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16712398       资源大小:262.7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陈老师在讲述“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像,介绍说:“懂得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此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B C D3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祖先,宣读祭文。上述文字中的轩辕帝指的是A蚩尤B炎帝C黄帝D秦始皇4史记记载:“平王之时,

    2、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下列对材料解读最全面的是周天子威望下降 大的诸侯操控国家政治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A B C D5下表中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搭配正确的是选项代表人物主要思想A荀子仁政,民贵君轻B墨子顺应自然,精神自由C韩非子以法治国,中央集权D庄子兼爱非攻,选贤任能AA BB CC DD6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陵墓A B C D7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借机轮流把持朝政的是()

    3、A太尉与丞相B御史大夫与刺史C外戚与宦官D诸侯王与太后8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赤壁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92021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三国时期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三国时期台湾名为A台湾府 B夷洲 C琉球 D澎湖10“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中原人大量南迁社会比较

    4、安定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ABCD11“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A BC D二、综合题1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材料二 孔子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所派无法比拟的。国史概要材料三 如图(1)材料一图中是什么文字?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出现是何重大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

    5、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并概括其思想核心。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3)材料三中人物有何突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

    6、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四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1)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设?由此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请分析其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盐、铁、酒的专利”指什么措施?(4)材料四中汉武帝派出的“使臣”是

    7、谁?(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简要评价汉武帝。14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产,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什么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的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

    8、的效果?(3)材料二中的“统治者”主要指谁?改革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4)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C符合题意;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A不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B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一些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其中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而水稻是当时这一带主要的农作物,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

    9、迹,但是其不能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其中动物纹饰以鱼纹、鹿纹居多,正确;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居民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不能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错误;半坡遗址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正确;综上所述,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3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

    10、中华“人文初祖”,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人物不是轩辕帝,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大意是说:随着平王东迁,进入东周以后,周王室逐渐衰弱,宗法制被破坏,诸侯称霸,群雄争战,势力强的诸侯国兼并势力弱的诸侯国。齐、楚、秦、晋,这些大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开始越来越强大,霸主操纵国家政治,故符合题意。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5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C符合

    11、题意;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是孟子,A不符合题意;主张顺应自然,精神自由的是庄子,B不符合题意;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墨子,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6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治时期有残暴统治的一面,体现在题干中就是焚书坑儒,修建陵墓,所以不属于“他的好处”,故把包含或的BCD项排除;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争是功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这些都是他做出的贡献,因此他的好处是,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

    12、循环,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故C符合题意;ABD与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特点不符,故选C。8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项符合题意;B项是楚汉之争时期战役,不符合题意;C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不符合题意;D项东晋时期的战役,不符合题意。故选A。9B【

    1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夷洲,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台湾的相关知识点。10A【详解】结合题文“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依据所学可知,自东汉末年以后,政治腐败,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比较安定,大批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再加上南方水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经济情况发生了变化。故项符合题意;“统治者的重视”这个因素未能在题文材料

    14、中体现,故项不符合题意,与有关的BCD项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11C【详解】依据题干“兰亭临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创立了儒家思想;仁;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

    15、教育思想,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3)蔡伦改进造纸术;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详解】(1)材料一图片中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殷墟)出土,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和今天的汉字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它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状况。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从材料二中“孔子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可知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创

    16、立了儒家思想,他主张“为政以德”,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3)根据材料三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经验, 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13(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

    17、2)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3)实行盐铁官营、专卖(4)张骞(5)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以说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详解】(1)据材料一“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材料一中为实现思想上统一,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加强了思想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2)据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

    18、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3)据材料三“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铁、酒的专利”指的是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汉武帝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时期,经济上,把统一铸造五铢钱,铸币权收归中央、煮盐和冶铁等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

    19、、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我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4)根据材料四“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汉武帝派出的“使臣”是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5)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以说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围绕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进巩固了大一统局面阐述即可。14(1)商鞅;统一度量衡

    20、。(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等。【详解】(1)根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因此说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商鞅,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材料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统一度量衡。(2)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根据材料二“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所以材料二中的“统治者”主要指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