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16707343       资源大小:132.0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仿真(一)理综-生物试题1. 下列关于细胞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 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 原核细胞中只有DNA,没有RNA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A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A正确;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可自主复制,B正确;C原核细胞中有DNA,可转录产生RNA,C错误;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

    2、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调节细胞代谢活动,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答案选C。2. 关于植物细胞中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 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运输也可能是主动运输C. 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解题要点是识记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它们的异同点。A温度影响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而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所以低温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A错误;B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能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也能从高浓度运输

    3、到低浓度,B正确;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主动运输,C错误;D叶肉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够分析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自由扩散的运输特点为: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要载体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扩散也是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但是需要载体的协助;主动运输一般是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扩散,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3. 下列关于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类囊体膜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B. 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C. 在密闭容器和夏季晴朗的中午,植物

    4、光合速率低的直接原因相同D. 如果在中午时突然中断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NADPH/NADP+比值将上升【答案】D【解析】A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全部用于暗反应,A正确;BCO2进入叶绿体中与C5结合生成C3,C3被NADPH还原成有机物,B正确;C在密闭容器中由于CO2浓度不足导致光合速率较低;夏季晴朗的中午由于气孔关闭,细胞CO2吸收少导致光合速率较低,C正确;D如果在中午时突然中断光照,光反应受阻产生的NADPH减少,而暗反应继续生成NADP+,所以NADPH/NADP+比值将减小,D错误;答案选D。4.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

    5、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组织液C. 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D. 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答案】B【解析】A由于酶的作用需要温和的条件,所以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B血浆中的大部分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氧气、氨基酸等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B错误;C淋巴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血浆中,C正确;D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靠钠钾泵维持的,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答案选B。5. 分析以下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

    6、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 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D. 不论春夏秋冬,能量的总和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总是相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题要点是识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和能量流动特点,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对图示内容分析判断。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正确;C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

    7、正确;D能量流经每一营养级时,都有一部分用于生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能量的总和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图信息的提取和解读: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呼吸消耗、流向消费者、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图中的总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因此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6. 已知普通西瓜为二倍体,西瓜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深绿色条纹(A)对浅绿色(a)为显性,下图表示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大致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秋水仙素处理后,幼苗体细胞均含四个染色体组B. 若四倍体(父本)和二倍体(母本)杂

    8、交,商品果实的果皮为浅绿色C. 商品果实中具有深绿色条纹果皮的是三倍体西瓜D. 商品果实若出现浅绿色果皮,是三倍体自花传粉的结果【答案】C【解析】培育无籽西瓜时,秋水仙素可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植株,被秋水仙素处理的部分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而没有被秋水仙素处理的部分(如根部)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四倍体西瓜植株与二倍体的西瓜植株杂交后,得到后代的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基因型是Aaa,种植三倍体西瓜种子,长成的三倍体植株(Aaa)作为母本需要接受二倍体西瓜植株的花粉。西瓜果皮是由母本(基因型为Aaa)的结构发育形成的,因此商品果实为果皮为深绿色的三倍体西

    9、瓜,B错误,C正确;三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进行自花传粉,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育种的过程和原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明确三倍体无籽西瓜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形成配子时联会紊乱,因此没有种子。7.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 ,以防止叶绿素降解。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

    10、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任意答两点)。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 的干扰。(3)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 _。(4)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对1520min曲线的斜率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 ;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填序号:C5ATP C3),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填“正值”、“负值”或“零”)。【答案】 (1). CaCO3 (2). 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 (3). 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 (4). 溶解氧 (5).

    11、 维持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 (6). 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 (7). (8). 负值【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影响因素,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对图示内容进行分析。(1)提取光合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由于光合色素能溶解在乙醇中,因此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2)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水浴)、CO2(NaHCO3)浓度;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3)图1中NaHCO3分解可产生CO2,因此在反应室

    12、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提供CO2。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图信息的提取和解读:根据图1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图1中的因变量是O2释放速率。图2中曲线的变化规律是:在一定时间内(015min),容器中O2浓度增大,说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随着容器内CO2的消耗,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增大,所以在1520min时间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容器中O2浓度不变。8. 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髙、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特征。下图表示在恐惧等情境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和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1)肾

    13、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_(填“皮质”或“髓质”)分泌的,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 调节中枢位于_。(2)当人体相关感受器感受到恐惧刺激时,感受器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从而使感受器发生兴奋。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3)信号传递到肾上腺后,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它的释放。释放后的肾上腺素通过_到达靶器官或靶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呼吸肌、心肌、肝脏等都能成为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其原因是它们的细胞膜上都有_。(4)当肾上腺素作用于肝脏时,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_,从而升高血糖含量,增加应对紧急情况下的能量供应。【答案】 (1). 髓质 (2). 神经调节 (3). 下

    14、丘脑 (4). 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5).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6). 体液运输(或血液运输) (7). 肾上腺素受体(或受体) (8). 脂肪等非糖物质分解和转化为葡萄糖【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神经调节过程中,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下丘脑兴奋,通过交感神经,其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使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若作用于肝细胞,则可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从而有助于机体获得充足能量;作用于呼吸肌,可引起呼吸频率加快;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跳加速。

    15、(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髓质分泌的,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2)当人体相关感觉器感受到恐惧刺激时,感受器产生兴奋,发生在膜上的电位变化有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激素都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处,如果某细胞或器官有该激素的受体,则该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细胞原有的代谢活动。对此,释放后的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器官或靶细胞,通过识别靶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受体达到传递信号的作用。(4)当肾上腺素作用于肝脏时,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

    16、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含量,增加应对紧急情况下的能量供应。【点睛】解决本题应从图中读懂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神经中枢)传来的兴奋的调控;而肾上腺素作为激素,是在体液运输下,到达靶细胞,识别其肾上腺素受体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9. 科研人员对这姜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査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筑巢高度(m)池鹭(只)白鹭(只)夜毁(只)牛背鹭(只)鹭鸟总数(只)68668020810526626610121444224121410224036 (1)表中数据显示,该森林群落鹭类中的优势种是_。表中数据的获得是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

    17、山顶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块(10m10m) 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得出的。调查这些树种上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正常情况下,所得数据比真实值_(填“偏大”或“偏小”)。(2)4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资源的合理利用。(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和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 资源的_和_,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

    18、二者之的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_的必然结果。【答案】 (1). 池鹭 (2). 随机 (3). 标志重捕法 (4). 偏大 (5). 垂直 (6). 空间 (7). 时间(或高峰时期或高峰时间) (8). 取食地点(或地点) (9). 竞争 (10). 适应【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表中提取有效信息,以确定表中所示各种鹭类数量的多少,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表中数据显示,池鹭的总体数量明显多于其它鹭类,因此池鹭是该森林群落鹭类中的优势种。样方选取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排出主观因素的干扰。鹭的

    19、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这些树种上某鹭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种群数量的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正常情况下,由于鹭类被捕捉一次后,第二次被捕捉的难度增加,因此所得数据比真实值偏大。(2)4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筑巢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3)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但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可见,这两种鹭鸟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时间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

    20、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这两种鹭鸟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10. 据报道: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培育耐盐水稻品种是提高盐碱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有效方案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现有高产高杆和低产矮杆两个海水稻品种,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欲获得高产矮杆品种,最常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则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是_。(2)有研究者提出假设:水稻植株的耐盐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其抗盐碱性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类型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基因型Y_R_yyR_、Y_rr、yyrr

    21、依据以上假设,耐盐和不耐盐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子代中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3:5,则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 现有不耐盐纯种水稻植株若干,请简要写出验证该假设的实验思路_。【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单倍体育种 (3). YyRryyRr或YyRrYyrr (4). 让不耐盐的水稻植株相互授粉,选择F1中耐盐的水稻植株自交,鉴定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为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9: 7,说明水稻植株的耐盐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培育耐盐水稻“海稻86”为媒介,考查了育种方法的选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验证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解

    22、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灵活运用;同时,会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首先根据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将其分解成单独考虑每对等位基因的比例的乘积,然后再根据基因分离定律逆推出亲本的基因型,最后组合。关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设计,需要考生识记和理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9331的含义,并根据题意灵活运用。(1)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个体,最常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如果要缩短育种年限则可以通过单倍体育种。(2)耐盐植株为Y_R_,与不耐盐植株杂交,子代中耐盐植株的概率为3/83/41/2,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反向推导出亲代基因型为YyRryyRr或YyRrY

    23、yrr。欲探究假设是否成立,应先培育出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然后再让该个体进行自交实验,检测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论值相符合。具体为:让不耐盐的水稻植株相互授粉,选择F1中耐盐的水稻植株自交,鉴定并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为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97,说明水稻植株的耐盐性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的。11.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 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 ;然后,将1mL水样

    24、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 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 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示意图A和B中,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

    25、的利用率。【答案】 (1). 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2). 3.8107 (3). 灼烧 (4). 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5). B (6). 溶解氧 (7). 营养物质【解析】(1)微生物培养过程应该进行无菌操作,配制的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可以将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以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由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2)对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渐稀释分散以便获得由单个细

    26、胞繁殖而来的菌落。(3)分析题图可知,A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培养皿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4)由题意可知,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l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细菌生长速度加快。【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12. 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叶片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1)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然后利用_技术分别进行扩增。(2)如图1,选用图中的限制酶_处理两

    27、个基因后再用_酶处理,得到_(填图中字母)端相连的融合基因。(3)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2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 _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4)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浸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_,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5)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确定融合基因是否完成了_(转录、翻译)。【答案】 (1).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多聚酶链式反应) (2). Cla (3). DNA连接 (4). A、D (5). 基因表达载体 (6). 四环素 (7).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8).

    28、 转录【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依题意可知:酶D基因与转运肽基因都属于目的基因,扩增目的基因,可利用PCR(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或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 (2) 酶D基因的A端与转运肽基因的D端均含有ClaI的识别位点,因此可选用Cla限制酶处理两个基因后获得相同的粘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处理,得到A、D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4) 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侵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将融合基因导入油菜细胞并插入到其染色体DNA上,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5) 确定融合基因是否完成了转录过程,可采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


    注意事项

    本文(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三仿真一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