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docx

    • 资源ID:16694221       资源大小:40.65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docx

    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北国之春教学内容: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唱歌美丽的家乡,欣赏驯鹿冬猎;为音乐伴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让学生感受北国的美好风光,了解月琴、柳琴的基本音色和表现手法。2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行进特点以及二声部的和谐。教学准备:(一)教具:钢琴、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二)图片、音像资料月琴、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歌曲录音带或伴奏带、乐曲录音带或VCD光盘。本单元重点:1、用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注意旋律的进行以

    2、及二声部的和谐。2、熟悉月琴、柳琴的音色、表现手法。本单元难点: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二声部合唱时,声部要准确,声音要和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2、初听歌曲,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5、组织简短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者是

    3、“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笔:学生通过学习本首歌曲感受到了北京的生活气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6

    4、、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随笔: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驯鹿冬猎。教学目标: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学过程: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3、欣赏驯鹿(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5、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0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4、欣赏冬猎(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5、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何异同,并比较月琴与柳

    6、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教师总结。6、请学生自选一首作品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并作评价。随笔: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学生了解了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唱吹起羌笛跳锅庄第二课时:欣赏瑶族舞曲第三课时:学唱阿喽喽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和幽默风趣的情绪演唱阿喽喽。2、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熟记音乐主题,划分段落,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的主要主题。3、在唱、奏、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人人参与,大胆投入,相互配合。教学准备:(一)教具钢琴、录音机或VCD机,有关乐谱及卡片、课堂打

    7、击乐器。(二)图片、音像资料羌族、瑶族人民服饰图、跳锅庄的图片或录像,羌笛的图片,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的演唱带、伴奏带,瑶族舞曲的录音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重点:用舞蹈参与歌曲的表现,用演奏参与音乐欣赏。本单元难点:在读谱教学中学习阿喽喽的歌谱,用五线谱教学的班级学习l=bE的首调唱名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吹起羌笛跳锅庄,老师首先向

    8、大家介绍一下羌族。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由学生讨论选用四种课堂打击乐器作伴奏,声音相似的可只选其中一种,例如三角铁与碰铃、舞板与木鱼。(2)前16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后8小节的基本节律是“ ”,最后3小节可与旋律的节奏相同。(3)由部分学生(约15人左右)演奏,其余学生随伴奏带歌唱,再依次换部分学生演奏。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9、(1)根据录像或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最好将教室里的课桌撤掉,学生可以在原位学习舞蹈动作。)(2)随录音做动作。(3)边唱边跳。(4)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5)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歌声欢快地跳起锅庄舞。5、小结: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初步了解了羌族,但这仅仅是开始,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

    10、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

    11、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

    12、分。(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 摇手。(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

    13、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随笔:能顺利完成本课内容要求。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1、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2、学

    14、唱歌曲阿喽喽(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3、学唱歌谱这是课本上的要求,在已经唱会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歌谱是不难的,教师既可用琴声带领,也可采用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法,都应要求学生边唱谱边挥拍(或击拍),以增加唱谱时理性的成分。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课本中已经提示,

    15、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边挥拍,这四个小节应用四三拍子的图式挥拍。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这首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这就为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提供了可能,例如可将领唱(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下面是方案之一,供参考,教师应启发学生设计出多种方案,通过对比演唱,确定最佳方案。(齐)阿喽喽,阿喽喽,流水上山坡喽阿喽哩喽。(女齐)它是谁指路哎?它听谁的话哎? (男领)哎,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男齐)你见过没有?你信不信?(女齐)你信不信?(男领)哎! (齐)你哟信不信啰?唱第二段歌词时,将男领改为女领,男齐与女齐对调,就会有一种新鲜感了。随笔:学会演唱本

    16、歌曲,能有表情的表现本歌曲。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第三单元 母亲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欣赏管弦乐合奏和合唱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2、在欣赏长江之歌时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的相关文化知识。教学过程:1、导入这一单元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唱歌和欣赏外,还有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连环画和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因此,我们要用四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一单元。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要学会演唱歌曲长江我的家和欣赏歌曲长江之歌。2、欣赏长江之歌3、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1)欣赏范唱录音。

    17、(2)与学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我”主要是指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小朋友们,“长江”已经不是单纯指长江,而是指整个祖国了。所以才有“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的词句。(3)随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这首歌较难唱,一是大跳音程较多,音准不易掌握好;二是节奏较为复杂,有不少切分节奏;三是有几处相同的词句谱以相似的旋律,容易混淆。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长江是我的家”、“长江长江是我的家”和两句旋律相似的“心里装着妈妈的爱,走遍天涯想着家”。(5)再随录音学唱两遍歌词。(6)随教师琴声学唱歌词。3、学唱歌曲的学习效率。随笔:初步学会本歌曲,在演唱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母亲河

    18、的伟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保卫黄河、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歌曲保卫黄河,并尝试进行轮唱。2、欣赏黄河船夫曲时能体会民歌与劳动的关系以及民歌的质朴、形象和感染力。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歌颂了长江,这节课我们要歌颂黄河,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情况吗?请说一说。2、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1)这是一首船夫号子,是船工们摇或撑竿时所唱,在黄河上有两类船夫,一类是运货物的船工,他们要长途跋涉在黄河上运送货物,常要与惊涛骇浪作斗争;另一类是摆渡的船夫,是为了方便两岸人民

    19、过河的,他们的劳动环境比较稳定,这首黄河船夫曲就是摆渡的船工们所唱,其中有一句旋律重复了五次,我们来学一下: (学生随教师用“噜”哼唱)(2)欣赏男声独唱黄河船夫曲同学们注意到了歌词中唱到“黄河有九十九道湾”,这是民歌中的夸张手法,也有的歌中唱出“天下黄河十八湾”,“九曲黄河”。总之,黄河的弯多,所以比较惊险。(3)跟录音轻声哼唱,并初步学会这首歌曲。3、学唱歌曲保卫黄河(1)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这首歌曲了,这首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歌曲,已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遍。(2)听赏歌曲录音。(3)随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与

    20、学生共同讨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第一个处),特点是节奏富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 ”为基点,从1到2、3不断向上扩展,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5)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轮唱)。(6)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地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7)学生尝试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可采用男女声二部轮唱)。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及其不朽作品黄河大合唱,对作曲家表示敬仰之情。2、

    21、更熟练、更富有表情地演唱长江我的家和保卫黄河。3、为下节课的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做好动员。教学过程:1、导人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保卫黄河是谁作的曲呢?(学生回答:冼星海。)2、师生共同阅读课本上的连环画:了解一下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为了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这一连环画的内容,有必要简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南京已经沦陷,中华半壁江山已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处于艰苦时期。而在延安这一革命根据地,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心,光未然的长诗黄河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3、复习歌曲长江我的家(1)随范唱录音带歌唱。(2)随歌曲伴奏带歌唱。(3)随教师琴声

    22、歌唱。(4)随琴声学习前16小节歌谱,学会 的节奏。(5)按课本上的规定,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随伴奏带歌唱,领唱可先由教师担任,后由学生担任。4、复习歌曲保卫黄河(1)再次欣赏轮唱曲保卫黄河。(2)随伴奏带齐唱几遍。(3)随琴声唱二部轮唱。(4)如有条件,可加入大军鼓和小军鼓、钹。第四课时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黄河与长江。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的能力。2、通过对音乐姐妹艺术的收集、欣赏、交流,拓展学习视野。教学过程:这一活动是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的极好时机,可用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小组擂台赛、游艺会、班级文艺节目展演等。这一活动除可由教师主持外,也可由几名学生来主持,师

    23、生要共同参与,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大多节目应采用小组共同表演的形式,但也可有几个由个人表演的节目。还更加提倡小组间的合作表演,例如一个小组舞蹈,另一小组伴唱,一个小组朗读诗文,另一小组配音,男生唱歌,女生伴舞,一些学生表演书法、绘画,一些学生为之操琴伴奏等。总之,要尽量组织得丰富多彩,在音乐活动进行过程中,还要将课本上的问题及时、巧妙地插入其中。还应该重视利用课本中的诗词、插图(照片)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随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体现。第四单元 看大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橘树尚且性刚强。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流行于本地区的主要戏种为主题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也

    24、是本单元学习前的准备和铺垫。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流行剧种设计不同的内容。)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京剧红灯记选段奶奶您听我说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2、新授部分(1)发展历史:流行于浙江省嵊州市一带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越剧的前身,是二十世纪初流传于浙江嵊县一带的小型演唱班子,它以山歌小调为基

    25、础,人称“小歌班”。在这一阶段全由男演员扮演。后来,“小歌班”吸收了余姚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和表演艺术,逐渐得到发展,并增加了男女合演;至三十年代,它又演变为全是女子演出。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2)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3)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设问的问题: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演员扮演的是哪个行当?简单了解屈原的剧情。此段唱腔在音乐旋律上、演唱技巧上表现了屈原怎样的精神?欣赏范曾的作品屈子行吟图:画家运用怎样的绘画技巧表现屈原 “独立不倚”、“至诚一片”,光明磊落、爱国爱民的伟大襟怀的。(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模唱:感受音乐风格。(4)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

    26、林妹妹分析:两个角色分别是谁?属于哪个行当?(5)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3、演员介绍提问:“屈原”这个角色是谁扮演的?尹桂芳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尹派艺术,在演唱上特点鲜明。尹派的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观众认为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40余年来,风靡越剧界,经久不衰,在越剧小生中学尹派的占大多数,有“十生九尹”之称。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等。4、拓展性作业分小组自愿结合,课下收集资料,下节课向学生们分组介绍我国其他地区的剧种。从几个方面入手:发展历史、音乐风格、主要剧目、优秀演员等。随笔:学生了解一些越剧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第二课时

    27、教学内容:欣赏报花名。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哪种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3、小组介绍:评剧(1)发展历史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广泛流行,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

    28、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于1910年左右形成。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2)艺术特点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极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3)音乐特点音乐唱腔,初具板腔体样式。有了慢板、二六板、小悲调、锁板等;伴奏,以板胡为主,兼用唢呐、笛子;表演上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传统秧歌舞蹈动作外,不受严格的程式规范束缚,动作较为自由。念白以唐山地方语言为基础稍加韵化而成。(4)代表剧目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巧儿

    29、等。(5)优秀演员白玉霜,评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07年,卒于1942年,祖籍河北滦县。原名李桂珍,又名李慧敏,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之女。她11岁从刘某学京韵大鼓,14岁拜老艺人孙凤鸣为师改学评剧,30年代与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并称评剧“四大名旦”。白玉霜唱腔低回婉转,音色纯正,鼻音共鸣好,中低音宽厚圆润,富于抒情性。同时创造了低弦低唱的演唱方法,并不以高音高嗓去迎合观众,而是通过表演来打动观众,细腻地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形成评剧的“白派”表演艺术。代表剧目: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桃花庵空谷兰珍珠衫李香莲卖画及电影海棠红等。4、欣赏报花名设问的问题:这是哪出戏中的唱段?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此段

    30、唱腔中都唱了哪些花名?模唱: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新凤霞。杰出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六岁学京剧,后改习评剧。十四岁主演,三十九岁被迫离开舞台。她独特创新的演唱艺术,开一代新风,影响深远,至今为广大观众所称道和留恋,被誉为一代评剧皇后。代表作花为媒杜十娘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随笔:了解一些平剧的知识,在音乐活动中积极体验、大胆表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花木兰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教学过程: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哪个小组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他们学习的内容?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