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特色城市化.docx

    • 资源ID:16836784       资源大小:682.6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特色城市化.docx

    1、中国特色城市化目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1.1 定义 11.2 发展历程 11.3 特点 31.4 城市化发展趋势 71.5 城市化影响因素 10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7 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15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1 定义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

    2、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人口就业安置与合理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是中国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建国后,即1949年以后的中国城市化进程。1.2 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城市数量由132个增加至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到2014年的54.77%,中古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 初始阶段(1949年-1957年):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工业化的全

    3、面推进,工业经济循序发展,所需劳动力主要依靠乡村向城市转移,因而带动了人口向城市集中,而当时政策也鼓励农民进城,所以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1949年,全国有城市132个,城市人口39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到1957年末,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全国有城市176个,城市人口增加到7077.27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10.9%。2. 波动阶段(1958年-1965年):1958年,受到“右倾”影响,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在这期间,城市数量由1957年176个增加到1961年的208个,城市人口由7077.27万人,增加到10132.47万人,城市化率由10.9%提高到15.4%。显然,在那样

    4、一个 “疯狂”的年代,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不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1961年以后,经济大幅度滑坡,农业连年歉收,1962年我国开始国民经济调整,国家不得不采取大量减少城镇人口的办法,动员部分职工回乡务农,从而使得城镇人口大幅度下降。到1965年,全国拥有城市168个,与1961年相比减少40个,城市市区人口由1961年的10132.47万人下降到8857.62万人,城市化率由15.4%下降到12.2%。3. 停滞阶段(1966年-1978年):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经历了长达10年之久的动荡,城市化进程也因此受阻。尽管城市人口的绝对数量有一定程度上的增伤,但是由于人口总量的同时增长

    5、和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水平不升反降。1978年城市人口为17245万人,城市化率为17.92%。4. 发展阶段(1979年-1991年):随着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变了全国,我国城市的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1979年到1991年的12年间,全国新增加城市286个,城市人口增加到31203万人,城市化率达到26.94%。5. 稳定阶段(1992年至今):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6、道路”。到2008年底,全国城市总数达到655个,城市人口为59379.3万人,2014年底,城市化率达到54.77%。图1.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率1.3 特点1 城市化速度快、规模大,半城市化现象明显。198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9.39%,远落后于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1990年,我国的城市化达到26.44%,2014年城市化率上升到54.77%。二十年内中国城市化率提高了28.3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城镇人口净增3.69亿。如此大规模、快速的城市化现象举世罕见,与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新增城镇人口除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外,主要来自农村,其中又可分

    7、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就地转化的农民,但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2015年六普数据显示,全国户口登记地在外乡镇街道的总人口达2.61亿,其中城镇中的流动人口总数为2.26亿人,农村中的流动人口为3497万人。这些户口在外的人口按所在地又分为三种类型,即本县(市、区)、本省其他县(市、区)、省外,三种类型的人口大致各占三分之一。在本县(市、区) 内乡镇街道之间流动的7904万城镇人口更多地可视为人户分离的现象,且本县内城乡户口的转换限制较少,因此若只计算县际、省际的流动人口,其总数约为1.4亿(许多大城市内部的区际流动人口实际上也是人户分离造成的),约占城镇人口总数的21%。但跨县、跨省的流动人

    8、口也包括城镇人口的流动,所以,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数还要少一些。2 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图表1不同省份的城市化水平.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历来存在较大差异。1990年以来,沿海地区利用有利的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率先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农村人口,使其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并导致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比较显著。2015年“六普”的数据显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城市化率达70% 以上外,城市化率超过60%以上的省有辽宁、江苏、浙江和广东,它们均分布在沿海地区; 城市化率达到50%60% 的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福建和重

    9、庆;城市化率居于40%50%之间的除分布在北方和西南沿海的河北、山东、广西、海南四省外,大都属于中西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和四川;城市化率居于30%40%之间的除人口大省河南外,主要是分布在西部的甘肃、云南和贵州(图1)。总的趋势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居其次,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最低。城市化的区域差异是近二十年各地不同的城市化速度所造成的。图2显示,城市化速度较快,即年均增长率在1.25%以上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五省,内地只有安徽、湖南和重庆三省市的城市化速度较快,其中重庆与设为直辖市后经济增长

    10、较快有关。中西部多数省区其城市化速度为中等水平,而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和西北、西南的甘肃、新疆、贵州和西藏的城市化速度较低。因此,城市化的速度差异实际上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反映。3 都市化现象已经显现,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趋势是大城市发展速度更快。因为城市本身就是集聚经济的产物,而大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更明显。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施控制大城市的政策,1989年公布的城市规划法还把控制大城市规模作为首要的城市发展政策。我是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集聚经济的效益。1990年,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标志着城市人口规模控制政策的取消,不仅

    11、为农民进城打开了大门,也使大城市获得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在中国何谓“大城市”却遇到统计技术上的问题。2015中国统计年鉴以市区总人口为统计口径,得出2014年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43个,占29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总数的49.0%。但中国城市的市区普遍偏大,包括大片的农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区。若用市区非农业人口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除同样存在市区统计口径上的问题外,由于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仅计算非农业人口也不能反映城市的实际人口规模。国际上普遍采用都市区的概念来计算城市规模。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高度经济社会联系的相邻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为单位。发达国家的

    12、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中期阶段后,一般会出现都市化现象。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起开始都市化进程,1990年美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其人口占总人口的51.5%,这表明美国已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从城市的功能地域出发,美国的国土可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导致大量大城市的出现,若建立都市区的界定标准,其人口规模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实际的人口规模。2000年,中国大陆已有117个50万人以上的都市区(表2),人口1.9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1%( 宁越敏、高丰)。与美国的都市化水平相比,相差甚远。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更为明显,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有

    13、很大的发展。以杭州为例,市域面积达1659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3056平方千米。由于占据市区大部分面积的萧山和余杭两区2000 年时的城市化水平分别只有40%和36%,基本上还是以农村为主的地域,因此当时杭州都市区仅限于中心市区683平方千米的范围,人口245万,是一个只有中心市而没有外围县的都市区。此后十年中,萧山和余杭二区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与中心城区的交往更加密切,2010 年它们的城市化率均超过了60%,这使杭州成为既有中心市又有外围县的大都市区,总人口增长到624万。在都市区化的过程中,在一些都市区密集地区,出现了都市区连绵分布的现象,被称之为都市连绵区,亦称之为城市群。尽管国内学者对

    14、城市群有不同说法,但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地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4.从推动城市化的机制看,政策效应大于市场效应。从城市化发展历程来看,建国以来,我国曲折的城市化发展伴随宏观政策的变化,正说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组织主体和投资主体都是由国家、省、市政府组成,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宏观经济布局、大型建设项目等政府行为,实行的是“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投入,使工业化获得长足发展;另一方面却强烈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为地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时期的计划

    15、经济体制与相应的制度安排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城市化在改革开放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逐步转变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下而上”型的城市化制度安排,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的出现,导致大量农业剩余流向非农产业,推动了城市化发展。与此同时,限制我国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也有所松动,实现了从城乡流动壁垒到半开放城乡流动的制度变迁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除此之外,劳

    16、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以及城市建设投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创新,拓宽了人们对工作环境的选择,加速了城乡人口的流动,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这些充分显示了制度因素对我国城市化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不难发现,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制度上的政府政策效应远远大于市场效应。5.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然而劳动力素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结构变革带来的新要求。当下正在发生的“民工荒”,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民工荒”是指城市经济需求的民工劳动力普遍高于民工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即民工劳动力出现短缺。在经历了年

    17、以来经济危机的洗礼和失业的打击后,过低的工资待遇和较为严重的歧视行为,让农民工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他们从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也就是说“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不愿意再过那种漂泊不定的流动生活,不愿意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农业的比较收益上升。产生“民工荒”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打工红利”的相对减少。首先,由于国家三农政策中大力推行的各项税费改革,切实降低了务农成本及农民负担,并大幅度地刺激了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热情。其次,各级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补贴制度,极大地鼓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比如对农民种粮提供的直接补贴,对购买大型农机具及其它农业生产资料提供

    18、的补贴等。再者,政府部门还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资发展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等途径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由此一来,许多农民工通过对进城务工及留乡发展的利益比较,并考虑到家庭团聚等因素,便更偏向于回家种田的选择了。(农民工进行转移的成本上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在离家近的二三线城市的小企业或者建筑工地上做杂工等,目前通常的收入状况为一个月元左右。而且还能合理安排农闲和农忙的时间,做到种地和打工两不耽误。而若远赴他乡务工,不仅无法兼顾农忙季节,还要额外支出生活、住宿和交通费等,这些都明显拔高了企业招工支付的工资水平。但是,就企业而言,面对自己有限净利润空间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19、一旦提高工资,就要陷入亏本的境地。双方达不成交易就造成“民工荒”。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迁移过程并非同步,仍难以为其提供身份地位上的改变、合法权利的保障、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子女教育的接纳。面对这些不愿意长期在外漂泊的农民工,从农民这一主体出发,从就地城市化的视角探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农民素质技能提升的途径,探索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其现实意义亦更加明显。1.4 城市化发展趋势伴随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化及其城市区域化,中国城市化加速,中国城市在新的劳动地域分工中扮演愈益重要的角色。有些城市由于其枢纽地位和新的信息节点,将发展成为

    20、国际大都市,协调和控制未来全中国甚至全球经济活动,集聚与扩散效应并重,集聚规模愈大,经济效益也愈大;有些城市则会通过与中心城市辐射、扩散效应互动,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而另一些城市则由于远离信息社会而沦为衰落。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诸方面。1. 多元化趋势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世界城市化道路是多元化的。在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但并不完全是由工业化引起,美国西部城市化的根本性原因是采矿和交通。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并非以工业化为起点,而是从贸易业开始,这些国家的城市化不是本国经济发达的产物,而是西方国家强行促生。在城市发展类型上既有向心型城市化,也有离心型城市化,

    21、既有外延型城市化,又有飞地型城市化,既有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又有自下而上型城市化,等等。2. 集群化趋势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首位城市主宰区域经济趋向明显,大都市连绵区仍然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立足全球经济竞争的桥头堡,是竞争优势的发源地,对增强综合实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纵观全球经济态势,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日渐凸显,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市集聚区。(1)大都市连绵区更具发展活力。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率先进入信息化社会以来,人们即开始关注信息革命可能带来的空间分散化趋势,并纷纷观察到城市边缘地带的快速增长过程,认定分散化趋势确

    22、实已经展开。但这一结论只适合于城市微观区域的情形,从更宏观区域来看,集中化趋势似乎更明显,近几十年来大都市连绵区和大都市带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集中化过程。城市这种“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发展格局在信息社会也许还会长久地持续下去,从而有可能导致“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使全球聚落向具有良好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地域结构演化。(2)加剧城市体系极化作用。经济全球化和空间分散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最高层管理和控制集聚,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需要强有力的中心控制全球化影响。信息产业的生产和传输需要发达的物质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又迫使一些城市成为信息网络中极度集聚的节点,加

    23、剧城市体系极化作用。(3)商务中心成为新城市景观。在全球经济重建过程中,市场经济、公司及基础设施在一些重要城市重新发挥积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电讯业在发达的产业部门被广泛应用时,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法兰克福、圣保罗、香港、悉尼、多伦多等世界重要城市中心商务区和国际商务中心(IBC,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发展登峰造极,并逐步形成蔚为壮观的新城市景观。3. 国际化趋势(1)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超越国家。随着世界贸易迅猛发展和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逐步形成,以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的不断渗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城市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由于

    24、相互间联系的广泛性而愈益重要,从而使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为世界城市或国际性城市,成为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的实体,日益控制和主宰全球经济命脉。(2)世界经济与区域经济体化。所有国家都卷入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作为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心的城市必然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大变动大改组过程中,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努力确保竞争获胜,为此都在采取措施扩大本国经济的外向度,加强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化的国际化。(3)全球城市体系格局形成。城市间国际性交往和联系日趋频繁密切,城市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产业、经贸、人员、机构等方面国际性因素增多,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流通设施、

    25、文化与服务设施等方面趋向国际水准,城市经济运行规则向国际惯例靠拢。城市国际化既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出现新等级体系结构,即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和地方级城市。随着信息社会的确立和全球城市化的普遍到来,全球城市体系格局逐渐形成。4. 网络化趋势(1)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超越国家。随着世界贸易迅猛发展和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逐步形成,以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的不断渗透,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城市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由于相互间联系的广泛性而愈益重要,从而使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为世界城市或国际性城市,成为在空

    26、间权力上超越国家的实体,日益控制和主宰全球经济命脉。(2)世界经济与区域经济体化。所有国家都卷入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作为国家或地区经济中心的城市必然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当前全球经济正处在大变动大改组过程中,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努力确保竞争获胜,为此都在采取措施扩大本国经济的外向度,加强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城市化的国际化。(3)全球城市体系格局形成。城市间国际性交往和联系日趋频繁密切,城市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产业、经贸、人员、机构等方面国际性因素增多,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流通设施、文化与服务设施等方面趋向国际水准,城市经济运行规则向国际惯例靠拢。城市国际化既是现代世界

    27、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出现新等级体系结构,即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和地方级城市。随着信息社会的确立和全球城市化的普遍到来,全球城市体系格局逐渐形成。5. 逆城市化趋势随着与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国际化大都市在规模扩张上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分散化特征。大批城市居民及经济组织离开城市原有中心向周围扩散,形成市中心人口递减郊区人口递增的“郊区化”、“逆城市化”运动,并由此促成以市区为母城的“卫星城”建造,导致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空心”化。美国是世界上郊区化最明显的国家,促使郊区化的主

    28、要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交通因素、通信因素和规划及政策因素等。但从宏观区域看,集中化趋势似乎更明显,近几十年来大都市带来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也印证这一集中化过程。城市“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发展格局在信息社会可能持续下去,从而导致“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使人类聚落向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地域结构演化。6. 生态化趋势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城市可持续发展要适应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适应其资源潜力和社区需要。随着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大大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城市型产业代替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产业,清洁生

    29、产和循环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许多老城市日益朝清洁型、生态型和适宜居住型方向转化。生态环境优美几乎是所有国际性大都市的共同特征,也是现代城市社区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化”浪潮正融入国际化都市潮流中。1.5 城市化影响因素(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本文用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增长带来收入水平提高,使得需求结构向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品转变,需求结构的变化引起生产结构的调整,第二、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第二,经济增长能

    30、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给大量资金,提供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具体地,选择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两个指标预期都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属于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但由于对城市化的关键作用,故将产业结构作为影响因素单独列出。一般地,产业结构指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其主要内容是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根本特征是生产的集中性、连续性和产品的商品性,要求经济过程在空间上聚集。工业化的这种聚集要求使得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高度组合,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

    31、而推进了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开展,服务业表现出更为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为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支撑。本文利用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状况,并以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作为替代变量以保证稳健性,且这4个指标预期都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4)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内涵比较宽泛,具体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系列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中,本文选择与城市化关系更为密切的恩格尔系数(EC)和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

    32、比重,该指标预计与城市化呈负关系。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该指标预计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我国城市的发展与国家出台的户籍、住房、土地、社会保障等政策紧密相关,不同的政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水平落后,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国家不得不采取城乡分离、限制城乡流动的户籍政策,然而却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极度扩大、城市发展机制不灵活、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体制障碍突出等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取代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变化了的经济体制和所有制形式要求有新的城市发展政策与之相适应。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使城市获得了加快发展的体制保障,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的松动与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等。政策调控使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冲破了传统的体制性障碍,为各种生产要素更加合理、自由的配置提供了新的体制保障。1.6 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城市化取得重要进展,2014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特色城市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