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 资源ID:16660296       资源大小:35.6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

    1、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工程(二)项目地点:杭州文一西路83号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内(三)建设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四)学校性质:国有公办高等学校(五)办学规模:文华校区内规划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200人。(六)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2737平方米(折合94亩);新建教学及生活配套等校舍总建筑面积149338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3000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56300平方米,学术科研用房39340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12000平方米,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库14640平方米。(七)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

    2、投资4761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577万元,其他费用2705万元,预备费用4328万元。项目所需建设资金由学校自筹解决。(八)建设周期:项目计划总工期3年,其中施工期28个月。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一)浙江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浙江高等教育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不仅高等院校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层次偏低、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滞后不仅制约了整个浙江教育的发展,也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1999年以来,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加快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的号召,作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通过开展高教

    3、园区建设、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等举措,将浙江高等教育推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104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高职院校),其中大学12所、学院21所、独立学院22所、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46所。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95.9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2011年,启动“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目前,全省有博士学位授予高校8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16所。(二)浙江财经学院教育竞争力快速提升浙江财经学院筹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财经学

    4、院。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评价,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院校。目前,浙江财经学院共设有11个二级学院、1个部、1个独立学院、1个成人教育学院、40个本科专业和38个硕士点,拥有产业经济学、财政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约23000人,教职工约1300余人。学院现设下沙、文华和长安3个校区,其中下沙、长安两个新校区已基本建成并全面投入使用。为

    5、提高校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浙江财经学院拟将文华校区东侧保留用地重新规划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和科研实验基地、社会服务。目前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推进浙江教育强省建设的需要教育是文明传承、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浙江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05年,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要求坚持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争取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建成体制富有活力、水平适度超前

    6、、结构基本合理、总量相对充足、内涵和谐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强省建设,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强调要加强重点高等学校建设,支持若干所省高校按照国家“211工程”目标建设,跻身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浙江财经学院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省属院校,拟结合文华校区现有建筑和设施,对校区功能进行调整,新建教学行政区、学生宿舍区、科研实验区等,为学院教师和研究生提供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实验的场所。项目的建设将增强浙江财经学院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条件,将对浙江教育强省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

    7、用。 (二)项目建设是浙江创新高教园区建设体制机制的需要建设高教园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教育强省和经济强省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加快人才培养、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形成新体制、新机制,切实落实高教园区建设资金,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1】32号明确要求,高教园区建设资金除政府投入一部分外,主要通过老校址土地置换、银行贷款、后勤社会化等多渠道加以筹措;对迁扩建学校原有土地置换,要在规划条件上予以照顾,并给予土地出让金返还优惠。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杭州已建成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四大高教园区,拥有

    8、浙江大学等30余所高校,25万在校大学生(研究生2万)。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教园作为全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总占地10.91平方公里,规划容纳15所以理工类、综合类为主的高等院校及16万在校学生。目前,下沙高教园区已建成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14所高校,在校生达到12万人。其中,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于2003年正式启用,随着学校功能的逐步调整,下沙校区已成为浙江财经学院的本部,文华校区成为分部。为减轻校区建设贷款资金还本付息的压力,浙江财经学院决定通过整合文华校区教学资源,置换文华校区西侧土地约90亩,并已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

    9、。本项目有利于合理整合学校土地资源,满足学校教学发展需要。(三)项目建设是落实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的需要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是考核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具有一定指令性的任务。其中,2009年度各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情况的考核将作为浙江省2009年“三个千亿”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推进责任书完成情况的考评依据。根据省政府的相关文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及时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并在征地拆迁、供电、供水、供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各金融单位在贷款安排上要优先保证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承担的配套资金应及时筹措足额到位,积极为重点建设创造条件。

    10、根据关于下达200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的函(浙发改函【2009】119号)浙江传媒学院迁建工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迁建工程、浙江财经学院工程、浙江工商大学扩建工程等被列入2009年度全省教育领域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浙江财经学院工程计划工期为2009年至2012年,包括文华校区调整建设、东方学院迁建及下沙校区的相关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是浙江财经学院切实落实2009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形象进度计划安排的现实需要。第三章 建设规模和功能定位一、浙江省高等教育市场分析(一)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情况 2011年底,浙江省已建有普通高等学校104所(含独立学院及筹建高职院校),其中大学12所、学院21

    11、所、独立学院22所、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等职业学校46所。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8.3:7.1;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5.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7%。全省高等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持续增加,2011年全省普通本专科招生27.13万,其中本科招生14.62万人,高职(高专)招生12.51万人,在校生数90.75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54.63万人,高职(高专)在校生36.12万人。研究生招生17565人,其中:博士生2034人,硕士生15531人;在学研究生51846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8831人、43015人;地方属普通高校招收研究生10

    12、776人,其中:博士生302人,硕士生10474人,在学研究生30021人,其中:博士、硕士在校生分别为1089人、28932人,研究生毕业生7628人,其中:博士、硕士毕业生分别为146人、7482人,2011年,全省高校另招收外国留学生13004人,其中长期生9967人,学历生4113人,(二)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情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的学历门槛也不断提高,争取高学历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选择。2000年至2012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由39.2万人增加到165.6万人,年均增幅达到10.5%,国内“考研热”逐年升温。而浙江省作为国内经济发达省份,长

    13、期以来一直对高等教育保持旺盛的需求。2012年浙江省共有31129人报考全国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比2008年增加2039人,增幅达6.6%,高于全国增幅近一倍;其中大学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占66.1%。此外,全国共有40525名考生报考浙江省20个招生单位的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3461名,增幅为8.5%。二、浙江财经学院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一)专业设置情况1、专业设置浙江财经学院现设有11个二级学院、1个部、1个独立学院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即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

    14、艺术学院、体军部、东方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现有财政学、税务、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40个本科专业。学校还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等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会计、金融、保险、税务和资产评估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2年招生的硕士专业达到31个。 2、学科特色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在省内及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拥有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两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统计学、会计

    15、学、企业管理、汉语言文字学、伦理学五个省级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统计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传播学、设计艺术学汉等23个校级重点学科。(二)招生和就业情况1、招生情况近年来,浙江财经学院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全校共计招生6536人,第一批文科最低档分数线为638分,理科最低档分数线为636分,高出我省第二名的高校文科10分,理科20分,居浙江省

    16、属高校第一,文科投档分数线达560分,高出省控线108分,理科投档分数线达551分,高出省控线118分,。表3-1 近三年浙江财经学院实际招生人数(单位:人)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本省招生459048725313外省招生113611971223合计5726606965362、就业情况(不含东方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的毕业生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左右。2011年,全校2862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08%(其中签约率为90.92%,应聘率为7.16),名列同类高校前茅。表3-2 近三年浙江财经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含东方学院)专业 年 份2009年

    17、2010年2011年毕业生数(人)224025322862初次就业率(%)94.82%96.96%98.08%签约率(%)89.91%92.14%90.92%应聘率(%)4.91%4.82%7.16%三、项目功能定位及建设规模(一)功能定位根据浙江财经学院的相关规划,浙江财经学院将建设成为“经济、管理学科特色明显,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省属重点万人大学”。随着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的全面投入使用,下沙校区已逐步取代文华校区,成为学校总部,文华校区成为分部。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今后文华校区将主要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科研实验校区,并为学校教

    18、师提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实验的场所。(二)办学规模根据学校规划,文华校区内规划容纳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200人。(三)教职工规模根据校区内规划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依据普通高等学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按在校生和教职工比例1:10,配备教职工220人。(四)建设规模根据对浙江省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情况以及浙江财经学院近几年招生、就业情况的分析,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源保障。按照浙江财经学院的规划及教学实际需要,本项目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200人,新建校舍145280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3000平方米,生活配套用房56300平方米,学术科研用房39340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12000平方米,机

    19、动车及非机动车库14640平方米。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于杭州文一西路83号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内。根据学校规划,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现文华校区的西侧用地,北临文一西路,南靠高技路,东为益乐路,建设用地面积62737平方米(折合94亩)。项目建设位于现校区内,用地性质未发生改变;同时,项目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依托校园现有配套,周边道路、供水、供电、排污和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基本可满足本项目需求,本项目选址符合杭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二、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杭州市地处浙江中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城市,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属浙西中低丘陵,少部分地区属

    20、浙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由于石炭纪、二叠纪石灰岩质地,断裂多,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十分强烈,喀斯特非常发育。杭州市平原位于钱塘江、浦阳江附近及其内侧,大地构造处于杨子准地台钱塘褶带,市区包括三个褶皱区,西湖复向斜、石龙山褶皱区及皋亭区褶皱区。现状地面标高大部分在4.040.0米之间。杭州属钱塘江以北地区,属北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季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则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春末夏初有一雨量集中期,夏秋季常有干旱和台风的出现。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据杭州市30年气象统计资料,杭州市多年平均气温16,多年平均降水量1398.

    21、3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9小时,多年平均风速2.6米/秒。(二)基础设施条件项目所在地位于杭州城区、现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内,水、电、气已具备,基础设施完善,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三)经济社会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2011年全省GDP总量达到GDP总量是31800亿、人均GDP是58426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主要发展指标也居全国领先。本项目地处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

    22、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又处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区域性特大城市。近年来杭州市围绕“发展、创新、稳定、为民”的总要求,积极实施“五大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011.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0.1%,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点。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约合12380美元.杭州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至2011年末,全市共有小学417所,在校学生44.51万人;普通中学327所,在校学生3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0.4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

    23、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由上年的98.7%提高到99.1%,其中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6.6%上升到78.5%。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42.98万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在校研究生3.5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51.94%提高到53.58%。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7.46万人。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环境,能满足学校的建设需要。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一、建设规模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将文华校区部分土地置换后的剩余土地重新进行规划,作为全日制在校

    24、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校区,并同时作为浙江财经学院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实验的场地。根据学校总体规划, 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标准要求,以及用地内保留建筑的面积等,按2200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及220名教工进行校区建设规模测算;另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个研究生折合1.5个本科生,因此,校区内在校生折算规模为3300人。(一)学校用地规模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现有用地面积131463平方米(折合197亩),根据学校总体规划,拟将其中66667平方米(折合100亩)进行土地置换,保留其余62737平方米(折合94亩)用地仍作为学校校区

    25、,按规划在校研究生2200人计,则生均28.5平方米。学校下沙校区现用地800000平方米(折合1200亩),两校区合计用地面积862737平方米(折合1294亩),按两个校区规划在校生17000人计,则生均用地面积50.7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内容及规模文华校区现有教学、生活等各类校舍71601平方米,根据拟置换用地范围,规划拆除置换用地上校舍45037平方米,保留校舍26564平方米。拆除及保留校舍见表5-1、5-2。表5-1 置换土地上拟拆除建筑物表序号建筑物规模(平方米)备注1教学楼12043含地下室2学思楼19103看台125641#学生宿舍392852#学生宿舍392863#学生

    26、宿舍490874#学生宿舍5308含地下室8风雨操场9759食堂858510医务室及后勤用房60011配电房22112传达室1302间13浴室及理发室87514锅炉房37015合计45037表5-2 保留建筑物规模表序号建筑物规模(平方米)1第二教学楼94352图书馆102733行政楼68564合计26564根据校区功能定位和保留建筑的功能、规模等,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究生教学行政用房、生活配套用房、学校研究所科研学术用房及人防工程、停车库等。1、教学行政用房根据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至2010年学校规划在校生研究生2200人,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研究生折合1.5个本科生

    27、,因此,校区内在校生折算规模为3300人。参照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人文、社科、管理类应不低于15平方米”,按在校生折算规模3300人测算,校区内教学行政用房应不小于49500平方米。校区内现保留有教室、图书馆、行政用房等教学行政用房26564平方米,还需建设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小于22936平方米。本项目结合研究生开展教学、实验需要,新建教学行政用房23000平方米。2、学生宿舍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研究生生均学生宿舍规划建筑面积10.5平方米”,考虑普通高等学校规划面积指标为92年提出的建设标准,当时卫生间、盥洗室等均为集中设置、公共使用,现高校内学生宿舍的卫生间、盥洗室

    28、等均为每室单独设置,且现研究生宿舍基本为3人间和2人间,因此,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学生住宿的实际需求,从改善学生住宿环境、生活条件等考虑,结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等有关文件,适当提高生均宿舍建设标准,生均研究生宿舍面积按20平方米控制。校区内规划在校研究生自然规模2200人,按生均20平方米计,则校区内学生宿舍建筑面积应控制在44000平方米。根据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大专院校非机动车位设置应60个/每百位学生”,按在校研究生2200人计,校区内配套非机动车位应1320个,每个停车位建筑面积2平方米,则非机动车库建筑面积应不小于2640平方米。因此,本

    29、项目新建学生宿舍440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非机动车库2640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46640平方米。3、学生食堂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在校生自然规模2000人的普通高校,生均学生食堂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3平方米”,按规划在校研究生自然规模2200人测算,校区内学生食堂建筑规划面积不宜超过2860平方米。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学生食堂2800平方米。4、教工食堂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在校生折算规模3000人的普通高校,生均教工食堂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0.24平方米”,按规划在校折算规模3300人测算,校区内教工食堂建筑规划面积不宜超过792平方米。根据规模预测,

    30、本项目新建教工食堂790平方米。5、教工宿舍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教工宿舍的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不得超过2.33平方米/人”,按教工人数220人测算,校区内教工宿舍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513平方米。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教工宿舍510平方米。6、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提出“在校生规模2000人的普通高校,生均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规划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75平方米”,按规划在校自然规模2200人测算,校区内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建筑规划面积不宜超过8250平方米。本项目规划新建变电室、水泵房、总务仓库、学生活动用房、教工离退休人员活动用房等生活福利及其他附

    31、属用房8200平方米。7、学术科研用房浙江财经学院现设有产业经济与政府管制研究所、财经科学研究所等49个研究所,其中浙江财经学院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产业经济学学科、财政学科等分别被确立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浙江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根据学校规划,浙江省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教育考试中心也设在文华校区内。为满足各中心及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需要,本项目规划建设学术科研用房39340平方米。8、本项目建设规模根据规模预测,本项目新建教学、生活及科研学术等校舍建筑面积121280平方米;另根据杭州市人防建设要求“新建十层(含)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含)以上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含)以上防空地下室”,按初步建设方案,本项目规划建设地下人防工程12000平方米,平时兼作停车库;根据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有关要求,配套建设地下机动车位300个,每个车位40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因此,本项目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财经学院文华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