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市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

    • 资源ID:16719894       资源大小:25.3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

    1、北京市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题【2018-2019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七年级上期中】基础综合一、积累与运用(2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8分)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蛘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A】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掇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

    2、,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中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B】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枚,向心上人表达情意

    3、。傣族是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江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蒲p包石榴li溥p仪调dio声B.蒲p包石榴li溥p仪调tio声C.蒲p包石榴li溥f仪调dio声D.蒲p包石榴li溥f仪调tio声参考答案:A(石榴读sh liu,“榴”单纯注音为li。)2.下

    4、列诗句与中秋无关的一项是()(2分)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B.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参考答案:C3.找出文中【A】、【B】句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下列横线上。(2分)改为改为参考答案:掇改为缀、萧改为箫4.下面是一副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的上联,请补写出有关中秋节的下联,并用规范的正楷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下联:参考答案:八月中秋桂花香、八月中秋月儿圆名著5.你作为学长,将要对初一新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将下面题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3分)A狗猫鼠B阿长

    5、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 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J范爱农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也有反映“我”家乡赛会风俗的。参考答案:F、I、D6西游记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请从A、B语段中任选其一,作出判断,再补写一个与人物相关的情节。(3分)A:“太师切莫要口里摆菜碟儿,既然我们许诺,且教你主先安排一席,与我们吃钟啃酒如何?”B:“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选择:人物:情节:参考答案:示例

    6、:A猪八戒偷吃人参果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课内文本理解7.用原文填空(12分)(1)文人墨客经常以“月”入诗,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如李白用“,”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又以“,”两句流露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时,内心的憧憬与喜悦;李益也曾写下“,”来描绘边城夜色,凄神寒骨。(2)“思乡”是一种常见的诗歌题材,此类诗句不胜枚举,如王湾曾写下“,”;马致远曾写下“,”;你也曾读到“,”(不能出现卷面上的诗句)。参考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诗阅读二

    7、、古诗文阅读。(共6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8.这首元曲的作者是(人名)。(1分)参考答案:马致远9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在羁旅途中写成的,表达了作者的心情。(1分)参考答案:长期流落异乡的哀伤10阅读画线的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几句话在你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2分)参考答案: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了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小桥下流动着溪水,旁边有几户人家,古老的道路上萧瑟的西风中人牵着一匹瘦马在行走着。11.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2分)参考答案:清风营造的意境是闲适、淡泊;西风指秋风,才能营造孤独

    8、、凄凉的意境。这是长久以来在诗词中形成的特有意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明月本无价”就是不一样的感觉了。文言文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9、:“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注释【惠】通“慧”。【孔君平】字君平,人名。【诣】拜访。【设】摆放。【夫子】尊称。这里指孔君平。12“受”有以下几个义项:托付,交付。舍弃,丢弃。放置。推卸,推脱。结合前后文可以判断,“相委而去”中加点的“委”意思是。(填序号)(2分)参考答案: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去后乃至。翻译:(2)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参考答案:(1)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2)元方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14.结合语境,请将“家君”“尊君”恰当地填写在【甲】文的横线上。(2分)参考答案:尊君、家君15【乙】文中能概括元方与杨氏子共同特点的一个词语是。(2分)参考答案:聪惠

    10、记叙文阅读课内四、现代文阅读。(共18分)(一)阅读济南的秋天,完成1618题。(11分)济南的秋天。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

    11、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

    12、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

    13、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金黄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幕死诗人呀!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

    14、,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16.第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2分)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参考答案:C17.第、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济南秋山、秋水具体景象的描摹。山是从、方面来写的;水是从、方面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分)参考答案:颜色、方向、高矮;量、质、形式18.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

    15、了济南。答: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答:参考答案: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济南秋冬相连和美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秋冬的喜爱之情。比喻,本体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喻体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生动地写出了济南水的澄澈鲜绿、秀美。记叙文阅读课外(二)阅读笨拙如你,温暖如你,完成19-21题。(7分)笨拙如你,温暖如你每次过年回家,我去看姥爷,他总会想方设法给我做一些好吃的,打小他就对我疼爱有加,后来母亲去世,他的舐犊之情便愈加深沉。姥爷最拿手的一道菜是高汤汆(cun)白菜:切掉菜根,将择洗干净的菜身拦腰切开,一分为二,上面是新嫩的青绿菜叶,下面则是晶莹、粗厚

    16、的菜帮,用月白色的香浓高汤汆烫,再加红色的肉丸子,出锅时加一点香油和虾米,美味至极,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那时,我碗里必定有最多的丸子和嫩菜叶,其次是姥姥,最后剩下的菜帮永远是姥爷口中的“最爱”。他常说:“小狮,你不知道,菜帮才是最好吃的,又甜又脆,一口咬下去美极了,姥爷做饭最辛苦,当然要吃最好吃的。”我信以为真,以为姥爷自私,居然让我和姥姥吃菜叶,而把又甜又脆的菜帮据为己有。我又好奇又生气,哭着喊着要抢他碗里的“美味”,姥爷终于“割爱”般夹给我一块晶莹剔透的菜帮,我如获至宝,只是刚咬一口,菜帮的泥腥味瞬间就充满了整个口腔,我一口吐出来,姥爷姥姥大笑不已。我撇着嘴说:“好难吃!一点也不甜,又

    17、酸又苦!”当时,我嘲笑姥爷没有吃过好吃的菜叶和丸子,居然把菜帮当成最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笨了。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终于明白姥爷的心意,心里愧疚不已。然而总是拗不过他,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喜欢吃菜帮,谁也别跟我抢!”有时我也很生气,便吼他:“姥爷,你真倔!”是的,姥爷是一个倔强的人,也是远近闻名的笔杆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从小,我在他的膝下玩耍,耳濡目染,也渐渐地拿起高大的笔杆写毛笔字,每次,我煞有介事地写字时,他就在一旁指导“四个点每个都是不一样的,一样写,字就显得呆了。”“起和收的时候,要保持中锋,侧峰多了就圆滑,中锋运笔才是君子。”“欧字最忌投机取巧,重新写”他就这样一遍一遍地说,一遍

    18、一遍地纠正我写字的毛病。我18岁那年,村委会主任说:“小狮的毛笔字写的不错,今年就让她给村里写对联吧。”我高兴得立时就想答应,姥爷说:“她还是一个孩子,不经夸,不过磨炼磨炼也好。”于是,我接过姥爷的衣钵,开始给村里写对联,一下子便成了明星,成了大人口中的书法家,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我记得那年的春节格外冷,漫天大雪仿佛要把整个人间吞噬。大年初二,我们全家去拜年,刚拐进胡同,就看见姥爷和一群来拜年的长辈站在门口,姥爷伸手指着门旁的对联说:“字的架子好歹搭起来了。”大家看见我们,纷纷说:“恭喜你们家出了一个书法家!”姥爷就在后面呵呵地笑。大家走进院子后,我和姥爷站在门口,他说:“小狮长大了,成了一

    19、个小书法家。”一股幸福感突然就涌进了我的心里,我的眼眶一阵阵发热。我一直都没有忘记当时的情形,我依偎在姥爷的身边,漫天的大雪静静地落着,大红的对联在一片雾霭茫茫的世界中鲜艳夺目,对联上写的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这是姥爷最喜欢的句子。姥姥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去看姥爷。那天的阳光特别好,一丝冷风都没有。我进门就大喊“姥爷”,手里拎着给他买的东西,接着便看见他坐在洒满阳光的梧桐树下,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拿着剪刀在剪胡子。“女孩不要那么大声说话。”他听到我的声音,笑着慢慢地站起来。我鼻子一酸,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给你买一个电动剃须刀吧。”他笑了笑说:“剪了一辈子,习惯了,还能打发时光。

    20、”中午,只有我和姥爷两个人,其他人都去走亲戚了。除了主菜,那道高汤汆白菜是一定会有的。这次,姥爷依旧将丸子、嫩嫩的菜叶全都给了我,自己仍旧吃着剩下的菜帮。我不相信姥爷真的喜欢吃又酸又苦、土腥味又大的菜帮。当初,我们的生活条件差,他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和姥姥,等生活条件慢慢地好起来,他依旧如此。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谁也不能和他抢那些难吃的菜帮,这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一种笨拙的、旷日持久的付出。哪怕这道菜被换成了山珍海味,他也仍旧会把最好的一部分留给我。也许只有那些菜帮的味道,才能让他在回忆起当初的漫长岁月时甘之如饴,欣然老去。任何美味佳肴都无法代替那个味道,因为那里面有回忆,也有他难以言及的爱。(选

    21、文有删改)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末作者的“任何美味佳肴都无法代替那个味道”这一感悟的形成过程。(2分)答:小时候,“我”不了解姥爷为什么爱吃难吃的菜帮,还嘲笑姥爷太笨;后来我渐渐明白 ;生活条件好了以后,姥爷依旧如此,我才真正明白。参考答案:姥爷是把好吃的留给心里爱着的人我和姥姥;那个味道里面有回忆和爱,能让他在回忆起当初的漫长岁月时甘之如饴,欣然老去。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要点一分,意思相近即可。20.文中姥爷一直对“我”疼爱有加,他对“我”的疼爱除了体现在每次都给“我”做好吃的汤,并且把最好吃的留给“我”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答:参考答案:姥爷一边指导我写字,一边教我做人要正直

    22、。姥爷教我做人要谦虚。姥爷提醒我不要大声说话,女孩要稳重。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要点一分,意思相近即可。21.长辈们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像文中姥爷那样表达爱的方式的切身感受。(2分)答:参考答案:文中姥爷表达爱的方式是一种笨拙的、旷日持久的付出。哪怕这道菜被换成了山珍海味,他也仍旧会把最好的一部分留给我。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的爷爷奶奶也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自己却一点都舍不得吃。我能理解爷爷奶奶的心情,这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我也常去看他们,把好吃的带给他们。评分标准:本题3分。答出对文中姥爷表达爱的方式以及理解2分,能结合实际谈感受1分。作文五、按题目要求写作。(40分)22.请按照下面题目,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节日抒怀清明时节,月圆之夜,登高之际你想到了什么?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还是对生活小确幸(“小确幸”一词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美好)的感怀?请写下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表达你的感悟吧!要求:内容具体,反映生活,感情真挚。提示:散文、回忆性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北师大朝阳附属学校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