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信原理实验二.docx

    • 资源ID:16714281       资源大小:466.64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信原理实验二.docx

    1、通信原理实验二通信原理实验二 HUNAN UNIVERSITY 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报告 题 目: 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和功率谱密度 学生姓名: 龙景强 学生学号: 201308080228 专业班级: 物联2班 指导老师: 杜青松 4.5 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信号. 6 4.6 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信号.6 5.6 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基带信号.19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常用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和功率谱密度;2、掌握用MATLAB绘制常用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和功率谱密度的方法;3、练习根据理论分析自行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2.实验要求1、产生单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及其功率

    2、谱密度图形。(单极性基带信号的高电平为1V,表示二进制码元“1”;低电平为0V,表示二进制码元“0”)2、产生占空比为50%的单极性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及其功率谱密度图形。(单极性基带信号的高电平为1V,低电平为0V;一个码元周期内包含高电平脉冲表示二进制码元“1”,否则表示二进制码元“0”)。3、产生双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及其功率谱密度图形。(双极性基带信号的正电平为1V,表示二进制码元“1”;负电平为-1V,表示二进制码元“0”)。4、产生占空比为50%的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及其功率谱密度图形。(双极性基带信号的

    3、正电平为1V,负电平为-1V;一个码元周期内包含正电平脉冲表示二进制码元“1”,包含负电平脉冲表示二进制码元“0”)。5、产生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基带信号,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及其功率谱密度图形。(四进制单极性基带信号共有0V,1V,2V,3V四个电平,分别表示四进制码元“0”,“1”,“2”,“3”)6、产生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基带信号,画出该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及其功率谱密度图形。(八进制单极性基带信号共有0V7V八个电平,分别表示八进制码元“0”“7”)3.实验原理数字信号可以直接采用基带传输,所谓基带就是指基本频带。基带传输就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基带传输时,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

    4、说,使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也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我们将其划分为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单极性码使用正的电压表示数据;而根据信号是否归零,还可以划分为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而非归零码遇1电平翻转,零时不变。数字基带信号除了二进制信号,还有四进制信号,八进制信号等。 数字基带系统的组成:1、单极性不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大、接收信噪比较高,占用频带较窄;具有较高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不利于信道传输,受到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抽样判决器难以稳定在最佳判决门限,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2、双极性不归零码

    5、特点:发送能量大、接收信噪比较高,占用频带较窄,直流和低频成分较少,接收端抽样判决器始终保持最佳判决门限;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3、单极性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较小、接收信噪比较低,占用频带较宽,具有较高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不利于信道传输,受到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抽样判决器难以稳定在最佳判决门限;在出现长连“0”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但长连“1”时可以实现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4、双极性归零码特点:发送能量较小、接收信噪比较低,占用频带较宽;直流和低频成分较少,接收端抽样判决器始终保持最佳判决门限,具有良好的自同步特性,即使在出现长连“0”

    6、或者长连“1”时也可以实现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除此之外本次实验还画了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码信号和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码信号,这些都跟单极性不归零二进制码信号差不多,只是表示信号的进制变了一下。4.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基带信号的时间分辨率为0.001s(即采样频率为1000Hz),共产生2000个二进制码元,每个码元的持续时间为1秒。4.1单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主要代码:% 画时域信号波形figure(1);plot(t,st1,LineWidth,1.5);grid on; axis(0 20 -0.1 1.1);xlabel(时间(s);ylabel(电压值(V);title(title_s

    7、tr1); %计算功率谱并画图figure(2)fmt=fft(st1); % 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计算其频谱fmt=fftshift(fmt);fmt=abs(fmt);fmt_dB=fmt.2/Ts;maxF=max(fmt_dB);fmt_dB=fmt_dB/maxF;fmt_dB= 10*log10(fmt_dB +eps);plot(f,fmt_dB);grid on;axis(-6 6 -80 0);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幅度值(dB);title(title_str2);4.2 单极性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主要代码:% 画时域信号波形figure(3)

    8、;plot(t,st2,LineWidth,1.5);grid on; axis(0 20 -0.1 1.1);xlabel(时间(s);ylabel(电压值(V);title(title_str3); %计算功率谱并画图figure(4)fmt=fft(st2); % 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计算其频谱fmt=fftshift(fmt);fmt=abs(fmt);fmt_dB=fmt.2/Ts;maxF=max(fmt_dB);fmt_dB=fmt_dB/maxF;fmt_dB= 10*log10(fmt_dB +eps);plot(f,fmt_dB);grid on;axis(-6 6

    9、-80 0);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幅度值(dB);title(title_str4);4.3 双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主要代码:% 画时域信号波形figure(5);plot(t,st3,LineWidth,1.5);grid on; axis(0 20 -1.1 1.1);xlabel(时间(s);ylabel(电压值(V);title(title_str5); %计算功率谱并画图figure(6)fmt=fft(st3); % 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计算其频谱fmt=fftshift(fmt);fmt=abs(fmt);fmt_dB=fmt.2/Ts;ma

    10、xF=max(fmt_dB);fmt_dB=fmt_dB/maxF;fmt_dB= 10*log10(fmt_dB +eps);plot(f,fmt_dB);grid on;maxF = max(fmt);minF = min(fmt);axis(-6 6 -55 25);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幅度值(dB);title(title_str6);4.4 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主要代码: % 画时域信号波形figure(7);plot(t,st4,LineWidth,1.5);grid on; axis(0 20 -1.1 1.1);xlabel(时间(s);ylab

    11、el(电压值(V);title(title_str7); %计算功率谱并画图figure(8)fmt=fft(st4); % 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计算其频谱fmt=fftshift(fmt);fmt=abs(fmt);fmt_dB=fmt.2/Ts;maxF=max(fmt_dB);fmt_dB=fmt_dB/maxF;fmt_dB= 10*log10(fmt_dB +eps);plot(f,fmt_dB);grid on;axis(-6 6 -55 25);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幅度值(dB);title(title_str8);4.5 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基带

    12、信号主要代码:% 画时域信号波形figure(9);plot(t,st5,LineWidth,1.5);grid on; axis(0 20 -0.9 3.1);xlabel(时间(s);ylabel(电压值(V);title(title_str9); %计算功率谱并画图figure(10)fmt=fft(st5); % 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计算其频谱fmt=fftshift(fmt);fmt=abs(fmt);fmt_dB=fmt.2/Ts;maxF=max(fmt_dB);fmt_dB=fmt_dB/maxF;fmt_dB= 10*log10(fmt_dB +eps);plot(f,

    13、fmt_dB);grid on;axis(-6 6 -80 0);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幅度值(dB);title(title_str10);4.6 单极性不归零二八制基带信号主要代码:% 画时域信号波形figure(11);plot(t,st6,LineWidth,1.5);grid on; axis(0 20 -0.9 7.1);xlabel(时间(s);ylabel(电压值(V);title(title_str11); %计算功率谱并画图figure(12)fmt=fft(st6); % 对时域信号进行FFT变换,计算其频谱fmt=fftshift(fmt);f

    14、mt=abs(fmt);fmt_dB=fmt.2/Ts;maxF=max(fmt_dB);fmt_dB=fmt_dB/maxF;fmt_dB= 10*log10(fmt_dB +eps);plot(f,fmt_dB);grid on;maxF = max(fmt);minF = min(fmt);axis(-6 6 -80 0);xlabel(频率(Hz);ylabel(功率谱幅度值(dB);title(title_str12);5.实验结果与分析5.1单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图5.1单极性不归零二进制信号波形时域波形图显示的横坐标时间范围为020s,纵坐标范围为-0.1V1.1V,波形线宽

    15、为1.5。图5.2单极性不归零二进制信号功率谱功率谱密度采用归一化dB形式,显示的横坐标频率范围为-66Hz,纵坐标范围为-80dB0dB。5.2单极性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图5.3 单极性归零二进制信号波形时域波形图显示的横坐标时间范围为020s,纵坐标范围为-0.1V1.1V,注意横坐标、纵坐标及Title,波形线宽为1.5。图5.4 单极性归零二进制信号功率谱功率谱密度采用归一化dB形式,显示的横坐标频率范围为-66Hz,纵坐标范围为-80dB0dB。5.3双极性不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图5.5双极性不归零二进制信号波形时域波形图显示的横坐标时间范围为020s,纵坐标范围为-1.1V1.1V,注

    16、意横坐标、纵坐标及Title,波形线宽为1.5。图5.6 双极性不归零二进制信号功率谱功率谱密度采用归一化dB形式,显示的横坐标频率范围为-66Hz,纵坐标范围为-55dB25dB。5.4 双极性归零二进制基带信号图5.7 双极性归零二进制信号波形时域波形图显示的横坐标时间范围为020s,纵坐标范围为-1.1V1.1V,注意横坐标、纵坐标及Title,波形线宽为1.5。图5.8 双极性归零二进制信号功率谱功率谱密度采用归一化dB形式,显示的横坐标频率范围为-66Hz,纵坐标范围为-55dB25dB。5.5 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基带信号图5.9 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信号波形时域波形图显示的横坐标时间

    17、范围为020s,纵坐标范围为-0.9V3.1V图5.10单极性不归零四进制信号功率谱功率谱密度采用归一化dB形式,显示的横坐标频率范围为-66Hz,纵坐标范围为-80dB0dB。5.6 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基带信号图5.11 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信号波形时域波形图显示的横坐标时间范围为020s,纵坐标范围为-0.9V7.1V,注意横坐标、纵坐标及Title,波形线宽为1.5。 图5.12 单极性不归零八进制功率谱功率谱密度采用归一化dB形式,显示的横坐标频率范围为-66Hz,纵坐标范围为-80dB0dB。6.心得与体会1、单极性码具有较高的直流和低频成分,不利于信道传输,受到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影响,接收端抽样判决器难以稳定在最佳判决门限。2、双极性码的直流和低频成分较少,易于信道传输,接收端抽样判决器始终保持最佳判决门限,抗干扰能力强。3、不归零码发送能量大、接收信噪比较高,占用频带较窄;在出现长连“0”或者长连“1”时不利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4、归零码发送能量较小、接收信噪比较低,占用频带较宽;在出现长连“0”或长连“1”时易于接收端位同步定时提取。 双极性归零码具有自同步特性。5、本次实验使用MATLAB软件仿真了六种基带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代码最好不要在命令窗口直接输入,而是新建一个文件来写,这样更加便于对代码的修改和管理。除了上面的代码还要写一个产生基带信号的函数。


    注意事项

    本文(通信原理实验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