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

    • 资源ID:16690121       资源大小:31.99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

    1、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5 水产学院目 录初试考试大纲 1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 1612 生物化学A 5835 基础生物学 7416、816 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 8417、817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 12复试考试大纲 15细胞生物学 15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 16渔具渔法学 20渔业生物学 21水产医学综合考试 2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综合考试 27水产专业综合考试 33初试考试大纲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一、考试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二是中国海洋大学农业推广(渔业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二侧重于动物生产类综

    2、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等课程。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相关生理学、遗传学、营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动物生理基础、动物遗传学基础、动物营养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名词记忆方面的考核。2、分析判断:利用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原理分析判断某一具体观点和问题;3、综合运用:利用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营养学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三、考试形式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

    3、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3、试卷结构动物生理学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动物遗传学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动物营养与饲料考核比例为33.3%,分值为50分。四、考试内容(一)动物生理学1、细胞生理学细胞膜结构与跨膜物质转运、跨膜信号转导、生物电现象与兴奋性、肌肉收缩。2、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机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调节。3、血液生理机体内环境与血

    4、液功能、血液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4、血液循环心脏生理、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5、呼吸呼吸方式与呼吸器官、鳃呼吸、气体交换与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鳔。6、消化与吸收消化生理概述、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肠内消化、消化活动的调节、吸收。7、排泄与渗透调节排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肾脏的泌尿机能、含氮废物的排泄、渗透调节。8、内分泌激素概述、动物内分泌器官与生理功能。(二)动物遗传学1、孟德尔遗传 表型和基因型、孟德尔定律的核心问题、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学方法。 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减数分裂在真核生物中的行为和特点、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内容。3、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决定的类型、

    5、伴性遗传种类及特点、剂量补偿效应和Lyon假说。4、基因的相互作用及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5、数量性状遗传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特点、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遗传率、近交系数、杂种优势理论。6、真核生物染色体作图重组频率、染色体图距、三点测交作图。7、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各类型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效应、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8、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结构、DNA重复序列、基因组的结构解剖、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DNA合成的过程、DNA复制形式、中心法则。9、基因表达与调控原核基因转录的启动与终止、真核基因转录的启动与终止、基因活性的调控、RN

    6、A的加工与调控。10、基因突变与重组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的机理和特点、DNA损伤修复、Holliday模型。11、核外遗传母性影响、真核生物的核外遗传、原核生物的核外遗传、雄性不育在育种意义。12、群体遗传(孟德尔)群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及影响方式。(三)动物营养与饲料1、蛋白质营养分类;生理功能;分解和合成代谢;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和氨基酸平衡理论;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凯氏定氮法的原理等。2、糖类营养分类;生理功能;糖代谢;水产动物糖类利用率低的原因等。3、脂类营养分类;生理功能;脂肪消化吸收;脂肪

    7、酸分类、生理功能及代谢;脂肪对蛋白节约作用等。4、能量营养生物能量学和营养能量学的概念;表观可消化能和真可消化能;尿能和代谢能;鱼类能量收支方程;鱼类对能量的分配与利用等。5、维生素营养维生素和抗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种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等。6、矿物质营养矿物质营养种类、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等。7、营养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蛋白质、脂类和糖类间的相互转化;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与维生素的关系;蛋白质、脂类和糖类与矿物质的关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关系等。8、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影响鱼、虾摄食和消化的因素、鱼类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对虾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径和机制等。9、水产动物繁殖期的营养亲体的营

    8、养(繁殖过程中的能量分配和营养需要)和幼苗的营养(幼苗的生理独特性、营养需要、人工配合微颗粒饲料的特性)等。10、水产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的异同原料粉碎粒度;水稳定性;饲料形状;营养成分等。11、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原料水产饲料原料分类;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新型饲料源的开发等。12、水产动物配合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添加剂分类(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药物添加剂和改善饲料质量添加剂)。13、水产动物饲料配方的设计与加工水产配合饲料的分类及优点;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及方法;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与设备等。14、水产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水产配合饲料质量评价(感官指标、显微镜检查、粒状饲料

    9、外形检查、颗粒饲料物理性质检查、黏团性饲料黏弹性测定、营养学指标、卫生学指标)、水产配合饲料的贮藏与保管等。15、消化生理研究方法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研究;食性和消化特性研究;消化产物吸收与运输的研究等。16、饲养试验研究方法可控环境的营养研究(目的意义、设备、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试验饲料、试验管理、结果处理与计算);实际生产环境的营养研究(生产环境的要求与设施、试验管理)等。17、能量学研究方法总能测定;可消化能测定;可代谢能测定;摄食热增耗测定;标准代谢测定等。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612 生物化学A一、考试性质生物化学是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

    10、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基础。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生物化学素养即对生化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二、考察目标1、要求学生在分子水平上掌握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糖、脂等)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等内容。2、要求学生掌握这类物质在体内的合成、降解、相互转化及调控等的代谢规律程度,及对这些代谢活动与各种重要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3、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研究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结构:选择30%左右,名词解释15%左

    11、右,填空15%左右,判断15%左右,问答25%左右.四、考试内容1、蛋白质化学:氨基酸、蛋白质的共价结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2、酶化学:酶通论、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维生素和辅酶3、核酸化学:重要核苷酸的结构和性质、核酸的一级、二级和高级结构及特征、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常见研究方法和原理 4、代谢总论:基本概念、代谢的特点、新陈代谢研究方法5、糖类及糖代谢:糖类化学、糖酵解作用、柠檬酸循环、生物氧化、糖的其他代谢途径6、脂类与脂代谢:脂类化学、脂肪酸的分解代谢、脂类的生物合成7、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蛋白质的降解过程;

    12、氨基酸的脱氨基途径、尿素循环。8、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核酸降解过程;嘌呤碱和嘧啶碱基降解过程;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与调节。9、DNA的复制和修复: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式、DNA的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10、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DNA指导下RNA合成、RNA的转录后加工、RNA指导下的RNA和DNA的合成11、蛋白质合成及转运:蛋白质合成的分子基础、蛋白质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后修饰、加工和转运12、细胞代谢及基因表达调控: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物质代谢的特点、代谢调节五、是否需要计算器否。835 基础生物学一、考试性质

    13、基础生物学是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的基础。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即对基础生物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二、考察目标1、植物生物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开始硕士阶段学习所要求的基础植物学的水平,以便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任务。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植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动物生物学旨在全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开始硕士阶段学习所要求的基础动物学的水平,以便顺利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任务。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了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分析和解

    14、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一般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类型。四、考试内容1、植物生物学(占50%)重点掌握如下内容:(1)植物细胞与组织;(2)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3)植物的生理和调控;(4)植物多样性和进化;(5)植物与环境;(6)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2、动物生物学(占50%)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动物体的基本构成;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各主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特征与进化地位、形态结构与功能、分类及代表动物;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进化理论与动物演化的基本知识等。五、是否需要计算器否。416、816 普通

    15、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一、考试性质本考试为水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普通动物学、普通生态学两部分内容。普通动物学主要涉及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形态、分类、习性、生殖发育与系统演化等。主要考察考生对动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普通生态学以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二、考察目标本考试目标为:1、普通动物学要求考生了解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史、动物分类与进化理论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主要动物类群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了解各类动物的生殖、

    16、发育特点,动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各门类的系统演化关系。2、普通生态学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具备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资源、人口和环境等社会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普通动物学部分满分为75分,试卷结构:选择题15分;填空题15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论述题35分。普通生态学部分满分75分,试卷结构: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5分;论述题20分。四、考试内容普通动物学部分:1、基本概念与进化理论动物学的定义及分支学科,动物学研究简史,动物机体构成,动物分类、命名基础知

    17、识。动物进化原理,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的例证,动物进化规律和进化谱系,动物地理区划。2、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鞭毛虫类、肉足虫类、顶复类(孢子虫类)和纤毛虫类及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多细胞动物总论多细胞动物的共同特征;个体发育;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假说。4、海绵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5、刺胞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6、旋裂动物(冠轮动物)(1)旋裂动物(冠轮动物)的概念与门类组成。(2)轮虫门:轮虫门的主要特征;轮虫的生活史。(3)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及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寄生虫

    18、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及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中胚层出现在动物演化中的意义。(4)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5)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纲;瓣鳃纲、腹足纲和头足纲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7、蜕皮动物(1)蜕皮动物的概念与门类组成。(2)线虫门:线虫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3)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高级阶元的分类;甲壳亚门(纲)、六足亚门(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常见代表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8、后口无脊椎动物(1)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及其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门的分纲。(2)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9、脊索动物

    19、门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和起源,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10、圆口纲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分类和起源,圆口纲的原始性与适应寄生或半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11、鱼纲鱼纲的主要特征、分类、起源与进化,鱼类的洄游,鱼类的经济价值。12、两栖纲两栖纲的主要特征、分类、起源与进化,两栖纲动物从水中向陆地登陆成功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13、爬行纲爬行纲的主要特征、分类、起源与进化,羊膜卵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爬行动物的经济价值。14、鸟纲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鸟纲的分类及代表动物,鸟类的繁殖,恒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生物学意义。15、哺乳纲哺乳纲的主要特征,各亚纲的主要特征及代

    20、表动物,胎生和哺乳在动物演化史上的重要意义。普通生态学部分:1、绪论(1)生态学定义(2)生态学研究对象(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5)生态学的发展趋势2、有机体与环境(1)生态因子概念及其分类(2)环境因子(温度、水、光照、溶解盐类、溶解气体等)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利比希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性定律3、种群生态学(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2)种群的结构及增长模型(3)物种遗传变异和选择(4)物种形成(5)生物的生态对策(6)种内关系(7)种群的动态及其调节4、群落生态学(1) 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2)群落的结构及动态(3)种间关系及其特征(4)生物群落的演替

    21、5、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6、应用生态学(1)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2)人口、环境、资源问题(3)生物多样性与保育(4)水域的富营养化和赤潮(5)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五、是否需要计算器否。417、817 普通生态学与鱼类学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水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普通生态学、鱼类学两部分内容。二、考察目标本考试的目标为:1、普通生态学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生态学基础知识,掌握生态学基本研究方法,初步具备利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资源、人口和环境等社会问题的能力。2、鱼类学要求考生能理

    22、解鱼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功能、鱼类分类及生物学特性,掌握鱼类形态和分类的基础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了解重要经济鱼类的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普通生态学部分满分75分,试卷结构:选择题20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5分;论述题20分。鱼类学部分满分为75分,试卷结构(形态部分70%、分类部分30%):填空和填图20%(分值为15分)、名词解释13.3%(分值为10分)、简答题40%(分值为30分)、论述题13.3%(分值为10分)、检索表编写13.3%(分值为10分)。四、考试内容普通生态学部分:1、绪论(1)生态学定义(2

    23、)生态学研究对象(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4)生态学的研究方法(5)生态学的发展趋势2、有机体与环境(1)生态因子概念及其分类(2)环境因子(温度、水、光照、溶解盐类、溶解气体等)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利比希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性定律3、种群生态学(1)种群的概念及特征(2)种群的结构及增长模型(3)物种遗传变异和选择(4)物种形成(5)生物的生态对策(6)种内关系(7)种群的动态及其调节4、群落生态学(1) 群落的概念及其特征(2)群落的结构及动态(3)种间关系及其特征(4)生物群落的演替5、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4、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6、应用生态学(1)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2)人口、环境、资源问题(3)生物多样性与保育(4)水域的富营养化和赤潮(5)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鱼类学部分:1、形态部分(1) 鱼类的外部形态、常用测量指标及术语。(2) 鱼类皮肤的基本形态结构,衍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形态结构。(3) 硬骨鱼类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4) 鱼类肌肉的种类、形态结构及功能,发电器官的结构与功能。(5)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6) 鱼类鳃的基本构造及功能,辅助呼吸器官,鳔的构造与功能。(7) 鱼类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心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8) 鱼类泌尿生殖系

    25、统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渗透压调节机理,鱼类的生殖方式。(9) 鱼类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10) 鱼类感觉器官的种类、形态结构及其功能。(11) 鱼类主要内分泌器官的种类和功能。2、分类部分(1) 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分类的基本方法。(3) 鱼类分类系统的结构体系。(4) 检索表的编写与应用(鲤形目或鲈形目)。(5) 圆口纲及代表种的主要特征。(6) 软骨鱼纲及各亚纲、总目、目、科、属、代表种的主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7) 硬骨鱼纲及各亚纲、总目、目、科、属、代表种的主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五、是否需要计算器否。复试考试大纲细胞生物学一、考试性质细胞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

    26、物学专业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生生物学及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测评考生的基本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与运用,反映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基本概念:对细胞生物学相关名词的理解。2、基础理论: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来反映考生对基本生命规律的认识。3、综合运用:基于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开展相关某一生命活动的综合分析。三、考试形式

    27、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名词概念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基础理论的比例为60%,分值为60分;综合分析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四、考试内容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及细胞基本概念细胞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重点研究领域。2、细胞研究方法细胞显微观察、成分分析及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3、结构细胞生物学细胞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核糖体、细胞骨架及细胞核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组成及功能。4、功能细胞生物学细胞能量转化、信息转导、以及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及凋亡的细胞特征、发生过程和功能细胞器

    28、的活动及作用。5、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允许携带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一、考试性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内容。二、考察目标本考试力求反映水产养殖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虾蟹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1、虾蟹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系统理解虾蟹类生物学及基本养殖原理与理念,掌握虾蟹类养殖与管理的流程与关键技术,能够运

    29、用所学理论、技术及管理原则,综合分析具体实践问题。2、贝类增养殖学具体考察考生对贝类养殖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测试考生对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苗种培育技术、养成技术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3、鱼类增养殖学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鱼类增养殖理论和技术,熟悉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点,掌握水产经济鱼类的养殖技术、生产管理技术,能根据各类水域的特点,灵活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水产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各类养殖水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能指导生产和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结构:1、虾蟹类增养殖学

    30、考核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简答题60%,论述题40%。2、贝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专业术语和基本理论占30%;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占30%;综合应用与分析占40%。3、鱼类增养殖学考核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简答题100%。四、考试内容虾蟹类增养殖学部分:(一)养殖生物学基础理论与概况1虾蟹类养殖生物学虾蟹类的生长、繁殖与生态习性;主要分类特征;习见种类。2养殖概况虾蟹类主要养殖种类及其养殖特性;主要生产方式及特点;主要养殖模式。(二)虾蟹类苗种生产技术1、苗种生产工艺流程与技术关键2、亲体培育亲体来源与培育技术;促熟培育技术与工艺。3、水处理工艺及水质维护技术水质指标与水处理基本原则;水质管控原则、工艺流程与技术特征。4、饵料系列与投喂技术虾蟹类苗种生产饵料系列的组成及确立原则;投喂管理技术。5、重要病原种类及控制策略与方法(三)虾蟹类养成生产技术与管理1、养成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组成;技术关键。2、苗种中间培育苗种中间培育的作用,中间培育工艺与技术要点3、水质与底质调控及管理技术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