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 资源ID:16691678       资源大小:119.04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1、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四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知识提要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声源振动发生的。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分级导练双 基 园 地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苏东坡有诗曰:“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 苏东坡的诗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 2. 春节联欢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3.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

    2、“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 .4.图4-1甲中的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 如图4-1乙中,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振动引起的.乙图4-1甲 5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6荆州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后来,她双做入如下实验: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她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

    3、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我们就听不到该声源发出的声音了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 A声音被手挡住了 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琴弦的振动停止了3下列物体中不是声源的是( )A夜空中的雷鸣 B.静静挂在床头的吉他C秋风中正在簌簌发抖的树叶 D.正在挥舞的手臂4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5谭维维同

    4、学用扬琴演奏时,她用竹槌有节奏地敲击琴弦,观众就能听到优美的琴声,发出这声音的物体是( )A竹槌 B.空气 C.琴弦 D.琴弦柱实 验 探 究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盆水,轻敲桌面,在你听到声音的同时,你会看到什么?先动手做一做,再解释你看到的现象。2敲响音叉,用悬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如图4-2所示),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能说明什么物理道理? 应 用 创 新1.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音传播到远处.“我怎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他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碟子、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用它们做了一个实验证明课本上的说

    5、法是正确的.假如你是小明,请写出你的实验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五一黄金周期间,同学们组织野外郊游。但他们都没有带乐器。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就地取材制作简易的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写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3阅读材料:有许多昆虫都会发出一些古怪的声音。可昆虫都没有声带,它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它们是靠身上的特殊发音器官发音的。蝉是靠腹部的音膜和共鸣器发出声音来的。蟋蟀等是靠翅膀摩擦发出声音的。蝗虫是由腿内侧和前肢纵脉相摩擦发出声音的。蚊子、苍蝇等是靠飞行时振动翅膀发出声音的。而叩头虫是靠胸节互相碰击而发出声音的。读完这则小短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请将它们写下来。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知识提要1声音传播的过程: 声音靠介质传播,没有介质,声音是无法进行传播的。声音传播的具体过程是:声源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这些随声源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它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 2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速一般比在气体中大。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当温度不同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不相同。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为340 m/s,而在25的空气中速度为346 m/s.3人的听觉器官的构造及感知声音的过程: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A.有声波到达人耳 B.人的听觉器官正常 C.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适度.分级导练双 基 园 地一填空题如

    7、图4-3所示,图甲为某演员正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产生的;图乙为某同学用抽气机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图4-3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_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造成的音响效果。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

    8、;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也能传声.5.如图4-4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能看到左边音叉旁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会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会看到 ,这是因为 。6.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及其他组织传给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7.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回声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和_的差异. 人如果将双眼蒙上,靠听觉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就是因为_。8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_产生声音,_的传播,_的振动三个阶段。9.一部科幻电影

    9、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的错误:(1) ;(2) 。二选择题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2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 s和0.7 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当时1 s内传播330 m,则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 )A.165 m B.198 m C.221 m D.330 m3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

    10、缸的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 A鱼缸空气水金鱼 B空气水金鱼C鱼缸水金鱼 D水金鱼4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B固体比较坚硬,振动强烈C固体传播声音比较完整 D固体传播振动均匀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能听见( )A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铁管,空气传来B两次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是由空气,铁管传来C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地反射D无法判断6 .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C.在

    11、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邀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9.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 cm处,用另一支铅

    12、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咬住,再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 ) A.用左手拿住时 B.用牙齿咬住时C.一样大 D.无法判断10.邮局电话亭是用玻璃制成的,隔音效果比较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A能很好地吸收声音 B不能传播声音C能很好地反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 D.以上都对 12.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B.将双眼蒙

    13、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C.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判断更准确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实 验 探 究1学过本节知识后,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能否通过皮肤、肌肉传导声波,使人听到声音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在你设计实验时,要排除哪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2小红为了参加歌唱大赛,用录音机录下自己所唱的歌,以便改正某些不足之处,可是在放她自己的录音时,小红总是觉得不太像自己的声音,为此她感到迷惑。你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3下面是初二(3)班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 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

    14、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实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 小明是通过 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写出两个: ; 。应 用 创 新1.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使两只船在水中相距17 km.一只船上的学生将一个发声体放入水中,当发声体发声的同时,船上的灯闪亮;另一只船上的学生在水里放一个听声

    15、器,他们看到灯闪亮后经过11 s收到了发声体的声音.请问他们测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2.某司机驾驶汽车穿过山洞后以54 km/h的速度向远离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4 s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此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3.据说,法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用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说贝多芬这样做的道理.三乐音和噪音知识提要1.声音有三大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2音调与响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振动的物体会发声,振动的频率决定了音调,振动的振幅决定了响度(响度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音色决定声音的品

    16、质。3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直接受害的就是人的听觉系统。4.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在传播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分级导练双 基 园 地一填空题1声音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声音悠扬、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声音称为乐音。乐音通常有_、_、_三个特性。2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不一样,是由声源的振动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_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_决定的。3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

    17、_,音调越高。4钢琴、吉他、笛子等,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我们仍然可以区别出来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5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不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它妈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狼和兔妈妈声音的_和_不同。6张平同学学了“声学”知识后做了一个如图4-5所示的小实验是一根固定桌面上的橡皮筋,另一端用细绳绕一个定滑轮连着一个小盘,在小盘中逐渐地增加小石子或硬币,就能利用竹片在橡皮筋上弹出不同的声音解释:(1)这些声音主要区别是_不同;(2)声音有这些区别的原因是_7图4-6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可知图

    18、甲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是 的波形,理由是 。8“无声手枪”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的9.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的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如图4-7所示,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当有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速从木梳齿上划过,再让它从木梳齿上慢慢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它们都不同2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A.蝙蝠发声响度小 B.蝙

    19、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 C.蝙蝠不会发声 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小3盲人仅凭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 D.演奏方式不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5.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的现象表明( )A.狗能发出与地震波频率相同的次声波B.人耳听不到地震波是因为它是次声波C.狗的耳朵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D.地

    20、震波人耳感觉不出,因为没有次声波产生6.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幅度增大,是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是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7.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8.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 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C把放置洗

    21、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9码头上轮船的汽笛能传得很远,是因为( ) A汽笛声音调高 B汽笛声音色好C汽笛声响度大 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快10声音从声源发出,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设空气是均匀的) A声波的波速不断减小 B.声波的频率不断减小 C声波的响度不断减小 D.以上都正确11.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12.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22、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实 验 探 究1取一水壶、一保温瓶,将水壶装满水,然后向保温瓶灌水,如图4-8,你会发现刚灌水和快灌满水时相比较(你可以反复几次),保温瓶发出的声音不同,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并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该结论的事例。图4-82.探究响度和振幅是否有关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等操作:(1)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2)用橡皮槌轻敲音叉,使它振动,可以听到较轻的声音。然后让音叉的一个叉股外侧接触小球(图4-9,可以看到小球被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3)用橡皮槌使劲敲音叉,使它振动,可以听到较响的图4-9声音。然后让音叉的一个叉股外侧接触小

    23、球(图4-9),可以看到小球被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说明:当声源的振动 比较大的时候,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37.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在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是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海绵和泡沫塑料这两种材料中,谁的吸声效果更好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回答这一问题. 要求:(1)写出实验中用到的主要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3)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结论,应控制哪些因素相同,比较什么现象就能得出结论.应 用 创 新1 为什么人能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而听不到自己来回挥手时发出的声音?2你观察过演奏家们调弦的过程吗?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二胡等.调节琴上部的旋钮时,弦的调子就会变化.最

    24、终,弦上的张力恰好使琴弦发出音调正确的声音.可见,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跟弦张紧的程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弦音音调的高低与弦的张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定性关系).要求:写出所用器材,简述实验方法.3.现在的居民楼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块很大的薄铁片做成的挡雨板。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嗒嗒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四.超声波知识提要1. 按声源发声频率的大小,声音可分为:次声、可闻声波、超声波。2. 超声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超声波探测海深、超声波探测沉船和鱼群、超声波检查身体、超

    25、声波清洗和超声波测速仪等等。分级导练双 基 园 地一填空题1蝙蝠采用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2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这种方法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4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还能把_向外传递。5动画片的配音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了喇叭纸盆振动的 ,使 变高。6中医诊

    26、病的“望、闻、问、切”四个途径中,其中利用声音诊病的是_。二选择题1.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声音在墙壁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2.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不能够测定的是( )A.海底深度 B.冰山距离C.敌机远近 D.打雷处的远近3下列声音中,属于生活噪声的是:()A翻斗车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B电钻工作时发出的声音C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 D燃放鞭炮发出的声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可闻声传播速度的声波D在刮

    27、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5.下列现象中,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雨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6.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得多C.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D.超声波不属于声波,它的传播能力强于声波7若环境的声音很嘈杂,你又想旁边的同学听清楚你的说话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音调 B加大响度 C改变音色 D加快说话

    28、的速度8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台风实 验 探 究1把蝙蝠的耳朵堵住,它就会到处碰壁,捉不到昆虫了;如果把堵住耳朵的东西拿掉,蝙蝠又能正常飞行了,这是为什么? 2.小强做声学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让瓶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如图4-10所示。小强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_,这个实验说明:_ 。 图4-10应 用 创 新1池塘平静的水面上浮着一片树叶,将一块小石头扔进树叶附近的水面,会看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2某人站在行驶的船上对着前方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3s听到回声,若船的行驶速度为5 m/s,空气中声速是340 m/s,问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根据图4-11所示,说明声音有哪些应用。(1)_; (2)_;(3)_;(4)_; (5)_;(6)_。 图4-11第四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双基园地一填空题1.振动、停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振动; 3.气体、液体、固体;4.振动、空气;5.锣面停止振动;6.翅膀振动、探究精神。二选择题1.A 2.D 3.B 4.D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