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麒麟合创百迂千回的东莞小巷.docx

    • 资源ID:16806973       资源大小:27.94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麒麟合创百迂千回的东莞小巷.docx

    1、麒麟合创百迂千回的东莞小巷【麒麟合创】百迂千回的东莞小巷 百迂千回的东莞小巷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老莞城之四总策划:舞者 作者:子 木 醉红颜/文图 下载 (57.02 KB)2011-8-28 16:31 站在三角市看市桥路.jpg行走路线:市桥路同德街新芬路市桥河商业街迈豪街向阳路人民公园科书博宝积街松柏街松柏下街松柏高街西城楼大街(罗屋巷、仓前街)凤来路(里)向阳路解放路(高第街)莞城文化广场西城楼行走时间:12小时美食推荐:新芬路新华书店对面萝卜牛腩、市桥河商业街入口处小吃、迈豪街上的各种小吃、冷饮、爱好推荐:新芬路新华书店、科技馆、博物馆、同德街莫叔集邮小店、迈豪街内衣小饰品、迈豪街口的小

    2、宠物、松柏街口的梳头婆、文化广场的休闲地、同德街口的水果摊。 立足象塔街口的大榕树下,左侧为新芬路,右侧为万寿路,而正前方的三角市早已融入市桥路,昔日繁华无限,风光无限的三角市,今天已经化为老莞人心中的一个记忆中的印象。幸好,现在的市桥路仍然是商业旺地,两侧商铺林立,顾客如织。 下载 (60.92 KB)2011-8-28 16:31 象塔街口的榕树下,原来有一方水井,这方水井曾经是附近的居民经常过来挑水的地方 2011年8月10日,我们顺市桥路漫步,濛濛细雨中左侧出现“同德街”的椭圆形拱门,拱门下有一怀抱小孩的老太太正立在遮阳伞下哄孩子,脚边摆放着两筐鲜龙眼 下载 (64.87 KB)201

    3、1-8-28 16:31 同德街位于市桥路的出口 我们轻轻闪过,走进同德街。左侧的一小店外的白墙上绘图吸引了行人的眼球:整幅图画的右下角有一怒放的蒲公英,星星点点的蒲公英的种子扶搖而上,左上角有两扇正打开的“田”字的窗户,窗台上的生机盎然的青藤漫出而下垂,窗口中飘浮着一行英文“WELCOME TO FANCY”。未曾想,古色古香的小巷中,亦有如此之雅作,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下载 (25.32 KB)2011-8-28 16:31 “开”一扇小窗,创意无限,潮! 同德街一巷就在眼前,一条幽幽的小巷远远地延伸着。巷右侧为一青砖的门楼,房顶瓦棱上蒿草萋萋,而白铁皮门上贴着一红纸黑字的“爱”,不知何意

    4、?细视,为同德街8号。而闪烁的霓虹让我们注意到“以便以谢”几个字,原来是一理发店,然仍不明白“以便以谢”为何意? 下载 (54.53 KB)2011-8-28 16:49 爱的宣言?.jpg 下载 (61.1 KB)2011-8-28 16:49 让人琢磨不透的“以便以谢”.jpg 同德街二巷紧挨理发店,一眼望去,目光溜溜地投到巷底。二巷的对面,却是莞城市桥居委会同德居委小组,一位端庄的女子从屋内打着伞走了出来,我们上前搭话。原来这位严女士是居民小组的工作人员,当她了解到我们是东莞文化发现之旅组合时,便欣然领我们寻找到同德街45号姓胡的一位军属家里,不巧的是主人不在家。一块由中 共广东省委、广

    5、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的牌子高悬在门楣之上,相信,这牌子的后面定然有令人感动的事迹,只能择日再访了。 下载 (57.9 KB)2011-8-28 16:49 雨中,居委会的严主任领着我们到同德街45号姓胡的一位军属家里.jpg 下载 (29.98 KB)2011-8-28 16:49 大门紧闭,敲门也没有反应,估计胡姓烈属家主人外出了.jpg 告别严女士,我们仍旧从同德居委小组前行,同德街三巷仍在左侧赫然出现。过三巷,右侧,同德街25号的老房是一座较经典的三开间的岭南民居,高高的红粉石门框,整整齐齐的十三根杉木的趟栊,门上还有一个外开的小木窗,檐挡板上的雕花依然清晰如昨 同德街12号,

    6、同样是较典型的东莞老民居,庆幸的是租房人刚好归来。征得主人同意后,我们迈进了院内,入院则为一天井,左侧墙上有一侧门及一红粉石框的大窗户,窗台下堆放着几条粗大的红粉石、麻石的柱子。而右侧亦有一侧门。堂屋正门十分高阔,入内则基本布局尚在,一通道门上的灰塑仍在。院内养荷一盆,却也清雅。出得院来,再看门前,趟栊上刻花仍在,拉动趟栊灵活自如。隐约可见原来的主人家产十分殷实。询问原来屋主的姓氏,这位房客说姓徐还是陈,一时也弄不清楚。 下载 (48.7 KB)2011-8-28 16:49 同德街12号是较典型的东莞老民居 出12号,我们便想到了一位开创东莞教育先河的人徐夔飏先生。徐夔飏,字莞珊,清咸丰十一

    7、年生。原藉东莞县铁岗乡人,后迁居莞城之同德街。光绪十九年癸已年乡试中举,翌年甲午以慈禧寿辰加开恩科,中二甲进士。徐夔飏得东莞令候刘德恒之助,1902年9月将宝安书院东侧的考棚改为东莞县学堂,徐为学堂监督。1904年,定名为东莞县初级师范学堂。1908年复改为东莞中学堂。至今已被教育部列为中华百年老校,也为莞邑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莞人才的“摇篮”。据说,现在徐先生的后人皆有成就,因其家风仍然。 14号,现在是单车修理铺,门口的廊下停放着两辆单车,亦有几条红的黑的旧车胎散放在地上。门口寂然无语,细视,屋内修车人正危坐方桌边与一位老街坊两军对垒,仿佛老僧入定般 下载 (35.51 KB

    8、)2011-8-28 16:49 同德街上修单车小档口内,店主和朋友正两军对垒! 相视一笑,滑过。远远看到一座三层小楼的花草掩映的“同德集邮”的招牌。这是一间老店铺了,记得刚刚来莞时,第一次行走迈豪街,曾转入同德街,对这个偏僻冷街上的集邮小店留有印象。我们走到小店时,恰逢店内一对老夫妻一边手工一边闲聊,我们便拐进去,希望了解同德街的更多掌故旧闻。 下载 (49.82 KB)2011-8-28 17:01 同德街上的同德集邮服务部开办于1991年,是东莞第一家私营的集邮的店铺 女店主何李芳女士放下手中的活儿,十分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同德集邮服务部是1991年开始营业的。因为原来我在邮电局工作,退

    9、休后就继续经营邮票。别看我们的店铺不大,却是东莞第一家集邮社”我们一边听何女士介绍小店的历史,一边打量着柜台里,墙壁上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邮票,的确可以说洋洋大观。但我们没有集邮这个爱好,或许集邮爱好者会识宝鉴宝,趋之若鹜吧! 下载 (28.71 KB)2011-8-28 17:01 老板娘何李芳女士给我们展示她最得意的藏品.jpg 从同德街30号“同德集邮服务部”出来,天上依然飘着雨丝,一位打着粉红色洋折的女子从我们身边轻盈地走过,让我们想起了戴望舒的诗雨巷那一位象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们在雨中看景,或许楼上哪扇敞开的窗户里的眼睛正望着我们呢?我们也许成了风景中的一部分吧! 我们依然在雨中漫游着,

    10、前为同德街四巷,巷口36号门前有两位老人在忘情地聊着什么我们不愿惊扰,悄然从旁边路过,来至同德街五巷,记得同得街五巷十分幽深,巷尾有几间青砖老房,值得一看,可直通市桥路。五巷后,尚有同德街横巷。 下载 (19.07 KB)2011-8-28 17:01 雨巷中的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呢? 同德街尾零星有几家小店。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则是莞城区中心幼儿园的教学楼。2011年8月6日,我们听杨宝霖老师讲课时,专门就幼儿园的原址询问了杨老师。杨老师肯定地说:“现在的莞城区幼儿园就是琴轩集作者陈琏的万卷堂,还包括了一座徐氏祠堂。” 陈琏(13691454),字廷器,号琴轩,东莞厚街桥头人。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

    11、初授桂林教授。建文三年,升国子助教。永乐元年,以他有治理才能,擢为许州知州,永乐三年,改任滁州知州。他在任上验丁赋、省瑶役、修学校、劝农桑;暇时与僚属在醉翁亭上吟咏,又修一酿泉亭,一泉一石,皆为题品,百姓称他为“小欧阳”。皇帝以他治理滁州有功,特升他为扬州府知府掌滁州事,并赏财帛及赐宴以示奖励。永乐二十二年,任四川按察使。宣德元年,调任南京通政使掌国子监事,管理全国的教育。皇帝特赐诰命,赠期祖父、父亲皆如其官,母与妻为淑人,以示褒扬。正统三年,调任礼部左侍郎,正统六年,已年逾七十,乃辞官归里。筑“万卷堂”于莞城同德街,并首开莞邑之学风。著有琴轩集、归田稿等。(出自东莞市志) 下载 (29.09

    12、 KB)2011-8-28 17:13 昔日的万卷堂在如今同德街上的莞城中心幼儿园内.jpg 下载 (62.15 KB)2011-8-28 17:13 同德街位于新芬路的出口.jpg 出同德街,一片豁然,前为新芬路,新芬路旧为南门正街。隔路相望则为东莞宾馆停车场。据民 国东莞县志县城图所示:此段至人民公园外墙段为德生四甲,曾建有陈祠、温祠、梁祠、张祠等,现在均并入东莞宾馆范围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张祠,张祠即是东莞亭头陈氏之宗祠。 竹溪拾遗中记载有厚街镇珊美村陈家坊亭头陈氏迁建祠堂碑,碑记曰:“吾宗先世居闽泉同*义井乡,世远不可考。今谱以第六公为一世祖,源为二世祖,至三世祖傥宋建炎间始来东莞,

    13、居亭头场,即今之陈家坊。娶安人洪氏、潘氏、谢氏,卒葬坊之后山。子六,曰诱、曰生、曰性、曰谅、曰详、曰胜。生仕宋,以防江保民功授承节郎。是后,子*日蕃*居邑境,若寮下、赤岭、宝堂下、双冈、袁屋边、温塘、篁村,在城不一所也。大明成化十九年” 杨宝霖老师曾介绍说:“亭头陈氏宗祠,做过印刷厂,现为东莞宾馆停车场。陈氏有陈庚、陈纪、陈建三人最著名。陈庚,是第一部东莞县志(书名宝安志)的编纂者。陈纪的诗词水准当为东莞历代文人之首;陈建,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学蔀通辩会,驳斥王守仁致良知学说。” 下载 (58.83 KB)2011-8-28 17:13 杨宝霖老师曾经介绍说,东莞的亭头陈氏宗祠现为东莞宾馆停

    14、车场 陈庚(12361314),字南金,号月桥,莞城亭头人,学者陈益新之子。师承李春叟。咸淳三年乡贡,会试不利,归家,不求仕,隐居读书,其诗文有欧阳修、曾巩风格。至大四年,郭应木为东莞县令,曾请陈庚编成东莞县志,名宝安志,东莞有志,自此始。 陈纪(12541315),字景元,号淡交。莞城亭头人。陈庚弟。咸淳九年举人。官至通直郎。宋亡隐居,以吟咏自娱,工词赋。著有越吟裴稿、秋江欸乃。 陈建,字廷肇,号清澜,又号清澜钓叟,明东莞人。嘉靖七年中举人,嘉靖八年、十一年两中会试副榜,选授福建侯官县教谕,后应聘江右、广右、云南、湖南等地试官;曾迁山东信阳令;嘉靖十三年,“以母老乞养”,力请归邑,“遂隐居不

    15、出”,构清澜草堂于东莞城北,潜心著述。(东莞历史人物) 同德街右侧为市桥河商业街,而市桥河即为到涌水。而到涌水在城内的流向尚未清楚,于是我们过新芬路,继续深入东莞宾馆与新华书店中间的无名小巷,靠宾馆一侧花木扶疏,堆苍叠翠,而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路路一字排开的石柱基础,多达数十尊,皆石工精良,多有雕花,应是当初众多祠堂拆除后的遗留物。 下载 (67.44 KB)2011-8-28 22:22 我们走进了这条无名的小巷,寻找到涌的踪迹.jpg 小巷深深,豁然开朗,有楼宇数栋,有品茗居茶楼一处,而最深处则于人民公园隔壁,可遥望道生桥。据品茗居林老板讲:“到涌水就从现在的这一排龙眼树后,沿东莞宾馆的围

    16、墙内流向新芬路,与原德生四甲平行。” 下载 (25.73 KB)2011-8-28 22:58 品茗居的林老板告诉我们,到涌原来大约在绿瓦走廊的后面.jpg 从小巷出来,站在新芬路上,想到了东莞一中退休老教师李尧钦先生的哦,南街一文中对昔日南街的描写:“南街通向南门,南门通向禾仓岭。抗战时期,日本鬼子在禾仓岭挖战壕,筑碉堡,企图卡住东莞城的咽喉,割断它同游击区的联系。鬼子大肆烧杀掠抢,南街成了一片废墟。 抗战胜利后,南街并没有治好战争创伤。一条窄窄的麻石路,石缝间长满了杂草。两旁的房屋全部倒塌了,宅基地上用青砖搭成矮矮的棋盘似的围墙。砖块上长着苔藓,砖罅上长着狗尾草 直到改革开放年代你看,麻石

    17、路变成了水泥马路,路面扩宽了四五倍。两旁高楼林立,店铺住宅鳞次节比,店里商品林林总总,款式新颖,令人目不暇接。酒楼旅社,遥相对峙。旅社旁的“科书博”建筑群,巍峨雄伟。两行道旁大树参天耸立,绿叶如盖。这些树还是建设中学第二届学生栽的呢。 南街就是新芬路!” 下载 (71.26 KB)2011-8-28 22:22 原来的南街在新华书店门前的这条新芬路上一直通往禾仓岭 人民公园正门口的“科书博”前有一飞天雕像。雕像飞天神女,衣袂飘飘,气韵流动,仪态万方,给人无限的暇想和想像的空间,吸引人们去追求知识,追求理想 下载 (51.34 KB)2011-8-28 22:22 “科书博”前的飞天神女雕像,衣

    18、袂飘飘,气韵流动,仪态万方.jpg 过新芬路,此处原为到涌上的新桥,现已不存。站在市桥河商业街口向向阳路方向望去,依次有果蕉街(原名果昭街)可直通迈豪街、市桥河商业街;新华书店斜对面的小巷中尚有两家牛杂小店,我们曾多次品味,印象深刻。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来些大块朵颐。 仍入市桥河商业街,两侧均为服装商铺,中间的过道极为狭窄,走在其中,仰望窄窄的天空据东莞市志载:1988年5月1日,市桥河钱线密封,南侧路段成为有220多个摊档的个体商场开业。原来这儿就是市桥河(旧称到涌),许多乡镇的人都是划艇入莞城,而沿河涌的人家也是家家埠头,怀想当年的莞城亦是浆声灯影,水韵天光令人十分向往的岭南温情脉脉的水上小

    19、城 下载 (63.4 KB)2011-8-28 22:22 昔日的到涌,今天繁华的市桥河商业街.jpg 划了一个弧,我们来到了市桥路。在东莞旧八景中,“市桥春涨水流东”说的就是这条市桥河。站在昔日的市桥上,回味着明代凤台诗社东莞诗人陈靖吉的市桥春涨:“送春骤雨如翻盘,昨朝清浅今弥漫。此时济川匪舟楫,生民岂免为鱼鼋。长鲸跨江鳞甲动,阑干欲逐浪花涌。惜载无处唤吴儿,跨上潮头试一弄”。身边的一切似乎停顿了! 路的对面也是市桥河商业街,只是名字改为精品一条街。比邻的为木巷,北正街。而北正街正对的则是迈豪街。 下载 (59.96 KB)2011-8-28 22:22 站在昔日的市桥上,市桥的诗篇、市桥的

    20、掌故皆是脑海中最活跃的分子 迈豪街又称女人街,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形成的一条专卖女儿内衣和各种小饰物的商业街,也是东莞人气最旺的商业街。街口一个简约而古典的的门楼,上书“迈豪街”。 迈豪街以前常来,虽然没有卖过什么东西,但在行走东莞小巷中经常来此。因为迈豪街有九条巷,且四通八达,连接果蕉街、松柏高街、宝积街等。迈豪街民 国时期就有,不过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长,中段原名里仁坊,尾段集德街,现在统称迈豪街。 下载 (39.17 KB)2011-8-28 22:50从市桥路进入迈豪街 迈豪街口遇到一个熟人耶稣哥。我们冲他一笑:“转移阵地啦!不在鸿福路口了?”耶稣哥斜倚在街口,手中不离宣传耶稣的标志牌,

    21、牌子最上端竖着鲜红的十字架,牌子上写着两行字“耶稣爱你!哈利路亚!”,听到我们的询问,他转过头来,一脸灿烂:“哈利路亚!耶稣爱你!是啊!是啊!”“好好给你拍张照片!上帝是最公平的!”我们一边调侃一边认真地拍照,因为在东莞不认识耶稣哥的人恐怕不多!他原来一直在南城宣传耶稣教义,现在又来到了莞城,我们不知道他是如何生活的,但知道耶稣教徒当下的生活是极不容易的。 下载 (29.68 KB)2011-8-28 22:50 迈豪街上的耶稣哥.jpg 雨仍在下,一进迈豪街,墙上就有“通告:凡摩托车、自行车进入迈豪街一律手推进入。”、“人人爱干净,东莞会更靓”的宣传牌,还有“贴相纸”、“疏散通道”等广告、标

    22、志等,牌子下一个卖熟玉米小摊围着二三个靓女在挑玉米时光似乎倒退至上世纪的八十到九十年代,那些熟悉的的中国各地小县城的街头巷尾的场景,生活气息扑而而来 迈豪街11号,颇有特色,虽然门口摆满了时尚的服装,年青的摊主也是时髦的靓女,但我们还是愿意再次仔细地打量打量:麻石门框、趟栊、木门、门楣上的灰塑,院内堆放的麻石柱、石基础,老式的陶制的烟囱,烟囱旁边的一溜绿森森的青苔思量着院内时光匆匆留下的痕迹,注意着门口不息的行人,倾听着街上断续传来的流行音乐声,这不就是人生么? 下载 (32.44 KB)2011-8-28 22:50 趟拢大门似乎为百年的穿越而敞开.jpg 一巷1号的房子已经破烂不堪,地面的

    23、红粉石绿苔如茵,门口的几盆花却也生机无限。4号的房子仍然是老房,但保存得相当完整。 走在狭窄的街,看到“修改衣服”的牌子,心生感慨,出门在外的人,经常会遇到缝缝补补的事,送来这里就省事许多。买了新衣新裤来加个褶子挑个裤脚更是方便之极。店主在这里开店显然极有生意头脑了!接着,“芭诺客意大利冰棍冰激凌”的小摊支在小店边,看来街上不光卖衣服,各种风味小吃和国外情调的冷饮也进驻小街了。 下载 (58.87 KB)2011-8-28 22:50 修改衣服在这条街上生意自然不会太差了!.jpg 路过松柏高街,街口照例挂着一个“拉面毛、修眉毛”的黄底牌子,记得这个路口是有一位街边的梳头婆的,专门用传统的美容

    24、方式给人绞毛、修眉。今天可能因为阴天,没有看到她的影子。可是牌子下的手推车仍在,车上摆放着青枣、梨子等水果。直接望去,一眼望去就是对面的西城楼大楼。 下载 (21.19 KB)2011-8-28 22:50 古法美容,却不见了那个摆摊的梳头婆. 直行,街上已经是霓虹闪耀,而代表韩流的服装也吹进了小巷深处,爱美的潮流可谓无处不在因为无人不爱美哦!街上“舞墨龙纹身馆”的霓虹十分醒目。脑海里掠过了电影红樱桃中,纳粹将军在女主角楚楚后背上的“杰作”,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紧走了两步 下载 (23.39 KB)2011-8-28 22:50 深巷中的这个纹身店,让人想起了电影红樱桃,颤!闪! 记得我们多次行

    25、走迈豪街时,发现这条巷子全部是红粉石铺地,最里面有一户人家的门牌还是“莞城镇里仁坊一巷2号”,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迈豪街中段曾经是属于里仁坊的。 虽是雨天,街上的游客未减,依然显得十分拥挤。我们路过二巷、三巷,一阵幽香飘来,扭头一看,原来身边有一个“香水加油站”,两个年轻女子正在一边选择一边讨价还价香水味道充满无穷的诱惑力,小女子就是喜欢沉醉在香水味里 下载 (24.69 KB)2011-8-28 22:50 香水加油站前靓女多.jpg 前面则是果蕉街的街头,几块“打金”格外显眼。从果蕉街可以直通到新芬路,果焦街也可通市桥河商业街,亦与其他小巷相通。果蕉街口斜对面有一档“东哥小吃档”生意十分红火,

    26、几个伙计还忙得不亦乐乎,似乎还经营台湾的小点心、小饮品。有时间一定要品尝一下东哥的手艺。 下载 (62.86 KB)2011-8-28 22:58 迈豪街上的小吃档.jpg 四巷口有一家服装店正在促销,一边写着大降价一边在店边摆放着一个摇奖的架子,很想个大风车。不知还有多少人会对这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促销的招术还有感兴趣?一位卖葡萄的妇女,车上摆放着紫的青的葡萄,有趣的是葡萄上分别插上了一片一片的绿叶颇为有趣。几位打扮入时的女孩正围着一个手表和小手袋的小摊挑三拣四,摊主十分耐心地推荐着自己的商品,希望能搞掂这桩小生意。 一群学生正在一个“防辐射、吸尘植物”的小小盆景前认真的比较和询问,看来学生们的

    27、科学和环保意识较强。或许,她们以后会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呢? 很快我们从迈豪街五、六、七、八、九巷的巷口走过,在迈豪街口有几个卖东莞小吃的、水果的小摊档,一位卖“粘鼠胶、粘蝇胶、蟑螂药”的大婶推着自行车立在街外其实,平时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既有各式各样的零食在卖,也有大小不一的各种小宠物在此出售可惜,今天雨天,看到不到平日里热闹非凡的景象。 站在向阳路上,左手边就是人民公园的正门,斜对面即是鸿福楼,两者之间就是原来的南门崇德门。向阳路就是原来的老城墙,一直通向莞城文化广场、解放路。向阳路两侧的商铺林立,每日游客络绎不绝,真是一段商业旺地,著名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连锁超市百佳、沃尔玛等都在此落户,

    28、莞城文化周末剧院也在向阳路诞生望着两侧的郁郁葱葱的玉兰树,不禁又想到了玉兰的清芬,想到了玉兰的脱尘超凡 下载 (41.11 KB)2011-8-28 22:58也许我们站的位置就是当年莞城南门崇德门的位置?.jpg 我们并没有顺向阳路继续向前,而是折回迈豪街,迈豪街九巷中的东莞市天主教堂是值得一提的地方。九巷就是原来的凤台街,街上原来有兴仁社学,现在已经找不到丝毫的踪迹。九巷可以直通凤来路。我们则直入刚才挂有“拔面毛、修眉毛”的巷口宝积街巷口。 宝积巷,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当年莞城道家山有一口清泉,状若莲花,故名“莲泉”。泉水清冽,甘甜可口,若以泉水煲腐竹糖水,可怯邪解暑;若身生疥疮,以泉水

    29、洗之立愈。人们把莲泉所在的小巷称为“莲巷”。宋绍圣元年九月,苏轼被贬官惠州,途经莞邑,宿资福寺,祖堂禅师带苏游莲泉,请留墨宝。盖因苏轼初来莞邑,误把“莲”字听成“廉”,故大笔一挥“廉泉”二字,并将题字镌刻石上。每逢夏秋之交,萤火虫群集,题字灿灿生辉,泉吐玉珠,声若鸣琴。居民遂将巷名改为宝积巷。 宝积街一共五条巷。其中,一巷的地势较高,巷中的住户亦不多,多为出租屋。宝积街二巷较深,但老房不多。长长的宝积街上悄无人语,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宝积街9号是一座青砖老民居,檐下的灰塑依然十分精美,色泽鲜艳。宝积街三巷,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青砖老房,巷口堆有两根精美的麻石柱、红粉石的基础 前行为四巷,根据门牌得

    30、知,四巷原为五巷。巷口宝积街17号,也是一老房,典型的三开间,至少两进的院落,门前廊下皆为红粉石铺地宝积街24号老房廊下的彩绘仍在,正中为“锦堂春富贵图”两侧尚有多幅彩绘和题诗,其中有似乎是和合二仙图、八仙图等,其他因为被人为涂抹,已经难以看清。而门框上方尚有还有两颗挂匾的铁钉,再向上则有一“忠”字,当是文 革遗迹。由此可以推论一下,这座老房应该是当年的私墪。 提起私墪,不能不提起宝积巷一个十代以私墪为生的卢氏家庭。卢颂芳,字熙仲。其父卢崇恩,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卢日新之侄;其母为可园张敬修之后。卢颂芳京师大学预科毕业,光绪三十三年奖举人。辛亥革命成功,卢于*四年任东莞中学校长,后至广州“高师”

    31、和中山大学任教授。*十二年,再任东莞中学校长。1925年,学者陈其媛与卢颂芳、祁士恭、张景耀、霍共若、叶启芳诸人,创办广东国民大学,并任总务长兼教授,1950年,陈其媛来校,卢颂芳将学校归还 1947年,为解决广州莞籍人员子弟的入学问题,东莞旅省教授联谊倡议创办广州莞旅中学,蒋光鼐为董事长,卢颂芳任校长 由此可见,卢颂芳为东莞教育和广东教育做出杰出的贡献,值得后人铭记。 宝积街五巷巷口的门楼尚存,红底白字的“宝积街五巷”牌子尚存,红粉石的墙角、门框,檐下的木板都在。而檐下尚有一木框的广播着实罕见,广播一物当是六七十年代盛行之物,今已基本绝迹。且今之广播也与昔日之简陋的“话匣子”不可同日而语了。门内仍存有刻花的红粉石神龛。巷内有古井一,红粉石的井口已被水泥重新包装,而墙上的红粉石的石碑刻有“井”字,下方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下载 (32.83 KB)2011-8-28 23:17 宝积街上今非昔比,此前见到的这位修眉毛拔面毛的手艺人不知道哪里去了? 沿街多有韵味的老房小巷,我们不停地驻足打量,仔细地


    注意事项

    本文(麒麟合创百迂千回的东莞小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