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谜语的格.docx

    • 资源ID:16703380       资源大小:22.8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谜语的格.docx

    1、关于谜语的格关于谜语的格 谜格简介 灯谜设格,由来已久。最早当推明代扬州马苍山首创的“广陵十八格”。接着,清代顾铁卿清嘉录中记有谜格二十四种。此后,谜格越来越多。成书的拙庐谈虎集六十格;瘦词百格和谜格释略有二百余格;民国十五年韩英麟的增广隐格释略中有四百零七格;一本叫做制谜味之素的书记载谜格四百多种,一时间谜坛上“谜格”成风。后来,人们在猜、制灯谜的实践中淘汰了一些牵强附会、无实用价值的谜格。 谜格是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创制出来的。它的作用在于对谜底的结构进行 新的组合、调整、排列;有的把字音变读,有的把字形分拆,有的将字位调换,使之更严谨、更巧妙地扣合谜面。所谓“格助谜活,格为谜用”,

    2、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为制谜者广开了谜路。然而,灯谜谜格的设立只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辅助方法。凡灯谜必有体,但不一定设“格”。张起南在其橐园春灯话中有云:“谜之用格,终嫌造作;纵极灵巧,究失天然”。 “好谜无格”,灯谜一般不用格者为好。但并非带格的谜不是佳作。非设格不可的设格,用得得当,用得巧妙,会使谜作妙趣横生。 下面将一些较常用的谜格作一简要介绍。 1、秋千格 谜底限定两个字。两字前后位置互移后扣谜面。 例一:“今天”(猜国名一) 谜底:“日本”。按格法规定读作“本日”,扣谜面。 例二:“皆大欢喜”(猜四川地名一) 谜底:“乐都”。两字位置互移后读成“都乐”,切题。 2、卷

    3、帘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有后向前读,以倒读意扣谜面。 例一:“函授”(猜常用词一) 谜底:“讲信用”。根据格法要求,卷帘倒读为“用信讲”,以切题意。 例二:“总爱吃苦”(猜成语一) 谜底:“食不甘味”。倒读为“味甘不食”,反扣谜面。 3、曹娥格 别名:碑阴格。它的构成方法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以扣合其谜面。例如: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打一鸟名:露禽) 猜时,谜底应读作“雨路人离”才扣合谜面。 4、白头格 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寿星”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射时谜底首字谐读,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一:“废品”(猜水浒人名一) 谜底

    4、:“吴用”。根据格法要求,谜底首字“吴”用谐音“无”字代替,读“无用”。 例二:“走读”(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形而上学”。谜底中首字“形”用谐音“行”代替,“行而上学”扣谜面。 5、梨花格 又名“谐音”、“玉冰”、“飞白”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均谐读。 例一:“独自售货”(猜国名一) 谜底:“丹麦”。以谐音“单卖”与谜面相合。 例二:“速写”(猜称谓一) 谜底:“会计”。以谐音读作“快记”扣谜面。 6、粉底格 又名“素履”、“白足”、“踏雪”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末一字谐读才能扣面。 例一:“不弯不曲”(猜数学名词一) 谜底:“绝对值”。谜底最后一字“值”应谐读作“直”,扣谜面。 例

    5、二:“一丝不苟”(猜中药名一) 谜底:“细辛”。谜底末一字“辛”用谐音读作“心”,方扣谜面。 7、素心格 又名“玉带”、“素腰”、“夹雪”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谜底中间一字以谐音读,作别义解扣谜面。 例一:“默读”(猜学科名一) 谜底:“心理学”。谜底中间的“理”谐读作“里”,全句读成“心里学”,扣面。 例二:“语言要统一”(猜近代史人名一) 谜底:“谭嗣同”。根据格法要求,谜底中间的“嗣”谐读作“词”,谐读后为“谭词同”,“谭”同“谈”与“言”相扣,“同”与“统一”相扣。 8、燕尾格 又名“燕翦”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末一字须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猜时左右分开作两字读。因其形似燕尾,故名

    6、燕尾格。 例一:“暂勿动手术”(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缓刑”。将谜底末字“刑”分开读为“开刀”,与前面的字连续读成“缓开刀”,便可扣谜面。 例二:“洛神赋”(猜河北地名一) 谜底:“临漳”。谜底末一字“漳”左右分开读为“水章”,与“临”连续读作“临水之章”。 9、虾须格 又名“丫髻”格。谜底字数在两字以上,谜底首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读,并与后面的字连起来读以扣谜面。取其形似虾须而得名。 例一:“巾帼英雄传”(猜鲁迅作品篇目一) 谜底:“好的故事”。“好”字左右分开读为“女子”,连续读成“女子的故事”。 例二:“手术学”(猜法律名词一) 谜底:“刑法”。“刑”字左右分开读作“开刀”,与“法”连续

    7、为“开刀法”。 10、展翼格 又名“振翅”、“剖腹”格。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的奇数词或词组,中间一字应为左右分读的合体字,并与上下文连起来,以切合谜面。 例一:“三八献礼,六一贺词”(猜书名二) 谜底:“祝福、好孩子”。“好”字分开读成“女子”,与上下文连读为“祝福女子孩子”,切合谜面题意。 11、上楼格 又名“登高”、“踢斗”格。谜底字数须字三字以上。谜底末一字移置首字前面与下文贯通读,以扣谜面。 例一:“三顾茅庐”(猜人事用语一) 谜底:“诸葛亮会”。把“会”字移到“诸”字之前读成“会诸葛亮”。 例二:“放眼世界”(猜哲学名词一) 谜底:“世界观”。将“观”冠于“世”字之前,便读成“观世界”

    8、,切合谜面。 12、下楼格 又名“低头”格。此格法与“上楼”相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的首字位移到底末。 例一:“玉田”(猜美术名词一) 谜底:“中国画”。按格法要求将“中”字位移到“画”字之后,读成“国画中”。 例二:“阳春白雪”(猜地理名词一) 谜底:“寒温带”。“寒”字位移至“带”字之后读成“温带寒”,扣谜面。 13、上下楼 谜底字数须在四字以上的词或词组,谜底首尾两字互移成别义紧扣谜面。 例一:“言”(猜成语一) 谜底:“人而无信”。将首字“人”与尾字“信”位置互换,读成“信而无人”。 例二:“三代人都好”(猜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良儿、孙绍祖”。据格法要求,把首字“良”与末字“祖”位置

    9、互移,读成“祖、儿、孙绍良”,切合谜面意。 14、调首格 又名“乙上”、“睡鸭”格。谜底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的第一、第二字互调位置与下面字连读扣谜面。 例一:“筹良策”(猜建筑名词一) 谜底:“房子设计”。根据谜面所示,“良”别解作汉代的张良,由此自然联想到他的字为“子房”得出谜底为“子房设计”。一、二字位置互换,才能贴切扣合谜面。 例二:“蜃楼”(猜地名一) 谜底:“上海市”。格法要求将“上海”二字位置互移,读作“海上市”扣谜面。 15调尾格 又名“乙上”格。格法与“调首”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把谜底最后两字位置互调。 例一:“悬崖勒缰”(猜国名一) 谜底:“危地马拉”。猜这条谜时,根据谜面

    10、提示及谜目所限制范围,联想得出谜底,把谜底最末两字位置互换,读成“危地拉”,即切谜面。 例二:“红色娘子军”(猜电影名一) 谜底:“英雄儿女”。把“儿女”二字位置互换,读成“英雄女儿”,与谜面意合。 16、双钩格 又名“己巳”格。因“己巳”形似双钩而得名。谜底字数限定四字,扣面时须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位置对调读。 例一:“满座皆曰去”(猜成语一) 谜底:“言行一致”。前二字与后二字对调,读成“一致言行”。 例二:“脸谱”(猜四字常用语) 谜底:“头面人物”。互调位置后,读成“人物头面”。 17、蝇头格 又名“垫巾”格。此格法与“虾须格”相似,谜底须二字以上。首字须是上下结构的,分成两字并与后面的字

    11、连读。 例:“野火烧不尽”(猜聊斋志异篇目一) 谜底:“董生”。把“董”字上下分读为“艹(草)重”,连读为“草重生”,扣面。 18、中分格 又名“断锦”格。谜底字数为奇数,须在三字以上,中间一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隆中决策”(猜地名一) 谜底:“三岔河”。谜面取三国演义回目,诸葛亮于隆中分析三分天下的形势。将中间“岔”字分读为“分山”,与上下文连读成“三分山河”,切合谜面。 19、蜓尾格 又名“垫足”格。谜底须二字以上,谜底末字上下分开作两字读。 例一:“多多”(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开罗”。“罗”上下分读为“四夕”,与“开”连成“开四夕”,正扣谜面。 例二:“由”(猜三国演义人名一

    12、) 谜底:“黄忠”。“忠”字上下分读为“中心”,与“黄”连读为“黄中心”,“黄”字中间是“由”。 20、回文格 谜底字数须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把两次读的意思合起来以扣谜面。 例一:“龙门”(猜成语一) 谜底:“充耳不闻”。先顺读后倒读成“充耳不闻,闻不耳充”。“龙”字充“耳”为“聋”,“闻”字去“耳”为“门”,扣合巧妙。 例二:“大爆冷门”(猜摄影名词一) 谜底:“强反差”。先顺读如前,后倒读为“差反强”,两者意思连续读为“强反差,差反强”,扣合自然。 21、落帽格 又名“脱帽”、“免冠”格。谜底须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首字略去不读。 例一:“良师”(猜常用语一) 谜底:“好好

    13、先生”。把首字“好”略去不读,而以“好先生”扣谜面。 例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猜明代人名一) 谜底:“李时珍”。将“李”字略去,以“时(间)珍(贵)”扣谜面。 22、脱靴格 又名“无底”、“弃履”格。要求谜底字数在三字以上,将谜底的最后一字摒除(不入谜义),以所余文字扣谜面。 例一:“哄堂大笑”(猜东北地名一) 谜底:“齐齐哈尔”。“尔”字去除,以“齐齐哈”扣合谜面。 例二:“玉环”(猜京剧名一) 谜底:“杨门女将”。“将”字略去,以“杨门女”切合题意。 23、辘轳格 谜底字须为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猜射时谜底的字逢双互移位。如四字的谜底,其第一与第二字位置互移,第三与第四字位置互移,

    14、以此类推。 例一:“长城南北”(猜人体穴位名二) 谜底:“内关、外关”。“内”与“关”互移为“关内”,“外”与“关”互移为“关 外”,连续读成“关内、关外”,紧扣谜面。 例二:“醉汉开汽车”(猜成语一) 谜底:“乘人之危”。依格法读作“人乘危之”,以扣谜面。 24、红豆格 谜底须在三字以上。猜时将谜底断开顿读扣谜面。此格现一般不标出,以“顿读”代之。 例一:“电扇”(猜四字常用语一) 谜底:“转变作风”。把谜底顿读成 “转,变作风”,以切合谜面。 例二:“九十九”(猜成语一) 谜底:“百无一是”。将谜底顿读成“百无一,是”才切合谜面。 25、摘遍格 又名“摘盖”、“揭顶”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

    15、上。猜射时去除谜底每个字的相同的字头,只取其下半部的字义扣合谜面。 例一:“朝辞白帝彩云间”(猜农业用语一) 谜底:“篱笆”。按格法要求,去掉相同“竹”字头,为“离巴”切题。白帝城位于四川,“巴”可作四川的代称。 例二:“何故至此”(猜外国地名一) 谜底:“莱茵”。将“莱茵”相同的“艹”字头去除,为“来因”切谜面。 26、放踵格 又名“摘底”格。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去除谜底每字下方相同部首,只取其上半部字义扣谜面。 例一:“万家宝”(猜二字常用语一) 谜底:“遭遇”。去除相同的“辶”,为“曹禺”扣谜面。“万家宝”乃“曹禺”原名。 27、离合格 又名“金钟”格。此格谜底字数不限。只是谜底每

    16、个字必须是合体字,猜时先分后合读(或先合读后分读),使谜底一个字读成三个或四个字。 例一:“绝代佳人”(猜字一) 谜底:“好”。先正读为“好”,再分读成“女子”,连续读做“好女子”,紧扣谜面。 例二:“夕阳”(猜字一) 谜底:“晒”。先分读成“日西”,再合读为“晒”,连续读作“日西晒”以扣谜面。 28、碎锦格 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猜时将谜底字分拆作二字或三、四字读。 例一:“众口一词”(猜邮电用语一) 谜底:“信筒”。将“信筒”二字分拆读做“人言个个同”,与谜面相照应。 例二:“都是曾经沧海人”(猜中药名一) 谜底:“竹沥”。把“竹沥”二字分开读作“个个历水”,以扣谜面。 29、求凰格 格名

    17、取“凤求凰”之意。要求谜底与谜面成对仗、讲平仄外,还须在谜底附加具有对偶意义的关联词,如“双、偶、合、匹配、同、联”等字。 例一:“鸟唱歌”(猜成语一) 谜底:“对牛弹琴”。“鸟唱歌”与“牛弹琴”相对,冠以 “对”字即构成谜底。 例二:“主词”(猜语文名词一) 谜底:“双宾语”。“主词”与“宾语”相对,附加“双”字即成谜底。 30、遥对格 又名“楹联”、“求偶”、“鸳鸯”格。谜底一般不少于两个字。谜面与谜底成对偶句式,平仄协调,对仗工稳,如对联中的“小对句”一般。以词义近而意远者为上乘。 例一:“红五分”(猜电影名一) 谜底:“黑三角”。 例二:“五月黄梅天”(猜饮料一) 谜底:“三星白兰地”

    18、。 31、隐目格 此格与其他格有所不同(只有探骊格与其相似),根据谜面所示,只标出谜格,不标谜目。猜射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说文解字”(隐目格) 谜底:“书名,论语”。其中“书名”实际上就是所隐谜目(因说文解字是一部书)而“论语”即是书名,从字面上又能与谜面相扣。 例二:“赤芍白芍”(隐目格) 谜底:“中药名,双花”。“赤芍”与“白芍”二者既是中药,又是花卉。 32、探骊格 又名“骊珠”格。格法与“隐目”格相似。谜条上只写出谜面与谜格,不标出谜目,猜时带出谜目并与谜底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吾”(探骊格) 谜底:“成语,有言在先”。谜面只有一个 “吾”字,根据

    19、联想推断,要成为一个语字,必须在“吾”字前加个“讠”字,才能构成“语”字。“成语”即谜目,与“有言在先”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二:“旭”(探骊格) 谜底:“节日,八一”。“旭”节去一个“日”为“九”,“八一”之和为“九”。 33、蕉心格 又名“乙中”格。谜底须四字以上的偶数词或词组,中间两字位置互换后与上下文融为一体,以扣谜面。 例一:“魔术表演”(猜成语一) 谜底:“化为乌有”。“为乌”互换位置后,连续读成“化乌为有”,扣合谜面。 例二:“暴君”(猜法律名词二) 谜底:“元凶、首恶”。“凶”有“首”互换位,连续读为“元首”,扣合谜面。 34、抵销格 谜底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中间除

    20、有相同的字外,还含有与“抵销”义有关的关联词,如“掉、去、省、没、迁、无”等字。相互抵销后以所余字扣谜面。 例:“说”(猜古人名二) 谜底:“司马谈、司马迁”。将谜底中相同的“司马”去掉,“迁”字摒除,余“谈”字与谜面相扣。 35、解领格 别名:鸳肩格。谜底须四字以上,谜底的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例如: 江淮河汉常作客。(打一成语:四海为家) 将第二个字拆为“水每”连上下文为“四水每为家”,切合谜面 36、摘领格 别名:折领格、折项格、射喉格。谜底需四字以上,除去第二个字候切合谜面。例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打三电影:家、望乡、新的一代) 除去“望”为“家乡新的一代”。

    21、 36、遗珠格 别名:解带格、鸿沟格、挖心格、折腰格、比干格、抹胸格等。谜底需三字以上单数字,最中央的一字除去。例如:口(打一成语:因小失大) 读“因失大”切合谜面。 37、折胫格 别名:脱袜格、缓带格、不胫格。谜底需四字以上,倒数第二字除去。例如:分(打一电影:汾水长流) 读“汾水流”切合谜面。 38、期艾格 谜底需三字以上,其中有叠字,除去一个叠字后切合谜面。例如:乘法入门 (打二杂技节目名:驯马、马术) 去一“马”读“驯马术”切合谜面。 39、神龙格 别名: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上半截大部分切合谜面,下半截少部分出去,除去的少部分字应由旁边的邻字消除。例如:瞎子(打一电影:看不见的战线) 将

    22、“战线”除去切合谜面。 40、折柳格 别名:谜底需用长句为宜,下半截大部分扣合谜面,上半截少部分除去,除去的少部分字由旁边的邻字消除。例如:“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打一外国首都名:帕拉马里博) 只取“马里博”,“帕”字由邻字“拉”掉。 41、联珠格 别名:连珠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句中的连接句或字,以上一句末一字,下句的第一字,连缀成一词。不能用词组作谜底。例如:十二克。 (打毛泽东词二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打胜”切合谜面,“打”对“十二”,“胜”对“克”。 42、加冠格 别名:正冠格、加冕格。谜底大部分取材于诗、词、文连接着的

    23、两个句子,句子文义不足,需借上句末一字,加至本句的句首连续,以补充谜底句文的不足。例如:大江东去。 (打一红楼梦词句:水,无复向西流) 从原句的“东逝水”借来“水”字。 43、加履格 别名:进履格。谜底大都取材于诗、词、文中连接着的两个句子,用上一句全句,加下一句首句,连读切合谜面。例如:党的号召(打一韩非子?显学句:一国可使齐、为) 从下句“为治者用众而舍寡”解来“为”字。 44、牟尼格 与“红豆格”相反,取消谜底的逗号,上下串读成一句,成谜。例如:文丞相印。(打左传一句:信,国之宝也) 此典出自文天祥曾任丞相,封信国公。去逗号后为“信国之宝也”。 45、玉版格 将谜面的字,部分暗隐叫销。如

    24、谜面上发现有“勿、不、休、莫、去、别、漏、流、泛等字眼,就把邻近的多余的字除去,剩下的字,才是有关谜底的字。例如:漏船载酒泛中流。 (打古文喜雨亭记一句:是岁之春) 猜时,将“载酒”二字作为谜面,其余字已暗隐,“载”扣“岁”,“酒”扣“春”。 46、泄白格 别名:露面格、漏底格。灯谜术语,称之为“露春”,为文义谜的大忌。例如:施珠则太赤,施粉则太白。(打唐诗七言一句:却嫌脂粉污颜色) “粉”字底面相犯,在谜规上不允许。此格曾有不少子格,如犯第一字为“露头”,第二字为“露颈”,中央一字为“露腹”,倒数第二字为“露胫”,末字为“露尾”。 47、带目格 谜底一般只用一词组成,谜面前两字隐格目名称,不

    25、标谜格,让猜中时并带出人名、地名和数字等等来。例如:甲午风云(干支十二寅辰) 其中“干支”为所隐之目,“二”是隐目所带之数字,“寅”、“辰”是谜底,他们包括在十二干支之内,与谜面“甲”、“午”相扣。 48、内附格 别名:暗附格、藏藏格。谜底需用具有格名的句子,暗附格名,须能体现格名的用意。例如:奖 (打一西游记人名:卷帘大将) 谜面“奖”是“大将”的倒读,和“卷帘格”的用意。 49、簪花格 谜底需用两字以上的词或成语,谜底的第一个字只允许加草字头或竹字头。例如:张苞 (打一成语:方兴未艾) “方”字加草字头成“芳”,以“芳兴未艾”切合题意。 50、反切格 以谜面或谜底的两个字“切音”,即将上一

    26、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相切,得一个字,再加上“反”或“切”字,切合谜面。例如:枪林(打一常用词:亲切 谜面“枪林”反切成“亲”,扣谜底“亲切”,“切”是附加字。 51、重门格 别名:二进宫格、叠户格。谜底用一字、一词或短句组成,不直接解释谜面的意义,谜面先射中寓意,后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例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打一字:虫) 第一层门,先从谜面十二地支中,独缺戌;第二层门,应知戌属狗,狗即犬。经转义,独缺犬,为虫字。 52、苏黄格 谜底的词不直释谜面的意思,先以谐音附会,后才入本意,经过转义才切合谜面。例如:剪烛。 (打一古科举名:状元) “剪烛”会意“一夹一明”,经谐音附会成“一甲一名”,即“状元”。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谜语的格.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