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合作浅析.docx

    • 资源ID:16711611       资源大小: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合作浅析.docx

    1、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合作浅析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合作浅析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 the region cooperation theory as the instruction,analyzes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areas traveling regioncooperation the necessity and its advantages factor, and positivelystudies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traveling region cooperation wayan

    2、d promotes the northeast region traveling petitive ability themethod. The Northeast three provinces ( Jilin, Liaoning, Heilong jiang) as a result of historical reas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ness. Its although richly has, the unique traveling resources superiority, but because

    3、the economy is weak, only depends on the self- accumulation to realize the fast development very with difficulty. After the traveling region cooperation is travels the market development certain degree inevitable trend, the economy owes the developed traveling area to strengthen with the well-known

    4、traveling area cooperation, is the economy owes the developed traveling area to borrow the strength development, to profit by experience of others, the realization jumps the type development important way.Key words:TravelingRegion cooperation关键词:旅游区域合作摘要:东北三省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虽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由于经济薄弱,

    5、仅靠自我积累很难以实现快速发展。旅游区域合作是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趋势,经济欠发达旅游区加强与知名旅游区合作,是经济欠发达旅游区借力发展、借梯上楼、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区域合作理论为指导,分析东北三省地区旅游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其利弊因素,并积极研究东北三省旅游区域合作方式及提升东北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方法。1.引言“东北三省”作为一个区域,是我国最早实行“计划经济”的地区,也是最晚退出“计划经济”的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作为一个区域名称,已经具有了特殊的含义。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与“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联系在一起,而现在已经被“历史包袱沉重,发展相对落后”所代替。“

    6、振兴”已经成为XX、XX、XX三省的共同任务。2003年中央开始实施的振兴东北战略,将给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也为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和东北地区旅游区域合作创造条件。作为新兴产业的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将在东北振兴中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业在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东北地区的三大产业结构依然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所以调整产业结构、重塑东北地区优势,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关联带动作用;持续产业作用;高就业、低成本、兼容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其次是旅游业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的作用。通过旅游扩大对外交往,引来人流、物流、

    7、信息流、科技流、资金流,促进经济交流与协作。最后是旅游业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旅游是先锋队,是最易于合作的领域。因此旅游业在加强区域合作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2.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与理论基础2.1 区域旅游合作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目的,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定义有不同的版本。王雷亭等(2003)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贯彻“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塑造新形象,发展大旅游”工作方针的必然选择。他们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区域X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8、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钱益春(2004)把区域旅游合作定义为:在一定地域X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根据一定的章程或协议,让旅游要素自由流动和重组,形成一个有内聚力的旅游区域,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活动。综观上述定义,区域旅游合作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一定区域X围内,各经济主体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所从事的合作性、互利性的旅游经济活动,以期达到理想的效益。2.2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基础 区域旅游合作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 地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

    9、说”,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简称H0定理)均为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强调一个“分”,由此必然导致区域间的“合”。“分”与“合”是相辅相成的。区域性是旅游活动的最为明显特征,当今旅游需求同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特色化,这必将造成旅游产品的专业化分工趋向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区域间的合作。 (2)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出版了相互依赖的经济一书,首次系统阐述国际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告诉我们,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不能割断

    10、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而独立存在和进行。区域内不同地区共享同一种或几种旅游资源构成了地区间空间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前提,决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 (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合作符合“点轴”开发理论的规律,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通过轴带功能,牵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点轴”开发理论以法国地理学家克罩斯特勒(wChristallar)和规划学家沃纳松巴特(Werner Sombart)为代表。不平衡增长理论为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上“热点带冷点”、“热点促温点”的合作方式奠定理论基础 (钱益春,2004)。 (4) 生态位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埃尔顿(Elton)认为

    11、,生态位是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位置,它由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营养关系来决定。生态位相近的物种易产生激烈的竞争,生态位差别较大的物种却可以降低竞争的紧X程度。旅游区的“定位”问题,应根据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价值、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开发利用条件、区位条件、旅游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旅游单元的主要旅游功能,规定其开发顺序,借以形成合理的旅游系统分工体系 (钱益春,2004)。优区位开发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 为了获取良好的资源空间配置效益,应优先开发旅游发展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以此来带动其周围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何爱平,2004)。3.东北区域旅游

    12、发展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得旅游业逐渐成为区域动力产业和区域新增长点。根据上述区域旅游合作基础理论,东北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又有以下特征:20世纪80年代起步阶段20 世纪80年代,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旅游还只是一个新概念。人们的出游基本上是单位组织的公费旅游。这一阶段的东北地区区域旅游主要是以政府主导、业界关注和民间自发推动为主要特征。 90年代在不同领域的拓展阶段进入90年代,东三省区域旅游开始进入大发展、大推进阶段。在这一阶段,XX、XX、XX三地的旅游部门成立了“部分旅游城市协作体”,极大的开拓了区域旅游的视野,增强了人们对区域旅游合作的认识。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政府层面

    13、上的合作不断加强,区域旅游在产品、市场方面的合作也逐渐广泛。然而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体质保障也不够充分,区域旅游合作缺乏有效的市场主体参与和制度保障,呈现政府主导、业界研究深入和民间广泛参与的特点。21世纪趋于一体化进程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东三省区域旅游开始进入一体化的创新和发展阶段,从局部的、零星的和松散型合作向高层次的、全方位的紧密型合作方向发展。2000年,XX、XX、XX、XX四城市的旅游部门成立了“东北四城市区域旅游联合体”,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区域性旅游合作组织。2005 年,在XXXX召开的东北四城市区域旅游联合体年会上,审议通过了XXXX加入旅游联合体

    14、的申请,并签署了五城市区域旅游合作备忘录。原来的“东北四城市区域旅游联合体”更名为“东北4+1城市区域旅游联合体”。备忘录的具体内容包括:东北五城市共同打出“东北牌”。以哈大高速公路为轴线,将东北三省各大精品旅游景区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跨省市的精品区域、精品线路和精品景区。并将取消传统的区域间旅游“地接”、“地陪”制度和异地旅游车辆入城、入景区的限制,确保区域间旅游车辆、导游资源相互调配,组团社与当地旅行社享有同等待遇,实现城市间互为旅游客源、互为旅游目的地。其后,在XX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东北国际旅游博览会”,并邀请五城市市长和旅游部门参加了“东北4+1城市区域无障碍旅游高峰论坛会”,会议一致认

    15、为,相同的关东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发达的交通网络,将从总体上促进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加强政府主导,进一步加快打造无障碍旅游的进程。4.东北区域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与问题4.1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我国旅游业于70年代末起步,80 年代迅速发展,90年代大踏步发展,到现在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省市将旅游业确定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并呈现出群雄角逐的激烈竞争局面,因此区域旅游竞争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要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从业人

    16、员所代表的人力资源、发展资金、知识资源等。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中国目前已经由原来计划经济时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了基于市场经济的买方市场,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相关及辅助产业相关及辅助产业是指为旅游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辅助产业,也包括于旅游业共用某些技术、共享某些营销渠道或服务的产业。如民航、铁路、水运、餐饮、旅店、娱乐、农业、轻工业、文物、通讯、零售等。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的规模、发展战略、目标、经营策略、自我积累与发展机制等。区域一体化战略区域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区域整合形成一个旅游的大系统以实现区域旅游的国际化和信息化

    17、。政府行为政府行为是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措施。4.2东北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根据以上各要素,结合东北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东北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有如下优势:旅游资源优势显著,互补性强旅游资源不仅包括众多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政策环境的各方面。东北三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客观上具备进行旅游区域发展的资源基础。以最具吸引力的景点为例 。首先,冰雪旅游特色资源鲜明。其次,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森林旅游和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第三,海滨度假旅游资源引人注目。XX环渤海和黄海,海岸线长达29

    18、20公里。有规模较大的海蚀景观 10余处、海滨浴场百余处。第四,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XX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一宫三陵(XX故宫、XX昭陵、XX福陵、XX永陵)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宫殿。尤其是2004年6月28日在XX召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XX和XX又有五个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第五,旅游节庆异彩纷呈。如XX国际服装节、XX清文化旅游节、XX国际滑雪节、XX雾凇冰雪旅游节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节会品牌,形成了巨大的“节会效应”。城市形象和品牌日益差异化城市特色是一个旅游城市的个性和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标志。对于不同的城市来说,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当地的特色

    19、旅游资源,根据当地的优势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并积极树立自身旅游形象。近几年来,东三省各城市通过依托各地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环境的支持,各城市旅游形象个性化、差异化和特色化趋势不断明显,品牌景点与产品结构也在竞争合作基础上趋于优化合理。从总体上看,“活力之都XX”、“动感之都XX”、“魅力之都XX”、“浪漫之都XX”、“神采之都XX”。旅游基础设施雄厚、交通便利截止到2002年底,东北三省共有星级饭店860家,有旅行社15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163家,国家AAA和AAAA级旅游区33处,旅游从业人员90万人,已经形成了雄厚的旅游产业基础和一支庞大的旅游产业队伍。东北三省地区海陆空交通发达

    20、便捷,是我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这里有四大国际机场和六大港口,把东北地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以“哈大”高速公路为轴线,“京沈” 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把东北三省连成一片,并与紧密衔接,为城际巴士、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所有通向旅游区(点)的支线道路已经基本建成,并达到一、二级公路标准。同时,东北地区铁路密集度在全国排在前列,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开通,将为东北区域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潜力巨大首先,从国内客源市场分析,人均闲暇消费连年增长,尤其是在旅游消费方面增长强劲。2002年东北接待国内旅游者1.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4亿元,旅游总收入761亿元,分别在全国各

    2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排名为第一位、第五位、第五位。东北三省1.07亿的人口,本身就是巨大的客源市场,而周边、XX、XX、XX、XX等省市区旅游需求旺盛。同时,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东北振兴对南方等其它客源市场形成巨大魅力。目前,XX、XX、XX、XX等地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客源市场的重要增长点。其次,从国际客源市场分析,2002年,东北三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9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9.34亿美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位为第六位。东北三省与日本、韩国、俄罗斯毗邻,而这三个国家目前是我国最大的三个境外客源市场,而且,这三大市场每年增长的幅度还在增加。随着我国对日本实行免签证政策

    22、,以及中俄两国签订的旅游备忘录,必将促进日本、俄罗斯到东北三省旅游的市场稳步增长。4.3东北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历史、行政和地方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东北三省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合作领域、旅游企业和观念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突出的矛盾问题,结合影响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因素可以看到东北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区域旅游合作领域停留在表面上,广度、深度不够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经济成为开放性的经济空间系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竞争也日趋频繁和复杂。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了应付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内外区域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及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旅游合作领域还必须大力加强和

    23、深化。当前,产品与市场等基础性领域的合作正在东北三省区域内全面展开,而配置性领域和关联性产业是当前合作的重点拓展领域。目前的旅游业对商业、体育、房产与工业、农业、娱乐等关联产业带动效应还不够充分,旅游区内部还未建起有效的空间分工格局。而且还主要集中于游乐景点的开发,即使有部分休闲度假设施的开发建设,也是各自为政,没有体现出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目前,我国的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已成为支撑全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增长极,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区域旅游业也持续快速增长。长江三角的区域旅游整体上是以XX为中心的,按照距离XX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的差异划分为中心集散层旅游区(XX)、休闲度假层旅游

    24、区(XX、XX、XX、XX、XX)、边缘扩X层旅游区(XX、XX、XX、XX、XX等)。其整体规划、政策法规及信用体系已经基本实现统一。而且XX、XX分别成功申请到2010年世博会与2006年休博会主办权。因此东北三省区域的旅游合作迫切需要不断升级。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则有助于其建立国际化旅游产业机群和完善的旅游产业大系统,尽快提升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制度建设不完善当前,区域内部分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及行政性障碍,限制着区域旅游产业进一步合作和深化,旅游空间结构雷同和旅游产业结构低下等现象还部分存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和体制不够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种要素按市

    25、场需要,按规模经济要求而自由地互补流动与优化配置,而且对外地旅游客源的进入也造成了制约,并最终削弱了跨区域资源与要素的整合和旅游产品、市场跨区域的开发程度。目前,东北三省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彼此的封闭,带来了严重的重复建设。有资料显示,目前,东北地区70%的投资是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极为严重。东北三省境内的冬季滑雪场已经不下一百个,而真正具有国际水平的滑雪场却寥寥无几。东北三省的旅游企业各自独立,很少有跨市的旅游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实践已经证明,做不大就做不强,2003年中国百强国际旅行社,东北地区上百家旅行社中只有两家上榜有名。相比之下,长江三角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发展程度较

    26、高,江浙沪三省市联合发表合作宣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制度层面上为区域旅游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协调统一,并且还应该注重发展系统性的交通、环保规划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实现流畅、统一、均衡的区域旅游。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弱长期以来,东北三省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小、散、弱、差”现象,成为制约区域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东北地区的旅游企业与其他区域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规模较小, 效益低下,造成长期成本过高,微利经营,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其次,企业经营规模分散,缺乏领头羊式的大企业,旅游企业的发展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第三

    27、,产品雷同,低价竞争。第四,管理水平低。从行业内部来看,旅游职能部门监管体系极不完备,以至低价竞争等肆意泛滥,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合理配置企业现有资源。观念落后东北是中国最早实行“计划经济”的地区,也是最晚退出“计划经济”的地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人们习惯了“等、靠、要”。而从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国家不可能给东北地区旅游业以资金、政策、项目,“等、靠、要”只能使旅游业贻误发展的大好时机。另外,东北人习惯于大自然丰富的馈赠,大粮仓、大森林、大草原、大油田、大煤田应有尽有,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也有人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认为旅游业属于服务业,是“侍候人儿”的,

    28、并非就业的最佳选择,这就限制了高素质人才的进入,限制了这一行业的发展。目前,东北三省的旅游业中,真正的旅游专业人才所占比例较小。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而转行进入的旅游业。他们对旅游业的认识多是凭工作中的经验积累,缺乏全面的、系统地认识和理解。虽然目前与旅游业有关的专业院校遍地开花,但是这些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才成为旅游业的主力尚需时日。5.提升东北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建议5.1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组织结构在这个问题上,区域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长江三角地区自90年代以来,政府在倡导、组织、推动区域旅游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三角区域内,政府高层领导多次聚会,共同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问

    29、题,不仅创立制度化的区域旅游合作专题小组来负责协调三省市区域旅游的重大问题,而且还从宏观层面上明确区域旅游合作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以及当前及今后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内容和行业领域。借鉴长江三角地区的成功经验,东北地区要实现旅游区域联合,三省应站在区域一体化和“东北一盘棋”的视角上,成立“东北地区旅游区域联合会”。聘请资深的旅游业专家为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发展做出系统性规划。定期召开三省旅游高层联席会议,发挥政府和民间的双重作用,沟通情况、协调协商合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共同寻求落实国家旅游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包括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利用。在此之前应先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分割的种种限

    30、制,逐步实现三省旅游人才流、物资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为三省区域旅游打开通道。5.2加强区域内部的整体协调从区域旅游整体规划的角度来讲,珠江三角地区运作的非常成功。珠江三角各省的旅游城市拥有共同性,包括他们同属于一个文化生态区与自然生态区,同时,又具有自己的个性。XX是“购物天堂”,澳门是中葡文化的交汇地、博采旅游中心。珠江三角在整体规划中把各省区的共性与个性相融合,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相叠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而且珠江三角旅游合作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旅游产品、旅游客源、旅游品牌、旅游人才等,对东北三省区域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X作用。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快速

    31、发展和旅游消费能力在逐渐增强,特别是旅游由单纯的观光旅游向商务旅游的转变,未来重点将集中在既能提供观光娱乐,又能提供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开发和建设上,因此各地政府必须加强合作,通过系统性规划建设,全力打造大东北旅游圈。重点形成东北冰雪旅游热线、海滨度假旅游热线、赴朝赴俄边境旅游热线、近代历史文化旅游热线、自然生态旅游热线等。通过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工业旅游和商务旅游,将东北三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强的、国内外较具重要影响的旅游线。5.3 加快配套性设施的建设为了配合东北三省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必须要加快区域内的交通、景区、通信等方面的合作与沟通,尤其是应进一步加强XX、XX、XX、X

    32、X等四大国际机场的设施和功能,不断开辟新航线,尤其是欧美远程市场航线。为吸引客源市场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东北三省还必须充分意识到潜在的发展势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共同的服务标准、共同的品牌合作及共同制定政策,实施无障碍旅游,例如允许三省旅游车辆异地通行、停放;允许旅行社跨市、跨省设置分支机构;制定三省导游统一教材,允许导游在三省之间工作流动;在三省四市建设旅游聚散中心,实现联网售票、一票到底;利用三省高速公路优势,开展三省联动的自驾车旅游;实施城市公交车“一卡通”,为三省人员异地旅游提供方便,从而尽快提高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5.4 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随着旅游消费者观念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柔性和市场应变能力,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产品的创新,好的产品是吸引顾客的前提。其次,建立旅游企业战略联盟。第三,加强企业管理。通过强化管理,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及团队精神,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制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第四,品牌化经营。旅游企业经营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


    注意事项

    本文(东北三省区域旅游合作浅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