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ocx

    • 资源ID:16799890       资源大小:1.54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ocx

    1、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摘要:教师学习力作为帮助教师学会学习的重要力量,影响着教师专业的发展与突破本研究在对教师学习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剖析的基础上,利用混合研究方法,构建了“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该测评模型包含“教师学习基础力”“教师学习接纳力”“教师学习探究力”和“教师学习转化力”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运用该模型对全国1841名教师进行大规模测评与分析后发现,我国教师学习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不同群体教师学习力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并根据测评结果提出了教师学习力提升策略关键词:教师学习;学习力;教师学习力;模型构建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仍存在部分教师的素质能力

    2、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教育部在2018年颁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将“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未来的目标任务1而教师学习力,正是帮助教师学会学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突破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国内对教师学习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方法多呈现思辨取向的特点有鉴于此,本研究将问题聚焦于教师学习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以评价不同群体教师学习力现状,并据此提出教师学习力提升策略,旨在通过提高教师学习力实现教师持续性专业发

    3、展一教师学习力的内涵剖析196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睿斯特在构建“学习型组织”中首次提出了“学习力”概念随后,彼得圣吉(Peter Senge)将学习力从管理学领域引入教育学领域,并将其定义为“学后必定有新行为产生的学习”,2强调了学习力的创造性此后,有学者分别从能量品质素质以及能力等不同视角探讨了学习力的概念及内涵,并将学习力看作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核心内驱力能量视角强调学习力是存在于人类自身的生命能量;3品质视角认为学习力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品质;4素质视角认为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其生成效率已作为衡量教育学的共同尺度;5能力视角则将学习力看成是通过获得与运用知识最

    4、终改变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一种能力或能力系统6与“学习力”相似的一个词叫做“学习能力”,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能力(Learning Ability),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它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支持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情境中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所必需的知识策略与技能的综合任何学习活动都要以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定向和调节为基础,否则学习活动的定向和执行环节就不可能实现,学习能力也就无法形成7可以说,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学习力(Learning Power)则是一个大小不定,但有方向的能量系统,它是学习者为塑造个体终身学习而形成的一种

    5、综合素养它不仅强调对知识技能以及策略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者在开展学习活动时的兴趣动机创新能力好奇心以及批判思维等非认知品质,它是影响学习者终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可以说,学习力与学习能力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当前,学术界对学习力及其衍生概念尚无权威性的内涵界定,本研究尝试对教师学习力内涵进行初步解释教师学习行为是指,在自身努力或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获取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的行为教师学习力则是能够促进教师学习行为发生调节学习行为过程保障学习行为效果的动态能量系统,其载体是教师,发展途径是学习行为,价值则通过学习效果呈现(见图1)。图1教师学习力内涵本质图二教师学习力模型的质性建构与解读(一)国内外学习

    6、力构成要素的分析当前国外对学习力模型研究影响力较大的,是基于教育学视角的克莱斯顿(Claxton)的学习力“4R模型”8ELLI项目的“七要素说”9以及柯比(Kirby)的综合体说10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新的界定,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包括:裴娣娜教授从人的发展角度,构建了学习力“三层次六要素”模型;11李宝敏团队基于在线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构建了“在线学习力发展模型”;12钟志贤教授从系统论的角度,将学习力分成了动力系统调节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13毛菊根据学习发生的阶段,将学习力又分成了存在于启动阶段的基础力和存在于内化阶段的顺应力转化力以及互惠

    7、力14此外,还有学者从能力的类属15信息加工理论16心理学17等多个视角对学习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综上可知,国外学者偏重从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来划分学习力要素并建构模型,而国内学者则倾向于从宏观理论和内在机制的角度进行要素划分;国外教师学习力模型往往只适用于特定的教师人群,而国内学习力模型的适用范围则较为宽泛,普适性是其构建模型的重要原则;国外学者在构建学习力模型时,并未考虑学习活动的阶段性,而国内学者则更倾向于探究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所应具备的学习力(二)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质性构建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邀请了5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师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师教育类教师编制了“教师学习力要

    8、素”访谈提纲,据此对36位中小学特级教师进行分阶段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将获得的录音材料转录成文字并形成文档后导入到NVivo11.0软件的“内部材料”中,自下而上对原始材料进行三级编码三级编码及部分参考内容举例如表1所示整个编码过程由3位小组成员共同完成(1人为副教授,2人为研究生)3位编码者先对全部的访谈文本进行独立编码,后对其编码结果做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各部分的编码信度系数均大于0.5,并且3名编码者在各个要素上的编码信度的均值亦超过0.7,说明3名编码者的编码具有一致性据此,研究形成了包含“教师学习基础力”“教师学习接纳力”“教师学习探究力”及“教师学习转化力”的教师学习力假设模型

    9、(三)教师学习力评价指标的解读教师学习基础力,是教师开展学习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存在于教师学习活动的触发和推进阶段,主要包括教师学习动力教师学习毅力以及教师对学习需求的识别力它既是激发教师学习活动的起点,也是不断维持与重建教师对“自我发展”和“外在环境”之间平衡的基本动力教师接纳力,是引导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将目光既“由内向外”开放关注,又“由外向内”建构更新的一种双向互动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行为的理解力学习内容的吸纳力以及学习关系的互惠力教师学习探究力,是教师基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路径,规划并执行基于该路径的教育设计的一种能力既包括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探究力,也包括在

    10、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教育研究力教师学习转化力,是教师学习从初级走向高级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它是指将他人优秀的教育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经验,学以致用,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对他人的教育经验进行不断反思改进和提升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教育经验的“捕捉”反思及迁移能力三教师学习力模型的质量分析与验证(一)量表的编制与修订根据“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中的指标,本研究自行编制了“教师学习力评价量表”,量表主体部分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学信息和量表题目被试者的人口学信息主要包括被试的学历教龄性别技术职称和所教学段等人口学变量题项是以教师学习力理论为指导,量表分成四个维度,共48道题,分别是教师学习基础力(T1-T11)

    11、教师学习接纳力(T12-T24)教师学习探究力(T25-T39)教师学习转化力(T40-T48)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得分越高,代表被试者的学习力水平越高量表完成之后,针对量表中的维度指标要素分解的适当性,维度与要素之间的从属关系以及语义描述的清晰性等内容,先后咨询了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教育类教师8人中小学特级教师6人(教龄均在25年以上)的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后,开展预测试预测试采用问卷星的方式共发放“教师学习力评价量表”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85.2%问卷回收之后,正向计分,并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

    12、KMO值为0.915,大于建议的0.6;Bartlett球体检验值是1739.996,自由度是55,显著系数为0.000,这表明量表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检验同质性检验等方法剔除低鉴别度因素负荷量小于0.45的题项(“学习动力”下的第1题,因素负荷量为0.27)至此,“教师学习力评价量表”共包含了学习基础力(10题)学习接纳力(13题)学习探究力(15题)和学习转化力(9题)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7个题项(二)量表的质量分析根据编制的“教师学习力评价量表”,依托“问卷星”网络调研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发放问卷,回收问卷2213份,有效问卷1841份,有效

    13、率83.19%有效教师样本来自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以及东北等不同地区,被试样本涵盖不同任教学段教龄职称类型学历层次等,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量表的整体系数为0.94,各指标的系数均超过了0.75,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采用收敛效度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发现,各指标上的组合信度(CR)在0.81-0.91之间,平均方差抽取量(AVE)亦介于0.70-0.79之间,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见表2)在区分效度上,各指标AVE的平方根均大于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见表3)(三)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验证本研究从大规模测试量表中随机抽取920份用于模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921

    14、份用于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1.探索性因素分析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利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共提取4个因子,所有要素的因子负荷均在0.63以上,积累方差解释率是85.59%,各个题项在其对应因素上的负荷值均介于0.61-0.95之间,载荷分配理想说明所提取的4个因子能够解释大多数的变异,提取效果良好这与前文质性构建的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基本吻合2.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二阶和三阶两个假设模型,当二阶模型发现的4个一级指标的相关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可继续推导出三阶模型三阶模型在二阶模型基础上假设“教师学

    15、习力”是“教师学习基础力”“教师学习接纳力”“教师学习转化力”“教师学习探究力”的综合体现利用AMOS25.0对二阶模型进行验证,选取CMIN/DFRMSEAGFI三项绝对拟合度指标,NFIRFICFI三项增值拟合指标来测查模型的拟合程度,显示二阶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因子载荷的标准化系数全部高于0.68“教师学习基础力”“教师学习接纳力”“教师学习转化力”“教师学习探究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90.73和0.68,这表明四个因子之上可能还存在更高阶的共同因子利用Mplus7.0软件对三阶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显示相关拟合度指数均优于二阶模型(见表4)“教师学习力”与“教师学习基础力”“教师

    16、学习接纳力”“教师学习转化力”“教师学习探究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60.820.75,亦高于二阶模型的路径系数(见表5)因此,虽然两个模型质量均良好,但“三阶模型”的质量显然更好(四)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专家论证本研究在借鉴其他人文社科领域测评模型构建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18将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近似的用下列线性数学表达式表达:Y=0.87X1+0.86X2+0.82X3+0.75X4其中, X1=0.93A+0.72B+0.68C, X2=0.92D+0.69E+ 0.89F, X3=0.81G+0.88H, X4=0.77K+0.84M+0.79N将系数归一化处理,

    17、得出模型的线性表达式为:Y=0.26X1+0.26X2+0.25X3+0.23X4X1=0.40A+0.31B+0.29C,X2=0.37D+0.28E+0.35F,X3=0.48G+0.52H,X4=0.32K+0.35M+0.33N其中,Y表示教师学习力,X1表示学习基础力,X2表示学习接纳力,X3表示学习转化力,X4表示学习探究力,A表示学习动力,B表示学习毅力,C表示学习需求识别力,D表示学习行为的理解力,E表示学习内容的吸纳力,F表示学习关系的互惠力,G表示教学探究力,H表示教育研究力,K表示教育经验“捕捉”力,M表示教育经验反思力,N表示教育经验迁移力为了进一步确保构建的“教师学习

    18、力测评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编制了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专家认同度调查量表,征求了25位专家的意见其中,12位教师教育专业副高级以上教师8位中学特级教师5位一线教研员(拥有高级职称)专家对“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整体认同度较高(88%-100%),这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都是可靠的图2 教师学习力三阶测评模型四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应用为了解当前教师学习力的水平,本研究对不同性别教龄学历职称以及所教学段的1841名教师的学习力水平进行了测查,有效调查对象分布见表6使用“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出被试在各个指标及总量表

    19、上的加权得分,对加权计算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分析,探索教师学习力在总体水平以及不同组群上的差异(一)教师学习力的总体水平整体测评教师学习力现状水平教师学习力的整体得分是3.89,换算成百分制是78分,说明我国教师学习力处于中等水平4个一级指标的分值介于3.71-4.05之间,换算成百分制后,其得分处于74-81分之间,各一级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教师学习基础力(4.03)和教师学习接纳力(4.05)的得分较高,教师学习探究力(3.71)和教师学习转化力(3.79)的得分较低在“学习基础力”方面,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4.43),但其学习毅力较差(3.40

    20、)在教师学习接纳力方面,教师的学习关系互惠力较强(4.23)在教师学习探究力方面,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整体较弱(3.40),教学探究能力也普遍不高(3.91)在教师学习转化力方面,教师对于教育经验“捕捉”的能力较弱(3.61),其教育经验反思能力(3.83)和对教育经验迁移的能力(3.84)则相对略高(二)教师学习力的组群差异水平测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除了性别(F=0.644,P=0.4230.05)和学历(F=0.33, P=0.0000.05)外,在教龄(F=8.47, P=0.0000.05)职称(F=3.97, P=0.0040.05)以及所教学段(F=7.45,

    21、P=0.0010.05)上,教师学习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教龄差异教师学习力水平总体上会随着教龄的增加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教龄大于15年的教师学习力水平显著高于教龄在“5-9年”的教师(F=4.28,P=0.000)尤其是在学习行为的理解力上,教龄大于15年教师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个教龄阶段的教师此外,教龄大于15年教师的学习需求识别力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教龄在5-9年的教师和教龄在10-14年的教师LSD比较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2.职称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除了学习接纳力外,不同职称的教师学习力水平在其他一级指标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高级及以上教师”的学习力水平要显

    22、著高于“二级教师”(F=3.97,P=0.004),尤其是“高级及以上教师”的教育经验捕捉力不仅显著高于“二级教师”,甚至显著高于“一级教师”(见表8)3.所教学段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除了学习转化力指标外,小学教师学习力水平在其他各一级指标上均显著高于高中教师(P=0.000)和初中教师(P=0.015);在二级指标中,高中教师的教育经验“捕捉”能力最差(M=3.36,SD=0.84),小学教师的学习行为理解能力最强(M=4.30,SD=0.55)LSD比较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五结果讨论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方法,构建了信效度良好拟合度较高的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测评了我国

    23、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力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师学习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4个一级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中,教师学习基础力和接纳力的得分普遍较高,这说明我国教师具备一定的学习素养,乐于并且善于吸收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能够自主自觉地对学习过程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汲取知识积累经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然而,学习探究力和转化力水平普遍较低,科研能力整体较弱,这可能受限于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学校所能提供的教研支持此外,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习动力,能促进学习行为的发生,但是其学习毅力对教育经验“捕捉”反思和迁移的能力普遍较差,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将学习内容内化为教学能力,这一现象反

    24、映出当前我国教师学习力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学习力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在教龄层面,教龄大于15年的教师学习力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教龄在“5-9年”的教师排名第二的是教龄在“4年以下”的教师,之后是教龄在“10-14年”的教师,教龄在“5-9年”的教师学习力水平最低这可能是因为,按照教师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新入职阶段(教龄在0-5年)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新教师对职业充满了新鲜感,对自我的期待和能力一般会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其学习力水平会迅速攀升;之后,在教师入职后的5-10年间,由于多数教师将步入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势必会占据其时间与精力,也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学习,从而影响其学习

    25、力的发展;再往后,随着教师处理工作与生活的能力逐步提高,其生活余力逐渐增加,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上,加上之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沉淀,其学习力水平便会开始回升在职称层面,随着教师职称的不断晋升,其学习力水平发展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二级教师”学习力水平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受限于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岗位指标少论资排辈现象严重,以及部分评审条件难以量化等现实问题,许多教师甚至到退休也未能评上“一级”,不合理的评审制度及其引发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此外,多数二级教师的教龄在5-15年之间,根据此前的生活余力理论,他们亦会将更多的精力分配在生活和家庭

    26、上,这也就进一步削弱了其学习力水平,导致二级教师的学习力水平最低然而,当教师从“二级”晋升到“一级”甚至“高级”之后,随着其平衡家庭与工作的能力增强,教师学习力水平又开始反弹在所教学段层面,小学教师学习力水平要显著高于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且高中教师的学习力水平最低这可能是因为:第一,学习时间小学是所有学段中唯一没有早晚自习的学段,教师时间较为充裕而充足的学习时间是教师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学习力的基础第二,学习机会这是教师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学习力的核心后期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小学教师获得的学习机会要远远多于初中和高中教师比如,每个学期始末,不仅当地教育局会组织多种多样的培训,各个学校还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27、况选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在学期中,学校也会邀请各种教学工作坊名师工作室来学校对教师进行指导等大量的学习机会是有较大升学压力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可望而难以得到的第三,教授的对象这是教师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学习力的外部动力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小学阶段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更高,许多新兴课程(如STEAM课程)在小学阶段纷纷开设,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课程整合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逼得教师不得不开展持续性学习而背负着升学压力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其教学目标相对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固定,除了必要的教师培训外,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有限的空余时间令他们无暇学习虽然教师学习力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

    28、男性教师学习力得分整体上要高于女性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传统观念中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事业心这一观点11个二级指标显示,男性教师在“学习关系互惠力”指标上显著低于女性教师(p0.05)这可能是因为男性较女性相对比较独立,自尊心更强,遇到问题时更愿意独自解决国外亦有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合作学习19此外,本研究也发现,学历在教师学习力上同样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反,20这可能是因为样本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师人数太少(1.74%)所致六教师学习力提升的对策(一)回归教师学习的生命化本质,保障教师学习力的持续发展回归教师学习的生命化本质,将教师学习作为教师的生存方式和生命的

    29、自我更新,是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前提虽然82.1%的教师具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动力,但教师学习力水平依旧不尽人意“教师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以及“无效工作压榨了学习时间”等都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师学习以教师的成长为旨归,应当具有终身性只有触动教师生命情绪,使其获得生命成长喜悦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教师学习,也才能保障教师学习力的持续发展第一,构建发展性评价机制,革新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如在评价目的上,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收获而不仅仅是结果;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教师的创新精神或实践能力而非仅仅是其班级成绩;在评价过程上,关注教师学习中的任何一项进步并及时表

    30、扬,以增加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第二,密切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职业倦怠对教师学习的动力和毅力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学校要经常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或职业教育方面的讲座,并组织有趣的团体活动来疏导教师的工作压力,为其职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文关怀,为教师学习力的持续发展提供情感支撑第三,帮助教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可邀请中小学一线名师或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专家,通过经验交流或理论指导等不同方式,帮助教师明确职业发展定位确定专业学习目标合理统筹日常工作与专业学习的时间分配,以提升其对学习的认识,最大程度地降低纯粹机械的外在压力,为学习力发展提供可行性(二)关注教师学习的适切性意蕴,促进教师学习力品质的提升密

    31、切关注教师学习适切性意蕴,指导教师开展贴近其现状满足其实际需求实现其就近发展的适切性学习,是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关键测评结果显示,93.7%的教师学习方式主要是“网上培训或短期进修”,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在后期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上述教师学习方式多以政策性手段督促教师参与,当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校的培训或进修时间出现冲突时,学校往往会强制教师搁置教学工作去参加培训或进修,如此教师便会产生抵触情绪,加之由于没有考虑到教师的学习风格专业发展阶段以及个人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因此,应该从教师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及个体经验的差异上对教师学习的适切性予以关注第一,从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从教师的主体需要和现实状况中来,而不是用纯粹外在的理论或实践去刻意规定学习21比如,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此时便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相应的学习内容比如,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提供偏重于教学技能提升的经验性学习机会,开展符合胜任教师需求帮助新入职教师顺利适应教学工作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学习力测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