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docx

    • 资源ID:16698155       资源大小:177.2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docx

    1、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课时作业(十三)一、选择题1(2018保定模拟)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项错误;人类活动能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错误;只有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群落演替才会演替到森林阶段,否则只能到灌木阶段,C项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

    2、变,D项正确。2(2018长沙模拟)如图三条曲线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B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能量循环速率最快C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上升D常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调查温带落叶林动物的丰富度答案A解析曲线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A项正确;能量不能循环,B项错误;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结合水的比例明显上升,C项错误;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种群密度而不是动物的物种丰富度,D项错误。3(2018乌鲁木齐一模)下列关于种群

    3、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B“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C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鼠的种群数量不可能呈“S”型增长D即使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是变化的答案D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可以直接影响种群密度,A项错误;“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生物的竞争关系,B项错误;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受空间和天敌的影响,鼠的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增长,C项错误;即使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是变化的,环境变化,自然选择的作用,生物也会变化,D项正确。4(2018宜昌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

    4、确的是()A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初生演替过程中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过程中竞争现象明显D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B解析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A项错误;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正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都存在竞争现象,C项错误;若通过引入外来物种来增加生物的种类可能会导致生态入侵,这反而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错误。5(2018全国模拟)如图为某池塘水蚤在25 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第1020天,种群数量上

    5、升,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B在第2030天,种内斗争加剧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唯一因素C环境温度为30 时,第20天的水蚤种群数量更大D水蚤的存在加快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在第1020天,种群数量上升,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项错误;在第2030天,种内斗争加剧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因素,也可能与外界因素有关,B项错误;环境温度为30 时,第20天的水蚤种群数量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C项错误;水蚤作为消费者,加快了池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项正确。6(2018齐齐哈尔二模)我国某地曾发生了蝗灾,但消息传出没多久,蝗灾就被兴奋的“灾民”扑灭了,“灾民们”纷纷笑着说,今年卖蝗虫收入比种地强多了

    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农技人员监控蝗虫灾情,需用标志重捕法测定蝗虫幼虫密度B蝗灾被扑灭,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C按能量传递效率来看,蝗虫捕食的庄稼只有10%20%被同化D该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答案D解析测定蝗虫幼虫密度需要采用样方法,A项错误;蝗灾被扑灭,农作物被保存,因此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并不会下降,B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的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蝗虫捕食的庄稼大部分被蝗虫同化,少数随粪便排出,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D项正确。7(2018衡水金卷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

    7、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答案D解析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A项错误;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要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种类,B项错误;记名计算法统计土壤中物种丰富度,而鼠妇是一个物种,C项错误;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D项正确。8(2018一模拟)1936年,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其后五年期间环颈

    8、雉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这五年期间,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B在这五年期间,环颈雉适应当地环境且缺乏天敌,种群的值均大于1C自引入到该岛屿开始,环颈雉种群内部就出现了竞争现象D引入环颈雉可使该岛屿的生物多样性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在这五年期间,颈雉种群数量按“J”型曲线的增长方式增加,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A项正确;在这五年期间,环颈雉适应当地环境且缺乏天敌,种群的值均大于1,使环颈雉种群数量按“J”型曲线的增长方式增加,B项正确;自引入到该岛屿开始,环颈雉种群内部因争夺资源,从而出现了竞争

    9、现象,C项正确;环颈雉属于外来物种,引入环颈雉可使该岛屿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项错误。9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B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D第N年,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项错误;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项错误;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C项正确;第N年,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

    10、D项错误。10(2018南昌一模)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在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代表狼,乙代表兔子B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C兔子的K值接近C点对应的数值D第2年,狼的数量因为缺乏食物而下降答案C解析根据分析,甲表示被捕食者,乙表示捕食者,则甲表示羊,乙表示狼,A项错误;狼的K值接近B点和最低点之间一半对应的数值,B项错误;兔子的K值接近C点对应的数值,在这个数值的上下波动,C项正确;第2年,狼的数量因为缺乏食物和种内斗争而下降,D项错误。二、解答题11(2018茂名模拟)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三条变化曲线图。请回

    11、答下列问题:(1)对于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其X值(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的大小与种群密度_(填“有关”或“无关”)。(2)a点之后,、和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_,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3)图中AB段,不考虑迁入、迁出,种群的出生率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剩余量应在K/2左右,理由是_。答案(1)无关(2)K值越大,说明环境就越优越(3)小于(4)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解析(1)对于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其X值(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的大小不变,与种群密度无关。(2)a点之后,曲线的K值

    12、最高,而曲线的数量最少,则、和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判断的理由是K值越大,说明环境就越优越。(3)图中AB段,种群数量减少,不考虑迁入、迁出,则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剩余量应在,理由是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12(2018陕西二模)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_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之下为森林,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_。(2)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_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

    13、总能量_。(3)图2说明_。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子落地于此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_。(4)该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树线位置上升,但树线上升幅度受到种间_关系的调控。答案(1)样方灌丛和草甸(2)次生增加(3)树线上升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相对静止(4)竞争解析(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树木越来越多,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3)图2说明,树线上升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可能是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子落地于此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相对静止。(4)看图可知:树线上升幅度受到植被厚度指数的制约,即树线上升幅度受种间竞争关系的调控。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调研新课标版生物二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