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

    • 资源ID:16671360       资源大小:125.9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

    1、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小学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试题 一 我会填 (每空2分,共30分) 1.热总是从( )处向( )处传递。 2.热传递的方式有( ),( ),( )三种。 3.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容易干,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把粮食摊开更容易干,这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蒸发的快慢还与( )有关。 4.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是( )。 5.液体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形态的( ),这种现象叫( )。 6.水蒸气遇( )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二我会判断,并把正确的改在横线上。(每题4分,共20分) 1.所有的物

    2、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的太足,以免热胀爆胎。().夏天架电线不能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崩断。()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云和雾就是水蒸气。()三 我会分析。(共分) 在一个晴朗无风的中午,同学们来到了操场的沙坑,在那里堆起了两堆体积,形状基本相同的沙滩。然后用几张墨纸覆盖住一个沙滩,用几张白色纸覆盖住另一个沙滩,再将两只温度计分别在沙滩顶端小心的慢慢插入。在记录了两支温度计的起始温度后,同学们每隔分钟观察一次温度,记录在下表中。起始温度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表面黑色沙滩20摄氏度22摄氏度25摄氏度25摄氏度34摄氏度表面白色沙滩20

    3、摄氏度21摄氏度22摄氏度24摄氏度28摄氏度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四。你问我答。(共分). 什么叫热胀冷缩?. 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五。动手做(共分). 空气也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画出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参考答案;一。.高温低温.传导对流辐射.温度蒸发面积空气流通程度.对流传导.气体水蒸气蒸发.冷却凝结二.改: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改: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极小的水滴。三表面黑色沙滩比表面白色沙滩更容易吸收辐射热。四。略五。略设计理念:本套试题主要是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了解水,金属等常

    4、见物质有三种形态,对本单元的知识全面覆盖,抓住重难点,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单元考查。四年级科学学科(上)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评价等级优良达标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一、 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任何声音都是由 的 而产生的。停止, 消失。2、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3、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方向是。4、耳廓的主要作用是。、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7、在有些公共设施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是为了 。 8、说话声是由 产生的,琴声是由 产生的,风声是由 产生的,流水声是 由产生的。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1、叩门

    5、声是由门扇振动而产生的。( )2、遇到巨大的声响,我们要捂住耳朵紧闭着嘴,以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 )3、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噪声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 )6、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音调高。( )7、不同物质的传递声音的效果不同。( )8、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1、说话声音大小是( )的不同表现,女高音和女低音是( )的不同表现。A、音高 B、振动大小 C、音量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 )传入侦察兵的耳朵

    6、。A、土地 B、空气 C、坛子3、我们听到打雷声,是( )把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A、水 B、空气 C、大地4、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四、科学分析,正确联线。 听神经 收集声波 耳 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 廓 传递振动 鼓 膜 传送声波 听小骨 产生振动五、看图填空。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是: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1、列举你所知道的三种噪音。 3、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听力?2、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小学四年级科学上

    7、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群众路小学 白雅丽一、试题说明此份试卷的设计以课标的精神为指导,以课标中关于评价及考试的理念为依据,在命题上突出了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的考察。考试内容的设置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体分析如下:1、第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第三单元中科学概念、科学现象、事物的性质、事物的周期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第二题、三题是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选择。3、第四、五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

    8、和思考能力。4、第六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主要考察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试题分值此套试卷为百分卷,共五种题型,各试题分值安排如下表:题次各题分值题次各题分值第一题34分(每空2分)第四题12分(每小题2分)第二题16分(每小题2分)第五题12分(每空2分)第三题8分(每小题2分)第六题 18分(每小题6分)三、参考答案(一)、1、物体 振动 振动 声音2、传递信息 3、固体 液体 气体 四面八方4、收集声波5、噪音6、真空7、减少噪音 8、声带振动 琴弦振动 空气振动 水振动(二)、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三)、1、C A 2 、A C

    9、 3、B 4、A (四)、听神经 收集声波 耳 蜗 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 廓 传递振动 鼓 膜 传送声波 听小骨 产生振动(五)、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六)、1、2、略3、答:雷声和闪电同时产生的,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闪电慢得多,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检测意见本次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科学试题,命题教师能紧扣课标与教材,题型多样,难易适中,题量适中,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科学概念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考试内容的设置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并

    10、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第一题,填空题,考察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二题,判断题,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第三题,选择题,考察了学生是否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第四、五、六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科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及分析思考能力。总体来说,此份科学试题是一次较实用综合性较强的命题。但是,此套题题量稍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不易完成。 四年级科学学科(上)第三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评价等级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 一、 认真思考,对号入座。1、任何声音都是由 的 而产生的。停止, 消失。2、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3、声音

    11、能在、中传播,传播方向是。4、耳廓的主要作用是。、是听起来很不舒服的声音。、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7、在有些公共设施附近安装了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样做是为了 。 8、说话声是由 产生的,琴声是由 产生的,风声是由 产生的,流水声是 由产生的。二、仔细推敲,辨析正误。1、叩门声是由门扇振动而产生的。( )2、遇到巨大的声响,我们要捂住耳朵紧闭着嘴,以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 )3、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噪声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 )6、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

    12、的音调高。( )7、不同物质的传递声音的效果不同。( )8、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1、说话声音大小是( )的不同表现,女高音和女低音是( )的不同表现。A、音高 B、振动大小 C、音量2、“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是借助于( )传入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 B、空气 C、坛子3、我们听到打雷声,是( )把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A、水 B、空气 C、大地4、游泳时,如果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A、水 B、空气 C、游泳池的墙壁或大地四、科学分析,正确联线。 听神经 收集声波 耳 蜗 把声音信号

    13、报告给大脑 外耳道 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 耳 廓 传递振动 鼓 膜 传送声波 听小骨 产生振动五、看图填空。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是: 2、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四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形成性 等级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评价一、填空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 、 和 等2、 是淀粉检测器。含淀粉的食物遇到它会 。3、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加工食品的外观和口味。4、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 、 、 、 、 五大类。5、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有 、 、 、 、 等。6、

    14、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7、消化过程是通过 来完成的,共分四个步骤 、 、 、 。二、判断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 )5、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8分)1、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 )A.鱼 B.芹菜 C.馒头 D.香蕉 E.玉米2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 )A.牙齿 B.胃 C.唾液3、遇淀粉变蓝的食物有 ( ) A.苹果 B.花生 C.蛋清 D.蛋黄 E.瘦肉4、下

    15、列食品中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是 ( )A.色素 B.香料 C.甜味剂 D.淀粉四、我会连(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食物与所含的成分连起来: (2)把器官与功能连起来:瘦肉、鱼 蛋白质 口腔 传送食物油、肥肉、花生 脂肪 食道 咀嚼食物蛋类、奶 淀粉 胃 形成粪便排出体外馒头、米饭、谷物 盐类 小肠 储存食物 蔬菜、水果、菜 维生素 大肠 充分消化吸收养料 五、简答题(12分)1、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2、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金台区四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形成测试参赛试卷试卷说明命题意图:本试卷以教学大纲为标准,试题的考察范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4单元内容。试卷满分100分。答题

    16、时间60分钟。命题完全按照命题原则出题,重点考核学生对科学学科4单元基础知识的巩固。根据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出偏题、怪题,亦没有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试题量安排比较科学,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典型题例: 第四大题的连线,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他们在连线过程中体验和运用课本知识,从而充分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试卷结构特点:本试卷结构先简后难,涉及了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简答这几大类题型,分别检测了学生对不同程度知识的掌握。试题答案一、填空1、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2、碘酒 变蓝3、加工食品 天然食品 食用色素4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

    17、、维生素、水。5、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 6、多样化。7、消化器官,摄入、消化、吸收、排泄。二、判断1 2 3 4 5三、选择1、 B D 2、C 3、A D 4、C B D四、我会连(略)五、简答题(1)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2)饮食要荤素搭配,吃饭要细嚼慢咽,饭前洗手,饭后漱口。讲究口腔卫生,保持良好心情。评分标准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50分)二、我会

    18、判断(每题2分,共10分)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8分)四、我会连(每个4分,共20分)五、我会答(每题6分,共20分)四年级科学学科(下)第五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测试时间:40分钟 一、填空。1.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调查,( )调查,( )调查和( )调查。3.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根据我们现有的( )和已有的( )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所作出的( )。4.预测两个同样大小,但重量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那个先落地( )。(选填“重的”或“轻的”或“同时”)二、判断。1.通过调查,我们只能够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

    19、)2.调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真实可靠。 ( )3.连续掷一枚硬币15次,静止后8次字面朝上。如果再继续掷15次,静止后肯定仍然是8次字面朝上。 ( )4.所有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 )5.所有的调查都可以独立开展。 ( )6.所有的调查都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目标。 ( )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三、选择。1.生活中( )情况需要预测。A.一种现象出现之后随之会出现另一个现象。B.一种情况出现后随之出现的现象会有几种可能。C.遇到事情我们都需要预测。2.下面( )是生活中的科学预测。A.如果没有充分进行热身就参加剧烈运动,我们就很可能在运动中受伤。B.王丽今天没来上学,可能

    20、吃坏肚子了。C.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里,很可能是一平方米得土地颗粒无收。四、连线。 对已发生事情的释 推理 在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对正在发生事情的解释 预测 某个时段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事物的未来变化做出推测调查 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对现象的未来变化做出推测 四年级科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命题 一、我会填1、空气受热后会 ,受冷后会 。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 而成的,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的主要是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3、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 ,再倒进一些 ,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 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21、 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 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和 。6、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是 。7、在固体中,热是从温度 的地方传到温度 的地方。8、糖 后会熔化成液体, 后又凝结成固体。9、蒸发的快慢与 、 及 有关。10、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11、碘酒滴到含 的食物上会变蓝。12、分类就是把具有 或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二、我会判断(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压缩空气有弹性。 ( )3、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 )4、云、雾、雨、雪、霜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 )5

    22、、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和固体。( )6、声音的高低叫音量。 ( )7、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 )8、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 ( )9、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0、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食物是( )。A、鸡蛋 B、芹菜 C、馒头2、胃液对食物中的( )进行初步消化。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3、水蒸气遇冷后,从( ),这种现象叫做凝结。A、气态变成固态 B、气态变成液态 C、液态变成固态4、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瓶体的( )。A、三分之一 B、三分

    23、之二 C、二分之一5、冰箱后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 )。A、散热性能好 B、比较耐脏 C、保温性能好6、浴室中的“白气”与自然界中的( )相似。A、云 B、霜 C、露 D、雾7、用两个小纸盒、一根棉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只有纸盒能够传声8、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A、美观 B、遮风挡雨 C、收集声波9、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A、固体热胀冷缩 B、液体热胀冷缩 C、气体热胀冷缩10、每段铁轨之间留有缝隙,主要是为了防止( )。A、热胀冷缩 B、热传导 C、热对流 D、热辐射四、分类(填序号)1、桔子 2、鸡蛋 3、葡萄 4、方便面 5、果冻6、花生 7、糖果 8、苹果 9、火腿肠 10、鱼肉天然食品: 加工食品: 五、简答1、水和空气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3、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六、实践探究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试题 全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