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应答器培训资料.docx

    • 资源ID:16784642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答器培训资料.docx

    1、应答器培训资料应答器及地面电子单元(LED1.CTCS勿系统描述2.应答器及LEU2.1.1. 报文接收22.1.2. 逻辑控制单元22.1.3. 功率放大32.2.应答器结构和原理32.2.1. 应答器结构32.2.2.应答器机械特性42.2.3. 应答器抗杂物理能力42.2.4. 应答器运用环境42.2.5. 应答器工作原理53.数据83.1.用户数据83.1.1.用户数据表基本要求83.1.2.用户数据表格式和填写说明93.2.报文103.2.1. 报文格式103.2.2. 报文编制原则124.数据写入184.1.应答器数据写入流程184.1.1.设备数据单说明194.1.2. 数据写入

    2、204.1.3. 读取校核214.2. LEU数据写入流程234.2.1. 数据写入244.2.2. 读取校核2412.1. LEU功能及工作原理5.LEU亮灯含义 265.1.CALE 板 2652 CRTE板 265.3. SLEB 板 276.试验车检查重点 286.1.应答器安装 286.2.默认报文类型判断 286.3.默认报文故障分析 296.3.1.应答器默认报文 296.3.2.LEU默 认报文 306.3.3.列控中心默认报文 307.应答器安装及维护 307.1.应答器安装轴、角的定义 307.2.安装要求 327.3.应答器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 347.4.应答器设备的维

    3、护 348.结束语 35图索引图1-1既有线列控系统地面设备连接示意图 1图2-1 : LEU工作原理框图 2图2-2天线与应答器之间的作用原理图 5图2-3应答器原理框图 7图3-1 :临时限速信息变量含义示意图 15图3-2 :临时限速信息管辖范围示意图 16图3-3 :反向运行信息管辖范围示意图 16图3-4 :应答器数据范围示意图 17图3-5 :没有直股发车条件接车进路数据范围示意图 17图3-6 :有直股发车条件接车进路数据范围示意图 17图3-7 :由CTCS-2向CTCS-1/0转换时数据范围示意图 18图3-8 :进站口无源应答器反向数据管辖范围 18图3-9 :区间反向无源

    4、应答器数据管辖范围 18图4-1应答器文件结构图 19图4-2应答器设备数据单 19图4-3 :应答器写入界面 21图4-4LEU文件结构图 23图4-5 : LEU写入界面 24图6-1 :默认报文标识示意图 28图7-1 :应答器坐标轴定义 31图7-2 :应答器安装旋转角定义 31图7-3应答器安装空间要求 32图7-4护轮轨情况下的无金属距离 33图7-5在轨道中的允许位置范围 33表索引表2-1应答器抗杂物A级参数 4表3-1:用户信息包结构 11表3-2:变量明前缀及含义 11表3-3:用户数据包(ETCS-44)与CTCS数据包的嵌套使用 13表7-1 一般情况下应答器安装无金属

    5、距离要求 32表7-2应答器安装允许的误差 331. CTCS濒系统描述列列列图1-1既有线列控系统地面设备连接示意图1)既有线CTCS-2级列控系统是基于轨道电路+点式应答器传输列车运行许 可信息并采用目标距离模式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下简称列控系统)。系统主要由车站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应答器、车载设 备等构成,如图1-1所示。2)车站列控中心根据进路状态、线路参数、临时限速命令等产生进路及临时 限速等相关控车信息,通过有源应答器传送给列车。3)采用ZPW-2000 ( UM)系列轨道电路,按自动闭塞、站内电码化方式, 完成列车占用检测、产生列车运行许可并连续向列车传送。4)

    6、采用应答器,设于各进站端、出站端、区间适当位置及特殊地点,向车载 设备传输定位信息、进路参数、线路参数、限速信息等。5)列控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信号动态信息、 线路参数、临时限速信息及有关动车组信息生成控制速度和目标距离模式曲线,监控列车安全运行。2.应答器及LEU2.1.LEU功能及工作原理LEU是故障安全型设备,为信号系统与应答器之间提供接口,主要有以下功能:1)接收外部发送的应答器报文并连续向应答器转发。2)当输入通道故障或LEU内部有故障时,向应答器发送预先存储的默认报 文。3)当有车载天线经过有源应答器上方时,LEU不转换新的报文。4)一台LEU可以同时向4台有源应答器发送4种

    7、不同的报文。5)设备自检及事件记录,并向外部设备上传LEU工作原理如图2-1所示图2-1 : LEU工作原理框图2.1.1.报文接收微处理器通过通信接口周期性地从 TCC接收报文,并把报文传送到逻辑控制 单元,由逻辑控制单元把周期性的报文输入变为连续的报文输出。如果由于通道故障或LEU内部故障,微处理器无法接收到正确的报文,此时, 便从报文存储器中选择出相应的默认报文,并传送到逻辑控制单元。在采用透明传输模式时,报文存储器只存储LEU的默认报文,即对每一路输出 只存储一条默认报文。输入通道和接口单元是双套同时工作的,即使有一路通道或接口电路发生故障, 也不会影响LEU与TCC之间的通信。安全通

    8、信协议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除采用常见的编码、帧结构定义和 CRC 校验外,其最大的特点是引入时间戳概念, 从而确保了通信信息的正确性、实时性、 完整性以及信息顺序的正确性。2.1.2.逻辑控制单元微处理器收到报文后,把报文转储在逻辑控制单元中,逻辑控制单元相当于 发送缓冲器,以564.48kbps的速率把这个1023位的报文循环地输出。逻辑控制单元中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因此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元件 数量、缩小了体积、提高了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逻辑控制单元除输出报文数据外,还产生 C6接口所需要的8.82kHz方波。2.13功率放大由于C接口定义的报文数据C1和接口供电信号C6在频率上

    9、相差很大,需要 分别进行功率放大。将经过放大后的C1和C6信号偶合到一个变压器内,从而实现了在一对传输 线上传送两种信号。2.2.应答器结构和原理2.2.1.应答器结构应答器的主要用途是向车载ATP控制设备提供可靠的地面固定信息和可变信 息。应答器系统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构成的高速点式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在特 定地点实现地面与机车间的相互通信。安装于两根钢轨中心枕木上的地面应答器不 要求外加电源,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仅靠瞬时接收车载天线的功率而工作,并能在 接收到车载天线功率的同时向车载天线发送大量的编码信息。安装于机车底部的车 载天线不断向地面发送功率并在机车通过地面应答器时接收来自应答器的编

    10、码信 息。当列车经过无源应答器上方时,无源应答器接收到车载天线发射的电磁能量后, 将其转换成电能,使地面应答器中的电子电路工作,把存储在地面应答器中的1023 位数据报文循环发送出去,直至电能消失(即车载天线已经离去)。通过报文读写工具BEPT可以向改写无源应答器的数据报文。通过BEPT可以对无源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进行读出、校核。 有源应答器通过与LEU的连接,可实时改变传送的数据报文。当与LEU通信故障时(接口“ C”故障),有源应答器可以自动切换到无源应 答器工作模式,发送缺省报文。阿尔斯通的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完全相同,通过电缆及插接件与 LEU连接,就做为有源应答器使用;下面主要描

    11、述阿尔斯通应答器。2.2.2.应答器机械特性应答器由壳体(黄盒子)、电路板、灌封材料构成。壳体是玻璃纤维类材料热 压而成;电路板厚度为3.2mm,安装在壳体内,它包含了用于发送和接收的电磁感 应耦合线圈。应答器外部尺寸:长 480 mm 宽350 mm 高70 mm重量:约7公斤2.2.3.应答器抗杂物理能力欧洲标准中,对应答器定义了 2个等级的抗杂物能力,A级和B级,A级更为 严格,其指标如表2-1所示。表2-1应答器抗杂物A级参数材料规格应答器的顶层(mm)A级水清澈的200含0.1 %的NaCI (重量)100雪新鲜的,0c300潮湿的,含20 %的水份300冰无孔100道碴石头100沙

    12、子干燥的20潮湿的Wet20泥浆不含盐50含盐,0.5 %的NaCI (重量)50铁矿石赤铁矿(Fe2O3)20磁铁矿(Fe3O4)20铁尘制动产生的铁粉10煤尘含8%的硫磺10油和油脂502.2.4.应答器运用环境运行温度范围:-40 C到+70 C冷却:自然对流储存:-40 C到+70 C,在最后的检查和测试之后小于 5年震动:符合 EN50125-3 (表5)抗震:根据标准EN60068-2-75,符合摆锤打桩机冲击试验,根据标准的表 格2,最高级别是20 J抵抗行人踩踏以2000 N的最大力在安装的应答器上行走的可能性湿度范围:根据EN60721-3-4表格1,为等级4K3压力范围:根

    13、据EN60721-3-4表格1,为等级4K3风:根据标准EN60721-3-4表2( 50m/s )等级为4Z5防护等级:根据标准 EN 60529,为IP68太阳辐射:根据EN 60721-3-4表1分类,为4K3生物:根据EN 60721-3-4 表3分类,为4B2机械:根据EN 60721-3-4表5分类,为4S4 MTBF :入=2,869.106/h / +40 C使用年限:大于20年安全:根据EN50129,为SIL4 (电气系统)2.2.5.应答器工作原理一、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车载天线与应答器之间是按电感耦合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如图 2-2所示,当能量频率w 30MHz时,磁场起着

    14、主导作用,电场起着次要作用 。图2-2天线与应答器之间的作用原理图为便于分析,将矩形线圈按面积等效成圆型线圈计算。如果被测线圈沿X轴方向运动,那么场强H随着距离X的增加不断减弱。当 被测线圈沿线圈X轴方向移动距离超过圆半径 R时,场强急剧下降,为60dB/每10 倍距离;当移动距离超过圆半径 3R时,场强的衰减变得比较平缓约为20dB/每10 倍距离。当天线与应答器线圈垂直作用时,安装高度 丫方向的场强曲线(H)可用下式计2H 2J(R2 Y2)3式中N=线圈匝数;R:圆半径;Y=Y轴偏离线圈中心的距离。应答器的工作电源应答器的电源是由感应电压获取,在应答器线圈中,应答器最小动作磁场强度Hmi

    15、n,由下列公式求出:上述两个公式是应答器设计的基础,在频率、线圈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可计算 出应答器临界动作的最小磁场强度,进而得出天线发射功率。三应答器工作方式及功能接收电能信号:探测、解调远程能量信号上行链路信号产生,该功能是应答器通过接口 A1向车传载传送报文启动时的方式选择,是发送自身存储的报文还是发送接口 C来的报文串音防护:对上行链路的限制操作/编程模式的管理接收来自接口 C的数据 I/O接口特性的控制产生“列车通过”信号四无线编程此功能允许对应答器进行无线编程和维护。执行这个过程不需要任何电缆的插 拔,这就保证了安全等级。无线编程具有下列功能:应答器报文的读写编写的报文长度可以是1

    16、023或341位(分别有830和210位用户位)。报文 可以改写。应答器制造商数据的读出。包括制造商认证、序列号、制造日期等数据电路板原理框图图2-3应答器原理框图电路板原理框图2-3如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当车载天线接近应答器时,应答器的耦合线圈感应到 27MHz的磁场,能量接收电路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建立起应答器工作所需要的电源,此时,应答器开始 工作。应答器控制模块是整个电路的控制核心,当电源建立后,它首先判断由 C接口来的数据是否有效,若该数据无效或无数据,控制模块使用存储在报文存储器中的 数据,将其进行FSK调制后,输出到数据收发模块,经功率放大后,由耦合线圈发 送。只要电源存在,控

    17、制模块就不间断地发送,这意味着车载天线一直在应答器上 方。当控制模块上电时,判断出C接口的数据有效,则控制模块将发送C接口传来 的数据。一旦控制模块作出报文选择(选择存储的数据还是 C接口传来的数据),在这次上电的工作周期内,无论 C接口数据有效与否,应答器都不会改变发送的数据。当车载天线离开应答器上方后,应答器失去了电源,便停止数据发送。C接口工作电源仅用于该接口电路部分, 不给控制模块和数据收发供电,因此, 有源应答器也只有在车载天线出现时才发送数据。制造数据存储器的数据只能被报文读写工具读取。3.数据3.1.用户数据本节内容的详细说明参见“列控系统工程数据表编制规定 (V1.0)-铁道部

    18、运基 信号2008499号。”,并以此为准。3.1.1.用户数据表基本要求(一)应答器用户数据表主要作用及内容:在CTCS-2级列控系统中,地面线路的参数,如坡道,速度,轨道区段长度等 信息,均是在列车经过安装在线路上的应答器上方时,利用应答器车载设备激活应 答器,并接收应答器发送的报文,经过解码处理后,获得列车运行的线路参数,根 据轨道电路等信息,生成列车控制曲线,控制列车安全运行。应答器报文是根据应答器用户数据表中描述的线路参数,利用规定的应答器信 息包格式,根据控车需要,组合编制成应答器用户报文,描述相应的线路参数。应答器用户数据表是根据CTCS-2级应答器的报文定义及列车控制需要,对线

    19、 路信息利用一套数据表格进行描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应答器位置表;正向区间信号 点、轨道区段数据表;反向区间信号点、轨道区段数据表;区间线路坡度表;区间 线路速度表;铁路线路里程断链明细表;车站列车进路数据表等。(二)应答器用户数据表基本要求:1、 数据准确性在CTCS-2级列车控制系统中,列车控制方式采用的是速度距离模式,在数据 表格当中,长度信息对列车的控制至关重要,如果长度信息与线路实际情况误差较 大,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2、 数据完整性应答器用户数据主要是编制CTCS-2级列控区段的线路数据,为了在 ATP与 LKJ切换后,保证切换后的列车能够安全运行,在 ATP与LKJ的切换点往外,均

    20、应是切换前设备的控制范围,因此该范围内的线路坡度,速度,轨道区段等信息, 均应编制在应答器用户数据表中。3、 文字及格式规范性应答器用户数据表是应答器报文及列控中心设备的输入数据,因此,在应答器 用户数据表编制中,应注意各种类型数据的规范性,如信号机名称的规范,长度数 据的精度,公里标的表示等,都应该采用标准的格式,做到文字及格式的统一规范4、可追溯性应答器数据的准确性及正确性,直接影响着列车的控制安全,因此,为了文件 的归档管理及责任划分,应答器用户数据表格文件印刷版表格应按线路区段归类汇 总、整理成册,在封面上注明线路名称,制表单位、建设单位、铁路局(公司)电 务处,依次盖章确认。对于各数

    21、据表格,制表者、复核者、建设单位、工务处和电 务处责任人签字有效,并注明数据填写的日期。每种表格应在表格顶端填写该表所 对应的线路、车站、上下行别名称和“第 X页共X页”。电子版应刻录成CD光盘 发布。3.1.2.用户数据表格式和填写说明(一) 用户数据表格式用户数据是应答器报文编制和列控中心软件编制的主要依据,为了实现计算机 辅助数据处理功能,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编制了一套统一的应答器用户数据表 格式。该格式参考了既有地信号常规,也根据应答器报文定义和列控中心软件的需 求,做了明确的定义。(二) 用户数据表填写说明为了便于在试验车和动车组试验时便于与用户数据比较及报文编制,用户数据 表应按

    22、照列车正向运行方向顺序填写,并且确保各数据表数据的一致性。仔细分析各用户数据表,其中各表之间的信息是有关联的,在用户数据的编制 及修改过程中,需要非常细心,仔细,要确保用户数据表中,各表之间数据的一致 性。例如,在区间信号点及轨道区段数据表中,填写了站内的正线数据,在进路数 据表中,也填写了正线接车进路的数据,而且,这两个表中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 区间线路速度表和进路数据表中的正线接车进路等于正线相关的进路数据的速度信 息的一致性;区间信息号点及轨道区段数据表中的信号机公里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等。另外,在填写用户数据表时,还需要注意长度信息和公里标信息之间的一致性。 在用户数据表中,我们所有的

    23、长度信息,均对应了其起点和终点的公里标信息。在 没有长短链的情况下,长度应该是终点公里标和起点公里标的差值。因此,数据表 中铁路断链信息表与其他各表之间的信息应保持一致性。熟练使用EXCEL表格的功能,进行数据校核。EXCEL数据表格具有强大的公 式编辑功能,在用户数据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该功能进行大量数据的校核工作, 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2报文应答器设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数据存储器和发送器,当车载天线激活该应 答器时,应答器发送自身存储的应答器报文或发送通过电缆由地面电子单元 (LEU)传送的应答器报文。应答器报文分为应答器用户报文和应答器报文。应答器用户报文指的是根据应

    24、 答器用户信息包的格式,编制的报文。应答器用户报文有长报文( 830bits )和短报文(210bits )两种。应答器报文指的是应答器用户报文经过欧洲的编码算法,加扰 后存储在应答器中或通过LEU传输的报文。同样,应答器报文也分为长报文(1023bits)和短报文两种(341bits )。在本章中所讲的报文均指应答器用户报文。3.2.1.报文格式本节内容的详细说明参见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1.0)-铁 道部科技运20081143号,并以此为准。每一条应答器用户报文均由信息帧+用户信息包+结束标志位构成。信息帧主要 是对应答器报文的一个标识,包含应答器编号,版本信息等内容。用

    25、户信息包根据 列车控制需求,针对不同的作用,定义各种不同用途的信息包。为保证应答器与动车组ATP车载设备的运用相匹配,应答器报文的格式采用统 一的数据结构。在既有线CTCS-2级列控系统中,我们引用了欧洲定义的链接包(ETCS-5 ),线路坡度包(ETCS-21 ),线路速度包(ETCS-27 ),级间转换包 (ETCS-41 ),用户数据包(ETCS-44 ),特殊区段包(ETCS-68 ),文本信息包 (ETCS-72 ),地理位置信息包(ETCS-79 ),调车危险包(ETCS-132 );我们 根据CTCS-2级点连式列控系统的需求,参照欧洲报文定义的格式,我国自定义了 轨道区段包(C

    26、TCS-1 ),临时限速包(CTCS-2 ),反向运行包(CTCS-3 ),大 号码道岔包(CTCS-4 ),绝对停车包(CTCS-5 )五个CTCS数据包。报文定义中,每个信息包结构如表 3-1所示,均含有一个唯一的包编号,信息 包的位长度,方向信息及可选的距离标尺和包含系列定义的变量的信息区。表3-1 :用户信息包结构编号NID PACKET信息包的标识码方向Q DIR指出信息对哪个运行方向是有效的长度L PACKET信息包所包含的数据位数标尺Q SCALE距离/长度的分辨率信息系列变量信息区注:报文结束标志包(ETCS-255 )不遵循表4-1的结构,只是一个信息包编号。信息包中的变量的

    27、名称是唯一的,并且都有一个前缀,如表 3-2所示,不同的前缀,代表不同的含义。每个变量的含义也是唯一的,如变量“ NID_PACKET ”在所有的信息包中的含义都是信息包标识码。每个变量的取值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 般情况下,用变量的最大值表示特殊值,备用的变量数值一般在正常值和特殊值之 间的可变数据范围内。对于1位布尔变量,总是使用“ 0”作为“假”,“ 1 ”作为表3-2 :变量明前缀及含义前缀含义前缀含义D_距离NC_等级编号G坡道NID识别号L长度Q限定M其它V速度N编号在数据包中,一个变量如果根据其前面的一个限定词变量的变化是可选的,则 该变量在数据包定义中缩进书写,如链接信息包中变量

    28、“ NID_C ”在格式上缩进书写,即当其前面的一个限定词变量“ Q_NEWCOUNTRY=0 ”时,“ NID_C ”这个 变量则可以删除。在数据包中,当一组或一个变量需要重复时,一般由变量“ NTER ”定义重复的次数,如果“ N_ITER=0 ”,则后面没有变量。如轨道区段数据包中,当“N_ITER=7 ”时表示轨道区段描述信息区变量共重复 7次,轨道区段信息包共描 述8个轨道区段信息。3.2.2.报文编制原则报文编制原则,主要是根据系统设计,对报文定义中各个信息包的应用,信息 包中每个变量的含义理解及变量值的选择,报文中各信息的数据范围确定等原则。(一)信息包用途及变量含义1信息帧信息

    29、帧是每条应答器报文中必须包含的内容,其中定义了应答器编号,信息传 输的方向,传输方式以及是否被其他应答器链接等内容,就如同每个人的身份证一 样,是每个应答器的标识。根据目前 CTCS-2级列控系统的设计,对于信息帧中变 量“ M_MCOUNT ”可用于区分报文类型,具体如下:M_MCOUNT =255,应答器及列控中心正常报文或有源应答器默认报文, 表示该应答器报文适用于同组所有应答器;M_MCOUNT =0,表示LEU默认报文报文;M_MCOUNT =253,表示车站列控中心默认报文。2应答器链接应答器链接信息包主要描述各链接应答器之间距离,以及当应答器丢失或故障 导致链接失败后,ATP设备

    30、采取的措施等内容。根据目前CTCS-2级列控系统的设 计,该信息包主要作用是用于列车位置的修正。其中信息包中,变量“Q_LINKREACTION ”值一般选用“ 2”表示当链接失败后,列车采取的措施为 没有反应,即地面设备不强制列车制动,由ATP设备根据车载既有的数据,采取相 应的措施控制列车安全运行。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当链接失败后,如果 ATP利用既有的数据控制列车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则应根据需要,强制列车采取相应的制动, 保证行车安全。3线路坡度应答器线路坡度信息包主要用来描述线路的坡度参数,其中存入应答器的坡度 数据是按1 %o精度取整、合并后的线路坡度数据。线路坡度数据包中,第一组数据 中变量“ D_GRADIENT ”定义了以本应答器为起点,至列车运行前方本应答器所 描述的第一个线路坡道的距离;变量“ Q_GDIR ”描述了第一个坡道的类型;变量“G_A”给出了坡度值。第二组数据中变量“ D_GRADIENT ”定义了第一组数据 描述的坡度的长度;变量“ Q_GDIR ”和“ G_A ”分别描述了第二个坡道的类型和坡度值。依次类推,当描述完最后一个


    注意事项

    本文(应答器培训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