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十四.docx

    • 资源ID:16723277       资源大小:19.4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十四.docx

    1、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十四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感受海滨的美丽的景色。2.学会本课生字词3.了解海滨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海滨景色的特点,感受海滨的美,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教具准备:海滨小城的录像带、挂图、幻灯片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一、课前5分钟看录像。二、引入课题1.点明这就是海滨小城(板书课题)2.学生谈谈看完录像后对海滨小城的印象。3.学生读题,理解“滨”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检查预习情况,(1)读生字词(2)学生说说自己如何掌握这些生字词。2.自

    2、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中心句:这座海滨小城真是既美丽,又干净)3.轻声读,想想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把海滨小城分成哪两部分来写?(海滨小城)再分别把这两部分内容读一读,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四、品读第13自然段过渡:现在我们先去看看美丽的海滨。1.出示“海滨”挂图,仔细看图,图上有哪些景物?你能不能按一定顺序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描述出来?(指名学生说,引导学生由远及近,由上到下观察景物)2.同桌一起读课文第13自然段,然后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海滨的?写海滨的哪几处景物?3.学生汇报同桌读书情况并交流问题。(板书:大海沙滩)4.大海的景色有什么特点?默读第1自然段,把你喜欢

    3、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1)学生默读(2)集体交流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读出来。出示句子:天是蓝的颜色的云朵。齐读,从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大海美在哪里?(颜色多)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赞美大海颜色多,如“大海真是色彩斑澜”指导读“天是蓝的云朵”,读出对大海色彩美的赞叹。5.大海真美啊,大海的早晨就更美了,齐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你喜欢哪些词,为什么?理解:镀上6.远处的大海是那样多彩,近处的沙滩又有什么特点?轻读第3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汇报(板书:贝壳多)(理解:寂寞)学生再读文中写贝壳多的句子。这里除了讲沙滩的贝壳多之外,还讲了沙滩在船队靠岸时喧闹(理解:喧闹)

    4、这喧闹的情景文中没有具体描写,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想像当时喧闹的情景:会有些什么人,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然后用一段话把你想的描述出来。指名学生说话。7.齐读第13自然段,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海滨美景?五、总结1.学生谈谈学习收获2.老师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随作者欣赏了海滨的美丽景色,体会到作者从远到近写大海,抓住大海的多彩,海滩的贝壳多来写。板书:15海滨小城大海多彩海滨沙滩贝壳多小城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3、有

    5、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一、复习检查(4分钟);二、学习“小城景色”(28分钟);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6分钟);四、作业布置(2分钟)。【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15、海滨小城。2、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3、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二、学习“小城景色”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1、课文中

    6、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

    7、的问题。学习“庭院部分”1、第四节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读。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齐读后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谁能把这个句子读读好,让人听了觉得庭院里的树真的很多。(教师指导朗读:“别的”要用重音读。)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追问:香到什么程度?用书上语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指名读,同时让其他同学想象:你就在小城的这个庭院里,通过

    8、听,自己是否似乎真的闻到香味,是什么香味,感觉怎样?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呢?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突出“花美”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教师补充:

    9、作者的确是用眼看到的“花美”,但他明明看到的是花,这里却看成了“一片片红云”。这是什么呢?这是作者用眼看时的想象啊!所以,观察时展开想象,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展开想象。)5、第四节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6、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读后问:作者是如何观察庭院的这些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作者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多”、花“热闹”的特点;用鼻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叶香”的特点;在看花“热闹”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象成“一片片红云”,写出了”花美“的特点。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写得真不错!7、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的什么

    10、途径来观察事物呢?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 学习“公园部分”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出示“公园美景”图。2、指导看图:这是公园美景。问:占据画面的景物有哪些?(榕树、人、石凳。)主要景物是什么?(榕树。)睁开你可爱的大眼睛观察一下“榕树”,它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榕树”下的石凳与人有什么关系呢?(供人休息用。)你能把观察到的景色连贯、通顺地说一说吗?指名述图意。3、指导学文: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例如:学生认为:“一棵棵榕树

    11、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的特点。”有人补充:“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4、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学习“街道部分”1、过渡引导:“小城的

    12、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街道的路有种,除了的大路,就是的路。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4、教师指点: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1、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3、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

    13、回答。(板书:整洁美丽。)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写小城。)既然课文主要写小城,那么为什么又写海滨呢?或者说,写海滨景色对于写小城景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弄清海滨与小城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写海滨美景是为了突出海滨的小城景色更美,即突出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整洁美丽。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乡。)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座海滨小城?或者说,作者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整洁美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家乡。)3、作者是

    14、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懂得了:a、海滨小城是整洁美丽的;b、作者能运用看、闻、听、摸等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像作者一样,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四、作业布置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具体要求:先观察,再写下来;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作文时,要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选择景物;然后围绕景物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我们自己的校园的特点来。【板书】15、海滨小城热爱家乡用眼看展开想象庭院:树多、叶香、花美用鼻闻用心感觉公园:榕树大、叶密用耳听街道:路干净用手摸(整洁美丽)用嘴尝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海滨小城》教学设计十四.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