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模板.docx

    • 资源ID:16688422       资源大小:54.18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模板.docx

    1、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模板 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蒙古族学校教科书汉语,是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编写的,并贯彻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的有关要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从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出发,坚持功能、结构、文化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养成学习汉语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册汉语教科书为蒙古族学校六年级的下册。包括“课文”“听说训练”“写话”“汉语乐园”等内容,其中阅读课文只供学生课外阅读使用,不做具体教学要求。全册要求学会11

    2、6各字,认识120各字,共236个字。第一单元以写我中华名胜古迹为内容,有长城、颐和园、趵突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为成为龙的传人而自豪。本单元有一个阅读课,一个听说训练,单元后有汉语乐园。第二单元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内容,有咱俩的秘密妈妈的帐单第一张月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并学习文章主人公的情感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追求完美的自我。单元后有汉语乐园及一个写话练习。第三单元以成功者的故事来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单元后有汉语乐园及听说训练。第四单元有草原上的家园蒙古包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美好的生活。单元后有汉语乐园及一个写话练习。最后一个单元以

    3、我国古代经典小说的片段为内容,有赤臂之战武松打虎三打骨精。使学生通过熟悉有趣的经典小说,理解更深一层的意义。单元后有汉语乐园及听说训练。课时,讲读课30课,汉语乐园5课时,听说训练3课时,写话2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进度一3、13、51、长城2、熙和园二3、83、123、趵突泉听说训练三3、153、195、咱俩的秘密6、妈妈的账单四3、223、26复习巩固五3、294、27、第一张月票写话六4、54、99、鲁迅的时间10、鱼游到了纸上七4、124、1611、全神贯注听说训练八4、194、23复习巩固九4、264、3013、草原上的家园蒙古包14、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十5、35、715、奇妙的国际

    4、互联网写话十一5、105、1417、赤壁之战18、武松打虎十二5、175、21复习巩固十三5、245、2819、三打白骨精听说训练十四5、316、4复习巩固第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个汉语乐园,一次听说训练。本单元安排的是四篇关于名胜古迹和小文章。分别介绍了长城雄伟壮丽的气势,熙和园秀丽怡人的美丽景色,趵突泉摇曳多姿的形态和索伦河谷奇丽的自然景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朗读,读准字音。培养他们通过重点语句认识和了解长城、熙和园、趵突泉和索伦河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1、长城【教学目标】知

    5、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新字和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从不同观察角度观察事物。学习在观察事物中展开联想。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以及课外资料的观看和阅读,理解长城的位置和历史。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学习方法。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时间】:3、13、2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了解长城。1、我们所熟悉的长城到底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地方?相信学完这一课大家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2

    6、、简介长城的历史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二、观察图片,感受长城的特点。1、出示图片,看看两幅图的观察角度有什么不同?2、讨论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三、初读课文,了解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生字词。2、教师讲解“嘉峪关”,“山海关”,“八达岭”几个专有名词。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崇山

    7、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垛子口”“相互呼应”等词语的意思。4、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每一节所表达的意思。5、让学生动手找找看长城经过了我省哪些城市。巩固作业:1、复习生字词。 2、正确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一下长城,现在请同学们用来描述一下你们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二、 图文对照,逐段学习课文。1、 观察远景图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远景的长城的(像一条龙)。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比喻,使长城更加形象具体)课文用了“一万三千多里”为什么要用这么准确的数字?(表达更准确,更使人信服)2、 观察近景图(1)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是近景描写?(来到

    8、长城脚下)(2) 作者写到了长城的哪些部分?都是怎样描写的?(长城脚下,城墙顶上及墙外沿的垛子,城墙顶上的城台)3、默读第三、第四节,回答问题。(1)第三第四节是近景描写还是远景描写?为什么?(都不是,是作者的想象描写,使整篇课文更加有活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展开适当的想象,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修筑长城用的条石很重,但是工具却极其简单)(3)文中提到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一词怎样体现出来?(长城的设计易首难攻,开凿搬运巨大的条石)4、齐读第四节并回答问题。(1)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各抒己见,围绕长城的气魄雄

    9、伟跟当时落后的建筑工具进行讨论)(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长城的喜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之情)(3)拓展学生的视野,介绍现存的中国世界遗产。三、总结全文 长城是伟大的,我们为之感到自豪;我们的人民也是伟大,正因为有她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长城,一次又一次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长城。古代的人民尚能如此,我们和平年代的同学们是不是更应该努力一点,为我们亲爱的祖国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巩固作业:1、 搜集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及图片。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远景: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近景: 顶上像很宽的马路 长城 了望口 外侧:垛口 血汗 智慧 射口

    10、方形城台 联想:站在扶着想起教学小记:在学习描写长城城墙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朗读的训练,减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拓展资料: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甘肃敦煌莫高窟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这里,便是世界公元前二世纪

    11、,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12、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西藏拉萨布达拉宫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

    13、,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2、 熙和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理解熙和园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背诵好词佳句加深对熙和园的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

    14、生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时间:3、33、4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颐和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颐和园(请学生上台写课题,讲解颐的写法)。二、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划出来。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3、请学生上台听写,划出错的多的字,让生注意。4、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耸立:高高

    15、地直立。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用词语造句)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1、请去过的同学介绍颐和园。2、初读课文(1)听了他的介绍我真想去颐和园看看,同学们想去吗?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录音朗读)。注意哪里停顿哪里重读,哪里语调轻柔,用笔在书上标出来。(2)怎么样,说说游览了颐和园后有什么感受。(3)师:想走进颐和园细细欣赏一番吗?通过图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要美的智慧,你们行吗?相信同学们一定行。那好,咱们就来一次集体旅游。(请一个学生做导游朗读课文,提醒学习录音朗读,读出颐和园的美)3、指导朗读,了解作者游

    16、览顺序(1)读完一二段,提出刚刚学习了神清气爽,知道了神清气爽的感觉,让学生再读这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2)读完第三自然段后,问学生刚刚导游又带我们游览了哪里?(3)用换导游的方法指名读第四自然段。(4)读至“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停下师:我感觉导游这里介绍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镜的昆明湖。来,我们都像小导游那样把这句话读一读,看谁能超过这位小导游。(5)读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顾欣赏风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诉我吗?这儿可是站得高看得远,你们都看到什么?(6)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读第五自然段。(7)问生游览的顺序。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分四大组

    17、查找颐和园资料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大致游览了颐和园,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地游览。二、了解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1)把学生分成颐和园总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四个组,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推荐三名同学作为导游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等形式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理解的目的。(2)学生相互问答间引导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A、长廊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体会观察、表达方法)从整体上看,从里看,从里向外,向两旁。作者又是怎样写长廊的?出示句子,比较: a:原句b: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体会作者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B、登上万寿山看

    18、到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美,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体会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建筑物的特点)C、昆明湖的特点?(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体、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D、出示下面两句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

    19、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而且“滑”字还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看谁读得好。2、全班深情朗读一遍。作业:写一次游览活动板书设计:

    20、2、颐和园长廊 长、画多、花多佛香阁 闪闪发光全貌 树、湖、城楼昆明湖 十七孔桥教学小记:本课的教学应将多媒体视频准备充分,否则学生很难理解颐和园的美。在引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上还应该多下功夫。3、趵突泉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2、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21、。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四、教学时间:3、8-3、9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

    22、记载。三、范读课文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1、学习生字。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讨论归纳。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六、教学第二段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

    23、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4、齐读第二段。七、识记、书写生字八、作业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段。第二课时一、齐背课文一、二段二、看图,学习第三段(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讨论归纳。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2、“沿着小溪柱南定

    24、,就来到趵突泉公园”这句话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6、默读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么特点?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购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购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

    25、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几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三、总结全文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在描写的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四、作业背诵课文;完成思考练习3的造句。趵突泉 溪水 清浅、鲜洁 大泉 纯洁、活泼、鲜明小泉 有趣教

    26、学小记:本课的教学气氛不太活跃,我总结其原因,主要是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不好理解,应该借助多媒体,本班多媒体出现故障。汉语乐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复习拼音以及本单元出现的词语,标点。通过不同题型训练对句子的掌握程度。阅读小短文,欣赏优美语句。过程与方法:采用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相机指导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语句的优美,了解明秀园的风景。教学时间:3、10-3、11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自主完成。二,教师相机指导。1、 找出拼音全对的词语。并要求学生把错的拼音改正过来。2、 举例说明“、”的用法。3、 讲清病句的语病在哪里。学生理解便能把握。4、 摘抄阅读短文的好词佳句。教学小记:

    27、学生自主完成的方式很合适学生。听说训练:愉快的假期生活教学目标:通过关于假期生活的对话,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使学生们回忆自己的假期生活,对平淡生活产生热爱之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时间:3、12教学过程:一、回忆自己的假期生活。小组交流。二、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同学们说到很多话题:做作业,看电视节目,串门,旅游,玩电脑游戏。三、分别就有共性的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一堂课气氛活跃,其乐融融。总结:假期生活有趣,学习生活一样丰富,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更是乐趣横生,同学们更要珍惜学习时光,学习文化知识,储备知识。教学小记: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像这样贴进生活的教学内容要多加开展。

    28、第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一个汉语乐园,一次写语训练。本单元安排的是四篇关于道德品质的小文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朗读,读准字音。培养他们通过重点语句感悟道理的能力。激发学生要向着书中主人公方向努力的意识。5、咱俩的秘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生字,继续练习默读。能围绕课题质疑,从文中找答案,练习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感悟小男孩高尚的心灵。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及“我”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23遍课文。教学时间:3、15-3、17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

    29、时一、围绕课题提出问题(板书课题) 1引导学生学会“问”,将学生的疑问加以归类梳理出示,再板书上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生:学生的质疑(估计) 答案 咱俩都是谁? 小男孩、“我” 咱俩的秘密是什么? 用铅笔批改小男孩作业 秘密是怎样发生的? 课间,希望我用铅笔批改他的作业,以便擦掉再用。 他俩是怎样保守秘密的? 我决定用铅笔,一直用铅笔批改他的作业,送练习本为生 日礼物。 他俩保守秘密的结果? 男孩的作业一直优秀。小男孩艰苦朴素的美好心灵,我对 孩子尊重与关爱。 2训练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借助生字表或字典认读生字的读音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边思考,找答案 自己练习口述表达 全班交流汇报,生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指导。 1 悟出质疑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方法 师:可抓住课题的词语质疑;循着谁或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路质疑;可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质疑.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掌握给课文分部分的方法 1 分段指名读课文 师: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大部分? 生:. 问: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来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