的志向,还得

    22、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获得某些帮助,或者良好机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朋友,你想想,自己主要缺了哪一样? 使用角度:成功的要素。志、力、物。 5.古之英雄豪杰,不少就载倒在太平享乐之中,如后唐庄宗、李自成、洪秀全等,欧阳修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今天,不是也有不少功臣精英,同样载倒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吗? 使用角度:反腐倡廉。自律。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不经调查即道听途说,或瞎指挥,肯定误事。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虽也未

    23、弄清真正的原因,但其精神行为就值得赞扬。 使用角度:调查研究。科学态度。基础达标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暴秦之欲无厌( ) 当与秦相较( ) 长乐王回深父 ( ) 南声函胡 ( ) 至莫夜月明( ) 答案:厌,通“餍”,满足当,通“倘”,如果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函胡,同“含糊”,模糊不清莫,通“暮”,晚上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其实百倍 智力孤危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岂非人事哉 空中而多窍 答案:实际情况 ( 两个词, 代词, 名词)智慧和力量先例, 旧事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是名词“人”与动词“事”组成的主谓词组中间是空的 3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 然视其左右 B. 常在于险远 C.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 或未易量 E.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F.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G.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H.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I. 此言得之 J.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K.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L.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M. 微风鼓浪 N. 有大石当中流 答案:A.然而,连词B.常常,副词C.忧虑,担心D.也许,或许E.假使F.兵器,军械G.祸害,灾祸H.全都,一概I.对、合适J.顽固,固执K.容易L.归附,归依M.振动N.挡住 4.指出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并加以解释。 A.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B.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D.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E. 李牧连却之 F. 而其见愈奇 G.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H. 祸患常积于忽微 I. 负而前驱 J. 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 K. 火尚足以明也 L.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M.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N. 函梁君臣之首 O. 常在于险远 答案:A.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B.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D.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E.使动用法, 使退却,击退 F.动词活用作名词,见

    26、到的景象G.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H.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微小的事情I.名词作状语,向前J.名词活用作动词,坚守道义K.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L.使动用法,使兴、使亡M.动词活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N.名词活用作动词,用匣子装O.形容词用作名词, 险远的地方 5. 文学常识填空。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北宋 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章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皆列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有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人,封 ,也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一。已学过其作品伤仲永,有 。 欧阳修(1007-1072),宇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27、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并编有史书新唐书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 一派,有东坡全集 。 答案:散文 嘉v集荆国公 临川先生集史学 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东坡居士 豪放 东坡乐府 6.将下列文段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夫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8、 ?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夷以近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其孰能讥之乎 阅读广场【文本集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

    29、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参考答案:判:

    30、分,分辨。事:侍奉,对待。速:招致。再:两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参考答案:秦国除了用攻占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 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六国)一直发展到灭亡(的地步),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齐国并不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它讨好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3“至丹以荆卿为计”指的是荆轲刺秦王的事。荆轲刺秦八百年之后,唐代诗人骆宾王送客易水,想起荆轲之事,作诗凭吊,题为于易水送人。请你写出这首诗。 参考答案:此地别燕丹,壮士发

    31、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对本文选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诸侯们失去了大量的土地,主要原因在于贿赂秦国,而不在战争。 B.如果燕国不派刺客去刺杀秦王,就不会招来灾祸,燕国就不会灭亡。 C.从文章内容来看,以土地贿赂秦国的诸侯国是楚、韩、魏。 D.对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具体原因,作者既从正面进行分析,又从反面作了假设,来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解析:文中只是说燕国派刺客去刺杀秦王,给自己招来灾祸,但是并没有说燕国不派刺客就一定能保全自己。 答案: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

    32、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迫缰庸牟痪。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U坎镗O之声,与向之噌普呦嘤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普撸周景王之无射也,U坎镗O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B.或曰此鹳鹤也 或:或许 C余方心动欲还 方:正 D.如乐作焉 作:演奏 解析:“或”的意思应该是“有的人”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